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槟方对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均予抗感染、补液支持等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予参槟方治疗,于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1剂/d,煎取200 mL分2次温服,至术后排便停止服用。记录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总体疗效指标评分及疲劳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有4例因出现不良事件而脱落。治疗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第2天、第3天胃肠功能恢复总体疗效评分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第3天疲劳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槟方能有效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显著改善术后疲劳症状,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磨汤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19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为99例,治疗组患者在术后12h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2h给予甜度相似于四磨汤的红糖水,均20ml/d,2次,d,5d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除恶心呕吐,其他各症状比较均有有统计学意义。四磨汤对腹部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可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结论:四磨汤为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首选药物,可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预防肠粘连症状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试论小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内外合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胃肠功能紊乱由多种病理生理改变所决定,如胃肠动力学改变、内脏敏感性增高、脑-肠轴调节障碍等,并受社会文化及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过去认为,由于本病不伴有胃肠道相关的结构和形态上的改变,因此不在病变的范畴内.  相似文献   

4.
汪全新 《河南中医》2014,(5):952-953
目的:观察针灸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住院部腹部术后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治疗,且术后进行常规按医嘱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灸疗法,取穴:内关(双)、天枢(双)、足三里(双),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针灸配合常规术后处理不但能明显加快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而且还能明显减少腹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腹部手术后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对于提高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效果,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应用大承气汤冲剂树术后病人肠蠕动的恢复进行了临床观察,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术后早期服用大承气汤冲剂,确实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而且服用方便,剂量更易掌握。  相似文献   

6.
内外合治促进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6月—2002年11月我们采用芪朴汤加双侧足三里穴外敷黄香膏,对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观察,并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西药组、常规治疗加服芪朴汤的中药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临床资料 150例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依入院顺序随  相似文献   

7.
张志凤  夏馨圆 《新中医》2022,54(15):183-187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需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照护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术后6 h起加以穴位按摩,直至肛门首次排气为止。比较2组手术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腹胀缓解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与同组术前比较,2组术后胃动素(MTL)、P物质(SP)水平均升高(P<0.05),生长抑素(SS)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观察组术后MTL、SP水平均较高(P<0.05),SS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可...  相似文献   

8.
四磨汤对腹部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磨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组、治疗组、安慰组各50例.术前组于术前禁食前24 h内服用四磨汤口服液20mL;治疗组于术后12 h开始服用四磨汤口服液,20mL/次,2次坩;安慰组于术后12 h开始服用红糖水(甜度与四磨汤相似),20mL/次,2次/d.分别观察其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道反应.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与术前组、安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磨汤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后患者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严重者可能引起肠梗阻、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艾灸可以通过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透过体表腧穴,经过经络传导,达到温经活络、温通补虚、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目前临床对于艾灸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较多,其中艾灸的方法、配合使用其他中医传统疗法、艾灸的穴位等方面多存在分歧。现就艾灸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针灸促进康复外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接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术后每隔2h 听诊患者腹部肠鸣音,记录患者出现肠鸣音的时间、肠鸣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在腹部手术后出现肠鸣音的时间、肠鸣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较好,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灸疗法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多取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及手太阳小肠经经穴为主,可双侧取穴,亦可单侧取穴交替施以疗法。温针灸的应用屡见不鲜,得到公认,行针补泻手法则是大同小异。温针灸疗法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刺激小。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适时进行治疗。TDP灯照射、中药外敷、足浴等综合疗法与针灸配合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腹针对骨科椎管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南雄市中医院中医骨伤科医院住院部进行骨科椎管麻术后的患者100例,年龄在40岁~70岁之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观察术后首次自主排便或排气时间以及手术后首次可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并评估两组患者术后VAS评估腹痛和胃肠道症状GSR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显著长于试验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首次可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VAS评分总分均高于试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GSRS的评分均呈现非正态分布,将两组患者入院时GSRS总分进行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GSRS评分总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能够促进骨科椎管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益肠汤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应用对症支持治疗及抗感染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益肠汤。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胆囊收缩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较短(P<0.05),试验组胆囊收缩率较高,胆囊壁厚度、胆囊容量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益肠汤应用于胆囊结石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其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改善胆囊收缩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大黄芒硝外敷对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行腹部外科术患者14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73例。对照组行大黄芒硝外敷,研究组行针刺联合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中医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安全性。结果:研究组肠鸣音出现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腹胀、腹痛、恶心、纳差的评分及胃泌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腹部外科术后患者应用针刺联合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口服麻仁润肠丸治疗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产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胎儿体重、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都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组给予口服麻仁润肠丸进行治疗。在治疗后,观察治疗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肠鸣音平均恢复时间都低于48 h,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麻仁润肠丸治疗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产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四物汤和海桐皮汤内服外敷对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干预和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对临床收治的90例骨性关节炎病人在同一条件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研究组、西药对照组,观察比较。结果:90例中,观察组有效率64.4%,显效率27.2%,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有效率55.5%,显效率26.6%,总有效率81.6%,观察组有明显的优越性。结论:中药内服外敷研究组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承气汤药膜敷脐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①动物实验:建立SD大鼠腹部术后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高浓度及低浓度组)和对照组,3组于术后清醒时行酚红糊剂灌胃,实验组给予小承气汤药膜敷脐,对照组行空白对照。通过对大鼠肠内酚红定量测定方法,分别得出大鼠各段小肠酚红浓度,并行肠粘膜切片病理阅片。②临床观察:选取腹部手术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于手术后30min内应用药膜敷脐;对照组:不用药膜敷脐。结果:实验组大鼠各段小肠中的酚红浓度的峰值明显滞后对照组大鼠对应肠段浓度峰值;临床观察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承气汤药膜敷脐能明显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通腑汤灌肠在腹部术后对恢复肠道功能的疗效。方法:对45例患者采用中药通腑汤灌肠配合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与仅采用常规治疗处理的45例腹部术后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术后排便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汤灌肠在腹部术后对恢复肠道功能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术后除禁食,常规补液治疗及早下床活动等,未进行其他治疗。治疗组30例新斯的明0.25mg,术后8h足三里注射;术后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增液胃肠复原汤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于术后给予抗炎、消肿、保肝、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增液胃肠复原汤。观察2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胀时间,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腹胀程度改善情况、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液胃肠复原汤可明显改善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