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基于GMPGIS银杏全球生态适宜产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银杏全球产区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其合理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Global Medicinal Plants,GMPGIS),以612个银杏采样点气候因子值和土壤类型为依据,预测银杏全球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结果:银杏适宜生长的地区包括亚洲东部、欧洲大部分地区、北美洲中部及南部、南美洲南部、非洲南部以及澳洲南部地区。世界范围内适宜银杏生长的面积约为41 215.44×10~3km~2,占地球总面积的30.62%。适宜银杏生长的国家主要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墨西哥、日本等;其中中国适宜银杏生长的省区包括内蒙古、云南、四川、广西、浙江、湖北、河南、安徽等。研究结果基本包括了银杏现有产区及文献记载道地产地,并预测新的生态适宜种植地区。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银杏全球范围内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对高品质银杏药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全球范围内半夏生态适宜产区,对半夏合理生产布局开展科学规划。方法 采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以半夏道地产区、野生分布区的标本采样点气候因子值和土壤类型为依据,通过生态相似性原理,分析得出半夏全球内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结果 半夏为广布种,在全球范围内适宜生长的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84%,适宜生长地区主要包含北美洲中部、亚洲东部及欧洲中南部。生态适宜区的国家主要包括美国、中国、加拿大、巴西等;中国适宜半夏生长的省份包括云南、四川、广西、陕西、湖南、湖北、河北、贵州等。研究结果基本包含了目前半夏栽培产区及道地产地。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半夏全球范围种质资源保护、引种栽培及高品质半夏药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玛咖在全球的潜在适宜区。方法:基于物种多样性信息数据库共收集49条玛咖分布有效记录,综合全球气候数据库中32组生态影响因子,将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环境适应理论方法相结合,研究全球范围内玛咖的潜在气候适宜分布区。结果:MaxEnt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分布概率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环境适应理论主要包括南美洲大部分地区,非洲东南部、西部和中部,亚洲东南部部分地区和澳大利亚东部地区。2种方法叠加后玛咖的潜在气候适宜分布区主要包括南美洲、非洲中部及东南部、亚洲南部及中南部部分地区。结论:为玛咖在全球范围内的野生资源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石柱参(人参)产地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石柱参在中国的适生区域,为人工种植适宜区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宁省宽甸县石柱参分布区最适宜生长环境因子为依据,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区划石柱参在全国的适宜产地。结果:相似度为95%~100%的适宜面积15943.93km~2,辽宁占96.44%,吉林占3.56%;相似度为90%~95%的适宜面积20070.83 km~3,主要分布在辽宁,占73.88%,吉林和秦岭中东部地区也有一定份额。结论:研究结果覆盖了石柱参现代分布区,预测了石柱参潜在适宜分布区;验证了TCMGIS系统应用于石柱参适生地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规划人参种植区域,保护优良品种,把人参生产规划在真正的适宜产地区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黄柏是中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三木药材"之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和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根据物种和产地不同,黄柏分为"川黄柏"和"关黄柏",通过产地适宜性研究分析其潜在的适宜分布区,为正确选择物种及栽培区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球道地产区、主产区、野生分布区样点生态信息,其中川黄柏364个样点,关黄柏247个样点,采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信息系统》(GMPGIS)分析其全球适宜生长区域。结果:川黄柏和关黄柏全球适宜分布区域有明显分界,川黄柏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均有一定面积的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包括中国、美国、法国、巴西、日本、意大利、新西兰等65个国家和地区。关黄柏主要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在亚洲、欧洲、北美洲有一定的生态相似度区域,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等30个国家和地区。结论:GMPGIS分析结果能为黄柏引种时选择正确的基原物种和栽培区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参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及农田栽培选地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人参全球范围内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及农田栽培选地规范制定,为农田栽参合理规划生产布局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lob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edicinal plant,GMPGIS),以本草文献记载的道地产区、野生分布区以及当前主产区271个样点的生态环境因子值为计算依据,经过生态相似性分析获得人参全球范围内的最佳生态适宜产区和潜在种植区,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中国、俄罗斯、日本、朝鲜、法国、意大利、乌克兰、韩国等国家。其中,人参在中国的生态适宜产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内蒙古、山东和山西等省区。另外,在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和项目组多年农田栽参研究数据基础上,结合文献及对部分种植基地的调研结果,初步制订了农田栽参选地规范。该研究为人参农田规模化种植、引种栽培和保护抚育提供科学依据,农田栽参选地规范为高品质人参的科学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甘遂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寻找影响甘遂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预测其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区,为其适宜生产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甘遂分布信息及环境因子数据,采用Maxent模型估算甘遂生态适宜性,利用GIS制图进行生态适宜区划分。结果:11月降水量、土壤p H、10月降水量、土壤类型、2月平均气温和海拔为影响甘遂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甘遂最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陕西、甘肃东部及山西南部,宁夏南部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有小部分最适宜分布区,新疆北部、甘肃南部有零星最适宜区分布;甘遂次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宁夏、河南、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南部、重庆、四川东部、河北南部、山东中部和东部地区。结论:本研究结果与甘遂历代产区基本一致,可以为甘遂野生资源探测、建立野生资源保护区及引种栽培选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名贵南药广佛手进行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其保种、引种和扩种选址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Global Medicinal Plants,GMPGIS),基于广佛手野生分布区、主产区及道地产区的330个分布点数据,对广佛手的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域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预测分析表明,中国为广佛手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域最大的国家,适宜区面积约占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域的89.98%,其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各省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贵州省、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等。此外,巴西为广佛手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域的潜在拓展地区,其生态适宜性面积约占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域的5.87%。结论:本研究分析结果与目前广佛手生产实情相符合,可为广佛手全球区域的引种生产布局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何首乌全球生态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野生资源紧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对何首乌进行全球生态适宜性分析,为何首乌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何首乌道地产区、主产区及野生分布区的分布样点,应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系统对其进行7个生态因子的聚类分析,得到何首乌全球范围的生态适宜区和潜在人工栽培区。结果:何首乌在世界范围的生态适宜区域总面积约为780.7万平方千米,位于69个国家或地区,主要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巴西、乌克兰、法国等;何首乌在中国的主要适宜区为云南、四川、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区。不同产区何首乌品质不同。结论:何首乌的全球生态适宜性区域范围较广,GMPGIS为何首乌的全球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辣木在全球的潜在气候适宜区划。方法:基于全球物种多样性信息数据库、实地调研、文献收集等共收集960条有效数据,综合全球气候数据库的68组生态影响因子,通过生态位最大信息熵(MaxEnt)模型研究辣木在全球和中国的潜在气候适宜区。结果:辣木在全球的气候分布概率50%的区域有拉丁美洲、非洲中部及东部沿海区域、亚洲的东南亚地区及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在中国范围内的气候分布概率50%的区域为海南中南部,分布概率为30%~50%的区域主要有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的部分地区。结论:气候适宜性区划与《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描述的范围基本一致,可以为辣木在全球范围内的野生和栽培资源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肩周炎误诊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保华 《光明中医》2001,16(1):46-47
肩周炎是骨科常见病,表现为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症候群,它并非是单一病因的疾患。广义的肩周炎包括了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肩轴破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及其腱鞘炎、喙突炎、冻结肩、肩锁失节病变等多种疾患。而误诊为肩周炎的病例比较常见,本文结合误诊病例,试从临床思维方面探讨误诊原因。1 缺乏独立性思维例1:刘某,男,58岁,因“左肩部酸痛活动受限4月余”入院,先在某医院诊为“肩周炎”治疗两月不完好转,左肩部疼痛持续,夜间加重。反又至几家医院均诊为“肩周炎”,多次X线摄片检查无明显异常,转来本院。查见左肩部及上臂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水气"有不同的含义。水有形,气无形;水随气走,气附于水。《金匮要略》中水气即为水肿病,《伤寒论》中的水气为可流于身体各部的"水邪"、"湿邪",是有形的变动不居的实邪,类似于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古典医籍中多有提及水气,意义亦有不同。近现代医家认为既有水饮,也有寒气。水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气包含单纯的水饮和水饮与寒、热气的结合;狭义的水气即为阴寒之水气。成因有素体虚弱、外感邪气、太阳病误治、少阴寒化、久病伤阳和病后体虚六个方面。水气致病繁多,特征为"循津液而流也","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以及温药和之、三焦分治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红细胞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方法:大鼠采用低硒饲料喂养13周,观察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氧化抗氧化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第8周时,模型组动物红细胞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以E-C3bR和E-ACCR低下为主。至第13周时更为明显,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明显下降,E-IC含量明显增高。与此同时,红细胞氧化和抗氧化功能也发生明显变化,SOD、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结论:13周时,该模型表现为明显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水气"有不同的含义。水有形,气无形;水随气走,气附于水。《金匮要略》中水气即为水肿病,《伤寒论》中的水气为可流于身体各部的"水邪"、"湿邪",是有形的变动不居的实邪,类似于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古典医籍中多有提及水气,意义亦有不同。近现代医家认为既有水饮,也有寒气。水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气包含单纯的水饮和水饮与寒、热气的结合;狭义的水气即为阴寒之水气。成因有素体虚弱、外感邪气、太阳病误治、少阴寒化、久病伤阳和病后体虚六个方面。水气致病繁多,特征为"循津液而流也","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以及温药和之、三焦分治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廖利平 《世界中医药》2010,5(3):225-226
笔者从中医哲学观点影响世界,中医人文思想影响世界,中医精湛医术影响世界,中医药教育科研影响世界,中医“治未病”理念引领新方向,以及如何扩大中医药影响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引经据典来论证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第五大发明,其成果为人类的健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在世界造成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能够减轻症状,减少复发,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明显改善病人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本文论述了中医阴阳理论中滋阴法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清胰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汤辅助治疗SAP能显著降低患者腹痛缓解,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患者角度评价医院服务价值。方法应用层次分析和BP神经网络法,结果建立评价医院服务价值模型。结论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客观和全面地评价医院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有关因素,为解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提供参考。方法:从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系列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事件出发,分析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因素。结果与结论: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认知度以及中药注射剂研发、生产、使用等各环节中,必须从加大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知识宣传、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基础研究等多方面着手工作,以避免或减少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