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香芩解热颗粒对非感染性动物模型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进行体温筛选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洛芬组(阳性对照组)以及香芩解热颗粒组(XQ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复制大鼠非感染性发热模型,造模前预防性给药两次(间隔0.5 h),监测造模后0.5、1、2、3 h肛温,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IL-1β(白细胞介素-1β)、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下丘脑PGE_2(前列腺素E2)、c AMP(环磷酸腺苷)含量,应用PCR技术测定下丘脑PGE_2受体EP1、EP4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的0.5~3 h内体温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造模0.5 h达到峰值;与模型组比较,造模0.5 h后香芩解热颗粒组大鼠体温均显著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下丘脑PGE_2、c AMP含量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布洛芬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下丘脑PGE_2、c AMP值显著下降,但香芩解热颗粒组仅下丘脑PGE_2、c AMP值显著下降。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P1mRNA、EP4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香芩解热颗粒组EP1mRNA、EP4mRNA显著下降,布洛芬组EP1mRNA显著下降。结论:香芩解热颗粒对酵母型发热大鼠有明显的退热趋势,其退热作用可能与降低下丘脑体温正调节介质PGE_2、c AMP的含量及下调下丘脑EP1mRNA、EP4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蟾酥注射液体外抑菌作用以及对脂多糖(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M07-A9微量稀释法测定蟾酥注射液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值;腹腔注射LPS(80μ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测定不同时间点蟾酥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发热高峰大鼠下丘脑中升温介质(c AMP、PGE2)含量变化。结果:蟾酥注射液对5株MRSA的MIC和MBC值均大于2 mg生药/ml;蟾酥注射液(6.4、3.2、1.6ml/kg)能显著降低LPS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量效关系较显著;蟾酥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发热模型大鼠下丘脑中c AMP、PGE2的含量。结论:蟾酥注射液对MRSA没有直接抑菌的效果,但蟾酥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可能与降低下丘脑c AMP、PGE2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英蔻化浊解毒方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英蔻化浊解毒方组,每组15只。采用以反流液空腹灌胃的方法制造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均灌胃给药,西药组给予吗丁啉蒸馏水混悬液,中药组给予英蔻化浊解毒方混悬液,其余各组给予蒸馏水,均为每次1.5 m L,每日1次。灌胃给药时间从造模第2周开始,至第5周结束,连续4周。5周后将大鼠处死,取大鼠血清检测TNF-α含量,比较各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的差异。结果: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蔻化浊解毒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且治疗效果优于西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羚羊角粉对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建立大鼠发热模型,造模后测定1、4、6、8、10 h肛温,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下丘脑前列腺素E_2(PGE_2)、环磷酸腺苷(c A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的10 h内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成功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羚羊角粉组和阿司匹林组有明显的解热效果,且可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IL-6和下丘脑中PGE_2、cAMP含量。结论:羚羊角粉对酵母致发热大鼠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下调血清TNF-α、IL-6及下丘脑PGE_2、cAM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英蔻化浊解毒方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大鼠胃泌素(GA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英蔻化浊解毒方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文献方法制造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模型,每日1次,连续5周。各组大鼠从造模开始后第2周至第5周造模结束每天均灌胃给药。西药组给予吗丁啉蒸馏水混悬液,中药组给予英蔻化浊解毒方混悬液,其余各组给予蒸馏水,每次1.5 mL,每日1次。最后一次灌胃后禁食24 h将大鼠处死,取大鼠血清检测胃泌素含量,比较各组大鼠血清GAS含量的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胃泌素参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大鼠血清胃泌素参数明显升高(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血清胃泌素参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英蔻化浊解毒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机制之一是升高血清胃泌素参数,且较吗丁啉为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天癸方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 (ASR)的作用机理。方法 :取新生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3组 ,于 9日龄时注射丙酸睾丸酮 ,制成ASR模型 ,用中药天癸方治疗 14天 ,于 10 6日龄左右 (动情前期 )处死 ,并取血清 ,用放免法测定总睾酮 (TT)、游离睾酮 (FT) ,下丘脑前阿黑皮原mRNA(POMCmR NA)。结果 :模型组大鼠均无排卵 ,对照组 (未造模 )大鼠均排卵 ,中药组大鼠排卵率为 58%。TT和FT模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中药组 (P <0 0 1)。 3组大鼠在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雄激素受体 (AR)和 β 内啡肽( β EP)共存。下丘脑POMCmRNA水平模型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中药组降至基本正常。 结论 :ASR模型的血清雄激素水平升高 ,有可能通过下丘脑β EP神经元上的AR引起POMCmRNA表达增加 ,中药天癸方可使血清雄激素水平和下丘脑POMCmRNA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查益气养阴方对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型大鼠肝脏糖代谢紊乱的调节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45只。其中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第6周,造模组大鼠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30 mg/kg链脲佐菌素,并于实验第6周末,选择空腹血糖≥11.1mmol/L的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10只;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方[4.80 g/(kg·d)],西药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35 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以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两周。给药后,检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肝脏胰岛素抵抗、肝脏糖代谢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中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 GMP)、肝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c kinase-3,GSK-3)均明显升高(P0.01);大鼠血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c AMP/c GMP和红细胞膜Na~+-K~+-ATP酶(Na~+-K~+-ATPase),肝脏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IRS-2)、肝糖原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FPG、IRI、肝脏PEPCK、GSK-3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且中药组血中Fins、c GMP、G-6-P下降,c AMP、c AMP/c GMP、红细胞膜Na~+-K~+-ATPase、IRS-1和肝糖原含量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血中c GMP降低,c AMP、c AMP/c GMP和红细胞膜Na~+-K~+-ATPase均升高(P0.01)。结论益气养阴方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大鼠的肝脏糖代谢有改善作用,其机制与胰岛素受体和糖代谢相关酶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感清热解毒方对发热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和下丘脑环氧化酶1和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38只;造模组予干酵母混悬液皮下注射,正常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6 h后,造模组剔除6只升温0.8℃的大鼠,剩余32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蒸馏水,阳性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混悬液,中药组予相应剂量的中药灌胃。4 h后处死大鼠,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含量;取下丘脑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环氧化酶1和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阳性对照药物和中药干预均降低了发热大鼠的体温,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中药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高和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中药组显著抑制了下丘脑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蛋白水平表达(P0.01),低剂量和和高剂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下丘脑组织中环氧化酶1表达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外感清热解毒方能有效降低发热大鼠的体温,其机制与降低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抑制下丘脑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4种典型寒、热药性中药对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体温的干预影响以及温度敏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TRPs)蛋白的调节作用。方法:背部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建立大鼠发热模型,10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组、黄连组、吴茱萸组和高良姜组,分别于造模后第4,8,12 h取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温度敏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蛋白TRPV1和TRPM8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注射酵母后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上升,8 h达到高峰期(P<0.01);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TRPV1水平显著升高,TRPM8水平则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和黄连可显著降低酵母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下调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TRPV1水平,上调TRPM8水平(P<0.05或P<0.01);吴茱萸和高良姜对发热大鼠的体温和TRPs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寒性中药大黄和黄连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其作用可能与其对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TRPV1和TRPM8的有效调节有关;热性中药吴茱萸和高良姜无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注对大鼠内毒素(LPS)诱导发热模型的退热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对乙酰氨基酚组、三阳清解液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腹腔注射LPS(20μ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观察用药后每小时的体温变化,连续监测6 h,留取下丘脑和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GE_2的含量。结果:LPS造模后大鼠呈典型的双峰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上升(P0.05);三阳清解液能明显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与模型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给药1、2 h退热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给药4、5、6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AMP、PGE_2及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及三阳清解液组大鼠下丘脑cAMP、PGE_2及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三阳清解液组下丘脑PGE_2及血清IL-1β、PGE_2与对乙酰氨基酚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三阳清解液对LPS诱导的发热大鼠模型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大鼠下丘脑cAMP、PGE_2水平,从而抑制血清IL-1β、TNF-α、PGE_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B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加服自拟清热解毒方,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血浆中ET及NO水平。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浆ET水平由(66.72±16.13)ng/L下降至(40.12±10.75)ng/L;血浆N0水平由(43.52±9.55)umol/L升高至(65.01±11.98)umol/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解毒方可显著调节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中ET及NO水平,使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解毒利咽方治疗儿童烂乳蛾(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儿童烂乳蛾(肺胃热盛证)的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解毒利咽方口服,疗程5 d,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国医大师王烈教授之解毒利咽方治疗儿童烂乳蛾之肺胃热盛证,结果表明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与西药作用对比,观察中药桃核承气改良方对兔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生长及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模型组(n=11)、中药组(n=12)、西药组(n=11)和空白组(n=6)。造模后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正常饲料喂养,中药组予桃核承气改良方,西药组予舒降之、阿司匹林混合液,模型组、空白组予生理盐水各灌胃4周。[结果]32只白兔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n=8)、中药组(n=10)、西药组(n=8)和空白组(n=6)。①与空白组相比,其他三组造模后1d血清一氧化氮含量下降(P<0.05)。造模后28d兔中药组、西药组较模型组NO明显升高(P<0.05)。②模型组VEGF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桃核承气改良方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防治再狭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防治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拟接受TACE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于TACE前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方,对照组于TACE后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栓塞综合征的发生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发热、肝区疼痛的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ST、ALT、TBIL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AST、ALT、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热、肝区疼痛及肝功能异常的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卡氏评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肝癌TACE后综合征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模型,观察益肝解毒方对其血清生化和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以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中药组以中药灌胃,西药组以易善复(多烯磷脂酰胆碱)灌胃,疗程8周。20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肝重、肝体比以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水平,并通过HOMA—IR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同时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结果大鼠NASH模型成功建立。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的肝体比、血清ALT、AST、GGT、FBG、MDA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肝细胞病理显示炎症活动程度明显改善。结论益肝解毒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的肝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且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中医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常规治疗与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法综合治疗后,其疼痛改善情况、ESR与CRP变化、临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虎杖愈浊汤对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4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分为正常组(10只)和实验组(36只),实验组采用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多点皮内注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和福氏完全佐剂(FCA)混悬液制备CPPS大鼠模型。再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12只),连续给药30d后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组织,观察其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前列腺组织匀浆IL-1β、COX-2、PGE2、β-EP的含量。结果:虎杖愈浊汤能显著减轻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组织结构的破坏程度,显著降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IL-1β、COX-2、PGE2的含量,升高β-EP的含量。结论:虎杖愈浊汤对CPPS的治疗作用可能为虎杖愈浊汤能够调节前列腺组织细胞因子含量,减轻前列腺组织炎症反应和组织结构的破坏,从而对前列腺组织起到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玉琪  徐和祥  严艳  蔡建新 《陕西中医》2022,(12):1737-1740
目的:探讨清热平喘汤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儿童病毒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热平喘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在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方面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清热平喘汤能提高儿童病毒性肺炎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免疫功能,降低血清IL-12、MPO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解毒救肝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140例血清HBeAg阳性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2例予解毒救肝汤联合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68例予拉米夫定治疗,2组疗程均为48周。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分别检测肝功能、HBV标志物及HBV D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8周后2组AST、ALT、ALB、TBil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解毒救肝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提高48周后HBV DNA和ALT复常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