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文献挖掘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EDN)的用药规律.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建库至今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治疗EDN的中药复方并建立数据库,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检索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8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4例)。2组患者均常规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中药用药规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 19%),显著高于对照组(73. 08%),P 0. 05。观察组104例患者共使用到的中药有155种,总用药次数达到了1560次,其中使用最多的主要是生地黄、黄芪、茯苓、麦冬、红参、山萸肉、山药、知母、葛根。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其用药主要以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功效的甘寒类、苦寒类中药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住院病例处方,并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采用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失眠患者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失眠处方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录医案200例,涉及处方200首,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特点与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收载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文献,经筛选后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药物功效分布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2884篇,涉及中药495味,高频药物有黄芪、丹参、山药、茯苓、山萸肉、地黄等,按频次排序前50位主要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等11类,补虚药以补气药和补阴药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黄芪-丹参、黄芪-山药-丹参,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以补气滋阴、活血化瘀为主,可为临床辨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小露  吴启端  冯碧芳 《新中医》2014,46(5):217-219
<正>女性生殖道感染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有资料显示在一次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就诊的5万多例患者中,因感染性疾病而来就诊者就占一半以上。患者就诊时排在前3位的感染性疾病是阴道炎症、宫颈炎和盆腔炎[1]。阴道炎作为女性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疾病,是不同疾病引起的多种阴道黏膜炎性疾病的总称。而有文献通过对中药和西药治疗阴道炎进行Meta-分析,发现中药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2]。本文就收集的文献对中医药治疗阴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21-112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用药规律,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CBM)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主关键词,"中医治疗""中药治疗"为副关键词,检索2006年1月—2016年5月的相关文献,共搜索相关文献640篇,经过筛选,共获得符合条件的文献53篇,将53篇文献中涉及的单味中药依次输入Excel2003中,运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法等数据挖掘技术对用药规律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结果:53篇文献中共涉及59首中药复方,共涉及单味中药138味,用药频次达722次,其中用药频次超过25次的分别为黄芪、当归、川芎、桂枝、鸡血藤、红花。中药用药类别最多的分别是补虚药,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和祛风湿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以及益气养阴是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配伍药类。结论: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以及益气养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以“2型糖尿病”为关键词,“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为副关键词,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1年的医学数据,最终经筛选实际进行分析文献60篇,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60篇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的文献中,共用中药134味,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地黄、茯苓、天花粉、山药、黄连、黄芪、山茱萸、玄参、麦冬、熟地黄.结论:2型糖尿病(T2DM)的中医治疗以补虚、清热、活血祛瘀为主,兼及其他,中医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关怿 《河南中医》2013,33(6):981-982
目的:研究中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收集整理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建立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结果:用药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生黄芪、山药、丹参、生地黄、葛根;按中药学分类统计,居于前列的为清热药、益气药、活血化瘀药、养阴药;从药物性味归经来看,以甘寒、苦寒之品,归肾、肺、脾胃经为多见.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以清热益气养阴及活血化瘀为法,应用甘寒、苦寒之药从肾、肺、脾胃同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学治疗糖尿病足的用药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以"糖尿病足"为主题词,"中医治疗"、"中医药治疗"为副主题词,搜索2000~2015年的相关文献,共搜索文献103篇,其中符合条件的53篇,将纳入文献中所涉及到的单味药物输入EXCEL 2003进行一般统计学用药规律分析。结果:53篇文献中,共涉及复方67首,药物122种,用药频次达596次。其中,用药频次大于20次的分别为当归、黄芪、红花、黄柏、赤芍、桃仁、牛膝、金银花;中药内服用药频次超过20次的分别为当归、黄芪、赤芍、白花、黄柏;中药外用频次超过6次的分别为乳香、红花、当归、冰片,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最多的类别分别是清热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结论: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以"糖尿病肾"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为副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2-2007年的医学数据,最终经筛选实际进行分析文献129篇,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一般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29篇中医药治疗的文献报道中,共用中药274味,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黄芪、茯苓、山药、丹参、山茱萸、白术、泽泻、当归、大黄、制附子.[结论J糖尿病肾病用药是以补益、健脾药和活血、清利药为主,兼及其他,在具体用药上又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2型糖尿病不属于"消渴"范畴;发病主因是脾失运化;基本病理是湿热内蕴、困阻胰岛;治疗大法是健运脾土、清化湿热,并制订了基本处方,从四个方面探讨了2型糖尿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对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外治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中药外治糖尿病足。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C组),在相同基础治疗下,分别采用中药外洗+祛腐生肌换药,单纯祛腐生肌换药和西药常规换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A组总有效率95.0%;B组总有效率85.0%;C组总有效率60.0%;治疗后A组患者血管和神经等功能明显改善,3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可以促进患者血管和神经功能的改善,可以加速坏疽创面愈合,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杨红  杨彩虹  朱晓东  岳仁宋 《光明中医》2014,29(12):2550-2551
由于甘味中药味多偏甜,且含糖分、蛋白质较多,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往往被认为是禁忌;然而从中医理论分析,甘味药治疗糖尿病是合适的,且现代药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多味甘味中药均可通过不同靶点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因此正确、合理地配伍使用甘味药不仅不会升高血糖,反而非常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可视化的方法探究糖尿病中医数据挖掘研究热点与方法流程,为数据挖掘技术在糖尿病中医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糖尿病”AND“中医数据挖掘”相关主题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 Space绘制其可视化图谱。结果 糖尿病中医数据挖掘领域研究发文呈现线性增长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糖尿病中医症药的关联与聚类以及证候模型相关方面。结论 当前该研究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挖掘静态的数据,在今后的研究中或可以从糖尿病动态数据切入,以多维动态的数据研究推动糖尿病中医诊疗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病程延长还可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组织器官损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临床优势突出,具有鲜明的诊疗特色。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源远流长,近年来在病因、病机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也正逐步深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的记载,提示糖尿病的发生与五脏皆有关。通过收集整理消渴相关古籍文献,按照中医理论框架“集成-归真-纳新”的基本构建原则,基于中医脏象理论,分析五脏虚损致消的病因病机多为肝脏虚弱,失于疏泄,情志失常郁而化火;心脏虚弱,心阴耗伤,内生燥热;脾脏虚损,失于健运而运化失常;肺脏虚弱,燥热之邪伤肺,津液失于输布;肾脏虚弱,肾阴亏虚,固摄无权,气化无力不能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总的来说为阴虚热盛。以五脏为空间维度构建消渴治疗框架。总结出消渴的治则治法主要有疏肝理气、调畅情志,清泻心火、滋阴润燥,升补脾阳、健脾除湿,清肺润燥、养阴生津,滋阴补肾、温肾助阳等。通过构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理论框架,旨在搭建起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以期为中医古籍文献研究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新思路,为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关于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我们利用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对纳入标准的344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作者单位分布、类型分布、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初步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并以胰岛素抵抗为研究热点展开讨论,为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参考和方向,也突出了将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于医学文献的分析对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在防治社区糖尿病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利用中医药所具有的优势,对糖尿病进行防治。以实际经验作为研究基础,介绍中医药在预防糖尿病中的方法,以提高防治糖尿病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39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焕珍  曹卫锋 《光明中医》2010,25(10):1810-1811
目的探讨中医糖尿病辨证施治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96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治疗。结论中医在辨证施治糖尿病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尿病采用中医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法,将2013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门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西药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常规组)和玉液汤联合西药治疗(中医组),每组10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较常规组更高(χ2=9.43;P0.05);中医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71±1.32)mmol/L、(8.59±1.54)mmol/L、(6.94±1.21)%,均显著低于常规组(t=11.04,13.75,12.43;P0.05);治疗后中医组的体质量为(65.43±4.97)kg,较常规组上升显著,中医症候评分为(12.43±3.95)分,较常规组有显著下降(t=15.28,12.57;P0.05)。结论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情况,促进症状改善,需对此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外治专利用药规律,为临床外治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作为数据信息来源,以中药和外治为主题词,搜索2010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号专利文献,收集专利记载的外用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13、SPSS Modeler14.1、SPSS 19.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专利进行年申请趋势、疾病种类、中药剂型的分析,并对专利中涉及的中药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专利180项,涉及疾病99种,前3种分别是痔疮、关节炎和白癜风;剂型23种,前3种分别是贴膏、洗剂和散剂;108项专利涉及的外治复方包含中药607味,607味中药的功效分类中,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最多;药性药味中,药味以辛、苦、甘最多,药性以温、寒、平最多;归经分类中,以肝、心、脾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5种,因子分析提取8个公因子。结论:中药复方外治申请的专利中,以活血化瘀药为主,该结果与关联规则和因子分析结果一致;频率≥8次的44味中药内,有11个收录于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