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中医药治疗胃癌贫血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并评价此方案的设计特色。以晚期胃癌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通过规范(GCP)临床试验,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胃癌贫血的临床疗效,并探索运用健脾生血理论治疗晚期胃癌贫血的临床机制。将中医理论与西医实验室指标相结合,共同判断出中医药治疗胃癌贫血的临床疗效。中医药治疗胃癌贫血的临床试验方案具有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并体现了中医理论与终点观察指标的国际同步化和公认性。  相似文献   

2.
<正>血液高凝状态(HCS)是指机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纤溶凝血系统动态失衡,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是发生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的重要病理基础。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异常,数据显示,Ⅲ/Ⅳ期胃癌患者合并HCS发生率高达84.4%,血栓事件发生率则高达13%[1]。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HCS不仅可导致肿瘤患者体内癌栓形成,还可通过刺激血管内皮、促进血管生成、增加血小板活性、改变血流动力学和调节免疫等促进肿瘤细胞的定植生长和增殖转移[2],加剧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3.
范校棉  王安纯 《陕西中医》1999,20(8):344-344
<正> 本组收集了100例患者用川芎嗪治疗血液高凝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100例,男66例,女34例;平均年龄56岁。其中高凝状态44例,高血压19例,脑血栓形成17例,冠心病历例。 治疗方法 全部采用静脉滴注,川芎嗪1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法,每天1次,10~14d为1疗程。  相似文献   

4.
首乌冲剂改善高脂血症与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首乌冲剂对高脂血症及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了50例临床验证,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毒副作用。结论:说明首乌冲剂具有较为显著的改善高脂血症、高凝状态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肾小球疾病高凝状态与活血化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凝血机制紊乱对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预后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有关肾小球疾病高凝状态与中医活血化瘀治疗,广大学者多有研究,现将近年来国内有关研究文献,择其要者,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病综合征 (以下简称肾病 )是临床常见病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病程中往往存在高凝状态 ,如不重视 ,常常影响疗效 ,或引起疾病变化 ,发展为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使疾病加重。因此 ,防治高凝状态是治疗肾病的一个重要治疗原则。1 从病机论治高凝状态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 ,是肾病的必然转归。其产生机理不外以下几点。1 1 因水致瘀 :水肿日久 ,水湿内阻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涩滞而成瘀。所谓“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湿浊与瘀血互结 ,表现为顽固性水肿。治以健脾利湿化浊活血 ,方用实脾饮化裁 ,药用云苓、白术、猪苓、泽泻、…  相似文献   

7.
评价中医药治疗胃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文献的质量。方法:根据Co-chrane中心指南,机检和手检相结合检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和会议论著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胃癌的RCTs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原理及CONSORT声明,收集所有文献的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共纳入RCTs文献79篇。其中7篇列举了具体纳入标准,占8.86%;3篇有排除标准,占3.79%;17篇有明确的中医证候分类,占21.52%;59篇文献提及疗效评价标准,占74.68%;无1篇文献交代样本含量估算情况;5篇报告了随机分配方法,占6.33%;2篇有随机分配隐藏的简单描述,占2.53%;42篇有基线资料的具体描述,占53.16%;2篇运用了盲法,占2.57%;45篇有统计学方法描述,占56.96%;46篇记录了副性事件,占58.23%;4篇提及治疗后的病例随访,占5.06%。结论:中医药治疗胃癌的RCTs质量还不够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随机分组方法没有说明或应用错误,随机分配隐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盲法使用过低,诊断标准以及受试者的纳入排除标准未充分报告,中医证候分类亟需规范统一,组间基线资料统计不全,样本量低且没有具体的估算方法,疗效评价标准不够统一,忽视依从性、病例脱落、随访情况的分析和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德光  赵欣 《北京中医》1999,18(1):21-2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西组在运用西药常规治疗外,加服补阳还五汤并以口服双嘧达莫,洛伐他汀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服药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分析的变化及三年随访结果。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胸痹病因病理复杂,阴阳气血痰瘀偏盛偏衰均可诱发,中医学认为本病与瘀血密切相关。现将我们临床应用活血宽胸舒心丸(本院制剂)治疗32例胸痹患者的结果及观察平均血小板聚集率(PAGm)、体外血栓长度(VTL)、纤维蛋白原(F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剂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儿童肾病综合症并高凝状态的60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强的松治疗,治疗组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以益气活血剂为基本方的中药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和评价高凝状态。结果:治疗组疗效和高凝状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剂能提高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临床试验方案是描述一项临床试验的背景、理论基础、目的、设计、方法和组织,包括统计学考虑、执行和完成条件的文件。临床试验方案是确保科研结果真实性、减少偏倚的基本措施,为进一步完善临床方案的设计,使临床研究课题最终能够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研究数据,现对中医药临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试验方案设计要点以及报告规范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治疗胃癌的用药特征,建立中药抗胃癌效应数学模型。方法:检索近30年医学期刊发表有关治疗胃癌临床疗效好的中药方剂,提取元数据建立“治疗胃癌中药方剂数据库”,统计用药功效、归经、性味等特征,从显性和隐性2个角度挖掘各医家胃癌治疗的遣方用药规律,构建中药抗胃癌效应数学模型。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176首,单味药210味,有18味药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色核心药。通过对核心药的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补虚药和脾经药表现活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药物所有特征进行多因素分析,脾经和甘味药具有抗胃癌效应(回归系数>0且P<0.01)。结论:中药特征与其抗胃癌效应关系密切,通过对比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揭示出药物特征交互作用下的抗胃癌效应,为医生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系统的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运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等相关数据库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和检索,搜集关于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并运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评分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试验中共涉及7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性方面,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CRC试验组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相比较,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中医症候疗效、不良反应、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及试验室检查等相关方面的结局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上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CRC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于改善CRC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的40例肺癌患者,并随机将40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使用NP化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肺癌客观有效率和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确切,适合大范围治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肺癌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为构建肺癌临床试验的核心指标集提供基础。方法 计算机检索8个数据库。以2009、2014、2018及2019年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样本,由2位作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如有分歧通过讨论解决。结果 纳入654个RCT研究中共包含55024位患者,共采用116个结局指标。单个研究指标数量最少为1个,最多达10个,平均每个研究结局指标的数量为3.1个。654个RCT研究普遍存在结局指标不规范、临床重要性低、测量工具不一致等问题。结论 中药治疗肺癌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开展核心指标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类中心聚类法对154例血栓前状态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证候信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传统临床辨证分为12种证型,分别为血瘀证、气虚证、湿浊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浊证、湿热(毒)证、气滞证、血虚证、痰热证、寒凝证;其中,血瘀证、气虚证明显多于其他证候,占49.1%,寒凝证最为少见。证候聚类分析结果得出4型,其中阳虚血瘀证占60.4%,痰湿蕴热兼气滞证占20.1%,气阴两虚证占13.0%,寒凝证占6.5%,阳虚血瘀证是血栓前状态的最常见的中医证型。结论:聚类分析对于中医证候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为证候的归纳提供相对可靠的辨证依据,为辨证治疗用药及科学地评估中医疗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殷洁  龙惠珍 《光明中医》2008,23(8):1227-122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化、不典型增生被认定为胃癌癌前病变,癌变率可达10%-15%。众医家一致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素体虚弱为主要病因。气滞、血瘀、痰湿、湿热、食积、热毒等病理因素常单一或相互交错而致病,久之致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生。本病病因病机多相互影响,病性多虚实夹杂,病位在胃,与脾、肝、肾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西医治疗多为对症处理,效果一般。中医对此病有独特的优势,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实行个体化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逆转肠化和不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抗胃癌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作为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而转移作为胃癌晚期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胃癌转移是胃癌细胞通过血管、淋巴管播散到新的地方生长成实体瘤。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具有一定抗胃癌转移作用;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干预胃癌转移过程,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机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机制、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机制、细胞粘附分子机制等。综合目前研究,进步综述中医药抗胃癌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9.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546-547
通过对思虑内涵的诠释,明确提出中医思虑过度状态的概念,分析其致病之本、致病之变和致病之位,表明其致病规律和辨识特点,为临床早期辨识和干预思虑过度状态,以截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舒血宁注射液为示范,探索中药进行0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的可行性。方法:检测健康受试者在静脉滴注微剂量舒血宁注射液后的血药浓度;按照倍数分布关系,以单次给药爬坡的方式摸索血药浓度的最小检测剂量,计算药动学参数;以临床用药剂量为对照,考察药动学规律。结果:在舒血宁注射液微剂量组的药动学检测中,血药浓度低于检测下限;单次给药爬坡组在相当于临床给药剂量的1/25以上时,可以检测到血药浓度。结论:与临床给药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给药具有大致相同的药物代谢趋势,0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