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桔梗为中国常用大宗药食兼用中药材,种植面积广,建立基于DNA 条形码技术的桔梗种子鉴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9份中药材桔梗基原植物和种子样品;利用体式显微镜、X射线影像工作站观察种子的形态特征及种子成熟度;优化DNA提取方法;基于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http://www.tcmbarcode.cn)和《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对种子物种进行鉴定。结果:不同群体来源或同一群体来源桔梗种子形态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识别困难;本实验可以实现单粒桔梗种子(约1mg)的DNA提取、PCR扩增和序列测定;5份样品同一群体内种子ITS2序列存在差异;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和《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可以作为种子物种鉴定的依据。结论: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可以对中药材桔梗种子进行鉴定,同时为中药材种质资源鉴定提供了新方法,对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药鉴定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一环。DNA条形码技术让中药鉴定摆脱了经验依赖,弥补了传统化学方法和形态学方法鉴定中药材的不足,然而对于在炮制或加工过程中DNA降解的药材和复杂样品方面鉴定能力有限。中药DNA条形码鉴定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DNA微型条形码的出现,不仅可用于鉴定DNA发生严重降解的实验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条形码的短板,还可作为候选条形码,与标准条形码组合,共同鉴定混合中药材样本。此外,DNA宏条形码技术通过将DNA条形码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以实现组合样本中多个物种的检测,是目前混合中药材鉴定方面最有效的分子鉴定方法。该文通过对近年来DNA微型条形码、DNA宏条形码在有关中药物种及中药共存微生物组成鉴定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以明晰该领域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为中药分子鉴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   总被引:50,自引:29,他引:21  
随着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研究的深入与普及,国家药典委员会讨论通过在《中国药典》增补本中列入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通过对大样本量中药材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建立以ITS2为核心,psbA-trnH为辅的植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和以COI为主、ITS2为辅的动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该文介绍了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及其起草说明,并对该原则在中药材鉴定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分子技术对动物药海龙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建立一种统一的海龙鉴定技术手段。方法:对收集到的动物药海龙及其混伪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检测,运用Codon Code Aligner进行序列拼接,采用MEGA 7.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比较种内、种间序列差异,构建动物药海龙及其混伪品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所有海龙药材及其混伪品均可以使用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进行鉴别,共得到7个物种129条序列,各物种之间序列区分明显。结论: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技术能够准确有效地鉴别动物药海龙及其混伪品,可以作为海龙类中药的统一鉴定方法,为海龙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新的分子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动物药具有疗效高、活性强、应用广、潜力大的特点,但现今市场流通的动物药混伪品种类繁多且复杂。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分子生物技术,是传统鉴定方法强有力的补充。该技术能够很好的从分子水平上鉴别动物药基源物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对动物药进行快速鉴定,对药材市场进行有效监控。该就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流程、近年来DNA条形码在动物药鉴定中的应用研究、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DNA条形码技术给中药鉴定学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数据库及中草药DNA条形码生物鉴定体系的创建有利于推进中药鉴定标准化和国际化。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指导原则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三增补本,为中药材基原物种鉴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将在中药材及中成药流通监管、道地药材鉴别、保健食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将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与中国药典规定的其他鉴别方法相结合,能够对药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以药用植物菊和野菊为代表的菊属植物DNA分子鉴定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对基因组原位杂交、DNA分子标记以及DNA 条形码等代表性的DNA分子鉴定技术在菊属植物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讨论和展望,为菊属植物的分类鉴定和整理交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种子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种子是中药产业的源头,中药材种子的准确鉴定不仅关系到中药材的真伪,更关系到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由于多数中药材种子体积较小、内含物丰富、形态特征易受种子成熟度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难以通过传统方法进行有效鉴定。DNA条形码技术利用一段标准的DNA序列从基因层面对物种进行鉴定,不受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具有通用、快速、准确等特点,逐渐成为中药材种子鉴定的研究热点。简述了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材种子鉴定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中药材种子DNA条形码鉴定的技术要点,总结了不同类型中药材种子进行DNA条形码鉴定的原则,并提出了利用宏条形码技术鉴定市售混合中药材种子的研究方法,为中药材种子鉴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晓悦  赵邕  郭颖  年骏杰  张汉明  吴宇  季倩  卜其涛  张磊 《中草药》2020,51(9):2530-2537
目的基于线粒体cytochrome coxidase I(CO I)和16 S rRNA基因开发DNA双重条形码鉴定方法,由此验证并补充形态鉴定,以期建立一种准确、有效地鉴定地龙及混淆品原动物的方法。方法对收集到的66份样品依据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使用优化后的引物同时扩增CO I和16 S rRNA序列。优化一步法双重PCR实验条件。用MEGA 5.1计算地龙及其混淆品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基于K2P模型构建NJ树。结果 CO I和16 S rRNA双重DNA条形码鉴定与形态鉴定结合,可准确鉴别地龙及混淆品原动物。结论形态鉴定是分子鉴定的基础,分子鉴定是形态鉴定的有力补充。二者结合可最大程度地实现地龙及其混淆品原动物的准确鉴定。DNA双重条形码鉴定方法也可为地龙药材鉴定以及其他动物药材的分子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建立一种可以实现对大黄庶虫丸中水蛭成分真伪品鉴定的方法。方法 首先以COⅠ通用引物对大黄庶虫丸中成药DNA进行一轮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随后采用自行设计和筛选出的水蛭通用引物对一轮PCR反应液进行二轮PCR扩增,联合Sanger测序技术,对二轮PCR扩增产物测序,最后对测序结果峰图采用seqman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将拼接后的DNA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用BLAST在线比对软件进行比对判定,进而鉴定水蛭成分真伪。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巢氏PCR方法联合Sanger测序技术通过了对9份经COⅠ通用引物鉴定的水蛭干药材的验证,结果验证两方法鉴定结果一致。同时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巢氏PCR方法联合Sanger测序技术对收集的14批大黄庶虫丸进行鉴定,共有5批鉴定出含有伪品水蛭成分。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的巢氏PCR方法联合Sanger测序技术能够实现对大黄庶虫丸中水蛭成分真伪品的鉴定,对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药鉴定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30,他引:19  
作者对近20年中药鉴定学研究和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和评述了每种技术或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实例及发展方向,探讨了现有新技术在鉴定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能力较强,在鉴定没有背景信息的中药样品及在方法通用性和可数字化方面具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光谱鉴定具有指纹特征性,在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管理和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显微鉴定新技术、色谱鉴定、特定引物PCR标记鉴定、生物效应鉴定、DNA芯片以及仿生技术等其他技术在特定中药鉴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水蛭药材重金属残留量的检测,了解目前市场上水蛭药材中重金属残留现状,分析可能造成水蛭重金属污染的因素,为水蛭的规范化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技术对水蛭药材重金属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被测水蛭药材样品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对临床用药造成较大威胁。结论:建议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注意可能影响水蛭体内重金属水平的因素;相关部门在制定中药材质量标准时,应将水蛭类等动物药的安全限量单独地明确列出。  相似文献   

13.
一种中药鉴定gDNA芯片的制备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同祥  王进科  王小兰  陆祖宏 《中草药》2005,36(7):961-964,992
中药鉴定是中药质量控制系统的首要环节,中药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药材品质评价水平。至今,中药鉴定技术经历着从传统生药鉴定学的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向遗传物质DNA分子水平发展的历程,运用DNA芯片技术进行中药鉴定成为中药鉴定发展的方向之一。介绍了筛选gDNA种特异性探针的抑制性差减微阵列“SSH-ar-ray”新技术,该技术是将抑制性差减杂交与基于尼龙膜微阵列杂交相结合。以名贵中药材石斛5个品种作为实验材料,首先是用抑制性差减杂交获得2个品种之间的gDNA差异片段,然后用这些gDNA差异片段与由所有研究品种的gDNA制备成的微阵列杂交筛选到某一个品种的种特异性gDNA片段。这些种特异性gDNA探针作为种特异性探针进行物种鉴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中药鉴定gDNA芯片的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多种分子鉴定方法,从技术要求和标准编写方面对蕲蛇饮片现行质量标准提出建议。方法:本研究选取蕲蛇所在蝰科Viperidae蝮亚科Crotalinae的7个近缘物种和9种常见的蕲蛇伪品物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NA 条形码技术扩增16S rRNA序列,运用电泳检视法,根据扩增条带的有无评价模板DNA的质量;16S rRNA序列扩增产物通过双向测序,运用BioEdit软件拼接,双端对齐后剪切比对,利用MEGA 5.1软件构建邻接(NJ)系统发育树;采用蕲蛇饮片现行标准方法进行同步鉴别。结果:16S rRNA序列的电泳检视结果可有效评价蕲蛇样品的模板DNA质量,避免由于模板DNA质量不佳导致的假阴性结果的可能性;基于16S rRNA条形码序列建立的NJ树可以鉴别蕲蛇饮片及其混淆品;蕲蛇饮片现行标准方法专属性良好。结论:DNA条形码方法、现行标准方法以及NJ树三者相互结合,从不同角度对蕲蛇饮片进行真伪鉴别,有效弥补蕲蛇饮片现行标准方法的不足,为其他中药品种的分子鉴定技术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水蛭是一种珍贵的中药,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在世界范围内,水蛭的药用价值同样得到了认可,欧洲及埃及、印度都有水蛭治疗疾病的应用。对国内4种和国外9种主要药用水蛭进行介绍,对已发现的30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水蛭多肽进行综述。这些多肽活性以抗凝活性为主,还涉及蛋白酶抑制、抗炎、水解酶等活性,以期为水蛭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建立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易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为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采用药材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和DNA分子鉴别方法,对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意大利牛舌草与琉璃苣、倒提壶在显微、薄层色谱有较为明显的差异,DNA分子鉴定表明,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最小种间K-2-P距离大于种内最大K-2-P距离,邻接法(NJ)树中意大利牛舌草的样品聚为一支,琉璃苣、倒提壶混淆品分别表现出单系性,可明显区分开。结论:该文在对意大利牛舌草及混淆品的茎、粉末显微特征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药材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与DNA分子鉴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鉴别模式,确定了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要点,DNA分子鉴定技术对于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有较大的优势,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是传统鉴别技术的重要补充,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标准,加强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铬(Cr)、砷(As)、铝(Pb)、镉(Cd)、汞(Hg)5种重金属元素在水蛭体内富集的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水蛭进行为期60天的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模拟养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技术对水蛭药材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研究。结果与结论:水蛭药材重金属元素残留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富集,这可能与养殖过程中的进食行为和生长环境有关;以泥土为基质饲养水蛭可能会促进水蛭体内重金属元素的代谢。  相似文献   

18.
吴文如  杨璐  周华 《中草药》2016,47(23):4289-4294
中药品种的准确鉴定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寻找高效、便捷、准确的鉴定方法,是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对于以表型标记为鉴定特征的传统方法,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技术具有更加准确、可靠的特点,适用于近缘混淆及多来源品种的鉴定,但同时受PCR技术的限制,存在成本高、步骤复杂、时间长的缺点,无法实现快速鉴定。环介导等温扩增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简便、快速、低成本等优点,成为继PCR技术之后的又一新兴技术,可成功实现对中药材的快速分子鉴定。通过对常见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中药材分子鉴定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中药材的快速分子鉴定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