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近20年中药复方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急性湿疹提供科学的组方依据和研究方向。方法 以“急性湿疹”和“中药”、“湿敷”、“塌渍”、“外洗”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检索2002年1月—2022年4月与中药外治湿疹相关的所有文献,并收集文献中记载的外用药方。运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并对其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18.0、IBM SPSS Statistics28.0.1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09篇文献,记载了109个外用药方,频次排名前10的高频药物依次为苦参、黄柏、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马齿苋、甘草、苍术、大黄、防风,中药以性寒味苦为主,主入肝、胃二经,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二阶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的是黄柏-苦参,三阶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的是蛇床子-黄柏-苦参,聚类分析分类为9类中药。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总结中药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的以“清热...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膜性肾病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中药复方治疗膜性肾病(MN)的临床循证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膜性肾病"为篇名,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排除西医药物、单味中药处方及中药提取物。提取入选文献的中药复方组方内容,对中药名称进行术语规范化处理,建立中药复方药物构成数据库。应用R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对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对中药复方的药物使用频数、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统计量化分析。结果:170首治疗膜性肾病的中药复方中,出现配伍频数较高的中药为黄芪、茯苓、白术、党参、丹参、当归、山药、山茱萸等;出现频数极低且不常用的中药为鬼箭羽、胡芦巴、虎耳草等。关联规则分析共筛选出17条有意义的配伍关联,提示黄芪、茯苓、白术等为配伍核心药物,常与淫羊藿、山茱萸、山药、泽泻等中药配伍。结论:数据挖掘技术提示益气健脾等治疗原则是中药复方治疗膜性肾病的主要组方配伍规律,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可为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部颁标准》)含黄芪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构建数据库,使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黄芪方剂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及常用配伍组合。结果通过对446首含黄芪方剂的分析,获取黄芪常用药物组合16组,主治疾病18种。基于黄芪的主治疾病,选择"不寐""虚劳""眩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黄芪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结论《中药部颁标准》中含黄芪方剂所用药物多有气血双补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清晰;用药规律反映了黄芪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特点,符合多功效中药的临床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挖掘并分析白芥子临床外用规律。方法:检索近10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关于白芥子外用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Excel 2021软件将得到的外用方剂的中药功效、性味归经、剂型用法以及各组方的主治疾病进行统计,运用Clementine12和IBM SPSS Statistics 25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此挖掘白芥子外用配伍规律。结果:1)在统计的107篇文献里得到中药组方111首,共含有中药187种。2)白芥子配伍中药大多为温里药、活血化瘀药和解表药,如细辛、附子、延胡索、麻黄等。3)性味主要以辛温为主,归经上多集中于肺经、心经和脾经。4)白芥子临床外用治疗疾病多为哮喘、关节炎、肺炎、鼻炎、癌痛等(多以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5)白芥子外用常采用多种方剂剂型与给药方式,其中以饼剂或糊剂的穴位贴敷法为主。6)关联规则分析中得到高关联药物组合12个,公因子8个。系统聚类分析得到白芥子临床外用配伍共5类。结论:白芥子临床外用多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及炎性疾病且外用时多与细辛、附子、延胡索等中药联用。希望借助数据挖掘的方法来探究白芥子的外用特点,为今后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糖脂代谢病(GLMD)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近20年来中医治疗糖脂代谢病的临床方剂为数据源,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的统计挖掘功能,展现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频次,以及基于关联规则的药对配伍和聚类分析的核心组合等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方剂83...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部颁标准》)含生地黄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对《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生地黄方剂收集整理,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及常用配伍组合。结果含有生地黄方剂共357首,常用药物组合17个;主治疾病22种,对其中2种高频疾病"不寐"、"眩晕"常用药组合对比分析,显示生地黄不同配伍治疗作用不同。结论《中药部颁标准》中含生地黄方剂所用药物多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用药规律反映了生地黄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特点,为充分发挥生地黄的功效及临证科学组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古方中桃仁药对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和《普济方》为数据采集源,收集整理2264首含有桃仁的方剂,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及网络图谱分析挖掘桃仁古方药物数量、主治疾病、方剂剂型、常用药对及其配伍规律。结果:桃仁古方药物累计668种,主治疾病819种,涉及汤剂、丸剂、散剂、丹剂、膏剂等剂型,核心配伍组合为当归、红花、川芎、赤芍药等活血行气中药。结论: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揭示桃仁在方剂中用药规律,为桃仁组方临床运用提供文献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简称《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黄柏方剂的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将含有黄柏的方剂进行整理,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主治疾病、证候及用药规律等。结果:178首方剂含有黄柏,14对常用药物组合,127种主治疾病,对其中1种高频疾病"口疮"的常用药物组合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出不同配伍的治疗作用各异。结论:《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黄柏方剂共178首,包含542味中药,用药规律反映了黄柏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特点,可为充分发挥黄柏的功效及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现代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2021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CVA的研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规范化数据库;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同时发现其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聚类关系。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97篇,涉及中药144味,累计药物使用频次1107次。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杏仁、炙麻黄、生甘草、蝉蜕、地龙、紫菀、桔梗、僵蚕、五味子、防风。常用的药物类型为解表药、补虚药、止咳平喘药、化痰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药对关联规则有17对,三味中药配伍的关联规则有38条,四味中药配伍的关联规则24条,基本为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祛风解痉药物相配伍。聚类分析挖掘出5个核心组方,为款冬花、白前、桔梗、百部、紫菀、前胡、蝉蜕、地龙、陈皮、荆芥等的组合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CVA以宣肺疏风、止咳化痰、祛风解痉为主,辨证加减予以理气、化湿、收涩、清热等。通过本次数据挖掘得出的用药和组方规律对临床中医药辨证治疗CVA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为新方组合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简称《中药部颁标准》)含金银花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有金银花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核心组合。结果通过对201首方剂的分析,总结金银花常用药物组合21个,主治疾病19种。基于金银花的主治疾病,选择代表性较强的"感冒"和"疮疡",通过对用药频次、证候规律、药物组合等进一步对比分析,得出同一药物在治疗不同疾病时不同的使用规律。结论《中药部颁标准》中含金银花方剂所用药物多具有疏散风热和清热解毒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清晰;用药规律反映了金银花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特点,符合多功效中药的临床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许伟  白明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2020,15(3):373-37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探讨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库,以“SU=‘带状疱疹’and FT=‘中药’*‘外用’”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锁定搜索年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的期刊文献,建立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数据库,并采用Excel、Clementine12.0统计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分析,进而分析探讨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近10年中国知网共有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涉及复方116首,共涉及中药184种,高频中药52味,冰片、大黄、雄黄、黄柏等应用较多;四气以寒、温,五味以辛、苦,归经以肝、心、脾为主;清热药与活血化瘀药在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中应用较多;关联分析共得出药对16条,其中以黄柏→大黄、冰片→雄黄等为常用。结论: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应多应用寒、温、辛、苦类中药,以清热与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选取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白明  刘田园  田硕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2020,15(3):351-355,360
目的:比较分析中国知网中含白芷的中药复方内服与外用用药规律,旨在为白芷的临床开发应用提供方向和理论支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60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5日的数据,以“白芷+临床”为主题,筛选临床中含有中药白芷内服与外用的相关文献,对单味中药的性味归经、药物类别等进行频次统计,并进行关联规则统计分析。结果:CNKI共得到125首含白芷复方,外用药中以白芷(53次,46.49%)、大黄(14次,12.28%)、甘草(11次,9.65%)用药频次相对较高。内服药中以白芷(72次,37.70%)、甘草(32次,16.75%)、川芎(28次,14.66%)排名前3。在用药类别上,二者均以解表药和清热药占比较重。药性统计中,均以温、辛类占比较高,归经统计中,均趋于归肝、肺经。结论: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白芷临床内服使用时与国家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处;临床外用时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有所不同,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整理收集含海洋中药的文献,分析古代文献记载的含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了解海洋中药方剂的概况,为挖掘海洋中药用药规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海洋中药的药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华海洋本草》、《中华本草》、《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相关文献,筛选含海洋中药方剂,抽取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数据库,初步分析挖掘含海洋中药方剂的相关信息和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16 715 首含海洋中药的方剂,包含144 014 条数据,涉及海洋中药218 味,汤剂是最常见的剂型,明、清两朝代的海洋中药方剂数最多;每首方剂中海洋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3 味,全部由海洋中药组成的方剂占8.065%,其他的都是与陆地中药进行配伍,其中各占一半的达到7.754%,所有方剂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海洋中药是牡蛎,海洋中药方剂中最常见的陆地中药是甘草和当归。结论:含海洋中药方剂数量庞大,配伍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特色,可以为海洋中药的进一步研发和扩大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雷会霞  白明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2020,15(3):377-380,384
目的:探究以中药外治方法治疗腹泻的临床用药特点。方法:搜索中国知网中临床研究文献,归纳文献中的用药疗程、用药时间、用药频率、剂型、赋形剂、用药剂量、给药方式,总结中药临床外治腹泻的用药特点与规律、不良反应。将临床文献中含有腹泻外治的中药处方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应用Clementine12.0、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腹泻临床外治中药一般为吴茱萸、丁香、肉桂、白术、黄连等;以温里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常用药对为肉桂-丁香、吴茱萸-丁香等。给药方式主要有外敷法、灌肠法;给药频率主要为1~3次/d;用药时间多为在0≤t≤1 h、6 h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979年6月至2011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源于CNKI)收录的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疣文献的中药进行分析,寻找其用药规律。方法: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用药,按照标准术语收集整理归类,采用SPSS 17.0对药物使用频次分布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用药物196味,分为18类,清热药最多,活血化瘀药次之。其中内服药物151味,前15味药依次为薏苡仁、板蓝根、红花、牡蛎、大青叶、紫草、甘草、马齿苋、赤芍、黄芪、木贼、香附、当归、莪术、夏枯草;外用药物有146味,前15味药依次为板蓝根、薏苡仁、香附、木贼、红花、大青叶、紫草、马齿苋、牡蛎、苦参、鸦胆子、白矾、莪术、黄酒、桃仁。结论:对近30 a中医临床治疗疣用药的分析结果可为该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中药用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的规律及方法。方法:以“中药外治”和“高血压”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整理文献记载的治疗方法,建立数据库,归纳总结外治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联合用药情况、高频药物及用法用量、外用频次、疗程、时间、部位、注意事项等内容。结果:共筛选出389篇临床外治高血压的文献;治疗方法以联合用药为主,单纯疗法较少,分别占比84.31%,15.68%;用药频数、用法用量、疗程、单次用药时间、用药部位、注意事项等均因给药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结论:中药外治高血压常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耳穴贴压、足浴方式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共同治疗,外治方法作为辅助手段,疗效确切,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外用酊剂疗效显著、前景广阔,但临床应用时相关细则模糊、缺乏可靠依据。在中国知网以"酊剂"为主题,搜索2019年3月至2000年12月所有文献,选取中药外用酊剂治疗疾病的临床文献共73篇;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以"酊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筛选出用于外用的中药酊剂共163种,并根据药品编号对其药品说明书在官网进行搜索。对163种中药酊剂的制备方式、疾病类型、使用方法、使用频率和周期等进行分析。为中药外用酊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中药外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中药外用毒性的表现形式、特点、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对外用毒性中药、常见外用方法及中毒特点、外用毒性反应及救治方法进行研究,说明中药外用毒性反应特点。结果:中药外用是直接将中药作用于患处或穴位,使中药直接通过皮肤吸收或经脉的疏通作用达到全身给药的效果。外用中药不经肠胃,没有首过效应,且不会引起胃肠道刺激,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新型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给药方式。目前中药外用理论指导较少,使得一些中药外用时毒性难以控制。后续研究应以探究中药外用正确方法为主,以期降低外用毒性提高药效。结论:中药外治的毒性反应较弱,防治及救治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较高。但中药外用缺少相对应的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应补充完善,使中药外用更好地用于中药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药是2味药物的配伍形式,角药是将3味中药合理配伍。金宇安老师临证强调顾护脾胃、调畅气机,重视气血同治、阴阳平衡,处方擅长使用对药、角药,以达到药简力专、提高疗效目的。本文从寒热同施、通补并用、相须相使、润燥相依、通涩合用5类中药配伍的临床应用,总结归纳了金宇安老师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20.
动静、刚柔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中药动静、刚柔药性的特点,动静药性与刚柔药性之间的关系,动静药与刚柔药的配伍应用等,丰富了中药配伍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