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21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B超筛查,根据内膜是否增厚及斑块数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内膜是否增厚、斑块数量与高危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有内膜增厚组与无内膜增厚组在性别、血脂异常、糖尿病病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数量不同组人群在性别、吸烟与否、超重、卒中家族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否与血脂异常、糖尿病明显相关;内膜增厚与否在虚证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糖尿病可能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形成的多少受吸烟、超重、卒中家族史影响更明显。在有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中虚证较实证更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为脑卒中的中医预防提供辨证论治依据,并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辨证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筛查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2536例,分析其中医症状、舌脉、证类分布的频数特征,观察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差异性。结果检出率前5位的中医症状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视物模糊(1670例,65.9%)、急躁易怒(1458例,57.5%)、腰膝酸软或痛(1445例,57.1%)、头晕(1286例,50.7%)、双目干涩(1274例,50.2%);检出率前5位的舌脉象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苔白(1401例,55.2%)、苔薄(1260例,49.7%)、脉弦(1201例,47.4%)、舌黯(1168例,46.1%)、舌红(1027例,40.5%)。头晕、失眠、苔白、苔薄等检出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齿摇、苔腻、苔黄、脉弦等检出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齿摇、双目干涩、口渴、舌黯、舌红、脉弦等的检出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急躁易怒、麻木、气短、舌齿痕、苔薄、脉沉等检出率中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表现复杂,既有肝脾肾亏损本虚之象,又有风火痰瘀的标实之征,多属虚实夹杂证。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症状分布具有一定差异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北京市丰台区部分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控制达标情况及用药现状,探讨分析血脂达标人群与不达标人群的中医症状及证候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8个社区40岁以上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共9 605例,记录其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用药信息及中医症状四诊信息,并抽取空腹血检测其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将人群根据有无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进行危险分层,分为极高危组、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根据各自的LDL-C目标值(2.1 mmol/L、2.6 mmol/L、3.4 mmol/L、4.1 mmol/L)分别统计各组血脂达标率,并分析达标组与不达标组的中医症状、舌脉象及证候之间的差异。结果:在9 60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血脂代谢异常患病率为80.4%,药物治疗率为32.9%,他汀类使用率为31.9%,极高危组、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的血脂达标率分别为15%、26.5%、58.2%、83.7%,总体达标率为43.8%。达标组形体消瘦发生率显著高于不达标组(P0.01),面色萎黄、面红、头重如裹、头晕、口渴、口苦、口黏腻、胸闷、腰膝酸软、肢体笨拙、乏力、失眠、夜尿频多、咳笑遗尿、舌质暗、脉滑发生率低于不达标组(P0.01,P0.05)。达标组的血瘀证、气虚证发生率低于不达标组(P0.01、P0.05)。结论:北京市丰台区部分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控制达标率较低,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血脂控制不达标人群较之达标人群,脾肾气虚证、痰湿瘀血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非药物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筛选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3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中医非药物干预,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及个体化指导、健康教育讲座、饮食运动、情志调摄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不进行中医非药物指导。干预时间为1年。结果干预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得分明显降低,对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症状表现的知晓率有不同程度提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估方面,干预组生理功能(PF)、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躯体疼痛(BP)项目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干预后高危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体质指数均得到较好控制。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非药物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脑卒中发病预警知识的知晓率,改善脑卒中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为该人群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2014年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符合高血压合并多种卒中风险标准患者739例,按既往血压最高水平分为1、2、3级,卒中风险参照《2011年医改重大专项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脑卒中高危人群入组标准,收集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要素,探讨其分布特点。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主要证候要素为气虚(16.0%)、阴虚(14.6%)、火(14.6%)、阳虚(11.0%),虚证占52.8%,痰湿、血瘀为常见兼夹因素,病位在肝、脾、肾;不同级别高血压分组中气虚、阴虚均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要素,火在1级、3级人群中分布较高。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湿、血瘀贯穿疾病各阶段,火证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北京市丰台区部分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分析人群中医症状及证候特点。方法 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社区服务中心及铁营社区服务中心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共870例,其中既往明确诊断糖尿病患者共计266例,记录其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用药信息及中医症状四诊信息,并检测血清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水平。根据Hb A1c是否小于6. 3%分为血糖达标组119例与不达标组147例,分析2组血糖、血脂等控制情况及用药情况的差异,及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医症状、证候特点。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约为30. 6%,药物治疗率约为66. 9%,一联用药率约占45. 1%。血糖不达标组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合并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TCHO水平均高于达标组(P 0. 05)。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症状主要以口渴、失眠、头晕为主;中医证候分析:痰湿证占人群65. 4%,气虚证占51. 5%,内火证占49. 2%,血瘀证占45. 9%,阴虚证占35. 0%。结论糖尿病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发病率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且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血糖不达标组血脂控制情况较差,既往脑卒中及TIA发病率较血糖达标组明显增高;降糖药物在社区使用基本符合规范;该类人群痰浊内阻、脾肾气虚、阴虚火旺证表现突出,临床治疗应辨证施治,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7.
张震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03-103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医生家庭访视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社区内12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人员给予4个月的家庭访视后进行相关评估,对照组人员仅在4个月后进行相关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改变率及相关指标比较,除舒张压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家庭访视可有效改善其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知识并能有效的提高相关人员的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8.
李芸  杨晓虹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09-109
探讨社区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怎么进行干预,提高广大居民尤其是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有利于对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的控制,缓解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西长安街地区五癌筛查检出的高危人群中医体质的分析研究,探讨不同癌症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社区的癌症高危人群的中医健康管理、健康干预以及后续相关研究积累经验。方法基于中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对目标人群使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软件国家标准版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归纳出不同癌症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结果纳入研究的癌症高危人共388例中,肺癌高危158例次,上消化道癌症高危225例次,肝癌高危133例次,结直肠癌高危114例次,乳腺癌高危173例次。经体质辨识,平和质77例,气虚质20例,阴虚质63例,阳虚质71例,痰湿质88例,湿热质17例,气郁质15例,血瘀质29例,特禀质8例。结论本研究中与癌症高危关系最密切的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其中平和质与上消化道癌症高危存在负相关,阴虚质与上消化道癌症高危存在正相关,湿热质与肝癌高危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质蓄积指数(LAP)是反映内脏肥胖的新型指标,其与脑血管事件风险及中医证候之间关系的证据很少.旨在对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进行中医证候研究,探讨该部分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内脏肥胖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研究依托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改重大专项-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  相似文献   

11.
田峰  谢雁鸣  李淞淋  易丹辉  虞鲲  康澍  李建鹏  崔庆荣 《中医杂志》2012,53(12):1012-1015,1027
目的 初步建立基于中医理论的符合北京、上海社区人群特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筛检工具. 方法 在上海市徐汇区和北京市东城区进行PMOP高危人群筛选,并对社区40~65岁妇女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证候调查问卷调查.根据广义偏线性模型(GPLM)结果进行筛检工具的建立,运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筛检工具的判别准确度,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筛检工具的诊断价值.结果 将GPLM模型中各变量的参数估计值取Exp值,并取10倍值调整后得到筛检工具算式:Score=31.3×是否绝经+11.4×绝经年限-8.5×体重指数+14.4×下肢抽筋+13.8×下肢骨痛.筛检工具的AUC值为0.789(95%CI:0.766~0.812),与AUC=0.5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PMOP筛检工具的灵敏度为55.67%(95%CI:50.6%~60.6%),特异度为84.62%(95%CI:82.0%~87.0%),阳性预测值为63.0% (95%CI:57.7%%~68.0%),阴性预测值为80.2% (95% CI:77.5%~82.8%),Youden指数为0.403.以-80为截断值,高危人群中63.0%患有骨质疏松,37.0%骨量正常;低危人群中19.8%%患有骨质疏松,80.2%骨量正常.结论 在PMOP筛检工具中融入中医证候特色内容,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增加筛检工具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判别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与其颈动脉超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将纳入的5 99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分为HHcy组与无HHcy组,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危险因素、生化化验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HHcy组患者脑卒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无HHcy组,TIA、血脂异常、糖尿病的患病率低于无HHcy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MI、HDL、吸烟、饮酒是HHcy的危险因素。HHcy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比例高于无HHcy组,多发斑块的比例高于无HHcy组,单发斑块或无斑块的比例低于无HHcy组。HHcy组的内火、痰湿证候要素所占的比例较高,无HHcy组的患者内风、气虚、阴虚所占的比例较高。结论:HHcy与脑卒中、高血压病有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年龄、BMI、吸烟、饮酒是HHcy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房颤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5999例,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进行对比,观察2组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观察2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房颤组在吸烟、血脂异常方面较无房颤组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较无房颤患者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房颤、高血压病、吸烟、饮食习惯、脑卒中家族史、缺乏体育锻炼等相关;中医证候要素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和血脂异常是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组更易出现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房颤组痰湿证、内风证较多出现,但房颤与否并不影响中医证候要素类型及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围与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王佐卫生服务中心、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1 228例,根据腹围是否大于等于80cm,将患者分为腹围正常组和腹围增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2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示:与腹围正常组相比,腹围增大组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与腹围的增大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0.1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病史、腹围增大、吸烟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中医症状及证型分析:与腹围正常组相比,形体肥胖、口唇紫暗、头重如裹、口干等多个症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痰湿、血瘀两个证型在腹围增大组比例较大(P0.05)。结论:在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腹围的增大。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呈正相关,这部分人群更应该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与其他危险因素相比,腹围增大合并糖尿病史的女性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更大。腹围增大的人群更以易表现出痰湿、血瘀证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确定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基本证型及辨证要点。方法 在文献研究与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开展2轮专家咨询。结果 第1轮问卷克朗巴赫系数为0.951,Cr为0.859;第2轮问卷克朗巴赫系数为0.968,Cr为0.866。两轮专家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湿阻肺、气滞血瘀4个临床证型共53项指标的一致性检验,其中43项指标一致性良好(P > 0.05),10项指标一致性较差(P < 0.05)。结论 初步获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气虚血瘀、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湿阻肺、气血两虚5个基本证型及辨证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66例发病7d以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简称中西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中西组另加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和针刺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神经功能评价、生活能力评价及改良的RanKin积分。结果 两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中西组死于并发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中西组患者NIHSS、BI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中西组总并发症、呼吸系感染、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90d后随访改良RanKin积分0~3分者例数中西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与一般卒中单元比较,急性脑卒中患者可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中更多获益,并能提高非生活依赖和回归社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舌三针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分别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美国Viralstim型低频脉冲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舌三针治疗,第1针取上廉泉,第2针取去上廉泉左侧旁开0.8寸,第3针取上廉泉右侧旁开0.8寸。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据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程度量表(DOS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程度。采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DO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较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舌骨上移和舌骨前移的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状软骨上移和前移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提高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中舌骨上移和前移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中医杂志》2009,50(9)
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19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经络患者入选,判定中医证型,并调研其危险因素,入院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测定疾病状态,观察2周和3个月的NIHSS、BI、MRS的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中医证型脑卒中患者各危险因素的伴发率、脑卒中亚型的分布、入院时MMSE、NIHSS、BI、MR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期间NIHSS的减分值、人院后3个月期间BI的增分值和MRS≤3患者的增加例数比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证为主的中医证型NIHSS、BI、MRS优于虚证为主的中医证型.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脑卒中中经络患者的近期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上海市田林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一般情况和中医证候特点,为本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93例上海市田林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BMI、腰围及腰臀比等生物学指标及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中医证候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对不同证型之间的MS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患者平均年龄为(69.91±9.52)岁;男女比例为0.60∶1;50岁以下,男性多于女性,大于等于50岁时,女性多于男性。②频数大于50%的证候变量依次为:发槁齿落、健忘、腰膝酸软、视物模糊、失眠多梦、头晕和烦躁易怒;证候聚类结果提示393例患者可分为肝肾亏虚、肝阳偏亢兼心气亏虚型(复合证型)和肝肾亏虚型(单一证型)。两类证型之间只有"缺少运动"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以中老年多见;肝肾亏虚为基本病机,中医辨治应以补益肝肾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