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和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分别采用电针法和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指地距离(FFD)、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改良JOA腰痛疗效问卷评分以及腹背肌耐力四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JOA问卷记分、FFD指标、腹背肌耐力均显著升高(P〈0.05),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JOA问卷记分、FFD指标显著升高(P〈0.05),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运用膀胱经双角度排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CNLB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传统针刺加核心肌群训练,每日1次;观察组采用膀胱经双角度排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每日1次.两组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进行腰部疼痛视觉量表(VAS)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腕踝针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内服和常规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再配合Bobath理念引导下核心肌群训练和腕踝针治疗。两组的变化情况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腰椎活动度、肌肉耐力测试、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在疼痛(VAS、Oswestry腰痛指数)以及腰椎活动度(腰椎前屈的指地距离、Schober试验)两个方面,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4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电话随访观察组疼痛两指标亦优于对照组。在肌肉耐力测试方面,两组在腹肌、背肌耐力测试中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背肌和腹肌耐力测试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方面,两组均优于治疗前,但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评定方面,观察组治愈2例,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显效率62.5%(25/40);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显效率40.0%(16/40);两组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再配合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腕踝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关节的活动度,缩短患者在院治疗周期,提高恢复疗效,同时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是一种没有明确病因的异质性疾病。在临床研究方面,针刺治疗NLBP虽已进入多个国家的腰痛临床实践指南,但等级力度较低,且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仍存在争议,国际研究中度证据表明针灸治疗NLBP短期镇痛效应明确,可一定程度改善疼痛相关抑郁症状,但疗效规律探索较欠缺,缺乏指导针刺治疗NLBP的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方案;国内临床研究在量效选穴、特色针法、针刺器具等方面颇具特点,但存在研究缺乏系统性、质量不高、证据力度不强等问题。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可能通过抗炎镇痛、改善中枢敏化及局部多裂肌和骨源性损害等实现镇痛效应;但由于NLBP病种的异质性,目前对针刺治疗NLBP机制的阐述可能无法达到共识,仍值得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脐周四边穴结合悬吊下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的6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脐周四边穴加悬吊下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悬吊下核心肌群训练。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ODI)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刺脐周四边穴结合悬吊下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症状、腰部功能障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俞募配穴针刺法配合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NLB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治疗,观察组在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数字评价量表(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分,检测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和最大肌力、腹横肌收缩压力下降值、多裂肌等长收缩时间,比较2组治疗后1、3个月复发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R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和最大肌力、腹横肌收缩压力下降值、多裂肌等长收缩时间均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或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俞募配穴针刺法联合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可有效改善NLBP患者腰椎活动度,提高腰腹部深层稳定肌群的肌力和耐力,维持腰椎稳定性,改善腰部功能障碍,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8.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是无明确病理性诊断同时疼痛时间超过12周的一类腰痛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病情易反复,给患者带来巨大困扰。在临床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手段有许多。核心稳定训练是近年应用到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之中的一种运动疗法,通过增强核心稳定性达到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目的,同时具有安全、针对性强等优点,在临床上受到患者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核心稳定训练的定义、训练方式、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上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减,对照组则口服尼美舒利缓释片常规治疗,均以7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在疗程前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腰痛均缓解,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急性腰痛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改善比慢性腰痛患者更明显(P<0.05),对照组急慢性病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急慢性腰痛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中,慢性腰痛患者复发率更高(P<0.05),对照组中急慢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减方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确切,尤其改善急性期腰痛效果明显,且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灸法联合常规物理疗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NLBP) 的疗效及对疼痛介质、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血栓素2(TXB2) 的影响。方法:选取116 例NLB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物理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俞募配穴针灸法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现在疼痛状况(PPI)] 评分、疼痛介质[血清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 (PGE2)]、血清6-Keto-PGF1α、TXB2、TXB2/6-Keto-PGF1α 指标值、腰腹肌等长收缩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为77.5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AS、PRI、PPI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3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β-EP、5-HT、PGE2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3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6-Keto-PGFlα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TXB2、TXB2/6-Keto-PGF1α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6-Keto-PGFlα 水平高于对照组,TXB2、TXB2/6-Keto-PGF1α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前屈、后伸、右旋、左旋腰腹肌等长收缩值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各项腰腹肌等长收缩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6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0.75%,对照组复发率为4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灸法联合常规物理疗法治疗NLBP 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腰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持续用药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2 d治疗1次,持续治疗15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抑郁程度、生命质量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肠道菌群、不良反应、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血清5-HT水平、粪便标本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主要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粪便标本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疗效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抑郁程度,提高生命质量,调节血清5-HT水平及改善肠道菌群分布,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法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老年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行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核心稳定训练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闭目原地踏步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P<0.01),观察组延长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可以瞬间纠正腰椎“骨错缝、筋出槽”,恢复力学平衡。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使筋强骨健,维持腰椎稳定,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刘厚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1):61-63
[目的]观察杜仲通络饮治疗腰腿痛疗效。[方法]对187例门诊患者使用杜仲通络饮(杜仲30g,怀牛膝、续断各20g,土鳖虫、川芎各10g,红花9g,丹参15g,玄胡、秦艽各12g,北细辛根5g,穿山甲炮6g,地龙、乌梢蛇各12g,蜈蚣2条,全虫10g),1剂/d,水煎3次,水沸30min/次,150~200mL/次,3次/d,口服;湿热盛加黄柏、苍术;阳虚盛加台乌、桂枝;血瘀盛加乳香、没药。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86例,有效9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5.19%。[结论]杜仲通络饮治疗腰腿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方内服治疗,连续服用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VAS和ODI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3例患者治疗第1周有效率为86.04%,治疗第2周及随访时有效率为90.69%;在VAS评分及ODI评分上,治疗第1周、第2周与随访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01),治疗第2周、随访与治疗第1周也有差异(P0.05),但治疗第2周与随访时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有效改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随访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有关针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针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穴位处方梳理统计并建立数据库,运用IBM SPSS 25.0、Climentine 12.0、Python对针灸处方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0篇,涉及针灸处方80条,穴位95个,常用穴位是:肾俞、委中、大肠俞、阿是穴、腰阳关、腰夹脊等。频率最高的经络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主要集中在腰背部及下肢部;常用的特定穴为五输穴、背俞穴、交会穴等;关联性分析表明肾俞、大肠俞配伍在针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中具有重要地位。结论:针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遵循以循经取穴为主,辨证取穴为辅这一原则,同时亦运用特定穴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运用耳穴联合腰夹脊穴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急性发作的即刻效应,为临床治疗腰痛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前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急性腰痛患者,根据诊断及纳入标准确诊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者共90例。所选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腰部夹脊穴,观察组在对照组腰夹脊穴针刺的基础上加以磁珠贴压耳穴治疗。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 min的McGILL评分、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的外周血液进行五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McGILL、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液中的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后2组患者的5-HT水平均得到明显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液中的β-E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的β-EP水平均得到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耳穴联合腰夹脊穴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其急性发作期的即时效应显示能改善患者疼痛/整体症状和肢体功能,其起效机制可能与5-HT、β-EP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配合针灸治疗产后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分型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配合针灸治疗产后腰腿痛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