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后不同年龄段高龄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探讨高龄对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分娩妊娠孕周≥28周的12 73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依据孕产妇分娩时的年龄将其分成3组,即适龄组(22~34岁,10 840例)、高龄A组(35~39岁,1 433例)、高龄B组(40岁~,46...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比较分析辅助生殖技术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产妇的临床结局。方法 收集住院分娩,妊娠孕周≥28周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其中辅助生殖(ART)组231例,自然受孕(SC)组292例。比较ART组与自然受孕组2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妊娠期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ART组的产妇平均年龄、高龄产妇占比及分娩平均孕周高于自然受孕组产妇(P<0.05),剖宫产史占比低于自然受孕组(P<0.05);2组的阴道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自然受孕组(P<0.05);妊娠糖尿病、产后出血发生率ART组高于自然受孕组(P<0.05);2组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贫血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转NICU、先天畸形、死胎发生率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组与自然受孕组比较妊娠糖尿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产妇平均年龄偏高以及高龄产妇占比大,临床工作中要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孕期监护管理。  相似文献   

4.
辅助生殖技术后双胎妊娠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IVF-ET)后双胎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对照分析17例辅助生殖技术后双胎妊娠(研究组)和51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对照组)并发症、分娩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平均年龄为(30.06±3.61)岁,孕周为(36.23±4.15)周,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中重度贫血及其它并发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IVF-ET双胎孕妇均为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1000ml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分别为(2397±546.73)g(研究组)及(2376±467.34)g(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胎生长不一致发生率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VF-ET受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多,加强妊娠期并发症的防治和产前、产时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辅助生殖受孕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围生期结局。方法:对80例接受治疗的双胎孕妇住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受孕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为采用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双胎孕妇,对照组为自然受孕双胎孕妇,比较两组双胎妊娠围生期结局。结果:实验组3例孕妇发生妊高征,5例孕妇发生胎膜早破,2例孕妇产后出血,4例孕妇羊水过多,其剖宫产率为80%,高于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为62.5%)(P 〈0.05);两组孕妇均顺利分娩,实验组中有1例围产儿死亡,5例早产儿,3例胎儿窘迫,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5例新生儿低血糖,高于对照组围产儿(P 〈0.05)。结论:辅助生殖受孕较自然受孕双胎孕妇在孕期并发症以及围产儿并发症等方面风险大,需要加强辅助生殖双胎孕妇的产前保健、产时监护、并发症防治,加强围产儿护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表现及其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分析沈阳菁华医院于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6例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的双胎妊娠产妇设为观察组,同期56例ART受孕的单胎妊娠产妇设为对照组,分析2组临床表现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早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辅助生殖技术受孕(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与自然受孕(natural conception, NC)双胎早产儿出生合并症及出院后体格发育远期结局。方法 选取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出生并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出院后定期随访的双胎早产儿进行研究。根据受孕方式,将其分为ART组(168例)和NC组(54例),收集产母及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包括产母年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分娩方式、胎儿性别、Apgar评分、是否存在生长差异等)、新生儿出生结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以及纠正月龄(corrected age, CA)6个月、12个月时的身长、体重、头围数据。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早产儿呼吸支持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ART组产母年龄32.15(31.59,32.17)岁,与NC组产母年龄29.65(28.4,30.84)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T组产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以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早产儿出生胎龄、性别、出生方式、Apgar评分、双胎之间是否存在生长差异、喂养时间及呼吸支持情况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新生儿出生合并症(新生儿窒息、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早发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婴儿期体格生长指标(身长、体重、头围)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以及胎膜早破是早产儿出生后需要呼吸支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RT没有增加双胎早产儿出生的不良结局。妊娠期糖尿病及胎膜早破是早产儿呼吸支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9.
辅助生育技术治疗后受孕妇女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采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后受孕妇女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3月至2005年11月间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ICSI)、冻融胚胎移植技术(FET)及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技术(IVM)的1697个妊娠周期的结局、围产儿情况.结果:1697个妊娠周期中,生化妊娠143例,占8.43%;临床妊娠1554例,占91.57%,流产185例,占10.90%;宫外孕81例,占4.77%;宫内外同时妊娠12例,占0.71%.共分娩944例,其中早产为204例,占21.61%;分娩方式以剖腹产为主,共725例,占76.80%;双胎分娩366例,占38.77%;三胎8例,占0.847%;共分娩1326个孩子,其中男婴689个,占51.96%,女婴637个,占48.04%;早产儿409个,占30.84%;低出生体重儿372个,占28.05%;新生儿死亡6例,占0.452%,死胎6例,占0.452%,新生儿缺陷20例,占1.51%;失访114例,占6.79%.结论:经辅助生育技术治疗后多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比率高,应加强围产监护并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  相似文献   

10.
辅助生殖技术合并症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Louise Brown出生,至今32年来已经有超过百万的婴儿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ificial reproductive technique,ART)诞生.总体上ART过程是安全有效的,但任何医疗操作都有潜在的风险,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多胎妊娠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合并症,必须重视其对母儿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危害,并探讨出新的治疗方法.应用减胎手术、胎儿镜等先进的技术获得最佳的妊娠结局,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582 例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 结果显示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双胎妊娠并发 ICP 为 8. 53%,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并发 ICP 为16. 98%,发生重度ICP的比例分别为22. 73%、54. 55%.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并发ICP在围产期血清总胆汁酸、丙氨酸转移酶、门冬氨酸转移酶、入院孕周、分娩孕周、剖宫产率、Apgar评分、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后24 h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辅助生殖技术组双胎妊娠并发ICP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自然受孕组.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双胎妊娠并不增加ICP的发生率,围产期并发症无增加.  相似文献   

12.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已成为不孕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多胎妊娠为其最突出的并发症之一。多胎妊娠常引起羊水过多、先兆子痫、低体质量儿、贫血等多项严重的母婴并发症。避免多胎妊娠的方法是单胚胎移植,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已经成为生殖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单胚胎的选择为临床难题。如何保证临床妊娠率又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对于35岁以下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或有优质囊胚的高龄患者,可通过检测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代谢产物、胚胎持续监测或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选最具发育潜能的胚胎进行移植,改善临床结局。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探讨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Over the past 40 years acc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RT) have increased, and to date more than 8 million children have been conceived after ART globally. Most pregnancies resulting from ART are uncomplicated and result in the birth of healthy children. Yet, it is well known that pregnancies following ART are more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obstetric complications such as 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 preterm birth, and low birth weight compared with spontaneously conceived pregnancies. ART children are also at increased risk of birth defects. The majority of the problems arise as a result of multiple pregnancies and can be reduced by transferring a single embryo, thereby avoiding multiple pregnancies. New ART technologies are constantly introduced, and monitoring of the health of ART children is crucial.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4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对高龄女性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高龄不孕女性4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选择的原则,按照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微刺激方案组(微刺激组)、短方案组、拮抗剂方案组(拮抗剂组)和改良长效长方案组(长方案组).比较4组胚胎学数据及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结果:4组促排卵方案使用促性腺激素时间、促性腺激素量及获卵数均表现为:长方案组>短方案组、拮抗剂组>微刺激组(P<0.01);优胚率表现为:短方案组、微刺激组均大于拮抗剂组、长方案组(P<0.05).4组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刺激方案能用较少药物、较短时间获得较高的优胚率,但在妊娠率方面无明显优势.临床仍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双胎妊娠病例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孕周分别为28~33+6周,34~36+6周及37~39周(分为A、B、C3组)的270例双胎妊娠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在不同孕周,分娩方式与产妇分娩并发症、胎位、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率的关系,同时记录了绒毛膜性与分娩孕周的关系.结果 3组孕周中,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阴道分娩组第2胎新生儿窒息2例,剖宫产组第2胎新生儿窒息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剖宫产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50%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及51%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于34~36+6周剖宫产终止妊娠.结论 暂无确切证据证明在某一孕周剖宫产对于妊娠结局优于阴道分娩,但随孕周及胎儿体质量的增加,应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避免阴道试产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加味育阴汤对辅助生殖技术(ART)并发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ART先兆流产患者70例,有既往ART流产史,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加味育阴汤,对照组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各35例,观察临床症状改善、血清孕酮(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及妊娠率.结果 加味育阴汤治疗组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改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分别为88.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P、hCG有显著差异,2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育阴汤对ART先兆流产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通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和子宫内膜容受性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辅助生殖技术(ART)已成为导致异位妊娠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输卵管因素、超生理的激素环境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胚胎发育潜能、ART技术操作等可能是ART后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从输卵管因素、胚胎因素、辅助生殖技术操作及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等方面,讨论ART后异位妊娠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妇女中枯萎卵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共2378例,包括早期胚胎停育和同期单胎活产,其中胚胎停育根据有无胎芽分为胎芽组和枯萎卵组.比较枯萎卵组、胎芽组和活产组3组间基本信息,如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窦卵泡数(AFC)、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bFSH/bLH比值、不孕年限、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Gn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值、移植日内膜厚度、获卵数、移植优胚率、移植后10~14 d血清β-hCG值、不孕类型和流产次数,以及不同移植周期、胚胎类型、不孕因素、受精方式间枯萎卵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枯萎卵组的双方年龄、BMI、不孕年限、不孕类型、流产次数和活产组有显著性差异;β-hCG在枯萎卵组<胎芽组<活产组(P=0.000);囊胚移植较卵裂期胚胎显著增加枯萎卵的发生率(11.6%vs 5.6%,P=0.000);3组间其他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方年龄、β-hCG和囊胚移植是枯萎卵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方高龄、血清β-hCG下降和囊胚移植增加枯萎卵发生的风险,枯萎卵的发生可能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基因印记错误有关.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妊娠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终止妊娠时的孕周分为:A组(<32周)26例;B组(32~33+6周)24例;C组(≥34周)37例。所有患者均入院行期待治疗,镇静、解痉、降压等。评估治疗效果,按指征终止妊娠。 结果 期待治疗时间比较,C组期待治疗时间长于A、B两组(P<0.05),B、C组剖宫产率高于A组(P<0.05);入院时及终止妊娠前的24 h尿蛋白定量值,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C组终止妊娠前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入院首次24 h尿蛋白定量(P<0.05);三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生体重随终止妊娠时的孕周增加而增加,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GR、胎死宫内、胎儿窘迫的发生,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围产儿死亡率的比较,A组显著高于B、C两组(P<0.05)。新生儿轻度窒息的比较, A组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比较,A组明显高于 B、C两组(P<0.05)。B组、C组比较无差异。 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在保证母亲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孕周可提高胎儿成熟度,从而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母胎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妊娠时早期妊娠流产绒毛细胞遗传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门诊107例自然妊娠和ART妊娠早期流产患者,无菌下取108份绒毛组织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成功培养106份,分为2组:46份自然妊娠早期流产组(N组);60份ART妊娠早期流产组(ART组),其中7份为宫腔内人工授精,53份为体外受精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果:①108份早期流产绒毛培养成功率为98.15%(106/108)?②N组正常核型为28例,异常核型18例;ART组正常核型为41例,异常核型19例?异常核型共计37例,其中数目异常检出率为33.96%(36/106),结构异常为0.94%(1/106)?③异常核型以数目异常为主97.2%(36/37),并以三体征75.68%(28/37)最常见?N组:三倍体1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例,常染色体异常16例?ART组:三倍体2例,四倍体2例,罗伯逊易位1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例,常染色体异常12例?④男性胚胎占47.17%(50/106),女性胚胎占52.83%(56/106),男女性别比例无显著性差异;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中男性占48.65%(18/37),女性占51.35%(19/37),异常胚胎在两种性别中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⑤N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9.61 ± 3.60)岁,ART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1.98 ± 4.38)岁,两组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早期胚胎停育流产的重要原因;早期流产绒毛细胞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可为临床病因诊断和下次妊娠治疗和评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