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影响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对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三伏组和日常组以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等药物各等分,上加0.3g麝香制成的1cm×1cm大小药膏在肺俞、定喘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日常组每隔10天贴药1次,3次为1疗程;三伏组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贴药治疗,1疗程后观察肺功能FEV1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①三伏天灸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三伏天灸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V1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③三伏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后的肺功能FEV1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天灸疗法主要通过经穴及药物作用获效,适宜全年开展此项治疗。  相似文献   

2.
高乐女  陈大为  段海玲  王勇 《新中医》2022,54(14):164-169
目的:观察并比较三伏天穴位中药贴敷联合隔姜灸与单一疗法(三伏天灸或隔姜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处于慢性持续期或临床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4例,随机分为3组。在2020年三伏天期间,综合组14例予三伏天灸联合隔姜灸治疗;天灸组16例予天灸治疗,隔姜灸组14例予隔姜灸治疗,治疗3次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6,32和48周时,通过哮喘控制评分(Asthma control test score,ACT)评估疾病的控制情况。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3例退出试验。纳入统计者综合组13例,天灸组15例,隔姜灸组13例。治疗后随访1年,天灸组支气管哮喘年度发作次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支气管哮喘年度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天灸组ACT评分从第32周开始改善,并持续至第4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ACT评分改善于48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姜灸组ACT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依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于三伏天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属于寒证者及缓解期患者采用天灸疗法,观察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冬病夏治天灸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比较其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及急性发作次数等,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9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2%,对照组为5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哮喘症状评分、症状缓解时间、ACT评分、总有效率、肺功能及急性发作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在哮喘症状评分、ACT评分、总有效率、肺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改善具有确切的疗效,且远期临床症状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农历初伏内在本院治未病门诊行冬病夏治的18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患者予吸入舒利迭治疗,三伏贴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行三伏贴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三伏贴组治疗基础上行督脉灸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 7%,三伏贴组总有效率为78. 3%,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 7%,三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伏贴组和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主症评分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但三伏贴组和联合治疗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明确,体现了"治未病"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时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庚”日天灸与“辛”日天灸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将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三伏组和日常组,以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等药物各等分,上加0.3g麝香制成的1cm×1cm大小药膏在肺俞、定喘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日常组每隔10d贴药1次,3次为1疗程;三伏组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贴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血清IgE含量、淋巴细胞转换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对比。另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庚”日和“辛”日贴药组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结果:①三伏组与日常组治疗后的疗效及血清IgE含量、淋巴细胞转换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②“庚”日天灸组与“辛”日天灸组疗效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灸疗法主要通过经穴及药物双重作用起效,适宜全年开展此项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三伏灸协定处方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皮肤反应观察。方法将9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生熟白芥子1∶1)、B组(生熟1∶2)、C组(熟白芥子),每组31例,最终完成研究共88例,A组28例,B组30例,C组30例。各组均取双侧定喘、肺俞、心俞、厥阴俞穴,于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1次,共3次。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改变,ACT评分、FEV1、PEF、EOS及皮肤反应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B组、C组有效率分别为78.60%(22/28)、96.67%(29/30)、13.33%(4/30),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中医症候积分,支气管哮喘ACT评分,肺功能参数FEV1、PEF,血清EOS优于A组、C组(P0.05)。治疗后,3组皮肤过敏反应评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三伏灸协定处均能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但随生白芥子比例增加,皮肤反应逐渐加重,起泡比例增加,但并非皮肤反应越强疗效越显著。生、熟白芥子1∶2配比三伏灸协定处方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中医相关症状同时,对ACT评分、FEV1、PEF、EOS均有改善作用,且皮肤反应轻,起泡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三伏贴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在每年的三伏天给予中药三伏贴治疗,连续贴3个伏天。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比较,第3次三伏天后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呼出一氧化氮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伏灸"配合"三九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三伏灸"配合"三九灸"治疗,对照组用核酪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为62.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伏灸"配合"三九灸"是防治支气哮喘(缓解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伏灸贴调理阳虚体质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阳虚体质受试者,随机分为灸贴调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调理组于三伏天采用隔姜灸加药饼穴位敷贴,对照组于三伏天仅采用药饼穴位敷贴,连续调理3个疗程,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阳虚质亚量表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调理前后体质积分均分别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调理后两组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伏灸贴调理阳虚体质效果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病位病性辨证结合三伏灸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研究中因病情恶化脱落9例,脱落率为5.0%,最终完成171例,治疗组87例,对照组8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每次1吸,每日2次;治疗组给予病位病性辨证+三伏灸贴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三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肺功能评分、炎性指标及治疗后有效率。[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中医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喘息、咳嗽、哮鸣音、胸膈满闷、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及对自我健康的关心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心理功能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低于对照组(P0.05),在干扰素-γ(INF-γ)表达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病位病性辨证结合三伏灸贴能够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4、TNF-α、IgE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联合艾灸治疗阳虚型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三阶梯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经筋刺法联合艾灸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生存质量,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均呈现进行性的下降(P <0. 05)、阳虚证评分均有下降(P <0. 05)、生活质量评分各指标均有上升(P <0. 05);经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阳虚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 <0. 05)。结论经筋刺法联合艾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阳虚型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并在改善患者阳虚症状以及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天灸疗法防治虚寒型哮喘的最佳穴位组合及药物配伍。方法将554例虚寒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虚寒药+虚寒穴组)138例、B组(虚寒药+常规穴组)138例、C组(常规药+虚寒穴组)139例和D组(常规药+常规穴组)139例,以哮喘临床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表(ACT)和哮喘生存质量评定表(AQLQ)为观察指标,进行两因素(穴位、药物)和两水平(常规、虚寒)的2×2析因设计研究。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6.4%,B组为93.5%,C组为94.2%,D组为83.5%,4组患者组间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总有效率与B组、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总有效率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与B组、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及AQLQ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ACT评分及AQLQ各项评分与B组、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后ACT评分及AQLQ各项评分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疗法防治虚寒型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以虚寒药+虚寒穴组最高,药物和穴位两者具有交互作用,虚寒穴位配合虚寒药物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哮喘发作,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朱琏针法配合疏香灸、中医五音疗法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联合枸橼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朱琏针法配合疏香灸、中医五音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督扶阳灸法联合夹脊穴穴位贴敷治疗阳虚瘀阻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诊治的60例阳虚瘀阻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甲钴胺片口服,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督扶阳灸法和夹脊穴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第7,14,28天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第7,14,28天,2组患者VAS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同组前一时间点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第7天,2组上述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第14,28天,试验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督扶阳灸法联合夹脊穴穴位贴敷治疗可明显减轻阳虚瘀阻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温和灸合三伏贴疗法和常规三伏贴疗法治疗肺虚邪滞型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加灸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两组均以迎香(双)、大椎、风门(双)、肺俞(双)、脾俞(双)、足三里(双)为治疗穴位,加灸组先取清艾条温和灸,灸完一穴立即将药饼贴敷在穴位上,保留4~6 h后取下(儿童2~4 h),初伏、中伏、末伏当日各1次;常规组不予温和灸,直接进行贴敷治疗,两组均在当年三九初日进行疗效评价并体检,并于次年春分后第7日下午进行电话随访评价疗效。结果在治疗后三九初日加灸组鼻腔通气度评分(0.76±0.663)分、擤涕评分(0.72±0.614)分和鼻镜检查同常规组鼻腔通气度评分(1.16±0.558)分、擤涕评分(1.16±0.554)分和鼻镜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效率加灸组(93.33%)与常规组(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年春分后第7日电话回访时加灸组鼻腔通气度评分(0.84±0.688)分、擤涕评分(0.88±0.726)分和常规组鼻腔通气度评分(1.28±0.542)分、擤涕评分(1.36±0.56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合三伏贴疗法对肺虚邪滞型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贴敷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药饼灸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内美通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后3个月痛经程度及痛经时间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及6个月后痛经程度评分及痛经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痛经程度评分及痛经时间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痛经程度评分及痛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痛经程度及痛经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隔药饼灸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均有效。在缓解痛经的起效速度上,常规口服西药治疗占优势,但针刺联合隔药饼灸治疗的远期疗效优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热敏灸结合电针对中风肢体不遂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96例中风肢体不遂病例随机平分为热敏灸结合电针治疗组及电针对照组,采用中医症状评分、运动功能评定及证候疗效评定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种治疗对于改善中风后患者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症状方面均有一定疗效,其中以热敏灸结合电针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P <0.01);在改善患者的四肢运动功能方面,热敏灸结合电针比单用电针效果较佳(P <0.05);热敏灸结合电针与单用电针相比较,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显效率(P <0.05)。结论 热敏灸结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肢体不遂效果较明显,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耿前芳  蒋倩  赵红 《新中医》2020,52(3):178-180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综合护理联合定喘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定喘汤治疗再配合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血清因子变化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均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FeNO、ACT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白细胞介素-17 (IL-17)、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均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IL-17、PDGF-BB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定喘汤治疗再配合综合护理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气道重塑,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蛇灸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3月—2019年2月选取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观察组采用长蛇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Cytokines,CK)水平、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IL-2、IL-6、IgA、IgG、IgM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蛇灸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张新普  薛丹  李敏  傅杰英 《针刺研究》2013,38(3):241-244
目的:观察悬灸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阴虚内热型痤疮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取风门、肺俞、膏肓俞、膈俞等穴悬灸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对照组针刺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每周治疗3次,治疗12周后,对痤疮皮损和阴虚体质积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皮损积分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体质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积分下降得更明显(P<0.05)。结论:悬灸不仅可以较明显改善阴虚内热型痤疮的皮损情况,也可以对患者阴虚体质状态进行较好的调整,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