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究药学干预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为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指导,亦为转型期的二级医院临床药师探索药学服务新路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师干预与不干预对照试验方法,比较药师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血压变化和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结果 经过12个月实验,药师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都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药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在门诊中药房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7~10月非首次取药且已预约下次中医门诊的2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之进行临床药学服务的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临床药学干预前后患者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中药临床药学干预后调查问卷的8项问题分值均有显著提高(除对正在服用药品的认知度一项P值外,其余7项P值均<0.05)。结论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且患者对中药的使用知悉度和用药依从性也明显提升,增强了药师在患者心中的辨识度,有效的提高了中药房门诊药学服务品质,对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社区高血压、冠心病慢病管理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 设计社区慢病患者的临床药学服务管理方案,建立社区高血压、冠心病慢病患者用药档案,对患者安全用药认知及慢病用药情况进行调研。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及生活习惯等给予两次药学干预,提出药学意见。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学意见接受度、血压等改善情况,并对患者用药费用及保健品费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高血压达标率上升,患者对临床药学服务满意度较高,对药学干预意见的接受度明显提高;患者用药总费用无明显变化,但保健品费用明显下降。结论: 临床药师进入社区开展慢病用药管理是扩大临床药学影响的有效路径,能提高慢病患者用药合理性、安全性,对促进社区慢病管理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门诊医生的糖尿病管理质量改善措施对2型糖尿病群体血糖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3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前100例使用基础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低血糖发生情况、健康量表得分、具体降糖方案和门诊医生对于基础胰岛素的信心等作为基线数据。对门诊医生进行培训并以"PDCA"模式进行6个月的质量改善循环后,再次纳入2017年10~12月就诊的前100例使用基础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干预前后上述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门诊医生经糖尿病管理质量改善后,患者整体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收缩压等均较干预前下降,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健康状况满意度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舒张压、体质指数、低血糖发生比例及医生对基础胰岛素的信心方面,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生的糖尿病管理质量改善能够提升医生的临床技能,并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的血糖综合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鲁爽  刘文科  荣立新 《中国药师》2015,(8):1347-1348
摘 要 目的: 探讨依托短信平台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改变。方法: 10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按照顺序号分组,单号归入观察组,双号归入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由药师依托短信技术平台为患者提供药学指导和用药提醒服务等延伸药学服务;对照组电话随访,了解用药情况。分别在入组时和3个月后,评价两组用药依从性,并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入组时,两组血糖水平及用药依从性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血糖水平降低,用药依从性良好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托手机短信技术平台对患者进行个体化临床药学指导的延伸药学服务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开展哮喘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我院门诊就诊的108名成年哮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由临床药师定期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药学干预,将干预后哮喘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非预约就诊、急诊、住院情况、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预防意识、药物正确使用方法及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入组患者经药学干预后对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预防意识及药物正确使用方法掌握率均高于干预前;哮喘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干预前;非预约就诊、急诊情况均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临床药师开展的哮喘规范化管理,可促进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咳喘药学门诊的实践模式。方法 开设咳喘药学门诊,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建立咳喘药学服务模式。收集2020年12月1日—2022年8月31日在医院咳喘药学门诊就诊的患者2 357例,分析其一般资料,患者根据吸入剂视频自我学习后再由药师进行指导,评估药师干预前后的患者吸入剂使用技能差异。收集2020年12月1日—2021年7月31日在医院咳喘药学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45例,依据盲抽法分为每30 d随访组(n=173),每15 d随访组(n=172),比较随访第1,3,6,12个月的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差异。结果 2 357例就诊患者中,男性1 213例(占51.46%),女性1 144例(占48.54%);年龄≥60岁1 309例(占55.54%),年龄40~59岁563例(占23.89%),年龄20~39岁402例(占17.06%),年龄14~20岁32例(占1.36%),年龄<14岁51例(占2.16%);患者主要疾病类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55.38%)、哮喘(占20.73%);用药频率较高的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占37.08%)、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占25.84%)。药师在患者视频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后患者的吸入剂使用技能掌握情况优于患者通过视频自我学习的掌握情况,干预前评分为5.360±1.208,干预后评分为7.890± 0.35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个月时,15 d随访组的MMAS-8评分为6.310±1.079,30 d随访组的MMAS-8评分为5.250±0.977,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6,12个月的2组患者的MMAS-8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咳喘药学门诊的建立推进了药学与呼吸临床学科的融合,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药学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复杂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药学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复杂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对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1项干预前后的对照研究,干预组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干预过程,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指数(medication regimencomplexity index,MRCI)、Beers标准2015分别评估老年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长期用药方案的用药复杂程度(medication regimen complexity,MRC)和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ines,PIMs),并向临床医师提出简化用药方案的建议。比较2组患者在药学干预前后MRCI评分、PIMs发生率、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events,ADEs)发生率、用药依从性和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未干预组和干预组患者住院后的MRCI与入院时相比均有明显增加(P<0.01或P<0.05),但干预组入院至出院时MRCI评分的平均增加幅度明显小于未干预组[(5.4±5.9)分vs(2.3±5.6)分,P<0.01];与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出院时的PIMs发生率由入院时的57.0%下降至42.9%(P<0.01);药学干预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药学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ADEs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但对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一项以用药方案的简化为主要内容的药学干预,有效降低了住院对MRC和PIMs的影响,提高了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进行效果评估,探索适合我国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入院的T2DM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临床药师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临床药师管理组,在常规开展医嘱审核、出院教育、用药咨询等工作外,还会深度参与患者个体化方案制定,给予详细的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出院后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等。结果:纳入临床药师管理组221例,其中女性98例,男性123例,中位年龄59(43.5,67.0)岁;常规管理组217例,女性74例,男性143例,中位年龄55(42.0,56.0)岁。临床药师管理组患者宜优选使用的二甲双胍、GLP-1Ra、SGLT2i、他汀类药物应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进一步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药师管理组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中宜优选药物的应用率较常规管理组明显升高(P<0.05);出院后,临床药师管理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达标率较常规管理组均明显提高(P<0.05);但在住院药品费用方面、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T2DM住院患者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药学服务,有利于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于促进肿瘤内科保肝药物合理使用发挥的作用。方法 通过专科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和专项点评工作,分析比较2015年4月-2016年3月(干预前)、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干预后)肿瘤内科化疗患者保肝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在恰当合适的药学干预下,肿瘤内科保肝药物在品种选择、使用指征、使用疗程、药物联用、用法用量等方面的不适宜情况明显减少(P<0.05)。结论 经过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临床保肝药物使用的合理利用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最大程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社区药师通过家庭用药指导参与糖尿病慢病干预的效果.方法 100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社区药师家庭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用药、运动、血糖检测依从性,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建设联合药学门诊,加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的诊疗团队开展药学服务的成效。方法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研究周期3个月。两组患者均接受MMC标准化诊疗,临床药师为干预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观察指标包括:用药依从性、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等综合管理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完成3个月的随访后,干预组用药依从性、HbA1c、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建设联合药学门诊,完善MMC一体化诊疗体系,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综合管理效果,为药学门诊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药学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入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未干预组(n=61)和干预组(n=63)。干预组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干预过程。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花费、治疗效果、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研究期间,临床药师共提出药学建议89例次,其中76例次(85.39%)被临床完全采纳。与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人均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和血糖控制达标率均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学干预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学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临床药师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实施全程化的药学干预,可促进药物合理使用,降低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也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慢病用药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心肌梗死合并糖耐量异常病人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以292例有心肌梗死病史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无糖尿病病史的病人行口服葡萄糖耐量(简称糖耐量)试验检查。通过筛查,入选糖耐量异常病人102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心肌梗死的治疗,试验组病人接受常规心肌梗死的治疗和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两组病人随访时均接受了有关药学服务内容的问卷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别记录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两组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和生化指标。结果: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用药依从性和生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1年后,试验组病人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服务能提高心肌梗死合并糖耐量异常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加强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Integration of pharmacists into primary care general practice clinics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interdisciplinary teamwork and patient care; however this practice is not widespread.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effectiveness of clinical pharmacist services delivered in primary care general practice clinics.MethodsA systematic review of English languag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ited in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MEDLINE, EMBASE and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bstracts was conducted. Studies were included if pharmacists had a regular and ongo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clinic; delivered an intervention aimed at optimizing prescribing for, and/or medication use by, clinic patients; and were physically present within the clinic for all or part of the intervention, or for communication with staff. The search generated 1484 articles. After removal of duplicates and screening of titles and abstracts against inclusion criteria, 131 articles remained. A total of 38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the review and assessed for quality. Seventeen studies had common endpoints (blood pressur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cholesterol and/or Framingham risk score) and were included in meta-analyses.ResultsTwenty-nine of the 38 studies recruited patients with specific medical conditions, most commonl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15 studies) and/or diabetes (9 studies). The remaining 9 studies recruited patients at general risk of medication misadventure. Pharmacist interventions usually involved medication review (86.8%), with or without other activities delivered collaboratively with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family physician). Positive effects on primary outcomes related to medication use or clinical outcomes were reported in 19 studies, mixed effects in six studies, and no effect in 13 studies.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es favored the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with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blood pressur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cholesterol and Framingham risk score in intervention patients compared to control patients.ConclusionsPharmacists co-located in general practice clinics delivered a range of interventions, with favorable results in various areas of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use of medicin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区域中心医院临床药师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药师协同管理的模式,提高门诊糖尿病病人的用药依从性、血糖达标率以及解决病人的药物相关问题。方法 收集前来中心医院及社区就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糖尿病病人信息,录入慢病管理系统(小程序),对应的社区药师和(或)中心医院药师进入慢病管理系统,每两个月对病人进行随访、干预,全程共6个月,评估病人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Morisky评分)、血糖达标率以及药物相关问题(欧洲药学监护联盟分类系统)。结果共入组糖尿病病人132人,失访4人。随访期间,病人的平均依从性评分依次提高0.34、0.09和0.20;第2个月随访时的血糖达标率较入组时,第4个月较第2个月都有显著提高(P<0.05);共解发现药物相关问题145例次,提出干预方案220条,最终解决或部分解决药物相关问题115例次。结论 采用中心医院药师和社区药师的协同管理模式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慢病管理,可以高效提高病人依从性、提高病人血糖达标率以及解决病人的药物相关问题,体现临床药师价值,该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社区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用药护理)和联合组(常规用药护理配合以社区药学服务),每组39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总时间,用药依从性评分(满分100计),患者糖尿并发症(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79.49%(χ2=8.914,P=0.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联合组改善程度均好于常规组(P均<0.01);联合组血糖达标总时间短于常规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P均<0.01);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常规组的20.51%(χ2=8.914,P=0.005)。结论常规用药护理配合以社区药学服务对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治疗效果、加速和改善血糖调控、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涛  邓昂 《药学实践杂志》2015,33(2):167-170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工作模式。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糖尿病合并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治疗,分析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及高催乳素血症的原因,提出治疗方案。结果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是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之一。高催乳素血症可能与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帕潘立酮缓释片有关,建议患者转诊精神科,选用无升高催乳素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相关难治性高血压个体化、全程化的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OSAHS相关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关注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优化调整给出专业的药学建议,提供用药指导。结果 通过对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患者血压、心率控制良好,避免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医师与患者对临床药师的信任程度。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对OSAHS相关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提高了患者血压的达标率、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