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组方穴位定向透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预防LEDVT发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组方穴位定向透药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4 d后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FIB和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AT-Ⅲ水平和股总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LEDVT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组方穴位定向透药可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LE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活血通络汤联合达比加群酯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进行老年下肢骨折术的患者88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活血通络汤。动态观察2组相关炎性因子、凝血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6. 82%,明显低于对照组(25. 00%),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第3 d、7 d、14 d时D-D水平均明显降低,APTT及PT水平明显升高,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第3 d、7 d、14 d时D-D水平均显著降低,APTT及PT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第3 d、7 d、14 d时TNF-α、CRP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第3 d、7 d、14 d时TNF-α、CRP及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 82%)与对照组(4. 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下肢骨折术患者,其术后给予活血通络汤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能明显减轻术后炎性反应,改善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率,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内科临床常见病,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活血通脉汤治疗本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消栓汤预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抗炎、止痛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活血消栓汤治疗。结果: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4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栓汤预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脉活血汤内服外洗治疗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内服外洗通脉活血汤,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显效率为86.67%;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显效率为64.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脉活血汤治疗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韩庆松 《新中医》2012,(4):52-53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通栓饮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等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通栓饮治疗,对比2组术后1周、1月和3月时的疗效。结果:术后1月、3月,治疗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活血通栓饮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能够明显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骨科术后用药。  相似文献   

7.
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内科临床常见病,笔者自2004年~2007年,采用活血通脉汤治疗本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景玉  任金科 《光明中医》2022,37(7):1135-1137
目的 探讨养肺逐瘀汤对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肿胀程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当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养肺逐瘀汤,2组均持续治疗1...  相似文献   

9.
中药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泳  王铠  沈绍勇  吴敏 《山西中医》2012,28(2):24-25
目的:研究牛膝活血汤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中药组给予牛膝活血汤,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 IU/次,腹壁皮下注射qd。监测PT和D-dimer指标变化并进行比较,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超观测深静脉血栓是否形成。结果:中药干预组对PT的影响与对照组相当,对D-dimer的影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牛膝活血汤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下肢骨折在骨科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多由车祸、重物砸伤、扭伤等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下肢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患肢肿胀、色素沉着、皮炎、溃烂、功能障碍以及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胡桂霞  尼春雨  张圆圆 《新中医》2021,53(7):209-212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对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05例髋部骨折且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组术后当天及术后1个月患肢周径、DVT评分和D...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观察四妙通脉汤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骨科病房收集骨科大手术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A、B两组。A组为中药四妙通脉汤治疗组,B组为西药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中药组术后6h服用四妙通脉汤,每日1剂,连服10d;西药组术后当日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IU,每12h1次,皮下注射,术后7d停用。①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4、7天测量患者伤肢肿胀程度。②分别于术前、术后第7d行下肢彩超,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及血栓形成情况。③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4天检测血常规(PLT),APTT、PT。(4)A、B两组术后第1、2天切口引流量和敷料渗血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结果:①术后四妙通脉汤与低分子肝素钠均能改善下肢(大腿、小腿)肿胀情况。②四妙通脉汤和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同等作用,术后肺栓塞(PE)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和B组在治疗前后APTT、PT、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能明显改善患者凝血情况,延长凝血时间;对血小板的计数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血小板的计数影响上,低分子肝素钠较四妙通脉汤显著。④四妙通脉汤组出血并发症更少,更安全。结论:四妙通脉汤能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张敏华  金尧  汪苏英 《新中医》2021,53(2):63-65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压积、...  相似文献   

14.
灸药结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 ,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继发肺栓塞 (PE)则是导致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下肢 DVT是 PE的常见原因 ,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DVT发生率为 2 2 %~ 75 % ,故防治脑卒中患者 DVT发生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1 ]。我们自 1995年 11月~ 2 0 0 1年 11月期间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6 1例 ,分别采用灸法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法 (灸药组 )和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法 (药物组 )治疗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入院时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并经头颅 CT或 MR…  相似文献   

15.
陈后良  鲁佩佩  陶玉  李琼瑶 《新中医》2023,55(17):151-156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试验组(31例)与对照组(32例)。2组均采用常规抗肿瘤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鳖甲煎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BPC)]、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患肢腿围,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脱落1例,纳入研究30例;对照组脱落2例,纳入研究30例。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后,2组APTT、PT、INR均高于治疗前(P<0.05),D-D、BPC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APTT、PT、INR均高于对照组(P<0.05),D-D、BPC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182例进行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PT、APTT、PLT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 d的PT(12.10±2.15)s、APTT(13.29±2.28)s高于对照组1 d的PT(11.19±2.15)s、APTT(12.26±3.12)s,3 d的PT(39.54±3.42)s、APTT(45.12±3.52)s高于对照组3 d的PT(37.43±3.12)s、APTT(39.13±3.1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比高切黏度(4.52±1.03)mpa/s,全血比低切黏度(5.04±1.02)mpa/s,血浆比黏度(0.95±0.09)mpa/s明显低于对照组(5.43±0.95)mpa/s、(7.80±1.10)mpa/s、(1.47±0.11)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显著,改善患者的PT、APTT、PLT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并发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刘玲 《新中医》2021,53(1):158-161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采用前列地尔结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和护理效果.方法 :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4 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 例.2 组实施手术后,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DVT发生率和48...  相似文献   

18.
田可为  陈柯  范克杰  马文龙 《新中医》2020,52(18):92-9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7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0 例与对照组38 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干预,治疗组在术后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2 周后,检测2 组血小板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评估其髋关节功能水平并根据是否有DVT 形成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7.50%,高于对照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小板计数(BPC)、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2 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水平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BPC、PT、FIB、APTT 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评分) 较治疗前上升,治疗组Harris 评分上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可降低DVT 的形成,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何龙  葛占洲  周瑾 《新中医》2020,52(22):77-79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益气方在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 12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脉活血益气方进行防治,均治疗 15 天。比较 2 组术前、术后第 1 天及第 15 天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变化;每天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超,观察深静脉血栓是否形成;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 1 天,2 组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升高 (P<0.05);术后第 15 天,2 组 D-二聚体水平较术后第 1 天降低 (P<0.05),且观察组 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2 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 天,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1.67%(1/60),低于对照组 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活血益气方可以有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无不良反应,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物理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髋部骨折出现早期DVT患者使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加物理治疗,疗程7d,复查彩超了解血栓形成的恢复情况,并检测凝血象及血小板指标.结果 治疗后彩超提示12例患者下肢血流信号基本恢复正常,凝血指标(PT、APTT、TT)及PLT变化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物理疗法可以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