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应用红花黄色素,对照组50例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质量指数、血小板聚集率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质量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试验组静滴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照组静滴香丹注射液,2周为1个疗程。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心绞痛、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香丹注射液(P<0.05或P<0.01)。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其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心绞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均优于香丹注射液组(P<0.05)。257例受试者接受运动试验心电图的检测,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的运动当量、诱发心绞痛时间、ST段开始下降的时间、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和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确切,同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4,(8)
目的考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6种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优选的红花黄色素溶解液分别与5%和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及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成品输液,观察室温(22℃)条件下8 h内各成品输液理化性质的变化并计算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配伍6种成品输液的性状和pH在0~8 h内没有显著变化。在6 h内不溶微粒数符合规定,只有0.9%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8 h后,复方氯化钠稀释的成品输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下降超出10%,其他5种成品输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稳定。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建议采用0.9%氯化钠等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调配为成品输液,并于室温下6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两周。结果:在本次临床观察中,观察组总体有效34例,对照组总体有效30例,其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83.33%,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发作。可以进一步临床验证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红花及红花注射液临床应用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为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效。对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血液、平滑肌等都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红花黄色素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抗心律失常,可明显提高缺氧的耐受力,有较强而持久的镇痛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炎、镇静、降压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受试者共220例,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10例.试验组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剂25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内,静脉点滴,每日1次;对照组用红花注射液5 mL×3瓶,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内,静脉点滴,每日1次.治疗14 d后,观察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中医证候学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心绞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硝酸甘油停减疗效、心电图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8%和3.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剂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安全有效,可以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红花黄色素及红芪煎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用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g,随机分组,雌雄兼用。红花黄色素系甘肃产红花(Carthamus tineterius,L.)提取的黄棕色水溶性粉末。红芪(Rad-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属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伴随症状(胸闷、心悸)、心电图、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生杜仲和盐杜仲对小鼠非特异免疫功能和抗疲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碳粒廓清试验和抗疲劳试验,比较生杜仲和盐杜仲不同提取部位(水煎液、醇煎液)在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增强小鼠抗疲劳方面的作用。结果:生杜仲(水煎液、醇煎液)、盐杜仲(水煎液、醇煎液)两个剂量组均可显著增加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并延长小鼠在疲劳仪上的跌落时间。结论:生杜仲和盐杜仲均可提高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疲劳能力,且作用以生杜仲和盐杜仲的醇煎液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1997、2001、2007三年代大益的生熟普洱茶对模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用小鼠碳粒廓清法、免疫器官重量法观察三年代的生熟普洱茶对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及脏器指数的变化。结果:三年代的生熟普洱茶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该模型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结论:三年代的生熟普洱茶均能提高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11.
汪洪燕  苏清伦 《河北中医》2005,27(8):621-622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肝俞、脾俞、肾俞,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46例患者痊愈ll例,占24%;显效18例,占39%;好转13例,占28.3%;无效4例,占8.7%。总有效率91.3%。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粉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加用了黄芪注射液和川芎嗪粉针,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研究组患者均比对照组指标低,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的评分情况,研究组患者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粉针治疗,能有效减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注射用氯诺昔康与头孢甲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温条件下,采用HPLC法测定8 h内配伍溶液中氯诺昔康、头孢甲肟的变化,并观察和检测外观、pH值变化,结果配伍溶液在8 h内氯诺昔康的质量分数未见明显变化,但头孢甲肟质量分数不断下降,8 h后为95.3%。pH值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溶液颜色随时间变化逐渐加深。结论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氯诺昔康与注射用头孢甲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2h内保持稳定,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查国内不同企业羟基喜树碱制剂的产品质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UV检测法和蒸发光散射检测法(ELSD)对来源于国内5个企业7个批次的羟基喜树碱制剂进行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比较。结果羟基喜树碱注射液B厂和C厂的产品中杂质喜树碱的含量大于3%,注射用羟基喜树碱中仅D厂,杂质喜树碱含量大于3%;其它各厂的产品中,杂质喜树碱含量均小于1%。结论羟基喜树碱制剂质量的好坏、稳定与否与其制剂是粉针剂还是注射液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不管是哪一种制剂,只要生产企业能够提高质量意识,严把质量关,都能够得到高质量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施智严  罗勇等 《河北中医》2001,23(4):248-249
目的 观察复方央参液加CF方案胸腔内注射治疗亚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应用复方丹参液加CF方案,对照组25例单用DF方案治疗,分别观察总有效率、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1.8%,胸腔积液吸收平均时间33.8日。对照组总有效率60%,胸腔积液吸收平时间44日,2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加CF方案胸腔内注射,具有促进胸腔积液吸收,减轻胸痛及减毒增效作用,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在室温(25±1)℃下与果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浓度, 将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8瓶, 分别用注射用水溶解后转注入5%果糖注射液250 mL中, 混合均匀后, 在室温(25±1)℃下考察6 h内配伍液的色泽、澄清度、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全波长扫描图谱、总皂苷变化情况, 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皂苷及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同时考察皂苷及木脂素的指纹图谱变化情况。[结果] 在室温(25±1)℃下, 0~6 h配伍液的色泽、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全波长扫描图谱、皂苷、五味子醇甲含量、皂苷及木脂素指纹图谱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果糖注射液配伍, 在室温(25±1)℃下6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香丹针和黄芪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9例),前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后者采用香丹针联合黄芪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与对照组比较,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纽(P〈0.01)。结论:香丹针和黄芪针治疗病毒性肝炎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芪注射液合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志春  汪朝辉 《河北中医》2004,26(8):630-632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76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4 0例和对照组 36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 ,对照组口服抵克力得 ,观察治疗 4周后 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疗效及血小板颗粒膜蛋白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 3)、血浆C -反应蛋白 (CRP)水平改善的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伴随症状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②治疗 4周后 ,治疗组和对照组间血小板CD6 3、血浆CRP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 (P <0 .0 1,P <0 .0 5 ) ;而治疗后 2组间上述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能较好地缓解UAP患者的临床症状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活化、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3例脑出血随机分为两组,刺五加组41例,复方丹参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刺五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30ml、黄芪注射液40ml(20g/10m1),分别加入5%GS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临床治愈64例,占80%;显效16例,占15%;有效4例,占5%;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丹红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肌缺血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