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主要通过对中医“思”“意”的古今释义及“脾主思、脾藏意”的理论分析,探讨了“思伤脾,脾失藏意”的致病作用,认为脾主情感之思,脾为意之宅也,脾运健旺,水谷精微充足,则脾主思藏意的功能发挥正常;若思虑纷纭,脾之精气不足,则不能养意而致痴呆、不寐、情志疾病等。提出以“思伤脾,脾失藏意”作为契入点开展对中医神经系统疾病及情志疾病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证候为基础,审证求机,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关键,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前提。肝郁脾虚证中医证候要素具有"虚—郁—滞"的特点,而现有"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病机存在重"内实"而轻"外虚"、重"静态"而轻"动态"、重"理气"而轻"补虚"的不足,不能完全涵盖其病机内涵。本文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以需求为导向,提出肝郁脾虚证"虚气留滞"病机及基于该病机的培元健脾、开郁通滞治疗原则,丰富证候病机内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在肝郁脾虚证胁痛患者中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分院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肝郁脾虚证胁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护理1周、2周后观察组患者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用于肝郁脾虚证胁痛患者中,可快速改善患者疼痛及负面情绪,缓解不良症状,提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医“脾在志为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中医“脾在志为思”西北农业大学中兽医药研究所欧阳五庆颜水泉李育良(712100)主题词脾在志为思神志活动脾“在志为思”,是中医学领域基础理论的范畴。本文试图在学习中医学理论基础上,运用现代医学知识,谈一点作者的认识,以就正于同道。思,是思考,思虑...  相似文献   

5.
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率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更年期综合征可归属于情志病范畴,主因情志不遂导致气机逆乱,内伤脏腑而发病.临床上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情志症状突出,辨证多属肝气郁滞;肝气疏泄失常又可影响脾胃气机,导致脾胃气机壅滞,出现肝郁脾壅证.脾胃为后天之本,肾精的充盈依赖脾胃的运化,冲任充盛依赖阳...  相似文献   

6.
宫洪涛教授从肝郁脾陷论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秀丽  牛磊  宫洪涛 《光明中医》2009,24(2):232-232
眩晕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宫洪涛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眩晕的治疗上不拘泥于肝阳上亢、肾精不足、痰湿中阻的辨证分型,其认为肝郁脾陷的证型在临床中亦较为常见,自拟"开郁定眩汤"。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营与血、营与脑髓关系的探讨来解释"脾藏营,营舍意"的内涵,用以阐述"脾在志为思"、"脾藏意"理论的实质,使"脾在志为思"、"脾藏意"的藏象理论更加深入和具体。  相似文献   

8.
肝郁病机与证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荣民 《陕西中医》1996,17(4):166-167
试述了肝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并指出肝郁是肝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并就肝郁进而发展而致的肝胃不和,肝气乘脾,肝火上炎,气滞血瘀,气结痰凝,阴虚阳亢,气血逆乱等证候及其治疗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京民  滕晶 《河南中医》2012,32(4):407-408
“五神藏”是指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能反映客观事物,具有从外界获取信息的功能,外界信息通过心神任物之后,把心所接受的外界信息保留下来的记忆即脾意.魄有帮助记忆的作用,能将心神接收的信息输送至脾.心神将多次接收的外界信息保留下来的记忆材料贮存起来即肾志.魂、魄、意、志,虽然职能分工不同,但均是人身之神活动的不同侧面或者阶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医意疗法对乳腺增生病肝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辨证为肝郁证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逍遥丸口服,试验组在口服逍遥丸同时辅助中医意疗,治疗2月,观察疾病疗效,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试验组疾病痊愈率24%,有效率98%,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肝郁证乳腺增生病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中医意疗.  相似文献   

11.
情志内伤是脾失健运的重要病因。情志失调,机体失于调节,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发而为病。情志可直接伤及脾脏,也可影响脾脏气机或他脏气机,从而导致脾失健运。治疗应以心理及药物并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冲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疏肝健脾冲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80例,对照组三九胃泰冲剂30例,治疗1个月。结果疏肝健脾冲剂治愈32例,显效3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5.0%;三九胃泰冲剂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疏肝健脾冲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是常见癌症之一,西医对大肠癌防治的手段有限。通过探讨“脾为之卫”的理论内涵,以此为切入点讨论大肠癌前病变的中医病机。大肠癌前病变的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痰湿、瘀血、气滞、癌毒为标。充分认识大肠癌前病变的中医病机,可为防治结直肠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医梦象病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对梦的认识肇始于《黄帝内经》,经后世历代发展逐渐完善;其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究其基本病机乃为各种致病因素引起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影响神魂不安于心肝,最终导致肝魂不安于其舍,飞扬于外,而有多梦。  相似文献   

15.
免疫治疗为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然而,免疫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较为局限。中医药在干预治疗抵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中医认为胰腺归属于五脏中“脾”的范畴,胰腺癌免疫治疗抵抗的关键机制为免疫激活不足和免疫过度抑制,与中医“脾不及”理论高度契合。笔者认为“脾不及”实为脾功能不及,其内涵既包括脾实,又包括脾虚,更能体现胰腺癌免疫治疗抵抗的中医内涵。脾功能不及体现为脾运化不及与脾升降不及,免疫激活不足和免疫过度抑制与之密切相关。在治疗方面,笔者提出泻脾实、补脾虚以求脾和、脾平的策略,以此应对胰腺癌免疫治疗抵抗的发生,以期为后期研究中医药联合免疫治疗胰腺癌提供理论基础,为胰腺癌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298-1300
目的:基于肝郁大鼠模型的肝功能与胃肠功能变化,初步探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客观性,为未病先防,已病防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SD大鼠16只,雄性,体重(180±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法复制肝郁大鼠模型,观察比较两组大鼠的外观状态、体重增长情况、血清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以及尿D-木糖排泄率(UD-x E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量降低(P0.05);血清中ALT、AST含量升高(P0.05),GAS、MTL、CCK含量降低(P0.05),SS含量升高(P0.05),尿D-木糖排泄率降低(P0.05)。结论:肝郁证候的出现常常伴随着脾虚证候,肝脏功能的损伤与胃肠激素的变化、小肠吸收功能的下降密切相关,初步表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多为内伤头痛,在其发病机制中,肝郁是最核心的病机。肝郁则肝阳上亢,上犯清空,发为本病;肝郁则升降失司,清气遏而不升,浊气逆而不降,最易气滞血瘀,加上脾失健运,化源缺乏,气血生成不足,出现瘀血头痛、血虚头痛。偏头痛急性期多为痰瘀互结,夹杂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治疗多以化痰活血为主,结合疏肝行气、平抑肝阳、清泻肝火、息风止痉、疏风止痛;慢性偏头痛多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治疗多以补血养肝、补气健脾、柔肝止痛、补益肝肾为主。  相似文献   

19.
腰痛在中医教材中一般分为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和肾虚腰痛四大证型,其所涉及脏腑主要是肾。但在临床实际中,其表现要复杂得多,据笔者临床观察,肾虚腰痛依其证候特点又可区别为肝郁肾虚腰痛和脾肾两虚腰痛,采用中药结合推拿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