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IL-10、IL-13和IL-17在湿热型和非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16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15例普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0、IL-13和IL-17水平,并与对照组13例正常人比较;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胃肠湿热评分,分析3种细胞因子水平与大肠湿热证的相关性.结果 湿热型和非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IL-13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湿热组与非湿热组溃疡性结肠炎间的细胞因子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L-17、IL-10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有关;IL-10水平与胃肠湿热证程度负相关,IL-17与胃肠湿热证程度正相关,IL-13与胃肠湿热证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清中IL-6和IL-23的表达是否有差异。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1例不同中医证型UC患者外周血清IL-6和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 1)IL-6表达水平对照组与脾胃气虚组比较P0.05,而对照组、湿热内蕴组、脾虚湿热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3表达水平对照组与湿热内蕴组、脾胃气虚组、脾虚湿热组之间比较P0.01,湿热内蕴组与脾胃气虚、脾虚湿热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胃气虚组与脾虚湿热组之间比较(P0.05),2者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2)3种中医证候中IL-6和IL-2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一种细胞因子中,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白介素表达水平不同;不同细胞因子中,脾胃气虚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脾虚湿热组和湿热内蕴组。结论 UC 3种不同的中医证候之间IL-23的表达有差异,而IL-6的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关系,为NAFLD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数。方法:将NAFLD患者13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5型,即脾虚湿痰证(32例)、肝郁脾虚证(30例)、痰瘀互结证(30例)、湿热内蕴证(34例)和肝肾不足证(4例,因样本数太少,未纳入统计分析),测定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并以同期不嗜酒的30名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NAFLD不同中医各证型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NF-α、IL-6水平在中医各证型间按脾虚湿痰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依次升高,湿热内蕴证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其他三个证型(P0.05);痰瘀互结型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脾虚湿阻证、肝郁脾虚证(P0.05),但肝郁脾虚与脾虚湿痰两证型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细胞因子IL-6、IL-8水平的研究,为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一定客观化的参考指标;为调节免疫紊乱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及参考指标。方法:收集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并分为六个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证、气滞血瘀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肝郁脾虚证,其中湿热内蕴证、气滞血瘀证属实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属虚证,肝郁脾虚证属虚实夹杂证。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细胞因子IL-6、IL-8的值。结果:1.180例UC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依次为:湿热内蕴证>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其中以湿热内蕴证为主,占全部患者的28%。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各中医证型的IL-6、IL-8水平较正常值升高(P<0.001)。3.湿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IL-6、IL-8水平较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肝郁脾虚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之间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肝郁脾虚证之间,即虚证与虚实夹杂证各证型之间IL-6、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实证占主导地位,在缓解期,虚证、虚实夹杂证占主导地位,活动期IL-6、IL-8水平较缓解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及缓解期IL-6、IL-8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溃疡性结肠炎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其中,湿热内蕴证最多,阴血亏虚证最少。2.UC患者整个病程均存在免疫紊乱,促炎因子IL-6、IL-8水平较正常值高。3.UC患者实证IL-6、IL-8水平较虚证、虚实夹杂证高,故IL-6、IL-8可为中医辨证分型,尤其是在虚实辨证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4.UC患者活动期IL-6、IL-8水平较缓解期高,故IL-6、IL-8在UC分期方面同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建立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血清IL-23和IL-17含量水平变化,探讨两者在湿热证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湿热模型组,通过高脂饮食、湿热环境、微生物感染三因素结合的方法制备湿热证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造模后4,24,48,72 h两组大鼠血清IL-23和IL-17含量水平.结果 模型组IL-23和IL-17的含量水平在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IL-23和IL-17均在造模后4h最高,24,48,72 h逐渐下降,48 h和72 h组均与4h组比较有差异(P<0.05),72 h与24h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IL-23和IL-1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在轻度、中度、重度湿热证大鼠血清中,IL-23和IL-17的浓度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与湿热证的病情严重程度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 IL-23和IL-17参与了湿热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的含量水平变化与湿热证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IL-23与IL-17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在湿热证中IL-23可能通过促进IL-17表达水平增高而发挥其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东中医杂志》2016,(11):966-968
目的 :观察荆芥连翘汤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TNF-α及IL-2含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UC大肠湿热兼肺热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荆芥连翘汤加减及美沙拉嗪肠溶片,西药对照组28例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3个月后对比两组血清TNF-α、IL-2含量的变化。结果:荆芥连翘汤加减能使UC患者血清TNF-α含量明显降低、IL-2含量明显升高,其调节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芥连翘汤加减能明显调节溃疡性结肠炎TNF-α及IL-2水平,并使其趋向正常,发挥减轻炎症、调节免疫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陈锦芳  徐韶连 《光明中医》2011,(10):2031-2033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结肠黏膜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以及肠黏膜病理改变,探讨湿热内蕴证结肠黏膜病理免疫特点,为临床疗效判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30例、肝郁脾虚证30例,进行对照研究.所有受试者均行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2组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合葛根芩连汤治疗,3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末及治疗后第8周末IL-6、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第4周末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第8周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美沙拉嗪能使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蓄证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皮内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将97例溃疡性直肠炎脾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予皮内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44例予柳氮磺胺吡啶肛栓剂治疗。2组均治疗30 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IL-4、IL-23及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8%,对照组总有效率65.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IL-4均升高,IL-23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升高IL-4水平,降低IL-23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内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确切,并能够通过调节抑炎因子IL-4和促炎因子IL-23的含量,发挥免疫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脾祛湿理肠汤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加益脾祛湿理肠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大肠湿热证中医证状评分,腹泻消失时间,血便消失时间,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清IL-17、IL-23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肠湿热证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血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血清D-乳酸(D-LA)、内毒素(BT)、二胺氧化酶(DAO)、IL-17、IL-23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祛湿理肠汤用于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能够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十二指肠黏膜IL-17和IL-23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法为主的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日3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内镜下取十二指肠黏膜,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的总有效率(P<0.01);各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两组IL-17、IL-2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IL-17、IL-2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和IL-23参与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的发病,健脾法治疗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有效,有可能通过调节IL-17和IL-23在肠黏膜的表达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化滞丸治疗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UC患者按辨证分为大肠湿热组(34例)、脾虚湿蕴组(32例)、脾肾阳虚组(30例)、寒热错杂组(30例),4组均在UC基础治疗基础上予健脾化滞丸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4组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清IL-8、MCP-1、MIF水平,并统计疗效。结果脾虚湿蕴组总有效率96.88%(31/32),高于大肠湿热组[85.29%(29/34)]、脾肾阳虚组[83.33%(25/30)]及寒热错杂组[86.67%(26/30)](P<0.05)。治疗后4组改良Mayo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脾虚湿蕴组均低于大肠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及寒热错杂组(P<0.05)。治疗后4组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脾虚湿蕴组腹痛、腹泻、纳差、乏力症状评分均低于大肠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寒热错杂组(P<0.05)。治疗后4组血清IL-8、MCP-1、MI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脾虚湿蕴组均低于大肠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寒热错杂组(P<0.05)。结论不同证型UC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滞丸后,临床效果均良好,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下调血清IL-8、MCP-1、MIF水平有关。其中健脾化滞丸对脾虚湿蕴证UC患者疗效和下调炎性指标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清热方药对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方法:对湿热困脾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采用随机化方法,按照1∶1比例分为二甲双胍组(对照组)、二甲双胍加健脾化痰清热方药组(试验组),试验终点时间为第12周。在治疗前及试验终点时间分别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CRP和IL-6进行测定。比较每组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CRP和IL-6的变化,及两组间试验终点时间血清中的CRP和IL-6变化。血清CPR以速率散射浊度法测定,IL-6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结果:湿热困脾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药物12周后,试验组血清中的CRP水平由7.78mg/L下降到6.24mg/L,对照组的CRP水平由7.64mg/L下降到5.56mg/L,两组比较P<0.05,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血清中的IL-6水平,试验组由0.79ng/mL下降到0.62ng/mL,治疗组由0.78ng/mL下降到0.49ng/mL,两组比较P<0.05,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二甲双胍加用健脾化痰清热方药更能降低血清中的CRP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湿热困脾证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首次就诊时的症状及舌脉进行辨证分型,取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组、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并检测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4(FT4)。结果:①湿热困脾组的BMI明显高于气阴两虚组及对照组(P<0.05),而气阴两虚组及湿热困脾组的WHR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两个实验组之间相比(P>0.05)。②湿热困脾组的血清TSH明显高于气阴两虚组及对照组(两组比较P值均<0.01)。③湿热困脾组中,血清TSH≥4.5μIU/mL的患者的BMI及WHR明显高于血清TSH在2.5~4.5μIU/mL的患者(P<0.05),而血清TSH在2.5~4.5μIU/mL的患者的BMI及WHR明显高于血清TSH在1.0~2.5μIU/mL的患者(P<0.05)。结论:伴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SH偏高可能作为湿热困脾证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综合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相关scRNA-seq和RNA-seq数据集,探讨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与活动期湿热阻滞证间的潜在分子机制,并挖掘潜在干预中药。方法 运用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和韦恩图鉴定出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和活动期湿热阻滞证相关基因及两者间的对话基因。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基因集变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n analysis,GSVA)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深入探讨对话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及潜在功能。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探讨UC缓解期与活动期的差异情况及对话基因在其中的作用。基于循环算法构建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向活动期湿热阻滞证发生发展的风险预测模型。运用外部数据集、动物实验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进一步验证对话基因的表达情况。借助SoFDA数据库构建“基因-中医症状/现代医学症状”网络;借助TCMIP和COREMINE数据库预测对话基因的潜在靶向中药。结果 鉴定出31个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相关基因,其主要富集在代谢相关途径;鉴定出160个UC活动期湿热阻滞证相关基因,其主要富集在炎症免疫相关途径。鉴定出22个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与活动期湿热阻滞证之间的对话基因,上调对话基因与炎症免疫相关途径呈显著相关性,下调对话基因与代谢途径呈显著相关性。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显示,相比于正常对照及UC缓解期,UC活动期中B细胞占比上调;B细胞在UC活动期湿热阻滞证中作用贡献较大,而在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中的作用贡献较小;UC活动期B细胞的受体信号通路活性明显高于UC缓解期;上调的对话基因CD55在B细胞中表达水平较高,CD55+B细胞与CD55B细胞之间存在差异的细胞通讯及细胞代谢水平。6个风险预测基因(CD55PCSK1SERPING1ACAT1SLC26A2HMGCS2)可以较为准确预测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向UC活动期湿热阻滞证发展,动物实验及RT-PCR验证了其表达水平。通过数据库检索得到人参、黄芪、枸杞子等45味潜在靶向中药。结论 鉴定出22个关键对话基因,它们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免疫和代谢相关途径诱导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向UC活动期湿热阻滞证发展。B细胞在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向活动期湿热阻滞证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D55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免疫和代谢相关途径,促进B细胞活性,从而促进UC缓解期脾虚湿困证向活动期湿热阻滞证发展。22个关键对话基因与UC相关中医症状和现代医学症状关联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展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现代文献研究,探讨中医证候及证素的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四大数据库在线检索UC相关文献,筛选具有辨证信息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提取证候及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UC证候及证素分布特点。结果(1)纳入104篇文献,共12792例患者,来源于26个不同的省或直辖市,男性稍多于女性。(2)UC疾病总体证候分布以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为23.32%;病位证素以脾占比最高,为46.08%,其次为大肠20.25%;病性证素以湿占比最高,为26.18%,其次为火(热)(23.13%)、气虚(22.99%)。(3)活动期UC中大肠湿热证的占比优势更为明显,为36.09%;病位证素仍以脾(39.87%)和大肠(36.00%)为主;病性证素则以湿(30.16%)、火(热)(28.20%)和气虚(19.23%)为主要类型。(4)缓解期UC证候分布相对均匀,占比前六的证候频率在10%~15%之间,依次为脾胃虚弱证、脾虚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阻证、大肠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脾在其病位证素中占据绝对优势,为60.19%;其次为肾(12.23%)和大肠(10.08%);病性证素则以气虚(34.35%)、湿(24.55%)和火(热)(16.35%)为主要类型。结论UC疾病总体呈现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不同疾病分期证候及证素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活动期以实证为主,尤以大肠湿热证最为突出;缓解期以虚证为主;脾虚和湿贯穿在疾病的始终,是UC最主要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6月—2020年1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脾胃升降温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患者,湿热和非湿热组尿MCP-1、IL-6之间有无差异,从而探讨湿热证和MCP-1、IL-6的关系。方法:纳入5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留取尿液样本,ELISA方法测尿液IL-6、MCP-1水平,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中医证候以及临床资料IL-6、MCP-1的数据分析。结果:(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湿热证发病率为68%,湿浊证占18%(9/50),血瘀证占26%(13/50);(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湿热证患者较非湿热证患者尿MCP-1、IL-6水平高(P<0.05);结论:(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邪实证中湿热证的发病率最高,(2)湿热证和肾脏的免疫发病机制可能存在关系,不仅包括细胞因子,还包括趋化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取8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Ⅱ型胶原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复制R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电针针刺大鼠双侧的"足三里"和"昆仑"穴,强度为1~2mA,频率2Hz/100Hz,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和治疗结束后测量大鼠的踝关节直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膝关节内的IL-17和IL-23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踝关节直径、血清和膝关节内的IL-17和IL-23的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经电针和泼尼松治疗后的大鼠踝关节直径、血清和膝关节内的IL-17和IL-23的含量均降低(P0.05);电针组与泼尼松组相比,除膝关节IL-17含量电针组高于泼尼松组外(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RA大鼠有治疗作用,减少血清和膝关节中IL-17和IL-23的分泌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