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自拟中药方剂祛瘀接骨饮,对骨折患者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时期钙、磷及钙磷乘积含量的变化以及DR摄片的骨痂形成情况,从而证实中药方剂祛瘀接骨饮对骨折患者的早期消肿、止痛和愈合有促进作用。方法:肱骨干闭合性骨折病例1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6例,采用西医治疗方法,不予药物干预治疗,治疗组82例加服祛瘀接骨饮,对2组患者分别于骨折后第1、2、3、4周静脉采血,行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含量测定,观察祛瘀接骨饮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结果:82例加服祛瘀接骨饮的治疗组患者,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较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86例对照组患者,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血钙含量,在骨折后1周明显升高(P0.01);而后的2、3、4周血钙均逐渐下降(P0.01或P0.05);与此相反的是,治疗组血磷含量,在骨折后1周下降(P0.05);而后的2、3、4周血磷均逐渐升高(P0.01或P0.05);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钙下降和血磷升高均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祛瘀接骨饮能够降低血钙、升高血磷和钙磷乘积,从而说明祛瘀接骨饮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大大提高了骨折患者的早期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后接骨散外敷联合针灸治疗尺桡骨闭合性骨折的效果。方法:96例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治疗,治疗组术后用接骨散外敷联合针灸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前臂旋转角度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接骨散外敷联合针刺治疗尺桡骨闭合性骨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祛瘀消肿膏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治疗组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前以及术后1-3天内应用加味祛瘀消肿膏在骨折部位外敷。结果观察治疗组患者疗效以及术后骨化性肌炎、肘内翻畸形,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加味祛瘀消肿膏外敷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6,(3):293-294
目的:观察祛瘀接骨饮在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对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方法:选择肱骨干闭合性骨折病例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36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瘀接骨饮,每日1剂,连续服用21d。两组在治疗期间分别于4d、7d、14d、21d时静脉采血,分析血清中NOS的活性,比较两组在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对NOS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期间血清中NOS表达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患肢因发生剧烈肿胀,频繁调整夹板松紧度,增加骨折移位、软组织嵌入、桡神经损伤、骨不愈合等风险。结论:祛瘀接骨饮通过对NOS活性表达的调控,可以减轻肢体肿胀程度,增强骨折断端成骨能力,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马氏接骨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闭合复位或手术内固定的基础上,观察组62例口服马氏接骨丸治疗,对照组58例口服伤科接骨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胀改善情况及X线下骨痂生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消肿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痂生长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马氏接骨丸治疗骨折有较好疗效,消肿效果明显,骨痂生长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冀龙接骨丹(胶囊)治疗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8例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在在手法复位、行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的基础上,治疗组160例予以冀龙接骨丹外敷并予冀龙接骨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158例予愈伤灵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筋骨痛消丸6 g,每日2次口服。20日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轻症状,改善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冀龙接骨丹外敷合冀龙接骨胶囊内服治疗闭合性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加用自拟黑玉续断接骨膏治疗下肢闭合性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黑玉续断接骨膏治疗下肢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下肢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4例与对照组84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手术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并口服骨康胶囊。治疗组加用自拟黑玉续断接骨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8%,对照组总有效率86.9%,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黑玉续断接骨膏有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术内固定疗法结合续骨活血汤内服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2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5例,治疗组57例。治疗组患者经手术内固定疗法结合续骨活血汤内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经手术内固定疗法结合骨肽片内服进行治疗,均连续口服8周,4周后复查。结果:治疗8周停药后4周,对照组和治疗组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8%和9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内固定疗法结合续骨活血汤内服7天及14天后治疗组患者患肩部肿胀程度显著好转(P0.05);经手术内固定治疗并服用续骨活血汤64天后,经X线检查治疗组患者患肩骨折处骨痂生长良好,差异显著(P0.05);经手术内固定治疗并服用续骨活血汤8周停药4周后治疗组患者患肩骨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值较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内固定疗法结合续骨活血汤能更有效的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闭合性骨折。治疗后,手术内固定疗法结合续骨活血汤内服对骨折处消肿有较好的疗效、促进骨折处骨痂的生成、骨折的愈合及患肩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钢板固定手术、换药、牵引等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内服等治疗方法,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骨痂形成时间、软组织修复效果、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骨痂形成时间、平均软组织修复时间、平均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西医常规联合中药治疗创伤性骨折,能够加快受创伤软组织的修复,促进骨痂形成,使骨折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愈伤止痛胶囊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软组织损伤和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愈伤止痛胶囊)、对照组(愈伤灵胶囊)、空白安慰剂组(淀粉胶囊)各50例,3组病例均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或石膏托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复位后在d7进行消肿、止痛情况评估;然后继续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在d14、d21、d28、d42的X线骨痂生长情况。结果:中药愈伤止痛胶囊消肿、止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愈伤止痛胶囊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50例,在21d、28d、42d的X线骨痂生长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中、后期优于对照组。其总显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分别为48%、70%,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愈伤止痛胶囊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软组织损伤和促进骨折愈合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接骨续筋汤加减联合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与观察组(30例,接骨续筋汤加减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消肿和骨骼结痂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长、术后留院观察时长、骨折愈合时长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短(P<0.05);观察组术后21、42 d的患肢皮肤肿胀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P<0.05);观察组术后21、42 d的骨骼结痂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P<0.05)。结论接骨续筋汤加减联合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及术后恢复,并加速肢体消肿及骨骼结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整骨接骨药丸治疗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骨折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接骨药丸组)、对照组(伤科接骨片组)各130例,2组病例均配合手术内固定治疗,分别于第3、6、12天进行消肿情况计分;记录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消失天数;术后第14天、第21天、第40天X线观察骨痂情况;第3、10、21、40天抽血检测血钙血磷浓度;骨折后第1、3、5、7周测量骨密度。结果:①消肿:服药第3、1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主观疼痛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骨痂生长:第14、21、40天骨痂测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钙血磷浓度:第10、21天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骨密度:治疗组在第3、5、7周骨折部位骨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骨接骨药丸在骨痂生长、提高血钙、磷浓度、增加骨密度等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伤科消定膏、伤科接骨膏对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2010年12月6546例桡骨远端骨折,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膏药组在骨折早期整复,手术前后,损伤处外敷伤科消定膏、中晚期外敷伤科接骨膏;对照组应用抬高患肢,消肿等一般处理,观察2组在特定时间临床愈合率。骨性愈合率、疼痛、伤肢消肿、腕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应用伤科消定膏、接骨膏组骨折后4周临床愈合情况及10周骨性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外敷膏药组与对照组VAS评分,C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Mazur踝关节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敷膏药组伤后7d肿胀消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敷伤科消定膏、接骨膏在桡骨远端骨折,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过程中可明显减轻损伤局部肿胀,疼痛,有效促使骨折愈合,可以使患者较早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预防及治疗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夹板联合中药“接骨膏”外敷治疗闭合性尺骨骨折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顺势拔伸牵引、复位,将接骨膏敷在骨折部位,纱布包裹,小夹板固定,悬吊于胸前,2天换药一次,口服中药汤剂,静滴丹红注射液20ml,1日1次。对照组不用接骨膏,余处理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膏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伤科接骨片对兔骨折骨痂骨矿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以兔作骨折模型,于造模物2.4周取骨痂,采用双能X线摄影吸收法进行分析检测其生物力学性能,结果:用药组骨痂骨矿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的骨矿含量和矿面积术后2周和4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痂矿化速率2周前用药组高于对照组,2周后用药组低于对照组,术后4周用药组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对照验,结论:伤科接骨片可以促进实验性骨折骨痂的矿化,提高骨生物力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传统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方法:随机抽取符合本次实验纳入标准的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使用万伤接骨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肿胀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感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联合万伤接骨膏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和肿胀程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七琥珀丸活血化瘀接骨续筋作用。[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00例按掷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三七琥珀丸(3次/d,1丸/次)。对照组90例伤科接骨片(3次/d,4片/次)。均从伤后或术后24h内给药,连续服药6周。观察疼痛、肿胀、肢体活动情况及拍摄骨折处X线并记录积分,血尿常规、肝功肾功、离子、心电图,毒副作用安全性评价。连续服药6周,随访2.5年判定疗效。[结果]12例退出(实验组5例,对照组7例),9例未获随访(实验组5例,对照组1例)。实际179例完观察,均未报告出现不良反应。连续服药6周,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3个月。临床症状及分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作用,用药前2周,两组无明显区别(P>0.05),4周后,治疗组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作用明显好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琥珀丸疗效确实,消肿止痛接骨作用明显,毒副作用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接骨七厘软胶囊对大鼠骨折、软组织损伤愈合的影响。方法:以大鼠建立骨折与瘀血模型,比较接骨七厘软胶囊、接骨七厘散对大鼠骨折模型愈合的影响。结果:接骨七厘软胶囊与接骨七厘散均能缩短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时间,缩短软组织损伤愈合时间。软胶囊与散剂比较,能明显减少药材用量,等同效应情况下,软胶囊的用量可减少1/2。  相似文献   

19.
胡轩  万里 《世界中医药》2020,15(9):1322-1325,1330
目的:观察分析活血接骨汤联合微创植骨治疗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黄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n=88)和对照组(n=62),观察组接受活血接骨汤联合微创植骨治疗,对照组以微创植骨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生物力学,以及血清炎性因子-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流变、生物力学以及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各个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活血接骨汤联合微创植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患者预后的生物力学水平具有优越性,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改善显著,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