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论疑似复杂证候(Ⅲ)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朱克俭指导:欧阳 主题词证候/中医病机,辨证论治4辨析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疑似复杂证的辨析,应当遵循辩证的一般原则,但由于其临床及发生机理的特殊性,辨析过程中,又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3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开泰 《江苏中医药》2007,39(10):19-22
从本体论角度认识症状与证候及其关系.本体论的存在,就是客观存在,包含了自然客观、理性客观和思维客观.辨证是中医的思维客观,症状是辨证思维前的自然客观,证候是辨证思维后的理性客观,症状与证候是存在理论距离的两端点.自然客观的症状,是"在场的",但与"不在场的"天地自然、社会环境等等不确定因素密切相关,将它们在大脑里与中医理论联系一起,才能形成证候判断.从症状走向证候的辨证过程,是经过中医辨证思维的临床还原过程,以将症状转化为证明证候病机的证候标识为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论疑似复杂证候(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朱克俭指导:欧阳锜,主题词证候/中医病机,辨证论治2疑似复杂证候之表现特点疑似复杂证候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变化多端,难以具体描述。但是结合其发生机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4个特点:2.1症状不全轻证以...  相似文献   

4.
疑似复杂证候的发生是证纵横联系复杂多变的结果。从纵的方面看,证的转化过程反映于临床,是两证和多证并见,即所谓"过渡证"。从横的方面看,病因、素质、既往病史、治疗经过、地理环境、季节气候因素、社会因素等是临床产生疑似复杂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疑似复杂证候的发生是证纵横联系复杂多变的结果。从纵的方面看,证的转化过程反映于临床,是两证和多证并见,即所谓“过渡证”。从横的方面看,病因、素质、既往病史、治疗经过、地理环境、季节气候因素、社会因素等是临床产生疑似复杂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郭立中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真寒假热证并非只有在疾病危急关头才出现,而在慢性杂病尤其是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病中亦普遍存在,因此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辨析疑难杂病真寒假热证的方法。首先全面细致地认识所有症状,分清证候是否有寒热独自分布特点,留意证候之间有无寒热矛盾情形;证候表现复杂迷离时,抓特异症以断寒热真假;寒热症状真假疑似时,舍症而以舌脉为凭据;最后还要参考病因、体质情况、治疗经过以综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爽姿  王勤明 《光明中医》2022,(20):3782-3784
隋唐医家在各自的论著中,对逐个疾病与逐个症状展开具体而细致的病因病机研讨,其诊疗思维中体现了对分析综合法的运用。表现在对一个一个疾病性质的把握和思考方面,他们将具体疾病逐个进行研究,从而综合分析症状与证候性质的形成及病证各阶段发展趋势的关系,这就是辨证逻辑基本方法的分析法的运用;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症状、病因与病机进行有机组合,从不同的层次形成对疾病整体动态综合的认识,把握各种症状相应证候与病证病程的本质联系,这就是辨证逻辑基本方法的综合法的运用。这种基于辨证逻辑基本思维方法的分析综合法,是介于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诊疗思维之间的一座桥梁,它使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以因症搭配关系,从临床病证证候的形式中表现出来,并从临床实践经验变为效验记忆传承下来,以指导辨证论治时具体的治则治法,乃至治疗处方用药。  相似文献   

8.
45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将45例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辨证方法采用虚实辨证;虚证分为气虚、阴虚、阳虚,实证分为气滞证、血瘀证、痰浊证、寒凝证;并对证型分布,证型相兼,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分别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在证型分布,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中,均表现为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虚证为主,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之证;临床上本虚以气虚,标实以血瘀最常见.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病因复杂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中医证候研究成果较多,但也存在中医证候分型多样,临床证候表现复杂,标准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中医药对高血压的干预和管理应着重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特点。这也是开展证候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针对证候规范化和客观化的研究,既要遵循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要充分利用循证医学理念、临床流行病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证候的规范化研究,着眼于从宏观层面评价;证候的客观化研究,着眼于从微观层面探索,两者必须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深入研究高血压的证候要素组成和组合规律,从而制定更为科学、实用的辨证分型标准,提高辨证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是在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好的评价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综合和系统效应,以表达和体现中药干预的"差异化定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过伟峰教授通过长期临床治疗观察发现痰热在失眠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痰热型失眠极为常见,临床采用清化痰热法治疗典型的痰热型失眠往往立竿见影。但某些失眠患者痰热证候隐匿而不典型,往往招致辨证错漏。过伟峰教授临证细心揣摩,深入理论推导,结合疗效反证分析痰热所致失眠必须具备2个条件,一是存在痰热病理因素,二是痰热必须扰动心神致心神不宁,并总结辨析痰热失眠隐性证候的经验和体会,认为可从心神不宁的主症特点、胃肠症状、形体症状、肢体症状辨析痰热失眠,从而为非典型痰热失眠的辨证提供依据,深化从痰热论治失眠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精神系统疾病以精神症状为主与躯体疾病不同,传统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脏腑辨证不适应于精神科的临床实践,必须建立新的辨证论治方法,新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方法论为基础。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中医理论的形成和辨证论治的临床过程均是象思维的集中体现,新的辨治方法的建立必须以此为指导,为此文章从象思维的角度探讨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新方法的建立方法,为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肝硬变发病隐匿,病机复杂,病因多端,主症、并发症丛生,各种因素相互交错,仅凭症状及证候进行"辨证论治"一种思路,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难以应对其复杂的病情。为了诊疗与研究的方便,必须有辨病论治、审因论治、辨证论治、对症治疗四种不同的区别。建构辨病、审因、对症与辨证四维论治的诊疗思路与研究方向,从病因、病机、证候、并发症不同的角度进行具体认知,追求理论与临床上的规范化、具体化,也就是要进行精准性诊疗,才能完善肝硬变的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提出一般性辨证论治和复杂性辨证论治的理念。可用"知常达变"概括,"知常"体现的是一般性辨证论治思维;"达变"体现的是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主要包括变法辨证思维、动态辨证思维、整体性辨证思维、相对性辨证思维、逆向性辨证思维等。《伤寒论》六经辨证最大的特点或曰精髓就是"述变",亦即阐述复杂性辨证思维。本文以变法辨证思维和动态辨证思维为例,结合《伤寒论》的病脉证治和临床医案,探讨了复杂性辨证思维的表现形式、运用特点和辨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祝茜  赵明君 《河南中医》2016,(6):936-939
中医经典确立了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基本范式,蕴含着中医学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汇集着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规范着中医学术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源头活水,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演变以及中医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也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的内在原因。"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经典专著《伤寒论》的始终,它既可以体现在六经证及其兼证、变证方面,也可以体现在"病证相应""异病同治"及六经病治法等方面。因此掌握中医学逻辑思维,掌握"从一般到特殊"的诊疗逻辑思维方法是决定诊治活动趋近于诊治目标的核心因素,利于理解和认识方证间互相关系及方证的病变本质、临床表现。同时,是争取最佳疗效的重要条件,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动静与组方动静主次问题,肾与肝、心、脾的关系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体现,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分型与证候本质,肝气郁结是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病机,肾虚血瘀理论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从痰论治更年期综合征备受重视6方面入手就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作一探讨,指出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重在辨治思路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中医以"法象"思维认识和治疗疾病,《伤寒论》提出"随证治之",即属这种思维.这一思维明示了经方的治病方式方法,胡希恕率先明确称为辨证依据症状反应.症状反应,即指患病后出现的症状.经方的理论,即主要是根据症状反应总结的治病规律.经方的辨证施治,辨证依据症状反应,不同于医经、时方的经络脏腑、五行六气、体质、病因等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畅达 《山西中医》2010,26(6):1-5
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的辨证论治体系不仅为后人树立,临床辨证的典范,更重要的在于他所创建的临床思维方法成为我们永远效法的思维程式。祖国医学的思维方法,不但具有医学思维普遍的规律性,也更具有东方文化思维的特色。中医的著名典籍毫无例外地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和记载了前人临床思维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分析和研究《金匮要略》具体汤证认为,仲景临床思维的方法和特点是:①病为纲,证为目,病证结合为《金匮要略》辨证大法;②二向思维从阴阳高度整体上把握病情;③多端性思维为临床辨证提出多种思路;④层次分析思维法有利于复杂病证的辨析;⑤类比思维法简洁援比,借已知之情推求未知之理;⑥排他思维法排除相邻无关病证,即可破疑解难;⑦比较思维以两相对举比较,辨真别疑。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组穴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当前针灸减肥临床辨病组穴、辨证组穴、随证组穴的一些观点,运用从临床有效穴位反推组穴原则的方法,指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主要穴位是脾胃经、任脉的下肢和腹部穴位,其组穴原则是调血降脂。提出对于传统医学尚未系统认识的现代疾病的针灸治疗的组穴规律,不应只从原有的概念和模式出发,而应从当代临床实践提供的经验出发进行总结,并从用穴特点反推组穴原则和治疗原则,希望这一思路能够对总结针灸治疗规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紧急,疾病复杂,症状繁多易变,使中医病史采集和辨证论治困难重重,治疗效果不理想。故寻找一种快速准确的病史采集和辨证论治思维方式是促进急危重症患者中医治疗效果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论述应用"十问歌"体系进行病史采集,快速得出临床主症,系统选择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形成从病史采集到辨证治疗的急危重症辨证诊治思维过程,以求快速和准确地确立急危重症辨证施治方案,提高急危重症的中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问题已成为制约针灸临床发展的关键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针灸临床上辨证论治体系僵化地套用了中医内科辨证论治体系,以脏腑辨证代替经络辨证,难以体现针灸学科的特色与优势.虽然针灸与中药的治疗目标相同,但是治疗方法与治疗途径不同,故辨证论治体系不同.针灸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法、方、穴、术为一体的独特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不同于中医内科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