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作为该次实验调查对象,选取时间为该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并将这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康复训练,而研究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将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明显超过对照组,两对比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对比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方法能更加有效地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且疗效十分显著,具有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蔚晓霞 《光明中医》2022,(16):2986-2988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2020年1月—2021年4月于环球医疗阳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针刺组(50例)、康复训练组(5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康复训练组接受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组在康复训练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记录2组治疗4周后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康复训练组(P <0.05)。治疗4周后,2组FAC、下肢FMA、BBS、ADL、知觉、思维运作、视运动组织、定向力、注意与集中、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生理领域、独立领域、信仰领域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针刺组高于康复训练组(P <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及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将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2组在干预前均予以入院宣教、营养支持、降压以及对症支持等基础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干预措施,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在干预1个月后及6个月时,应用洛文斯顿认知功能量表(LOT-CA)评定2组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2组上下肢运动情况,分析评定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在干预1个月后,康复组知觉、定向、视运动组织、注意与集中、思维运作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对照组仅思维运作、定向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均<0.05),且康复组LOT-CA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康复1个月及6个月时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康复前显著提高(P均<0.05),且康复组在1个月后及6个月时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作用明显,在促进患者脑功能康复及减少致残率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肖红  王爱东 《新中医》2003,35(11):46-4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采用矩阵针灸、肌力训练、膀胱及肠道功能训练、转移及步态训练等方法,对30例SCI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另选30例以能量合剂、红花注射液治疗作对照组,2组均以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SCI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针灸加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后MFA评分:治疗组患者分别是(37.42±19.86)、(60.24±22.36);对照组分别为(36.98.±20.86)、(49.61±17.28)。治疗前后ADL评分:治疗组患者分别为(52.17±5.26)、(75.82±6.94);对照组分别为(51.87±4.96)、(68.74±7.52)。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灸加康复训练配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建华  李亚新  刘影 《中国针灸》2007,27(12):907-909
目的:观察早期针灸介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手术和西药(甘露醇、胞二磷胆碱、头孢他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48小时~1周、病情稳定以后,在痰病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穴位针刺治疗,主穴取内关、曲池、外关、合谷、臂臑、肩髃、风市、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冲等。采用简式Fugl-Meyer(FMA)积分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FMA评分均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FMA评分提高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0.01)。结论:早期针灸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9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认知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UPDRS I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及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有效的改善了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运动功能障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辨证论治配合针灸对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肢体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92例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辨证论治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辨证论治配合针灸方案治疗,治疗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系统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估,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及MMSE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采用SAS及SDS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显效率75.6%显著优于对照组38.6%(P0.01);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及MMSE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显著低于对照组38.6%(P0.01)。结论:采用辨证论治配合针灸对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干预后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并提高心理状态,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峰川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69-69,71
目的:探讨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脑卒中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配合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半年以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FMA运动积分分别是58.24±21.33、37.42±19.86;ADL评分分别是74.81±6.84、62.72±7.32,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显著,可以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其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屈曲、外展、外旋、内旋方面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运动功能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手部肿胀程度小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缓解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对中风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中风患者纳入研究,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的观察组及单纯针灸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在心算、数字工作记忆以及总分方面得分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PF、RP、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对于改善中风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采用康复训练联合奥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老年痴呆患者,均接受奥氮平治疗,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6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后患者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痴呆采用奥氮平治疗,并辅以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1月收入该院治疗的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康复训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手部功能独立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活动的恢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周益  李征 《新中医》2024,56(15):50-55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加味联合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颅脑损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6例。2组均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给予健脾益气方加味联合康复训练干预,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成套测验(LOCTA)、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巴塞尔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 评分及血清肥胖抑制素(Obestatin)、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C-反应蛋白(CRP) 水平。结果:观察组良好率53.57%,高于对照组32.14%(P<0.05)。治疗后,2组知觉、定向、思维运作、视运动组织等LOCTA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MA上肢、下肢评分及BI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GCS、GOS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Obestatin、FGF23、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加味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Obestatin、FGF23、CRP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康复阶段认知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3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颅脑损伤常规治疗方案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颅脑损伤24 h内开始给予黄芪注射液及依拉达奉注射液。同时于症状稳定48 h后开始进行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康复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认知功能方面,康复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较康复前在定向、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及注意与集中上均有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仅在定向力及思维运作上较康复前有所提高(P0.01);康复1个月时,治疗组在LOTCA各条目上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运动功能方面,两组患者在康复1个月、康复6个月时较康复前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及总体运动功能得分均逐步提高(P0.01);治疗组在康复1个月后及康复6个月时上下肢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可有效减少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损伤范围,尤其是保护缺血半暗带,从而提高康复阶段认知及运动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生活技能训练、参与工娱疗活动、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健康教育训练、社会角色扮演、作业训练、体能训练及康复心理治疗等。并在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前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人组时两组患者的PNSS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12周康复训练后,实验组PNSSA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住院期康复训练对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认知功能缺陷程度有良好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法,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MBI评分、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而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针灸,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罗晓萍 《四川中医》2014,(4):159-161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足下垂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康复组(30例)和单纯康复组(26例)。电针康复组在单纯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电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对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FMA-L)和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评估方法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电针康复组和单纯康复组各评估结果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康复组的踝背屈AROM、FMA-L改善情况优于单纯康复组(P0.05)。结论:在单纯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电针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背屈障碍,促进偏瘫侧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音乐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效果进行观察,认知功能评定采用Rancho Los Amigos Hospital的RLA标准,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时各评定一次。结果:实验组认知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音乐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