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2.
2001-2010年血培养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济医院2001 -2010年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以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API或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结果 医院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但其构成比显著下降,2001-2005年占63.7%,2006-2010年下降至58.0%;革兰阴性杆菌构成比由33.6%上升至36.3%;真菌由2.7%上升至5.7%;总体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2001-2010年医院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发生明显变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 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医院各科送检标本共2 540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261株,革兰阴性菌150株占57.5%,革兰阳性菌98株占37.5%,真菌13株占5.0%;血培养FAN瓶检出率高于血培养标准瓶(P<0.05);报警24h内占44.1%、36h内占73.6%、48h内占92.0%、72h内占98.1%,72h后检出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培养病原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分离出1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尚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无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种多样化,耐药形势严峻,应及时了解血培养病原菌菌种变化及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医院7506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2003~2008年血培养中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采用WHONET 5.3软件对6年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6年共检出革兰阴性菌441株,革兰阳性菌300株,真菌53株,厌氧菌3株,复数菌7株;各占总数的54.85%、37.31%、6.59%、0.37%和0.87%;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好的药物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好的药物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结论 应加强疑似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2006-2008年血培养主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了解医院2006-2008年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情况变迁的特点.方法 患者血培养标本经BacT/Alert 240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进行鉴定,药敏用K-B法,用WHONET5.4软件对2006-2008年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菌是导致血行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稳居2006-2008年血行性感染病原菌的首位,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导致血液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血行性感染有上升趋势;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血行性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达100.0%,其次是阿米卡星和头孢西丁,且2008年的敏感率较之前2年有上升趋势;各类抗菌药物对血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普遍较低,且此菌耐药性明显上升;血行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除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较高且有所上升(20.0%~69.2%)外,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0~41.7%),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对血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强,未出现耐药菌株.结论 血行性感染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发生变化,加强血行性感染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四川省人民医院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使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标本进行培养,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和纸片法鉴定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015-2017年该院血培养阳性率为11.67%(1458/12498),包括793株革兰阴性菌株占54.39%,561株革兰阳性菌株占38.48%,和104株真菌占7.13%。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增加明显。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稳定(约25%)。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MRSA和MRCNS的分离率分别为29.27%、85.47%。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了较好的敏感性。结论 本院2015-2017年血培养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采用Bactec 912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MicroScan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277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52株,阳性率13.8%;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8.9%,革兰阴性菌占43.8%,真菌占7.3%;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 结论 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医师应及时监测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应取合理的抗菌治疗,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标本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用K-B纸片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从送检的2150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66株,阳性率为12.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9株,占56.0%,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98例,占36.9%,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9例,占7.1%;药敏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应及时监测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及新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构成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2008-2010年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08份送检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241株,阳性率为10.4%,其中革兰阳性菌96株占39.8%,革兰阴性菌145株占60.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结论 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控制医院感染和减少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血培养中分离的所有致病菌进行分析,了解住院患者引起菌血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血培养用英国先德VersaTREK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测,用常规方法鉴定病原菌,用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2004年1月~2007年8月,血培养共检出358株病原菌(不含重复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2株,占36.9%,革兰阳性球菌215株,占60.1%,真菌11株,占3%,检出的前几位细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中ESBLs的检出率为35.6%,克雷伯菌属中ESBLs的检出率为30.8%,MRSA的检出率为20.8%,MRCNS的检出率为78.6%。[结论]了解我院引起菌血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送检的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细菌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152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细菌127株,革兰阳性菌(G )97株(占76.38%),以葡萄球菌为主(占63.7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株;革兰阴性菌30株(23.6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苯唑西林的金葡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为72.22%和66.67%,对七种常用抗菌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36.36%,33.33%,其对大多数常用抗菌素均显示较高的耐药率(>45%)。结论血培养中葡萄球菌是极为重要的致病菌,但革兰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也不容忽视。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具有高耐药与多重耐药的特点,治疗需以药物监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2.
3年中医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3年中病原菌的分布趋势及其耐药情况,以便合理地向临床提供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方法对3年临床送检标本,美国Dade Behring公司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方法(微量MIC板)。结果近3年革兰阴性菌检出分别为252、507、742株,革兰阳性菌分别为142、166、243株,真菌依次为0、26、229株,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结论了解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近3年医院临床科病原菌在科室、部位、菌种等分布情况,以利于制定以后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科室送检住院患者标本及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病原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不同科室送检标本构成比有明显差异:在送检的分泌物标本中显微骨科占42.83%,痰标本中神内呼吸科、神经外科分别占33.89%、33.36%;血标本中烧伤科占33.55%;病原菌的构成比中铜绿假单胞菌17.55%,金黄色葡萄球菌17.75%,鲍氏不动杆菌13.81%,极小棒杆菌12.18%.结论 外伤危重患者增多,病原菌分布与感染部位有密切关系,临床应引起重视,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2008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检测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临床送检的标本应用美国Siemens公司MicroScan WalkAway-96 plus系统进行培养,采用MicroScan板条鉴定病原菌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全年共计培养6356份临床标本,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723株,阳性率为27.1%,其中革兰阴性菌1013株,占58.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403株,占23.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真菌307株,占17.8%,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别为51.5%和42.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较高达16.7%。结论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且耐药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根据药敏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病原菌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465份血液普通细菌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率。方法血液培养标本用BACTEC912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进行培养,阳性标本用德灵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1465份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54株,阳性检出率为10.53%。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居首位(51.30%),革兰阴性杆菌次之(30.52%),真菌(15.58%),革兰阳性杆菌(2.60%)。分离率居前十位的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热带念珠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结论血液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次之;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吗啉恶酮及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最低;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该院痰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痰标本586例,进行常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应用纸片扩散法初筛和标准纸片扩法散确认,MRS的检测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痰培养阳性率为46.9%,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7株,占28%,革兰阴性杆菌198株,占72%。检出率最高的细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4.9%)、大肠埃希菌(11.6%)、肺炎克雷伯菌(8.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4%)、不动杆菌(7.3%)、肠杆菌属(5.5%)、金黄色葡萄球菌(2.5%)。引起肺部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不动杆菌为5.3%,铜绿假单胞菌为24.4%。产ESBLs菌阳性率:大肠埃希菌为40.6%,肺炎克雷伯菌为47.8%,产与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比较,除庆大霉素对大肠埃希菌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测试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S的检出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47.1%,金黄色葡萄球菌为57.1%。所有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痰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病原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因此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医院2004-2008年各类标本检出的2189株病原菌进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为76.61%,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真菌的感染呈逐年上升,由2006年的8.8%升至2008年的15.5%;绝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上升明显,由29.2%升至61.0%,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未见耐药株,肠球菌属2008年耐药率为10.8%;革兰阴性杆菌,亚胺培南对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外普遍敏感,最高耐药率为8.5%,2种加酶抑制剂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15.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7.3%)耐药率较低,其次是三代头孢菌素的头孢他啶(≤68.7%)、四代头孢菌素的头孢吡肟(≤61.5%)及氟喹诺酮类的加替沙星(≤65.9%)和左氧氟沙星(≤64.8%)。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谱不断发生着变化,切实提高标本的送检率,实验室定期进行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监测,以减少抗菌药物的盲目使用,这对延缓细菌的耐药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患者血培养分析,了解菌血症及败血症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该院4年的血培养标本作细菌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4年共收到706例血培养,培养阳性为107例,阳性率为15%。分离到革兰氏阳性球菌68例,占63.6%;分离到革兰氏阴性杆菌36例,占33.6%;其余为真菌3例,占2.8%。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美诺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对米诺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结论观察血培养中的细菌分布及其药敏状况,及时反馈于临床,辅助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