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透析管出口感染的菌种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腹透管出口感染的菌种和预后。方法 定期随访规律性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的腹透管出口,将出口分为良好出口、可疑出口、感染出口(ESI)和隧道感染(TI),并统计ESI的发生率、细菌种类、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在18个月随访期间定期检查69例腹透患者的出口,共发生ESI 21例次,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47.6%)和绿脓杆菌(28.6%)为主。经治疗,17例次治愈,4例次末愈(2例次为金葡菌,2例次为绿脓杆菌)并导致隧道感染(TI)。临床诊断TI发生率为0.012次/病人年,超声显像诊断TI发生率为0.036次/病人年。其中1例cuff剥离后出口愈合良好。3例拔管。结论 感染的细菌种类影响预后。隧道感染发生于出口感染末愈的病例中,超声显像检查能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植入PD管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PD管堵塞、移位等,其中大网膜黏连包裹是透析管堵塞的重要原因之一[1]。严重者需重新置管甚至退出腹膜透析,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腹膜透析管致肠穿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17岁。因右肾切除术后2年,恶心、呕吐、尿少1年,尿病、低热 3天,于 1998年 11月 7日入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右肾切除术后,左肾多发性囊肿伴结石。其母3年前因多囊肾、尿毒症死亡。患者2年前与人斗殴时被打伤,造成“右肾挫裂伤”而行“右肾摘除术”。患者1年多前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尿量减少,检查血尿素氮 27.4 mmol/L,血肌酐 1566umol/L,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腹膜透析管(腹造管)为“昆顿公司”的卷曲管。治疗后,临床症状未见缓解,腹膜平衡试验(PET)…  相似文献   

5.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 ,腹膜透析并发症亦日渐多见。腹透管的漂移、大网膜包裹粘连和纤维块及血凝块的堵塞是临床常见并发症 ,往往导致腹透液流入和 /或流出不畅而致腹膜透析失败。以往针对此类并发症采用非手术疗法多不能奏效而不得不采用手术重新植管 ,但是重新植管费用高、住院时间长、患者多不能接受。我科于1997年 5月~ 1999年 12月采用腹膜透析管整复术处理 10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0例病人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 ,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5例 ,糖尿病肾病 2例 ,多囊肾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2012-09—2013-9的97例CKD-5期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分析术后出现手术切口渗液、腹透管漂管、堵管等并发症及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97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短,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腹腔镜腹膜透析管置入术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引导下放置腹膜透析管的方法。 方法 选择 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在腹腔镜引导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置入腹腔并经皮下隧道引出。 结果 所有病例腹膜透析管均放置成功。手术时间 10min~ 2 0min。均成功的进行了腹膜透析。患者术后 2~ 7天出院。 结论 腹腔镜引导放置腹膜透析管技术具有透析管定位准确 ,手术切口小 ,术后疼痛轻。优于常规开腹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行腹膜透析管复位的治疗效果,并总结相关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腹透中心收治的33例经常规保守治疗后,腹透液进出仍然不通畅,并确诊为导管持续性移位,须行手术复位腹膜透析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腹腔镜下腹透导管复位术的效果。结果33例导管持续性移位的患者均采用全麻下腹腔镜手术复位。术中所见多为单纯导管移位(21/33,63.6%),腹腔镜直视下将腹膜透析管直接放至膀胱直肠陷窝或子宫直肠陷窝,并加用不可吸收线将导管固定于邻近腹壁,以减少再次移位的可能性;其次为大网膜包裹(12/33,36.4%),腹腔镜直视下钝性分离包裹于导管上的大网膜,后续操作步骤同单纯导管移位者。全部33例患者均用上述技术成功复位,手术时间维持在30~45 min,平均出血量约5~10 ml;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行腹膜透析,伤口处无渗液、漏液,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50个月,33例患者均可正常进行腹膜透析,未再出现导管移位。结论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复位定位准确,切口小,易于愈合,合理运用可显著提高腹膜透析技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10.
腹透管移位是腹透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成功地用腹腔镜对5例患者进行了腹透管移位的复位,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皮胆镜引导下腹膜透析管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地放置腹膜透析管是保证腹膜透析治疗进行的首要条件。我们总结了39例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其中14例是经皮胆镜引导下植入,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常规手术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7±21.5岁。透析前Scr784±412μmol/L。经皮胆镜引导组14例,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5±22岁,透前Scr732±389μmol/L,其中二例曾有过中下腹手术史。二组病例年龄、病情、生活方式相似,随机分组。 二组病例均选用Qunton慢性Tenckoff透析管;经皮胆镜为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27095-AB型。经皮胆镜组在局麻下作左下腹旁正中切口,切开腹膜后沿前腹壁脐尿管索放入经皮胆镜,通过经皮胆镜看到膀胱或子宫,沿膀胱后壁到达Douglas窝,经皮胆镜放入引导钢丝,退出经皮胆镜,顺引导钢丝放入腹膜透析管,常规缝合腹膜做皮下隧道后缝合皮肤。另一组按常规方法植管。  相似文献   

12.
国产碘伏液用于腹膜透析管消毒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长期作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经济负担,我们试图采用国产碘伏代替进口昂贵的Amukin对腹膜透析管道进行消毒,发现可达到同样的消毒目的。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及分组:1996年4~11月,对54例符合透析指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mukin消毒组(Amukin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0~65岁,平均(48.23±10.56)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9例、痛风性肾病1例,糖尿病性肾病3例。碘伏消毒组(碘伏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29~68岁,平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后至开始腹膜透析时的时间间隔(手术后休整期)与患者腹透导管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寻找合适的腹膜透析导管术后休整期。方法:回顾性总结本科室从1997年以来部分实行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并长期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154例,根据腹透管置管植入术后休整期长短不同分为3组,7 d以内组(时间〈7 d)、7 d以上组(7 d≤时间〈14 d)和14 d以上组(时间≥14 d),分析3组患者的原发疾病,术前白蛋白和肌酐水平、腹透液渗漏、腹透管移位、大网膜包裹等腹透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干预的例次。结果:各组中疾病谱分布、术前血清白蛋白及肌酐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以内组患者发生腹透液渗漏发生率(10.0%)、腹透管移位发生率(22.5%)、大网膜包裹发生率(20.0%)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7 d以上组和14 d以上组之间上述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7 d以内组需手术处理的并发症(81.0%)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后7~14 d的休整期能明显减少腹透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比较合适的休整期。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一种替代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PD导管功能障碍是PD治疗中较为常见的非感染性并发症,能否及时有效地得以纠正直接关系到PD治疗的顺利进行。据报道,除置管技术方面的因素外,PD导管功能障碍的常见的最直接原因有腹透管移位、堵塞、网膜包裹等。2008年4月~2011年4月我院肾内科在普外科的配合下,对13例PD导管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复位及疏通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手术情况及导致PD导管功能障碍的原因作一分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腹膜透析的广泛应用及长龄腹膜透析患者的增加,腹膜透析非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日渐增多。腹膜透析非感染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导管相关并发症、腹膜透析液留腹引起的腹内压增加相关并发症和代谢并发症等。积极预防和治疗非感染相关并发症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声定位存多囊肾病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在多囊肾病ESRD患者腹膜透析管置人术中使用超声对透析管末端进行定位,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肾功能等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超声定位进行腹膜透析管植入术的11例多囊肾病ESRD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腹膜透析管漂管移位、管周渗漏等并发症,腹膜透析管功能良好,血肌酐、尿素氮明显降低。结论超声可提供术中准确定位,提高多囊‘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管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皮下涤纶套 (cuff)脱出皮外或伴皮肤出口处感染、隧道炎时 ,治疗极为困难〔1〕,国内外多主张拔管 ,并于另一部位重新插管〔1,2〕。我们采取手术更换腹膜透析皮下cuff的方法 ,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明显减少了病人的治疗费用。资料与方法1 一般情况 终末期肾衰竭、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患者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2 9岁~ 6 0岁。 1例在外地置腹透管 1月后心衰 ,腹透管部分脱出皮外伴出口处感染、隧道炎 ;5例腹透 2~ 3年以上 ,皮下cuff脱出皮外 ,或伴隧道化脓性感染。 6例均经局部消毒、换药及局部、全身应用…  相似文献   

18.
腹透管堵管是腹透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再次经腹手术,分离已经堵塞腹透管侧孔的大网膜,并重新植管,该方法创伤大,患者住院时间长,且由于仍为非直视下植管,无法估计腹腔内情况,再次堵管的几率相对较大.我院2003-2006年成功地用腹腔镜对8例患者进行了腹透管再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通道腹腔镜辅助下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13例术前均无腹腔手术史的慢性肾衰患者,局麻下采用经皮微创穿刺技术建立下腹部16 F腹腔通道,使用直径5 mm腹腔镜进入腹腔内定位,通过一次性剥皮鞘将Swan-neck腹膜透析管一端放置到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近端建立皮下隧道并经左下腹刺口引出。结果所有腹膜透析管均放置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8±8)min,术中出血少,术后3-7 d出院。最长者已随访12月,未见漂管、渗漏、堵管、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单通道腹腔镜辅助下腹膜透析管置入术是一种定位精确、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的置管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解读2010年国际腹膜透析学会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腹膜透析(PD)技术不断发展,但腹膜炎依然是PD的首要并发症,可导致PD技术失败,增加住院率和病死率.因此PD学术界长期关注PD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治疗目标是迅速控制炎性反应和保护腹膜功能.PD感染相关指南最早发表于1983年,由国际PD学会(1SPD)主持制定,并分别干1989、1993、1996、2000和2005年进行了修订.本次指南的修订主要以2005年以后发表的文献为依据.更新了2005年的版本.2005年的指南中包括了腹膜炎的治疗和预防两个部分.新指南则聚焦腹膜炎的治疗,对不同类型微生物的感染详细给出具体的诊治流程,临床实用性大大提高.PD相关感染的预防将单独发布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