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素君  赵斗贵  刘怀军 《河北医药》2009,31(18):2393-2395
且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在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经腹部平片(KUB)、B型超声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未明确病因的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分别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CT增强扫描,利用后处理技术,对增强后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CTU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乎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结果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可清晰直观地显示泌尿系的解剖结构,结合常规轴位扫描可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性质,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与尿路之间的空间关系。52例患者中泌尿系肿瘤7例;肾脏及输尿管先天畸形17例;泌尿系结石21例;肾脏及输尿管结核2例;输尿管移植1例;外压致输尿管积水2例;手术致输尿管狭窄2例。结论MSCTU图像清晰,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对病变的检出和定性快捷、安全可靠,可作为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CT轴位图像及曲面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结石158枚,发生于三个生理狭窄处的概率分别为:20%、28%、52%。结石以上输尿管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曲面重建图像可清楚的显示结石大小、部位及输尿管扩张的程度。结论螺旋CT轴位图像及曲面重建对输尿管结石做出快速、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是目前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评价动态排泄性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2 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动态静脉肾盂造影 (DIVP)显示征象 ,诊断情况 ,并与相关检查B超 ( 112例 )、CT( 5 9例 )进行诊断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DIVP、B超、CT对直径≥ 5mm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99% ( 72 / 73)、95 % ( 6 3/ 6 6 )、10 0 % ( 38/ 38) ,DIVP与B超、DIVP与CT在统计学上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对直径 <5mm者 ,DIVP准确率为 95 % ( 5 2 / 5 5 ) ,明显高于B超 70 % ( 32 / 4 6 ) ,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CT准确率为 95 % ( 2 0 / 2 1) ,与DIVP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DIVP是一种诊断准确率较高、无创伤性、简便易行的输尿管结石诊断方法 ,尤对直径 <5mm的结石明显优于B超 ,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可靠检查方法 ,值得推广并可替代传统静脉肾盂造影 (IVP)。  相似文献   

4.
徐桂荣 《中国医药》2009,4(6):471-471
近几年来随着多层CT(MSCT)的普及,其在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检查上的应用日渐增多,因其在一次扫描旋转过程中能同时获得多层图像数据,使得一次屏气下大范围容积扫描成为可能,加之多种后处理重组方式的运用,MSCT在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受到关注。输尿管梗阻临床比较常见,容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50例应用64层容积CT成像的输尿管梗阻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在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经CT诊断,且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结石33例。CT表现:输尿管管腔内可见圆形、椭圆形或不观则形高密度结石影,CT值137.7~1356Hu;结石部位的近端输尿管扩张并同侧肾盂肾盏不同程度的扩张,扩张的输尿管内容物CT值呈水样密度;结石部位的远端输尿管突然变细,不易辨认。结合分析对比腹部平片,B超等检查,认为CT在输尿管结石定位、定性诊断方面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16层螺旋CT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拟诊泌尿系结石的患者进行CT平扫及图像多平面重建并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CT诊断泌尿系结石21例,计35个结石,其中肾脏结石22个,输尿管结石13个。5例超声漏诊8个结石,其中肾脏结石6个,输尿管结石2个;6例患者做了静脉肾盂造影摄片(KUB)或/和静脉尿路造影(IVP),均未检出结石。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精确、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针对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CT特点进行分析,包括输尿管结石的发病部位、大小、形态、影像表现、合并症等。结果输尿管结石好发于3个生理狭窄处。结石呈高密度影,梗阻以上不同程度肾盂、输尿管扩张,急性期输尿管结石可见"软组织边缘征"。结论 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详细、丰富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2月随机抽取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或经其他影像学检查后表明有尿路梗阻性疾病但原因尚未明确的患者40例,均进行MSCTU检查,随后在图像工作中将已获取的图像做三维处理,即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后获取到泌尿系的立体图片。结果所有患者中有膀胱炎累及输尿口狭窄情况者1例,上尿路结石18例,先天性畸形9例,肾囊肿2例,输尿管肿瘤3例,外源性压迫2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手术最终结果与CT的诊断全部相符。结论 MSCTU经MIP、MPR、VRT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多角度观察可更为清楚地看出形成上尿路梗阻的形态与病变原因,在诊断上尿路梗阻病变方面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3例拟诊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工作站上对原始薄层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肺动脉栓子分布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三维肺血管图像均能充分显示肺动、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不但能准确、直观地观察肺血管,而且能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23例患者中检出肺动脉栓塞16例,共发现肺动脉栓子264处,其中段及段以上栓子149处,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115处.血栓栓塞血管直径最小者1 mm.结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主干、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肺栓塞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杰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73-7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4例经多层螺旋CT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共累及123支肺动脉或分支,CT直接征象为完全阻塞型4例,中心型3例,附壁型12例,环壁型5例;间接征象为心包或胸膜腔积液5例,双肺斑片状渗出和实变影7例,肺动脉高压9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及栓子的形态,且诊断快捷,安全无创,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诊断脊椎滑脱的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脊椎滑脱患者进行扫描并重建,分析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级及容积显示技术(VRT)对脊椎滑脱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 16层螺旋CT薄层重建、MPR、VRT在显示脊椎滑脱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结论 16层螺旋CT通过薄层重建配合MPR、VRT能够克服横断扫描限制,更加细微、准确、立体、完整显示脊椎滑脱的基本征象,为脊椎滑脱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MS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理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临床资料完整的泌尿系疾病患者183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获得平扫、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延迟期图像,并把所有信息传送至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 MPR)及曲面重组(CPR),获得完整的尿路影像结果,回顾性分析其各自特点.结果 肾盂、输尿管结石122例,膀胱结石3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5例,马蹄肾1例,巨输尿管征2例,肾盂癌7例,输尿管癌5例,膀胱癌累及输尿管出口2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13例,输尿管子宫瘘2例,肾盂腹腔瘘1例,外压性病变1例.结论 MSCTU对泌尿系疾病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优势及临床筛查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临床疑有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6例患者原始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图像对近端冠状动脉均成功显示,对中远段的显示,原始横断面图像优于重建图像。16例支架置入者显示内支架22只;1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显示桥血管14条;35例MS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41处,冠状动脉混合性斑块53处,冠状动脉瘤状扩张31处。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成像技术为有效可靠的冠心病影像学诊断方法,对病变血管腔狭窄、硬化斑块及内支架、桥血管情况的评价有较高价值,是疑有冠心病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1日~2011年9月3013100例经CT诊断为气管憩室患者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胸口人口处气管旁的不规则或类圆形极低密度影,低密度影与气管腔内气体密度一致,连续薄层扫描可发现低密度影与气管之间有一较细的管道相连,99例位于气管的右后方,仅1例位于左后方,气管憩室最大直径在0.4~2.4cm,95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其中3例有线样分隔,两例患者并发气管憩室感染,表现为气管旁囊状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密度增高。结论64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有确诊价值,临床上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沈志强  金赞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238-324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阴性对比CT胆管造影评价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情况.方法 分析4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阴性对比CT胆管造影术前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分析,并与术后结果作比较.结果 术前CT Bismuth-Corlette分型与术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0、0.53、1.96、0.59、2.63,均P>0.05);肝门部胆管癌CT术前评估可切除26例,术中评价可切除22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1,P>0.05).结论 术前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阴性对比能够对肝门部胆管癌累及血管和胆管的程度作出良好评价,可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所有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70次/min且较平稳时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最佳,可较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及管壁病变。对于桥血管及支架植入是否通畅和有无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安全、快捷、无创,对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内支架术后疗效随访等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起源变异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变异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CTA)结果,冠状动脉起源变异9例,发生率3.4%。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重建方法评价变异冠状动脉的行径及其与临近大血管的关系,用仿真内镜(CTVE)评价异位开口及其与临近冠状动脉开口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起源变异9例中,右冠(RCA)开口于左冠窦2例,RCA开口于前降支(LAD)1例,RCA开口高位2例,LAD与回旋支(LCX)分别开口于左冠窦2例,LCX开口于右冠窦1例,LCX开口于右冠主干1例。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开口及冠状动脉全貌,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变异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心肌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55例成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结果1655例完整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中,共检出成人心肌桥238例,检出率为14.38%,共检出肌桥259段,其中前降支中段238段,前降支远段7段,前降支近段4段,右冠中段3段,CRX中段3段,其他冠状动脉节段4段.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诊断心肌桥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及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临床怀疑PE的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及64排CT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三维成像。结果 56例患者中肺动脉栓塞34例,PE病例CT主要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充盈缺损。超声心动图诊断PE的直接征象(肺动脉血栓)3例,间接征象20例,无异常变化33例。结论超声检查发现肺动脉栓塞直接或间接征象可以明确诊断或疑似诊断,而多排螺旋CT是一种有效、准确、无创性诊断PE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256层与64层螺旋CT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6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3 d内在进行256层螺旋CT以及64层CT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查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并对其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平均扫描时间及平均造影剂使用剂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均为100.0%,在噪声、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扫描长度方面,256层螺旋CT与64层螺旋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256层螺旋CT平均造影剂用量为(4.45±1.37)mSv,64层螺旋CT为(5.68±1.0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P<0.05);平均扫描时间256层螺旋CT为(3.68±1.29)s,64层螺旋CT为(7.6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33,P<0.01)。结论256层螺旋CT与64层CT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手段,但256层螺旋CT较64层螺旋CT能显著缩短扫描时间,减少放射性造影剂的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