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三孔无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2例临床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运用丝线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6月行三孔无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5d。无手术并发症。结论三孔无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无体内金属异物残留。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增粗胆囊管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增粗的处理方法.方法:自2002年11月至2004年10月,对27例胆囊管增粗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胆囊管直径0.4~0.6cm 16例,0.6~0.8cm 6例,>0.8cm 5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阶梯施夹法2例、大号钛夹法10例、胆囊管结扎后施夹法10例、胆囊管结扎法5例等4种方法处理胆囊管,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27例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采用个体化的方法处理增粗胆囊管.  相似文献   

3.
程利 《肝胆外科杂志》2015,23(2):133-134
目的研究丝线结扎胆囊管法在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否安全适用。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导致短胆囊管时使用丝线结扎胆囊管。结果共完成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致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例,无中转开腹,术后无胆漏、胆道狭窄和胆道结石残留等并发症。结论丝线结扎胆囊管法在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使用钛夹的特点(或优点)。方法我科自2001年3月~2006年2月对2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采用镜下腔内丝线结扎替代钛夹结扎胆囊动脉、胆囊管。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大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借助镜下腔内器械丝线结扎,不使用钛夹,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o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作者自行研制的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以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该器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间,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例。结果全部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8~165min,平均44min。住院4~7d,平均4.6d。结论在LC术中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以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安全、可行的;本新型器械与现有缝合打结器械相比.能有效降低利用丝线结扎组织的难度,提高打结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进一步证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作研制的腹腔镜腔内缝合打结器以普通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应用该缝合打结器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结果 全部病人于术后第4—5天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在LC术中应用该缝合打结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胆囊管增粗情况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术中处理措施及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64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管增粗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为丝线联合钛夹结扎胆囊管33例;只行胆囊管钛夹锁闭31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比较(P0.05)两组均无胆漏发生,两组各中转开腹1例。结论在腹腔镜急性胆囊切除术中采用适当的丝线联合钛夹方法处理增粗的胆囊管可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且经济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囊管的处理方法。方法1997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行3100例LC,对不同类型的胆囊管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常规中号钛夹处理胆囊管2387例(77.0%),大号钛夹法93例(3.0%),可吸收夹法62例(2.0%),丝线结扎法155例(5.0%),阶梯钛夹法217例(7.0%),圈套器处理法184例(5.9%),因局部炎症较重未找到胆囊管者实施特殊处理2例(0.1%)。结果术后发生胆囊管胆汁漏4例(0.1%),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辅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分别行鼻胆管引流及内支架引流3周后胆管造影,未见胆汁明显外溢及胆管扩张后拔出引流管,全部患者治愈。结论LC中根据不同胆囊管类型,采取个体化处理方案可减少胆管损伤、胆汁漏等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52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用丝线体内结扎替代钛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我院为452例患者行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52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于粗细不同的胆囊管,避免体内残留金属异物。  相似文献   

10.
无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普通丝线,不增加任何特殊器械,在腹腔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为128例患者行无钛夹LC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患者于术后4~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中普通丝线取代钛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安全、可靠、经济。避免体内金属异物残留。  相似文献   

11.
丝线结扎代替钛夹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4 1例中应用丝线结扎代替钛夹 ,其中男 2 7例 ,女 1 4例。急性炎症期 4例 ,慢性期 37例。方法是常规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 ,用 2把抓钳或持针钳 ,一手持钳提起结扎线 ,另一手持钳在丝线上绕成环后抓住另一线头拉紧即打好第 1结 ,同法打第 2结 ,第 3结。常规切 (剪 )断胆囊动脉及胆囊管。患者均在术后 3~ 5d出院 ,无胆漏 ,出血等相关并发症。讨 论 腹腔镜手术多用金属夹 ,因其在体内属永久性异物 ,安放不当可引起滑脱、夹闭不全或切伤胆囊管引起胆漏 ,所以腹腔镜外科医师在研究代替钛夹的方法 ,经实践 ,丝线是最好…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管结石1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胆囊管结石的腹腔镜手术处理技巧。方法 2000年2月~2011年6月对142例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采用胆囊管挤捏法,将胆囊管结石挤入胆囊内;若失败,则切开结石上方处部分胆囊管,取出结石,残端钛夹夹闭;若残端较粗、偏短,丝线结扎缩小管腔后再用钛夹夹闭或Hem-o-lok结扎钉夹闭。结果 142例完成LC,无中胆管损伤、大出血及胆管结石残留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例发生胆漏,引流2~3周胆漏停止,拔除引流管痊愈。142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未发生胆道狭窄、胆总管结石及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中仔细探查胆囊管,警惕胆囊管结石的存在,熟练掌握胆囊管挤捏法、胆囊管部分切开法及胆囊管预先结扎法等手术技巧是腹腔镜胆囊管结石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用丝线结扎替代钛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10年2月我院为96例惠者行免钛夹LC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术中普通丝线取代钛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安全、可靠、经济.避免体内金属异物残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扎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择期行LC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病变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用丝线打结(丝线组)和钛夹(钛夹组)结扎胆囊管、胆囊动脉,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均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丝线组与钛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8.48±2.52)min和(38.32±2.85)min,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18.00±2.24)h和(17.88±2.30)h,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熟练掌握LC的基础上,在LC术中用丝线打结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安全可行的,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5.
丝线结扎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在LC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用丝线结扎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13159例LC手术中,97%(12745/13159)不使用钛夹而采用普通丝线结扎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结果占总病例73.0%的单纯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和胆囊炎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1min。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52min。全部病例无一例因此方法处理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而发生术后胆漏、出血等并发症,恢复较快,术后3~5d出院,患者体内无金属异物存在,无相应不良影响。结论丝线结扎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操作简单,结扎可靠,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损伤肝外胆管和邻近器官,降低术中风险,避免金属异物留置体内引起的不良影响,拓宽手术指征,更适用胆囊急性炎症期、胆囊颈管增粗的病例,其治愈率较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普通丝线,用手指打结法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我院医师为106例患者行无钛夹LC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患者于术后4~6 d出院.效果良好.结论 LC术中用普通丝线手指打结法取代钛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安全、可靠、经济,且腹腔内无金属异物残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应用无钛夹丝线结扎法的可行性、适应证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腔内丝线结扎技术为60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行四孔法LC,余均行三孔法LC,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50min,术后住院2~6d,均痊愈出院,未发生胆管损伤、胆漏、出血及胆管结石等并发症。5例Winslow孔放置多孔乳胶引流管,引出淡血性渗出液10~100ml/d,术后1~3d拔除。结论:无钛夹丝线结扎法用于LC具有结扎可靠、术后患者疼痛轻、创伤小、康复快、经济等优点,并可避免因钛夹残留、移位和游走所致的并发症。只要选择病例合适,精心训练,在基层医院开展结扎法LC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囊管结扎夹闭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处理粗大胆囊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12月,104例LC术中发现粗大胆囊管(直径>0.8 cm),先用丝线结扎使之变细,再用钛夹完全夹闭处理。结果 104例术中胆囊管直径0.8~1.2 cm,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95 min。无出血、胆漏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84例随访3个月~3年,平均1.7年,无腹痛、黄疸及发热等症状。结论对粗大胆囊管先结扎后夹闭的处理方法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特别适合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钛夹针孔式腹腔镜在早期胆囊良性疾患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钛夹针孔穿刺锥鞘和器械对符合手术指征的胆囊良性疾患行胆囊切除术463例。手术方法:建立气腹后,置3个trocar,2个为3 mm,1个为10 mm;胆囊管、动脉的解剖与免钛夹结扎离断,切除后的胆囊及胆石的取出方法改进等。结果 463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针孔式腹腔镜使切口更小、更美观、术后恢复更快;免钛夹消除了钛夹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免钛夹针孔式腹腔镜在早期胆囊良性疾患切除术的应用是安全的,是更进一步趋向微创外科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增粗的处理方法。方法 自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3年 5月 ,对3 1例胆囊管增粗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其中胆囊管直径 0 4~ 0 6cm 2 0例 ,直径 >0 6~ 0 8cm 6例 ,直径 >0 8cm 5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分别采用阶梯施夹法 (2 2例 )、大号钛夹法 (4例 )、圈套器法 (5例 )三种方法处理胆囊管 ,14例置腹腔引流管。结果  3 0例无并发症治愈出院 ,1例术后第 2天出现胆漏 ,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ENBD)及腹腔引流 1个月后治愈出院。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 ,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胆囊管增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