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8例老年过敏性哮喘粉尘螨10年脱敏治疗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多年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的脱敏治疗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揭示过敏性哮喘患者发病机制 ,寻找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1 材料与方法18例患者均为粉尘螨过敏 ,并经 10年以上脱敏治疗的过敏性哮喘病人 ,男 4例 ,女 14例 ;年龄 4 8~ 81岁 ,平均年龄 6 5岁 ;病程均在 30年以上。其中18例过敏性哮喘患者中 15例伴过敏性鼻炎。粉尘螨特异性IgE强阳性 ,血清总IgE >30 0U/ml;血清间接阻断抗体试验皮试阳性。以 1∶10 0 0 0 0 0粉尘螨为起始浓度 ,0 1ml的量开始依次递增 ,进行脱敏治疗 ,1次 /w ,8次为一疗程 ,最终浓度是 1∶10 0 0 ,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并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免疫调节功能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过敏性鼻炎并腺样体肥大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依巴斯汀及左卡巴斯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的血清IL-2、IL-6水平、尘螨特异性IgE(sIgE)、尘螨总IgE(T-IgE)、尘螨特异性IgG4(sIgG4)、血液嗜酸性粒细胞(EOS)、诱导痰EOS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的哮喘症状评分和鼻部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2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IgE、T-IgE、血液EOS及诱导痰EO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sIgG4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sIgE、T-IgE、血液EOS及诱导痰EO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IgG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哮喘症状评分和鼻部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哮喘症状评分和鼻部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并腺样体肥大患儿,可以有效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预防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比较98例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接受两年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前、后的体征及症状评分,评估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指导。结果治疗两年后,患者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儿童组症状总分由治疗前10.27±1.87降至4.34±1.57;成人组症状总分由治疗前11.26±1.54降至5.8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体征得分由治疗前2.78±0.68降至1.54±0.57;成人组体征得分由治疗前2.86±0.59降至1.8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成人组治疗有效率为88.33%,总有效率为91.54%。5例患者(5.10%)出现局部不良反应,3例(3.06%)出现全身轻微不良反应,未出现全身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粉尘螨浸液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IgE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晓玲  周斌 《现代免疫学》1990,10(6):360-361,359
<正> 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酶联吸附试验(BA-ELISA)。 近年来,应用脱敏治疗过敏性疾病已取得了一定疗效,其中包括用粉尘螨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但多因疗程较短,未能发现显著性免疫学变化。我们选择AD患者分别用粉尘螨脱敏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历经3年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测定血清IgE及特异性IgE水平,并与正常成人分析对比,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粉尘螨两种浸液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0年起,我们用纯粉尘螨浸液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疗效。近年来,我们用粉尘螨的代谢培养基(mite free spent culturemedium)制备的浸液治疗过敏性鼻炎,也有相似的疗效,今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粉尘螨浸液(SMU-Df)系用上海医科大学寄生虫学实验室培养的纯粉尘螨按常规制备,粉尘螨代谢培养基浸液(SMU-Dff)系用同批粉尘螨纯培养,分离出全部螨体后,将代谢培养基经过处理后制成。患者皮肤试验均用挑刺法,浸液的皮试浓度  相似文献   

6.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王振营河北峰峰矿务局第二医院笔者自1994年1月至1995年8月收治小儿过敏性紫癜40例,对其中25例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效果较好9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及临床表现40例患儿分为两组。1.治疗组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雾化吸入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门诊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15例,按就诊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干预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同时由护士给予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用药14天,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显著增加(t=-6.177,P0.05),治疗依从性总评分有显著差异(t=-2.83,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春季性结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索春季性结膜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粉尘螨浸液皮试阳性的73例春季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粉尘螨浸液脱敏治疗)和对照组(37例非特异性常规药物治疗).结果粉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64.9%(P<0.01).3例患者发生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改用粉尘螨浸液脱敏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粉尘螨浸液脱敏治疗随治疗时间延长而疗效增高(r=0.6307,P<0.0005).结论粉尘螨浸液脱敏治疗春季性结膜炎,疗效较高,安全可靠.提示只要找到明确的致敏原,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既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又能避免激素治疗发生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粉尘螨免疫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汉钟  唐泳华 《现代免疫学》1996,16(5):300-301,289
65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两组进行免疫治疗,甲组用粉尘螨甘油剂透皮疗法,乙组用粉尘螨注射液皮下注射。甲、乙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和测定血清总IgE和IgG。结果表明:甲组有效率为73%;乙组有效率为83%。两组间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组具有应用方便和无全身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田勇琴 《医学信息》2006,19(5):890-891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对30例慢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结果 术后每月复查1次,均随访观察1年,全部病例在术后次日,喷嚏、鼻痒、清涕等症状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鼻痒及喷嚏改善为明显。术后1次治愈25例,2次治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0%,有效率为97%。结论 微波治疗安全性好,操作快捷,出血少,鼻粘膜损伤轻,是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物共振技术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技术检测过敏原的准确率及对过敏性皮肤病进行脱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10例过敏性皮肤病病人,其中男性144例,女性166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37.6岁;病程1周~16年,平均4个月。其中荨麻疹75例,湿疹63例,接触性皮炎56例,异位性皮炎48例,药物性皮炎36例,过敏性紫癜32例。采用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技术对其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结果检测310例过敏性皮肤病病人的过敏原,阳性率为90.2%;脱敏治疗的治愈率为41.3%,有效率为79%。结论生物共振技术在临床上可广泛用于对过敏性皮肤病的检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范围内,尘螨是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可诱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针对病因的治疗,许多临床研究以及Meta分析均证实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除了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临床用药外,更重要的是能够阻断疾病的自然进程,预防鼻炎进展为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许多免疫学及生物学指标可发生变化,为客观评价免疫治疗的疗效提供了依据.多项研究显示,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尘螨的致敏蛋白组分也可发生变化,使得尘螨组分蛋白可能成为评估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指标,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柴教授2016年1月~2017年5月门诊治疗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50例。西药对照组以氯雷他定片治疗,中药治疗组以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率98.00%优于西药组78.00%,中药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2.458±1.037)分低于西药对照组(4.629±1.7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过程中,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光军  张映红  李海燕 《医学信息》2010,23(15):2993-2993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而又较难治愈的疾病。寻找一种治疗效果好而副作用又少的方法,仍然是目前一个较难的课题。我们从2001年8月一2003年2月用鼻内窥镜下微波技术,对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了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近年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老年性脑动脉硬化并高粘血症 47例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变化进行了监测,现报导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本组全部为住院患者。经眼底及心、脑电图检测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等有关方面证实有脑动脉硬化、全血比粘度增高并伴有脑供血不全的患者,男38例、女9例,年龄50~76岁。1.2方法 治疗用蝮蛇抗栓酶均为中国医科大学研制,剂量0.25 U/支。经度试后1.0~2.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约45min~ 1h滴完,1次/日,14日/疗程。疗程结束后症状、血液流变学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7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二组进行脱敏治疗,甲组用粉尘螨注射液,乙组用吸入物抗原。甲、乙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记分别测定血清IgG、IgE。结果表明,甲、乙两组治疗前后记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两组间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血清IgG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血清IgE也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IgG上升与IgE下降与临床症状好转相一致。甲组具有治疗方便,疗程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而又较难治愈的疾病.寻找一种治疗效果好而副作用又少的方法,仍然是目前一个较难的课题.我们从2001年8月-2003年2月用鼻内窥镜下微波技术,对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了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BA-ELISA测定10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痰和血清中粉尘螨特异性IgE和总IgE,结果表明,68例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痰和血清中特异性IgE、总IgE水平高于32例非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在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痰中特异性IgE、总IgE亦明显高于血清。选择22例哮喘患者经减敏治疗半年后,多数病例痰和血清中特异性IgE、总IgE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19.
托吡酯(妥泰,TPM)是治疗难治性癫 的添加新药。为进一步了解TPM在国人中的疗效,选择我院1999年3~9月的难治性癫 病例,应用TPM作为添加剂治疗顽固性癫 10例,以观察疗效、副作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999年3~9月门诊观察10例难治性癫 ,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15~47岁,平均32.4±4.7岁,病程2年~25年,其中1例2年;2例5年,余均在10年以上。诊断符合1981年国际抗癫 联盟所制定的癫 发作分类标准和1989年癫 综合征分类。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5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舌下脱敏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与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的相关性予以探究。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20例和药物联合脱敏治疗组20例,并以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及局部鼻腔灌洗液中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TSLP、IL-25)的表达,同时检测外周血中ILC2s及其效应因子(IL-13、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水平。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DAMPs、ILC2s及其效应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联合治疗组的所有研究指标水平在治疗3个月后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年后,联合治疗组中除DAMPs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脱敏疗法能调节变应性鼻炎患者过度活跃的ILC2s免疫应答,降低炎症反应,达到缓解和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