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报告了疼痛性癲痫97例的临床与脑电图观察结果。临床分为头痛型、眼痛型、腹痛型,肢痛型及偏侧疼痛型。诊断中容易误诊为相应部位的非癫痫性发作性疼痛,脑电图及其诱发试验中出现痫性放电是主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本症可能是多种机理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癲痫在临床上较常见,典型的抽搐发作较易识别,而以一些特殊形式表现的癲痫则常误诊或漏诊。本文就我院近10年来所见表现较特殊的小儿癲痫5例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例1:女,13岁,发作性头痛1年余,局限于双颞部,呈钻痛,重时抱头痛哭,持续5~10分钟,每月发作1~2次,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在院外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服止痛剂等治疗无效,来我院作头颅C T检查无异常,脑电图有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3.
各地癲痫患病率报道不一,大多在3~7‰之间,但腹型癲痫国内仅有少数报道。我科自1982年以来,遇到5例。一、临床资料 5例中,男1女4,年龄5~7岁。均以周期性腹痛反复发作为特点,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间歇期宛如正常儿童。发作时无发热及血白细胞增多,反复多次大便检查未发现寄生虫卵,胃肠钡透未见异常。病程2月~5年。5例均有符合癲痫的脑电图改变。其中暴发抑制伴特异性痫性放电1例,持续性痫性放电3例,局灶性改变伴痫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癲痫灶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癲痫患者进行间歇期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并与脑CT、EEG、皮质脑电图(ECoG)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PECT阳性率最高(82.25%),EEG和CT分别为67.74%和53.27%。SPECT能准确定位癲痫灶,与埋藏式ECoG手术中ECOG标侧结果及手术病检结果的符合率达93.33%。结论 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癲痫病灶的有效方法,灵敏度优于CT和EEG;但SPECT所示异常部位并非都是致痫灶,应与EEG、CT、ECoG、MRI及临床结合分析,提高其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噻嗪磺胺(sulthiamc)是一种新型结构的抗癫痫药物,由Helfcrkh等首先合成。该药具有独特的临床优点,不仅可以抗癲痫大发作和具有起效快的特点,且可协同苯妥英钠的抗癲痫作用。尚有治疗精神运动性发作效用,对  相似文献   

6.
癲痫持续状态传统是指大发作,一次接着一次发作、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清者。下例情况也可定为癲痫持继状态:在美国,为30分钟内有三次发作,或全身、局灶发作超过10分钟者,就定为持续状态。福山氏认为:癲痫发作或状态持续一小时以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虽短,但有反复发作,间歇期较短,且在间歇期中意识未能恢复者,即为癲痫持续状态。如果大发作间歇期超过一小时。且间歇期意识恢复,生命体征正常者,则为癲痫频繁发作。  相似文献   

7.
<正> 我院1994年1月—8月共作儿童癲痫脑电图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在6—15岁之间。 类型:部分型发作13例,全身性发作7例。 按临床表现分型:(1)限局性感觉性发作10例(眩晕、头痛尤如闪电)。(2)限局性植物神经性发作5例(腹型、头痛型、再发呕吐型)。(3)限局性精神症状性发作3例(记忆功能减退,脑功能降低,脑功能紊乱)。(4)精神运动性发作1例(转圈)。(5)失神性小发作3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癲痫、轻微脑功能障碍、头痛等401例门诊小儿脑电图检查结果,其阳性率明显偏低,但在一些疾病鉴定中具有较高价值,强调检查必须结合病史、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相见三郎氏在日本东洋医学会志13卷4号、19卷1号等中报告,柴胡桂枝汤(即小柴胡汤合桂枝加芍药汤),不管用于怎样体征的癲痫,都有确实的疗效(117例中痊愈62例,减轻24例)。目前治疗癫痫的药物只是抑制发作,不能根治,作者考虑到柴胡桂枝汤根治癲痫,因此进行动物实验,探讨柴胡桂枝汤治疗癲痫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是继发性癲痫的常见病因之一。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非少见。现将我科7年来收治的456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癲痫的48例进行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抗痫灵(Antiepilepsirine,AE)是胡椒碱的衍生物。临床资料表明,AE的抗癲痫谱较广,尤其对大发作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在多种动物实验模型上都显示了较强的抗惊作  相似文献   

12.
苯妥英钠(Phenytoin,PHT)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是两个重要的抗癲痫药物,由于具有相似的适应证,癲痫患者常同时服用以提高疗效。许多资料证明PHT和OBZ的血浓度与疗效和毒性反应密切相关。因此,为进行临床药物浓度监测,从事PH于和OBZ的相互作用及药物动力学等研究,有必要建立一个同时测定PHT和OBZ  相似文献   

13.
头痛型癫痫比较少见,亦是儿童头痛不能忽视的病因之一。因头痛型癫痫不伴其他各种囊痫类型的发作,故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治疗。现将我们1968年9月至1984年1月收集的80例头痛型癫痫的临床资料、脑电图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80例中,男39例,女41例。学龄前儿童7例,7~12岁49例,12岁以上24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28岁。病程2周~16年。过去史中有头部外伤史  相似文献   

14.
癲痫的治疗,过去半个世纪有两大进展。第一,发展了抗癲痫药物,并确认这些药物可对不同类型的癫痫有效。第二,已确立了大多数抗惊厥药物的最佳血浓度。监督血药浓度已成为对癫痫病人常规处理的公认原则。  相似文献   

15.
44例rCBF显像结果表明,此法有利于癲痫的诊断及病灶定位。癲痫发作期,病灶部位rCBF增加,而在发作间期,rCBF减少。rCBF显像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T,在病灶定位准确性方面优于EEG。  相似文献   

16.
李巍  孙丽  宋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063-2063
目的:通过对本组634例临床上大多诊断为头痛型癫痫患儿脑电图的分析,对头痛型癫痫这一诊断有进一步的认识。方法:对634例头痛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并分析脑电活动的特点。结果:脑电图非特异性异常259例(40.5%),其中捕捉到痫样放电15例(2.36%),痫样放电多见于过度换气诱发时出现。结论:头痛型癫痫之诊断虽然可能存在,但为数甚少,须强调临床症状,结合脑电图之痫样放电,才能明确。  相似文献   

17.
心源性晕厥(阿斯综合征)为临床急症之一,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者占大多数,以发作性意识丧失和抽搐为主要特点,很易和癲痫相混淆,因此,临床医师必须正确认识本病。现将曾误诊为癲痫的4例心源性晕厥报道分析如下: 例1、女,28岁,发作性晕阙两年,于1983年1日14日入院。两年前曾因感冒而发热、流涕,病后第10天突然晕厥,意识丧失,伴抽搐,持续约一  相似文献   

18.
典型病例简介:男,17岁,学生。原发性癫痫11年,曾长期口服抗癲痫药物,治疗有效,近一个月来因停服药物而引起持续性发作,在当地医院用抗癲痫药物治疗无效,转入我院。查体:神志不清,双瞳  相似文献   

19.
癲痫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大脑神经细胞过量放电,以反复发作,为特征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癲痫性格是病人经受长期和癫痫反复发作的痛苦折磨而形成的慢性进行性精神障碍。古人曰:“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癫痫病人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近4年内的1182例癲痫病人的脑电图资料,共发现有6种异常的脑电表现。其表现的形式为弥漫性异常,阵发性高幅慢活动、临床下痫性发作、弥漫性或多灶性痫性活动、局限性致痫灶及局限性慢波灶。文中予以分析并着重讨论了继发性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病人的脑电图正常率最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