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儿童SNL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28例SNL病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病儿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SNL;其中85.7%病儿冬春及初夏季节发病,以学龄儿童为主,男女之比约为3∶1;临床表现均有发热、淋巴结大,可伴有肝大和(或)脾大(31.6%)、多形性皮疹(14.3%);实验室检查多数病儿白细胞总数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增快、LDH升高;急性期多有病毒及支原体感染;病理特点为淋巴结广泛的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其中1例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复发2例,其余病儿预后良好。结论对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大病儿,除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外,应早期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SNL属自限性疾病,预后多良好,亦有复发,少数发展为SLE,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英  吴芸 《吉林医学》2002,23(6):376-377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在1972年由日本病理学家Kikuchi[1]与Fujimoto[2]首次报道,近年来逐渐被认识,在我国发病有增多的趋势,现将吉化集团公司职工医院5例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小儿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凯旋 《浙江医学》1999,21(2):107-107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 NecrotizingLymphadenitis简称SNL),是近年才被认识的炎性免疫反应性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至今国内报道不多,现将1990年5月至1997年2月收治的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是近年才被认识的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的独立性疾病。我院在1998年和2002年收治2例SNL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I)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炎性免疫反应性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激素治疗有效为特点。本病临床上较少见,且易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1990~1997年诊治的1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住院、门诊各6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3~41岁,平均23岁。1.2 临床表现 体温为38.5~39.0℃,热型多不规则,最高体温持续1~6小时,一般在3小时左右,热程1周至1个月不等。单纯颈部淋…  相似文献   

8.
9.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在儿科属少见疾病,现将1986~1998年在我院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1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典型病例患儿,男,11岁。主因“发热,淋巴结肿大22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2日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达39℃~40℃之间,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表面无红热,有轻度自发性疼痛。无咳嗽、乏力、盗汗及消瘦,无鼻衄及齿龈出血,无骨痛。于当地医院以“急性淋巴结炎”输“青霉素、先锋霉素等”,20日不见效,病程中逐渐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轻度肿大。未出过皮疹。精神、食欲欠佳,体温升高时诉头痛,不剧烈,无抽搐。既往无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按时接种疫苗,家庭中无结核病人。入院查体,T:39.3℃,HR:100次/min,R:22次/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呼吸…  相似文献   

11.
吴倩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6):740-741
目的探讨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儿童SNL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SNL患儿38例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儿淋巴结活检确诊SNL;发病以学龄儿为主,患儿发病无季节性,男女之比1.1:1,38例淋巴结大及发热,30例白细胞总数减少;其中1例发展为SLE,2例复发。结论对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伴淋巴结大者,应早期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手术取受累最大淋巴结,可作为一种诊断性治疗;SNL是自限性疾病,预后多良好,但少数也有复发或发展SLE,应长期规律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16例白细胞减少,淋巴结活检可见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伴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组织细胞及T细胞较多,很少见到B细胞.14例经激素治疗,疗效显著,随访3年,3例复发,1例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 结论 HN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淋巴结活检可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多良好,部分有复发,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淋巴结肿大,并有持续性发热,淋巴结活检可见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伴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组织细胞及T细胞较多,很少见到B细胞。结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显微镜下淋巴结结构破坏,常见凝固性坏死,细胞异型性较大,容易误诊为淋巴瘤、结核,必须认真阅片,结合病史,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4.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HNL的临床资料,观察描述其病理特征;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表型。结果:HNL多见于年轻女性,颈部淋巴结肿大.高热,外周血WBC降低。活检标本常呈破碎状.淋巴结皮质、副皮质区可见片状或融合的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内可见嗜础胜核碎片和嗜酸性颗粒辟屑,伴有T细胞和组织细胞的大量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B细胞少量散在分布。结论:淋巴结肿大、高热,淋巴结内不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散在或片状凝固性坏死及大量组织细胞增生为HNL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器官受累情况及治疗、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997年7月至2013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34例HNL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器官受累特点、治疗与预后。结果 HNL可累及多个器官。34例患者均有淋巴结受累,血液受累者占67.6%(23/34),累及皮肤者占23.5%(8/34),累及肺脏者占14.7%(5/34),累及浆膜腔者占11.8%(4/34),累及脑膜者占5.9%(2/34),累及关节占2.9%(1/34)。同时累及3个及以上器官者32.3%(11/34),定义为多器官受累,激素治疗起始剂量比非多器官受累组大(t=3.126,P0.05),激素治疗时间亦较长(t=2.446,P0.05)。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6.2±8.7)和(14.0±5.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1,P=0.465)。结论 HNL激素治疗有效,多器官受累患者激素治疗起始剂量较大、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6.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i LF  Liu X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4):3147-3149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9-2009年住院治疗的68例HNL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及治疗和预后的特点.结果 HNL多见于年轻人,发病年龄平均(19±13)岁,男女性别比为1∶1.所有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65例(95.6%)伴发热,25例(36.8%)伴肝脾肿大,17例(25.0%)伴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10例(14.7%)伴一过性皮疹,35例(51.5%)伴不同程度外周血白细胞下降,17例(25.0%)伴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72.1%(44/61)血沉增高,11.1%(6/54)抗核抗体(ANA)阳性.淋巴结活检HE染色及免疫组化可见典型的病理学改变.34例(50.0%)患者应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2周至3个月.7例(10.3%)患者复发,再次激素治疗仍有效.ANA阳性者中,1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在2年后诊断为SLE.结论 HN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因不清,易误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预后良好,但易复发,且可合并或进展为SLE,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漏诊。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55例HNL的临床资料,应用光镜观察其病理形态改变。结果55例中女性35例,平均27.5岁。47例头颈部淋巴结肿大。形态特征为在活跃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病变的背景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淋巴细胞凋亡及核碎片几乎见于所有病例,伴有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增生。吞噬现象明显,无中性粒白细胞浸润,组织学上可分为3型:增生型,坏死型及黄色瘤样型。结论HNL的临床病理特征复杂。确诊有赖于病理形态学,此病是自限性疾病,预后多良好,但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检测Kikuchi 淋巴结炎(KF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CD20、CD45RO、CD57、CD68、CD8和多克隆抗体髓过氧化物酶(MPO)对42例KFD活检标本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淋巴结受损区域由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样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及核碎片组成。所有病例均出现组织细胞,绝大多数组织细胞共同表达MPO/CD68。免疫母细胞、浆样单核细胞在增生期容易观察到。T细胞呈灶状阳性, 而NK及B细胞呈散在阳性。所有病例中性粒细胞很少或缺乏。结论免疫组化分析可以作为鉴别诊断KF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2岁62例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小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结果:6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皮髓质界限清楚,淋巴门结构未见破坏。彩色多普勒血流量显像(color Doppler flowi maging,CDFI)显示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增多,可探及低速低阻力型动脉频谱。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便捷,能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SNL)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特点,提高对SNL的认识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回顾分析30例临床病例。结果 临床特征表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抗EB病毒抗体阳性率高;淋巴结活检确诊。结论 对于临床年轻患者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疼痛者,可检查白细胞及抗EBV抗体,进而行淋巴结活检确诊,病程呈自限性,或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