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老年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实验组行培哚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血压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血压治疗效果(94.74%)优于对照组(73.68%),而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培哚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其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得以有效改善,血压控制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钾、胱抑素及尿酸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以培哚普利+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n=30)或培哚普利+氢氯噻嗪(氢氯噻嗪组,n=30)进行降压治疗,观察入选时和治疗8周后24 h动态血压及血钾、血清胱抑素和血尿酸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血压指标均有降低(氢氯噻嗪组dDBP除外),且前者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氨氯地平组血压达标率高于氢氯噻嗪组(90.0%vs.76.7%,P<0.05);2组药物降压谷峰比值均大于50%,氨氯地平组收缩压降压谷峰比(SBPT/P)大于氢氯噻嗪组(P<0.05),舒张压降压谷峰比(DBPT/P)略大于氢氯噻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压平滑指数均有提高(P<0.05),且氨氯地平组高于氢氯噻嗪组(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后胱抑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氢氯噻嗪组亦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钾、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均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但前者降压效果优于后者。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在提高血压平滑指数、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平稳降压、肾脏保护等方面作用更强,可能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郏县中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给予对照组氨氯地平治疗,给予观察组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T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动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培哚普利(ACEI组)、替米沙坦(ARB组)和氨氯地平(CCB组)治疗,在治疗后第1、3个月分别测定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及臂踝脉搏波动传导速度(baPWV)。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SBP、DBP、PP、HR、baPWV无统计学差异(P>0.05);降压治疗后1个月3组患者SBP、DBP、PP、baPWV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SBP、DBP、PP、baPWV均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降低(P<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HR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3组baPWV变化(△baPWV)比较,ARB组>CCB组>ACEI组,3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均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其中替米沙坦改善动脉弹性功能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培哚普利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稳心颗粒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75%高于对照组6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具有降血压、减轻心脏负担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用培哚普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脉压差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BP、SBP和脉压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氨氯地平治疗)。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郏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给予观察组贝那普利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血管内皮功能各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4 d,两组DBP、SB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DBP、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4 d,两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患者血压,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调脂联合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滑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4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A、B两组。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方案,B组采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平滑指数差异及不良反应。结果 1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P<0.05);2A组SBP及DBP平滑指数分别为(1.38±0.15)和(1.29±0.12),明显高于B组的(1.23±0.19)和(1.1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调脂联合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方案,控压、稳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徐杰  李佩哲 《中原医刊》2006,33(16):76-7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与培哚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根据1999年WHO标准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例,分为A组(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联用)和B组(培哚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结果两组药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明显疗效(P<0.05),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组降压较快,用药初始阶段降压幅度大,而培哚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组降压缓慢,持续时间长,血压下降较平稳。结论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或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均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联合方案,培哚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更佳,更能实现老年性高血压平稳降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予以对照组基础治疗,予以观察组基础治疗+左旋氨氯地平+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扩张压(DB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60例,口服培哚普利加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照组患者60例,口服培哚普利,观察并随访3个月,分别在治疗1个月、3个月末测量患者血压、降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下降,治疗组患者的降压达标率在1个月、3个月末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忻州市中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以后SBP、DBP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77%(60/62)高于对照组的82.26%(51/62)(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3/62)高于对照组的3.23%(2/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在厄贝沙坦治疗基础上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显著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肾病高血压患者疗效及相关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96例慢性肾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非洛地平+培哚普利,n=48)和对照组(培哚普利,n=48).统计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半衰期(t1/2)、最大血药浓度(Cmax)、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治疗2个月后评估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差异和血压改善情况.结果:2组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肾功能和血压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肾病高血压可在不影响培哚普利药代动力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下提高疗效、改善血压和肾功能,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2015年7月收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异丙酚麻醉,观察组则采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T1时D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时SBP、DBP均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时SBP、DBP、HR均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时SBP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及艾司洛尔的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显著,并且可以维持血压以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用药安全性也较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8月在本院门诊和病房治疗的68例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联合氨氯地平(5 mg/d)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10 mg/d),12周为一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R、SBP和D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DD缩小率、LVESD缩小率和LVEF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明显改善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能够达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效价比高,是较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1年8月6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发表的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提取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包含8910例患者。有效性方面: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收缩压降低效果优于培哚普利单方组(MD=5.79,95%CI:3.39~8.18),但与氨氯地平单方组(MD=2.93,95%CI:–0.15~6.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达标率优于氨氯地平单方组(RD=0.11,95%CI:0.01~0.21),优于培哚普利单方组(RD=0.26,95%CI:0.20~0.33)。安全性方面: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对比氨氯地平单方(RD=–0.00,95%CI:–0.07~0.06)、培哚普利单方(RD=0.03,95%CI:–0.01~0.06)的紧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对比氨氯地平单方(RD=0.02,95%CI:–0.01~0.05)、培哚普利单方(RD=0.04,95%CI:–0.01~0.08)的咳嗽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对比氨氯地平单方(RD=–0.02,95%CI:–0.07~0.02)、培哚普利单方(RD=0.02,95%CI:–0.03~0.07)外周水肿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情况,但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丁智晓 《当代医学》2013,(18):51-52
目的观察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和对照组(单用左旋氨氯地平),各45例,疗程8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治疗组患者SBP、DBP平均下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起效快且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2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1%,对照组为83.19%,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VEDD、LVESD、BNP、CRP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CRP,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