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晦明轩本《政和本草》与刘甲本《大观本草》的药图在继承《本草图经》药图的基础上,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通过对2个版本《证类本草》中矿石、植物、动物三大类药部图谱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南北殊域的影响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刊刻者秉持的不同刊刻态度,呈现出外轮廓形似而具体细节存在差异的特点;在刻工艺术水平的影响下,呈...  相似文献   

2.
今日所见的《神农本草经》资料,其来源一是各种本草所录的《神农本草经》资料,二是各种类书及其他诸书所引《本草经》资料。 现今各种本草所录的《本草经》资料,其来源皆出于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下简称《证类本草》)黑底白字的文字。 《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的来源,向上追溯,是由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的朱字通过唐代苏敬《新修本草》、宋代马志等《开宝本草》、宋代掌禹锡《嘉佑本草》而被保存在《证类本草》中的。  相似文献   

3.
考历代综合本草,不难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规律,即:我国古代本草学基本上采取累积方式,形同滚雪球一样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的本草著作往往保存了旧本草的内容,並比原有的更加丰富完善,从而取代旧的本草。比如《本草经集注》出现后,《神农本草经》就失传了,《新修本草》出现后,《本草经集注》也就失传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出现后,宋以前的本草,甚至宋初期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也都失传了。然而不同的是,《证类  相似文献   

4.
《证类木草》是《大观本草》、《大全本草》、《政和本草》的统称。它们的版本极多,因版本不同,其黑字白字分书则难免互有出入。本文选用以下几种《证类本草》版本研究之。 《大观本草》用日本安永四年(1775)望草玄据元大德六年宗文书院刊本翻刻,简  相似文献   

5.
一、唐慎微之生平、里籍北宋蜀医唐慎微对祖国医药学卓有贡献,留有名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传世。唐慎微之生平、里籍,初为人所不知。故大观二年(1108)艾晟在《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序中谓:“慎微姓唐,不知为何许人?传其书者失其邑里族氏,故不及载云”。后人对唐慎微的了解,源于两处记载。其一为金刻《证类本草》宇文虚中跋。其二为《宾  相似文献   

6.
《证类本草》在流传过程中形成多种版本系统,其中有《大全本草》版本系统。《大全本草》始刻于金代。其后,元、明、清皆有刊刻,形成了金·贞祜二年刊本、元·大德壬寅宗文书院刊本、明·王秋尚义堂刻本、明·籍山书院刻本、明·彭端吾重印本、清·杨必达补刻本、清·柯逢时刻本等一系列版本。其中以王秋尚义堂《重刊经史证类大全本草》为代表。王氏刻本以元宗文书院刻本为底本,药图则承袭自《政和本草》。  相似文献   

7.
《证类本草》毒药粗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类本草》毒药粗论万芳(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所100700)钟赣生(中药教研室)关键词:《证类本草》;毒药;临床应用;解毒方法《证类本草》是集来以前本草大成之巨著,保存了《神农本草经》以下的主要本草文献。书中有关毒药的内容甚为丰富,本文试图就《证...  相似文献   

8.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晦明轩本)所列的"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为我们统计《证类本草》引述的文献资料提供了方便。但这个书目存在缺漏现象,据笔者考察,有47条之多。通过补遗,我们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宋代本草及以后《本草纲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证类本草》“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文,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卷》“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文,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本草》,所谓英公即奉Su修《唐本草》的李Ji。李Ji在唐高宗时封为英国公,故称英公。《重广英公本草》也是重修的《唐本草》之义。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将《蜀本草》迳称为《唐本草》,盖原于此。  相似文献   

10.
依据《证类本草》中柴胡的本草学资料,考证了汉至唐宋的各个历史时期内,柴胡的药用正品及其流变。方法上依据本草文献结合现代植物学及鉴定学的知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汉至唐宋时期,正品柴胡为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d及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 Shan et Y.Li,后者更佳,为柴胡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作为明朝唯一的一部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刘文泰等奉敕编纂,以下简称《精要》),由于某种历史原因,自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成书后,一直秘藏内宫,达340年之久,鲜为人知。如今《精要》文字部分虽已面世,但其声名已远不若同时代而稍后的《本草纲目》显赫,其评价虽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远未达到象《新修本草》和《证类本草》那样应有的历史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所载“神农药性”勘比分析,揭示出中国本草文献上几个问题。一、《证类本草》“本经药”的药性是不全的,缺少“有毒、无毒”内容。二、古代《本草经》不是一种本子,而是多种本子。其载药数不仅有365种,还有595、441、319种。三、所谓“本经药”、“别录药”也不是固定的,有些药在某些《本草经》中,定为“本经药”,但在《证类本草》类中又定为“别录药”。  相似文献   

13.
现在流传的《神农本草经》基本都辑录自宋代编成的《证类本草》,其根源又是梁代陶弘景所编的《本草经集注》,并不能完全反映该书的原貌。通过对《太平御览》《道藏》等古籍中保留的《神农本草经》古本佚文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古本《神农本草经》可大致区分为"神农"与"本草"两系不同的经文。"神农"一系经文主要是药物理论及神仙方术理论,"本草"一系经文则主要是对药物的分条目论述,二者大致对应于今本《神农本草经》的序录及正文,可以推测今本《神农本草经》或是由此两系经书融合而成。  相似文献   

14.
对《神农本草经》(以下称《本经》)的研究。始于宋代王炎。明代卢复的《本草正经》则为现存诸辑本中最早的。入清后,研究《本经》之风日盛,成为清代本草学的特色之一。宏观地看,这种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辑录,即从前代本草中录出《本经》原文,或加考证而成书;一类是注解,即对《本经》药物酌加损益,参以注解;再一类是杂著。兹列表于下(见下页)。 至于吴世铠《本草经疏辑要》,乃系将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删繁节要再加增补而成。《本草经疏》是“从《证类本草》中录出二百六十余种而为之疏”,并非《本经》的注解本,所以《本草经疏辑要》也不是《本经》注本。  相似文献   

15.
一、《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在学术上的价值: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这部巨著是植物分类学、生药形态学、药物治疗学最宝贵的文献名著。百余年来在国内外研究植物学和本草学的人所熟悉且推崇的一部名著。作者吴其浚字瀹斋(1788—1846)河南省固始县人。《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成书于1844年他出任云南巡抚、云贵总督期间。1846年调任山西巡抚,后以旧疾屡发,辞归故里而卒。他死后二年(1848)由接替他职务的陆应谷(云南蒙自人1802—1857)作序刊行问世。这部伟大的植物学、本草学名著最伟大的地方,是《图考》而不是《长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体例、文字综合考究的角度,将朱墨分书的《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卷与有关传本作了比较研究,指出朱墨分书的残卷对甄别《本草经》佚文、确定《本草经集注》的编写凡例、研究《本草经集注》与《新修本草》及《证类本草》的异同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为准确地辑复,进而研究和利用宋以前诸家重要本草开辟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7.
金陵版《本草纲目》引《孟诜食疗本草》出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草纲目》所引《孟诜食疗本草》资料多数来源于《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用《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同《本草纲目》核对,发现《本草纲目》引《孟诜食疗本草》有些资料出处,与《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不尽相同。表现为《本草纲目》注“孟诜食疗”文为其他文;《本草纲目》注其他文为“孟诜食疗”文,《本草纲目》所引“孟诜食疗”文不见于《证类本草》。这可能由于当时李时珍所参考《本草大观》、《政和本草》版本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8.
《本草纲目》所引《孟诜食疗本草》资料多数来源于《大观本划》。用《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同《本草纲目》核对,发现《本草纲目》引《孟诜食疗本草》有些资料出处,与《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不尽相同。表现为《本草纲目》注“孟诜食疗”文为其他文:《本草纲目》注其他文为“孟诜食疗”文,《本草纲目》所引“孟诜食疗”文不见于《证类本草》。这可能由于当时李时珍所参考《本草大观》、《政和本草》版本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9.
对《政和本草》中“唐本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政和本草》中“唐本余”的探讨刘大培,尚志钧(安徽芜湖市弋矶山医院241001)关键词政和本草,唐本余,本草纲目,新修本草,证类本草关于“唐本余”的问题,1962年芜湖市医专刊出的《新修本草论文集》中,尚志钧先生曾作过详细的论述,兹再讨论如下。早在...  相似文献   

20.
灵芝是一类大型真菌。我国人民把它用作药物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历代主要本草如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宋朝唐慎微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有关于灵芝的种类、产地、药性、功用等记载。历代医药学者都认为灵芝能治疗多种疾病,是滋补强壮、扶正培本的珍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