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臂外侧穿支皮瓣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8侧,红色乳胶灌注。观测桡侧副动脉穿支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桡侧副动脉起自肱深动脉,起点在三角肌止点平面,发出3~7支穿支,穿支起始处外径平均为0.71±0.16mm,穿深筋膜前平均长度1.2±0.4cm,相邻穿血管相互吻合,形成纵向链式血管吻合,该血管吻合网血供稳定、可靠,是皮瓣血供的主要来源。结论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臂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具有手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解剖5具新鲜成年国人尸体,观察和测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数目、类型、管径、蒂长、走行、出筋膜后轴向及源血管外径,并对其进行定位.结果 本组10侧标本中,共有44支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平均每侧(4.4±1.8)支;其中,肌皮穿支30支(68.2%),肌间隔穿支14支(31.8%).最粗穿支蒂长平均为(10.86±1.18)cm(8.29~14.44 cm),距髂前上棘与膑骨外上端中点平均距离为(3.25±0.69)cm,主要位于该点外上部.源动脉主要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蒂动、静脉外径平均为(3.16±0.59)、(3.08±0.20)mm.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穿支皮瓣制作方便,其管径及蒂长均适宜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4):246-248
[目的]为临床切取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提供相关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新鲜成年尸体标本下肢13侧,均无外伤及手术史.给所有标本行经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精细解剖,充分显示腓浅动脉各穿支,测量腓浅动脉发出点距腓骨头的高度及其外径和腓浅动脉发出的各穿支外径.[结果]腓浅动脉出现率为100%,于腓骨头下(4.89±0.27)cm起自胫前动脉,发出处外径为(0.81±0.22)mm,干长(4.97±0.15)mm.13侧标本共有皮支61支,平均(4.38±0.77)支,各穿支穿深筋膜处的直径为(0.57±0.14)mm,蒂长(3.25±0.15)cm.[结论]腓浅动脉及其穿支较为恒定,应用腓浅动脉设计小腿前外侧穿支皮瓣不牺牲主干血管,用于修复软组织损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游离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20例新鲜成人带膝关节的小腿标本,红色乳胶灌注后进行解剖.将腓骨分为三段,观测各段腓动脉发出的皮穿支及骨穿支的分布、数目、蒂长、外径、走行及两种穿支之间的关系.结果 腓动脉于腓骨头下方7.23±3.76 cm开始贴紧腓骨走行并发出穿支.小腿中段穿支血管恒定.数目最多,骨、皮穿支均为5±1支;管径最大,皮穿支为1.12±0.56 mm,骨穿支为0.82±0.44 mm;皮穿支血管蒂较长为6.38±1.72 cm.腓动脉的骨、皮穿支基本在不同位置(间距小于2 cm).结论 腓动脉骨、皮穿支关系密切,具有嵌合皮瓣血管特点,适合灵活设计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解剖新鲜成人尸体5具,观察、测量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数目、类型、管径、蒂长、走行、出筋膜后轴向及源血管外径,并对其定位。结果胸背动脉穿支44支,其中肌皮穿支35支、肌间隔/直接皮穿支9支。胸背动脉内侧支的肌皮穿支数占38.6%。胸背动脉外侧支的皮穿支数占54.5%,大部分位于背阔肌前缘2cm之内。最粗穿支血管平均蒂长(12.41±2.84)cm。肩胛下动静脉外径(3.59±0.62)(、3.75±0.41)mm,胸背动静脉外径(2.71±0.43)(、2.98±0.18)mm。结论胸背动脉的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穿支皮瓣制作方便,其管径及蒂长均适宜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测大脑前动脉血管造影与解剖标本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大脑前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双侧翼点入路解剖观测大脑前动脉及其分支、穿支血管。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血管造影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3.42±1.57)、(2.28±0.40)mm,解剖标本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4.55±1.43)、(2.73±0.37)mm,血管造影与解剖标本的长度和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A1段近侧段穿支数目(2.55±0.39)支,远侧段穿支数目(1.12±0.11)支,近、远侧段的穿支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大脑前动脉A1段血管造影的长度、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较女性的大脑前动脉A1段长,直径粗。结论本研究为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股动脉及其分支的应用解剖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量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外径及与相应部位的距离,观察其分支类型及其比例.方法:用自身比例法对32具成人尸体的64侧股动脉及其分支进行测量.结果:股动脉外径为(9.56±2.43)mm,距腹股沟韧带的垂直距离为(10.48±3.51)mm.股深动脉外径为(6.49±1.79)mm,距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距离为(39.75±13.01)mm,其起点位置的类型以后外侧位(占54.69%)和后位 (占20.31%)者多见.旋股外侧动脉多起自股深动脉,共49侧,占76.56%;外径为(5.06±1.42)mm,距腹股沟韧带或股深动脉起点的距离分别为(37.84±14.17)mm和(23.81±12.21)mm.旋股内侧动脉多起自股深动脉,共63侧,占98.44%;外径为(3.74±1.08)mm,距腹股沟韧带或股深动脉起点的距离分别为(44.84±0.00)mm和(56.83±23.28)mm.结论:本文为临床插管时寻找股动脉的深度提供了解剖学数据.  相似文献   

8.
腹壁下动脉的应用解剖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与腹壁下动脉有关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32例(64侧)标本中解剖观测腹壁下动脉的位置、形态结构、分支及营养范围。结果:腹壁下动脉主干长度为(8.42±1.04)cm,起点外径为(2.21±0.18)mm,入腹直肌肌门处外径为(1.59±0.38)mm;起点距腹股沟管深环(0.94±0.53)cm,距浅环(3.61±0.84)cm,距体表(1.54±0.32)cm;血供面积单侧平均为21.2cm×7.4cm。结论:腹壁下动脉的解剖结构复杂多样,在临床操作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9.
髂腹股沟区血供的应用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髂腹股沟区骨瓣和皮瓣移位或移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1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解剖观测髂腹股沟区营养髂嵴前部骨质和腹部、会阴部皮肤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外径和吻合情况。结果 该区存在旋髂浅动脉、旋髂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臀上动脉深上支营养髂嵴前部骨质;腹壁下动脉、腹壁浅动脉、阴部外浅动脉和闭孔动脉营养腹部和会阴部皮肤。相邻血管之间互相吻合,彼此互补。结论 临床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带血管蒂的骨瓣、皮瓣行移位或移植术,并利用其互补性选择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明旋前方肌的肌内血管分布状况及肌皮双叶瓣的解剖学基础.方法:26侧前臂标本分别进行改良明胶/氧化铅灌注(14侧)或明胶墨汁灌注(12侧),层次解剖观测旋前方肌及骨间前动脉,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应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Scion Image for Windows)分析旋前方肌肌皮瓣供区面积等.结果:旋前方肌体积5.5 cm×5.0 cm×1.0 cm,按血供方式可定义为Ⅱ型肌(Mathes and Nahai分类).其血供以骨间前动脉血管为主,桡、尺血管为辅.骨间前血管蒂长9.6 cm,动脉直径2.3 mm,静脉直径2.8 mm.骨间前动脉的背侧皮穿支(DPB)营养前臂背侧和腕背的皮肤,该支与1,2支持带上动脉中间支相吻合,DPB平均直径是1.2 mm,伴行静脉平均直径是1.3 mm,分布平均面积是21 cm2.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旋前方肌瓣及其肌皮双叶瓣的血管基础及它们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