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杏阁 《黑龙江医学》2021,45(24):2592-2593
目的:探讨床旁吞咽筛查联合改良饮食管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接受改良饮食管理的4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9年4月—2020年3月接受床旁吞咽筛查联合改良饮食管理的44例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对比两组吞咽恢复情况[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及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两组FOIS评分均提升、PA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P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2、4.074,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6,P<0.05).结论:床旁吞咽筛查联合改良饮食管理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10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干预.分别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量表(SWAL-QOL)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记录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评估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洼田氏饮水试验干预后(Ⅳ级+Ⅴ级)发生率、评分及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吞咽训练联合饮食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鼻饲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吞咽训练结合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平均洼田饮水试验、NIHS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NIHS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吞咽训练结合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按常规行吞咽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两组治疗前后评价指标采用肺部感染发生率、洼田氏饮水试验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开始前评价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结合吞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功能训练,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经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urk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经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Burk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咽喉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采取咽喉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每组84例。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干预前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WAL-QOL评分比对照组高,SSA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接受咽喉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干预,可改善吞咽功能,提高营养状况水平,并发症更少,进而提升生活质量,有助于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单式卒中吞咽障碍评估训练联合阶梯分段式饮食指导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清单式卒中吞咽障碍评估训练联合阶梯分段式饮食指导。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护理满意度及误吸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单式卒中吞咽障碍评估训练联合阶梯分段式饮食指导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吞咽能力,降低误吸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容积黏度吞咽试验(V-VST)联合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康复训练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V-VST试验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制定摄食训练和吞咽康复训练方案。记录2组患者1个月内的胃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误吸发生率情况。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比较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和吞咽障碍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误吸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均P < 0.05)。干预前2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相当,干预后2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Ⅰ级、Ⅱ级例数多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治疗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χ2=9.490,P=0.002)。  结论  基于容积黏度吞咽试验联合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误吸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强化呼吸训练联合吞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在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电刺激治疗、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呼吸训练,比较两组疗效及误吸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Rosenbek误吸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强化呼吸训练可促进吞咽障碍的康复,降低误吸程度,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刘晨 《医学综述》2014,(11):2095-209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武汉市中医医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87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仅采用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6%)显著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娟 《现代医学》2012,40(5):609-611
目的:通过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探讨预防误吸的方法.方法:对照组55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吞咽训练,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治疗、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误吸、噎食、死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误吸、噎食、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康复医学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9±0.72)分vs (4.10±0.71)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为(1.40±1.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0.9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3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62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2),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相关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留置鼻饲管技术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接受间歇性管饲技术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障碍分级、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置管成功率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原因(P0.05)。观察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吸入性肺炎、腹胀、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简单易实施,值得临床护理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梁冰莲  张敏  黄小清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39-1241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同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多学科协同康复护理,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吞咽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2.20%、7.32%,低于对照组的31.71%、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前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S-QOL评分为(201.47±17.65)分,高于对照组的(182.03±1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同康复护理能够提升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少误吸的发生,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对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并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人,对照组在留置胃管情况下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间歇管饲加吞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入院30天的洼田饮水试验情况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能明显改善吞咽障碍,减少相关并发症,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吞咽功能筛查对脑卒中后减少患者误吸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患脑卒中的1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90例患者,按照患者主诉评估有无吞咽障碍,且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研究组包含90例患者,均行吞咽功能筛查,且按照结果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筛查率为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4%;对照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筛查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检出率,减少患者误吸,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廉泉穴联合利咽合剂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针刺廉泉穴,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针刺廉泉穴联合利咽合剂,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评分(VFSS)、洼田饮水试验、改良吞咽能力评价表(MMASA)等评价方法评价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按照VFS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FSS评分和MMAS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39/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廉泉穴联合利咽合剂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卒中(cerebral stroke,CS)后吞咽障碍(deglutition disorders,DD)患者接受舌三针辅助咽部冰刺激训练的康复效果,为临床拟定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接收的60例CS后DD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对照组接受咽部冰刺激训练,观察组接受舌三针辅助咽部冰刺激训练;5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估两组康复效果;于干预前、干预2个疗程后,评估两组吞咽功能(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生活质量(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观察记录并比较相关恢复指标情况.结果 干预2个疗程后,观察组整体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EMG最大波幅值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吞咽时长均较干预前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S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WAL-QO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后DD患者接受舌三针辅助咽部冰刺激训练,康复效果确切,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12月确诊的60例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现代康复基本技术对吞咽功能进行训练,对照组患者在基本训练基础上采用持续留置鼻饲方法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基本训练基础上采用口腔营养管给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营养支持。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状况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BMI、TSF、Hb、ALB、TP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周后,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E能有效改善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李本夫  张怀安  李召鹏 《吉林医学》2013,(31):6483-6485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洼田饮水测试及滕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住院治疗15 d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评级及滕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吞咽功能均提高,但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