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脾包括补脾、运脾、温脾、醒脾、滋脾;养肝包括养肝血、疏肝气、暖肝阳、化肝瘀。益脾养肝法,即通过调理脾脏,助脾运化,培土植木,涵养肝脏,从而濡养肝体、助肝用、固毒邪,以达到肝脾二脏之间气机与功能的协调。在临床肝癌的诊治中,益脾养肝法可以通过调养脾胃而长养肝木之脏,调动肝木生发的机能,扶正助肝脾生养发陈以祛除毒邪。  相似文献   

2.
“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是源于《素问》的经典理论,对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结合临床对“燥气流行,肝木受邪”的内涵和源流进行全面阐释。干燥综合征与肝之体、肝之用、肝与他脏协调关系密切相关。肝体为阴,养血而润燥;肝用为阳,助津行自无燥气;肝与其他脏腑关系协调也发挥重要作用。古籍和现代研究记载,包括焦虑、抑郁等干燥综合征诸多临床表现与肝密切相关,因此凝练出以调肝疏肝为基础的疏肝气、清肝热养阴、兼顾五脏、通达经络等治法。本文以“燥气流行,肝木受邪”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病机、辨证、治疗与肝的联系,希望对本病的中医临床诊疗能有所禆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诱导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以益脾养肝方(YPYGF)组方干预后各组大鼠不同肝细胞形态变化,以及对肝细胞中miRNA-124变化的影响。方法以DEN诱导180只Wistar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6组各30只(空白组、DEN组、护肝片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给予不同干预后,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细胞形态变化,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qRT-PCR法检测肝细胞中miRNA-124表达水平变化,以研究益脾养肝方对大鼠模型肝癌前病变的影响。结果与DEN组比较,益脾养肝方干预下肝癌前病变大鼠肝组织内miRNA-12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肝癌前病变组织及细胞凋亡改善显著,各组间比较,YPYGF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结论益脾养肝方能够有效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改善肝脏功能,延缓肝癌前病变进展,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肝细胞中抑癌因子miRNA-124的表达,进而抑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4.
胁痛是乙型肝炎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乙肝病毒不同于一般邪毒,它是一种深入营血,潜伏肝络,滞气血而伤肝体之顽毒,故对其治疗造成了一定难度,本人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紧紧抓住顽毒深伏,伤正损肝这一病理特性,以通滞补亏作为治疗大法,以毒攻毒作为寓于常法之内的变通之法,对乙肝胁痛的治疗及疾病的康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述一管之见,与同仁磋商。 1.乙肝病毒的基本特点 乙肝胁痛是由于顽毒深伏肝络,滞气滞血,不通则滞痛及伤区损肝,损之则虚痛所致,其病邪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顽毒,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其一,肝为藏血之脏,乙肝邪毒浸入机体,深入营血,潜伏肝络,病邪深伏,顽毒难驱,是成治疗上的顽固性,又血津同源,毒不营血,形成沿血液,体液的传染性。基二,邪毒主要损肝滞气血,然肝木与脾土相  相似文献   

5.
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涉及络分、血分,涵盖三阴经肝脾肾三脏,病邪已不单是疫气,还夹杂了湿、痰、瘀血等,病位由气分深入血络。治疗大法以扶正化恶血为主,以养肝益肾、疏肝健脾化瘀、滋阴益气化恶血为主要治疗方法。方药多化裁于经方,如平调寒热虚实之乌梅丸,开郁疏肝之四逆散,调和肝胃之柴平散,扶正化瘀之鳖甲煎丸,行气化瘀之旋覆花汤,健脾益肾渗湿之参苓白术散,调和肝脾之逍遥散等。并自拟养肝益肾、健脾清透的养肝益肾方。  相似文献   

6.
肝脏在五行中属木,风生木,有“风气通于肝”之说。肝与风气在生理上相通,病理上相关。风生木,肝属东方木,春应肝,肝受春气的滋养,正常的风气有升发之性,万物得之则生机蓬勃,故肝与风气在生理上相通。风气可以养肝,然风气太过与不及皆可伤肝,而为风邪。肝为风木之脏,肝藏血属阴为体,肝气疏泄属阳为用,体阴而用阳,易升易动,与风性相类,一则易受外风侵袭,二则风气内动而患病,故肝与风气在病理上相关。通过对“风气通于肝”理论的阐述,认为风邪伴随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与原发性肝癌同类相感、同气相求,则风药药和而易入,故对原发性肝癌分期辨治。肝癌形成前期以邪实为主,治以祛除外风;肝癌形成期肿瘤尚未发生转移,注重攻邪,以搜风剔络、化瘀解毒为治则,同时应警惕肝病传脾,兼顾脾胃,以减少病传他脏的机会;肝癌复发转移期注重扶正祛邪,以滋补肝肾、柔肝息风为主;肝癌恶病质期机体失荣,治以暖肝息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何若苹治疗乙肝病毒性肝病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以及对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试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法度三方面总结何若苹诊治乙肝病毒性肝病经验,并举一则验案加以分析。[结果]何若苹认为乙肝病毒性肝病属湿热疫毒为患,病机为湿热疫毒熏蒸肝胆而急性起病,日久耗肝阴,克脾土,伤肾阴,瘀热入络成肝积,血水不利成臌胀,毒瘀积聚成肝癌。初期宜清利,常需顾护脾胃;中期宜辨证调脏,可益阴柔肝、健脾疏肝、滋肾养肝;末期宜扶正祛邪兼顾,及时治疗变证。用药需分期论治,明察宜忌,初期忌补,中期需活血,末期忌攻,并结合天人相应观,根据四时调整用药,若微观指标异常则对症用药。所举验案,以健脾疏肝法疗肝病,效果肯定。[结论]何若苹治疗乙肝病毒性肝病初期重清利,中期重调脏,末期重达变,经验独到,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既病防变"的思想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转移,针对术后存在正虚、癌毒蛰伏、湿瘀病理环境,分别治以补脾益肾养正除邪,搜剔逐邪抗癌致邪去正安,祛湿化瘀使癌毒无所稽留;同时,因癌毒易袭肝肺,故先安未受邪之二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姚乃礼教授治疗脾胃病重视调整相关脏腑的气化功能,尤重脾肾两脏。临床运用补脾助运、升阳散火、化湿运脾、顾护脾气等法,亦重视肾气对于脾的温煦蒸腾作用。脏腑气化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脾胃气机升降相宜,肝脾气机密不可分,调肝理脾可以助其运化。  相似文献   

10.
罗凌介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出“肝脾同治”的辨治思路.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由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其发病以湿热毒邪为其致病外因,正气亏损为致病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损为主.根据肝病传脾的理论,辨证多属肝郁脾虚证或夹杂肝郁脾虚证.制定“疏肝健脾法”贯穿治疗始终,以慢迁肝方为基础方,临证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