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张丹 《当代医学》2022,28(4):153-155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不同方式给药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94例STE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静脉给...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静脉内和冠脉内同时应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3例拟行急诊PCI术STEMI患者随机选入替罗非班IV组(仅静脉内推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22例)和替罗非班IV&IC组(静脉内和冠脉内同时推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21例),观察患者PCI术前术后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ial(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组织灌注,住院期间心脏超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术后30 d的MACE。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情况和术前冠脉造影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TIMI 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27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回落(sumSTR)百分比≥70%,肌钙蛋白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左室收缩功能、MACE、大量出血事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0 d 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静脉内和冠脉内同时应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是安全的,近期疗效与单纯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实施冠脉内超声注射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TIMI血流分级情况、CTFC、术后左心室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TIMI血流为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CTFC、LVEDD、LVESD、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EF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冠脉内超声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相较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更加优越,患者TIMI血流分级情况、CTFC、左心室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且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洪文  马瑞浚  汪敏 《吉林医学》2023,(4):1022-1024
目的:观察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在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急诊PCI,依据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4),在PCI期间分别给予替罗非班注入与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注入,对其最终的结果观察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功能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无复流与慢血流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种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替罗非班基础上联合尿激酶原应用于STEMI急诊介入患者,能够积极改善患者的心肌微循环灌溉状况,降低患者心肌受损速度,尽可能避免在住院期间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症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Meta分析评价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冠脉给药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有关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冠脉给药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纳入18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分为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冠脉给药组(联合组)和直接PCI组。联合组与直接PCI组相比具有高的TIMI血流3级、STR发生率和LVEF水平。低的MACEs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冠脉给药在急诊PCI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预防慢血流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意愿将163例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分为常规冠脉内给药组81例和超选择冠脉内给药组82例,分别给予冠脉内替罗非班+血栓抽吸治疗和超选择冠脉内替罗非班+血栓抽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程度、CKMB峰值、CTn-I峰值以及3个月随访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选择冠脉内给药组患者ST段完全回落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冠脉内给药组,CKMB峰值和CTN-I峰值显著低于常规冠脉内给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常规冠脉内给药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常规冠脉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选择冠脉内给药组患者随访3个月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冠脉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提高靶病变局部血药浓度,改善即刻的血流,降低慢血流或无复流情况,使术后的ST段完全回落得更快,短期随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 )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40例急诊STEMI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 A组进行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冠脉内给药,B组进行血栓抽吸。观察术后两组患者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血浆肌钙蛋白I(cTnI)峰值,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钠尿肽(BNP),大出血、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A组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cTnI值、LVDd、LVEF、脑钠肽( BNP)水平等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两组患者大出血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冠脉给药应用在STEMI急诊PCI,能够有效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应用Ⅱb/Ⅲa血小板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老年ST段抬高型AMI(STEMI)急诊冠脉介入术(PCI)治疗中TIMI血流及PCI术后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评价冠脉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方法79例老年STEMI患者根据冠脉介入术中是否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标准治疗组(39例)和替罗非班组(40例),对比两组介入治疗术后梗塞相关血管的TIMI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和相关血管支配心肌的Blush分级,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情况、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半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冠脉介入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替罗非班组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vs 71.8%,P<0.05),校正TIMI计帧数显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标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8±8.6)帧vs(30.7±3.5)帧,P<0.05〕;而替罗非班组心肌Blush分级3级获得率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5%vs 30.8%,P<0.01)。替罗非班组出血发生率高于标准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长垣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ACS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行PCI手术治疗,治疗组在PCI术后即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术后应用替罗非班6 h、24 h及48 h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96%,出血发生率13.73%;对照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3.73%,出血发生率3.92%,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行PCI术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地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疗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冠脉内给药对急诊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于我院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116例STEMI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予替罗非班及尼可地尔,观察组同时增加肾上腺素冠脉注射,比较两组各指标变化。结果:术后,观察组的冠状动脉血流3级比例、心肌灌注3级比例、ST段完全回落比例高于对照组,冠脉无复流发生率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肾上腺素冠脉给药可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马震  宁彬  董西学  杨媛媛 《中华全科医学》2011,9(4):559-560,568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静脉应用和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6月,共计116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术前静脉应用组(静脉组,n=58)和术中冠脉内应用组(冠脉组,n=58)。两组患者均在PCI前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口服、肌肉注射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术后即刻观察疗效,出血事件及应用术前术后ST段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CTFC)、2周后室壁运动记分(WMSI)等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冠脉组患者治疗后ST段完全回落率(≥70%)、TIMI血流分级(TIMI 3级快血流)、校正的TIMI帧数明显优于静脉组(P<0.05)。随访2周,两组患者WMSI、EF均改善,但冠脉组较静脉组改善更多(P<0.05)。两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改善冠脉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上优于静脉内给药。结论在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低分子肝素基础上,PCI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较静脉内应用可更加改善STEMI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2周心肌组织灌注疗效,而出血并发症未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ST段回落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以及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直接PCI适应证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88例,随机分为静脉应用组43例和冠脉应用组45例,观察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和30d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TIMI血流分级。结果:冠脉组术后1h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静脉组(P<0.05),冠脉组MACE发生率低于静脉组(P<0.05),TIMI血流分级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接PCI时,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术后1hST段回落率,减少术后30d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PCI+替罗非班,28例)和对照组(PCI,40例),均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PCI术前服用氯吡格雷300~600 mg.阿司匹林300 mg,术后各75 mg·d-1,PCI术中均给予肝素8 000~10000 U.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脉内注入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1,静脉维持量0.15μg·kg-1·min-124-36 h.观察两组PCI术后即刻梗死相关血管(IRA)心肌梗死溶栓(TIMl分级)血流情况,术后30天内出血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TIMI 3级血流96.4%(27/28),对照组82.5%(33/40)(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7.1%(2/28),对照组17.5%(7/40)(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4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予PCI后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予PCI后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术后心肌再灌注指标、术后1周心功能指标、术后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对比2组术后心肌再灌注指标、心脏不良事件,均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心功能指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术中应用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均行急诊PCI术,两组常规用药无差异。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观察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即刻给予盐酸替罗非班直至PCI术后48 h,对照组患者在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直至PCI术后48 h。比较两组的自发冠脉再通率、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LVEF值、BNP(脑钠肽)、Killip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出血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指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中冠脉罪犯血管再通率、PCI术后慢血流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观察组BNP、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左心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发现严重出血事件。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开始应用替罗非班比术中开始应用替罗非班疗效更好,能提高冠脉罪犯血管自通率,缩短缺血心肌复流时间,降低冠脉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卫红梅 《华夏医学》2015,28(2):80-83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共12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在冠脉造影后拟行PCI术时,在导丝/球囊通过病变处后,冠脉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3min内静脉注射,继之以0.15μg·kg-1·min-1静脉泵入,持续24~36h;对照组不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PCI术后即刻造影的TIMI血流分级,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即刻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提高PCI治疗效果,期间应加强围术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选择性靶血管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和尿激酶对梗死相关血管冠脉血流(TIMI)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行STEMI急诊PCI术患者125例,根据PCI术中是否选择性靶冠脉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和尿激酶分为A组(非注药组,60例)和B组(注药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分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个月时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结果 B组患者PCI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明显高于A组(96.9%vs 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B组患者LVEF高于A组[(56.3±8.6)vs(5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后MACE低于A组(3.1%vs 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9.2%vs 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急诊介入治疗中选择性靶血管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和尿激酶明显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LVEF及近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中冠脉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试验组PCI术中冠脉内注入盐酸替罗非班10ml,静脉维持量0.15μg/kg.min36h。对照组PCI术中静脉负荷量0.4μg/kg.min30min,维持量0.15μg/kg.min36h。两组患者PCI术中均给予肝素8000~10000U,PCI术前服用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术后各75mg/d。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情况,术后4周内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PCI术后慢复流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行缺血预处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42例STEMI且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注射替罗非班行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处理A组(40例)、处理B组(42例)和对照组(60例)三组。处理A组采用在球囊扩张前先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预处理;处理B组采用在球囊扩张后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行预处理;对照组手术过程中未使用替罗非班。观察术中无复流、心律失常及术后心功能情况,对比术后6个月内全因性死亡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处理A组与处理B组患者术后无复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无复流率明显高于处理A组和处理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术中心律失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术后心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三组患者在非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全因性死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0.
马震  宁彬  董西学  杨媛媛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559-560,568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静脉应用和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2005年5月-2010年6月,共计116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术前静脉应用组(静脉组,n=58)和术中冠脉内应用组(冠脉组,n=58)。两组患者均在PCI前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口服、肌肉注射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术后即刻观察疗效,出血事件及应用术前术后ST段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CTFC)、2周后室壁运动记分(WMSI)等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冠脉组患者治疗后ST段完全回落率(≥70%)、TIMI血流分级(TIMI3级快血流)、校正的TIMI帧数明显优于静脉组(P〈0.05)。随访2周,两组患者WMSI、EF均改善,但冠脉组较静脉组改善更多(P〈0.05)。两纽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改善冠脉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上优于静脉内给药。结论在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低分子肝素基础上,PCI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较静脉内应用可更加改善STEMI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2周心肌组织灌注疗效,而出血并发症未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