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诊断,观察组接受CRP联合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确诊率,感染因子(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诊断阳性率.结果 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18年1~12月间收治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依据感染类型不同分为病毒亚组(n=46)与细菌亚组(n=54),分别检测并对比各组受检儿童的WBC、NC、PLT、CRP、PCT以及SAA等6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WBC、NC、PLT、CRP、PCT以及SAA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亚组患儿WBC、NC、PLT、CRP、PCT以及SAA指标水平相比病毒亚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T指标诊断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在各指标中最高,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WBC、NC、PLT、CRP、PCT以及SAA等多指标联合检测可较准确发挥诊断与鉴别诊断作用,PCT指标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的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3.
李轶 《江西医药》2014,(12):1563-156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61例疑似感染的患儿,按出院诊断分为A组细菌感染组和B组非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血清PCT、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对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A(细菌感染组)组患儿PCT阳性率为83.87%(26/31),B组患儿PCT阳性率为6.67%(2/30), A组患儿PCT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患儿PCT阳性率83.87%(26/31),A组患儿CRP阳性率58.06%(18/31),A组患儿WBC阳性率51.6%(16/31),PCT对于儿科细菌性感染检测灵敏度高于CRP和WBC(P〈0.01)。结论血清PCT可作为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的重要参考指标,其灵敏度优于血清CRP和WBC。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和癌胚抗原(CEA)在诊断胸腔积液性质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观察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为对照组,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集2组患者胸腔积液标本,检测2组患者CRP、CEA、D-二聚体.结果 观察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CRP、D-二聚体、CE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68.33%)、CEA阳性率(76.67%)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阳性率(28.33%)低于对照组,2组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观察组检测后的D-二聚体、CEA、CRP指标单独检测时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对照组D-二聚体、CEA、CRP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后特异度、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在临床中,对于某些不典型患者,尤其是无组织学检查结果或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无法区别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性质时,可采用CRP、D-二聚体和CEA联合检测,不仅在诊断胸腔积液性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还能增加患者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率,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小叶性肺炎的敏感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叶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6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WBC、CRP、PCT的差异,并比较这三项指标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观察组的WBC、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PCT诊断的特异度(96.67%)明显高于WBC计数(83.33%)及CRP(85.00%),P<0.05;WBC计数与CRP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诊断的灵敏度(95.00%)明显高于WBC计数(83.33%)及PCT(86.67%),P<0.05,WBC计数与PCT诊断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叶性肺炎的诊断上,PCT的特异度明显高于WBC计数及CRP,CRP的灵敏度明显高于WBC计数及PCT,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72-74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PR)在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小儿感染性疾病患儿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细菌培养或者病毒鉴别的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组(293例)和病毒性感染组(207例),分别对其SAA、CRP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各20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各组受检儿童两项指标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计算SAA、CRP单独或联合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结果对各组儿童的SAA和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均有细菌性感染组患儿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组患儿和健康儿童的情况,其中病毒性感染组患儿的SAA显著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AA、CRP单独或联合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进行比较,则有联合诊断显著优于SAA或CRP单独诊断的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SAA与CRP对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诊断,不仅能对患儿的患病情况进行诊断,还能对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进有效鉴别,操作简便易行,特异性俱佳,是一项理想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抗体联合EBV-DNA载量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0例IM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EB病毒排查的6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EBV抗体阳性率和EBV-DNA载量,不同年龄段患儿组EBV抗体阳性率,以及各检测指标对IM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EBV抗体(EA-IgM、VCA-IgG、VCA-IgM、EB-DNA及VCA-IgM联合EB-DNA载量)阳性率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而NA-IgG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经对比不同年龄段患儿EBV抗体阳性率发现,3~6岁患儿EBV抗体阳性率比例最高,且随着年龄增长,VCA-IgM和VCA-IgG阳性率呈现增高的趋势,但无差异(P>0.05)。单项指标检测比较发现,VCA-IgM的诊断价值最好,比较各组诊断指标(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发现,VCA-IgM联合EB-DNA载量的各项诊断指标均高于VCA-IgG单独检测,敏感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VCA-IgM和EB-DNA单独检测(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感染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曲靖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患儿65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儿童65例作为对照组。临床对2组进行PCT、WBC及CRP检查。比较2组PCT、WBC、CRP水平及试验组各指标检测阳性率。结果试验组细菌感染患儿PCT、WBC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PCT、WBC及CRP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及两项联合检测阳性率(P均<0.05)。结论与健康儿童比较,细菌感染患儿PCT、WBC及CRP水平显著增加,PCT、WBC及CRP三项联合检测对提升疾病检测阳性率及早期诊治患儿的作用显著,最终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9.
李汨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26-128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组)、60例非感染患者(非感染组)和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PCT和hs—CRP的含量,同时做痰培养。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非感染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其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PCT≥0.5ng/ml和hs—CRP≥10mg/L为阳性标准,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为73.79%和65.04%,特异度为69.90%和67.96%,而联合两项指标检测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则是92.23%,特异度为86.41%。结论联合检测PCT和hs—CRP有助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可提高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12例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并以110例ICU非细菌感染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PCT和CRP结果.结果 ①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的PCT检测阳性率为94.6%,高于对照组(16.4%)(P<0.05);②感染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的CRP检测阳性率为31.3%,高于对照组(28.2%),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RP检测结果,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T对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较CRP敏感,监测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诊断肺部细菌感染疾病的效能。方法将2012年8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部细菌感染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常规指标、PCT与CRP含量,观察肺部感染患者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以及肺部啰音、胸片征象消失时间,比较血清PCT与CRP联合检测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T、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14.33±1.94)ng/ml vs (2.19±0.34)ng/ml,(25.14±3.24)mg/L vs (7.52±0.91)mg/L,(15.28±1.94)×109/L vs (6.23±0.82)×109/L,(74.62±9.85)% vs (49.31±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垣CRP垣PCT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4%、98%、96%、98.92%、94.23%)均明显高于血常规单独检测以及血常规垣CRP检测、血常规垣PCT检测;血清PCT、CRP含量与咳嗽、咳痰缓解时间以及肺部啰音、胸片征象消失时间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T与CRP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且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理想的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实验组(其中细菌感染组30例,病毒感染组30例),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全血CRP、血常规中WBC进行联合检验,比较两组儿童的差异。结果所有儿童经诊断后,细菌感染组患儿CRP阳性率(93.33%)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CRP阳性率(13.33%),对照组健康体检儿童CRP阳性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感染性疾病患儿WBC阳性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儿童WBC阳性率(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应用全血CRP、血常规中WBC联合检验,可进一步了解患儿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3.
贺想平 《黑龙江医药》2023,(5):1176-1178
目的:探究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74例,按照微生物培养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n=37)、细菌感染组(n=37);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7例,作为参照组。3组均接受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RP、PCT联合检测。比较3组WBC、ESR、CRP、PCT水平;比较各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3组ESR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WBC、CRP、PC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与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CRP、PC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经分析,细菌感染组各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且细菌感染组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WBC、CRP、PCT单一检测的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时血常规WBC与CRP、PCT的水平较正常儿童、病毒感染儿童高,且WBC与CRP、PCT联合检测时可提升阳性检出率,降低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6,(20):64-6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TC)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5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49例,病毒性肺炎45例,支原体/衣原体肺炎61例,同时选取50例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新生儿进行血清PTC、CRP检测,比较各组血清PTC、CRP水平以及血清PTC、CRP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以及对照组(P0.01);PCT+CRP组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CT组(P0.05)。结论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CT联合hs CRP对新生儿败血症检测的临床观察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新生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患儿均进行PCT和hs CRP的测定;同时选取56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的PCT和hs 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新生儿(P<0.01),hs CRP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新生儿(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PCT和hs CRP阳性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联合hs 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检测可为新生儿败血症检测与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对发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于我院收集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的患儿共148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非感染性发热患儿共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PCT、CRP的数据。结果实验组PCT浓度(76.38±17.28)ng/m L,CRP(48.07±20.04)mg/L均远远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9.93、93.26;CRP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47、50.04,约登指数分别为73.19和34.51。实验组在治疗后中性粒细胞、PCT、CRP均较前明显下降,经比较,治疗前后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中性粒细胞和PCT(r=0.473,P<0.05),CRP与中性粒细胞(r=0.509,P<0.05)PCT、CRP与中性粒细胞(r=0.497,P<0.05),3个指标呈现正相关性。结论 PCT联合CRP可对发热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花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222-223
目的评价血常规及急相蛋白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外科无炎症手术患儿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相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计数)。结果两组患儿的CRP比较,实验组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儿的WBC计数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炎症儿童相比,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CRP偏高、WBC计数偏低,可将CRP、WBC计数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依据,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 C 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儿童感染性发热病因。 方法:选取132 例发热患儿,其中 74 例细 菌感染性发热患儿,58 例病毒感染性发热患儿。 测定患儿血清 CRP、PCT、白细胞(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N% )。 结果: 细菌感染性发热患儿 CRP、PCT、WBC 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性发热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 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RP、PCT、WBC 诊断细菌感染性发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分别为 0.864、0.810、0.654。 CRP对儿童细菌与病毒感染性发热的辨别力最佳。 CRP( >11 mg/ L) 诊断细菌感染性发热的灵敏度为 86.5% ,特异度为69.0% 。 PCT(>0.37 ng/ mL)诊断细菌感染性发热的灵敏度为70.3%,特异度为89.7%。 平行诊断试验灵敏 度为96.0% ,特异度为61.9% 。 系列诊断试验灵敏度为60.8%,特异度为96.8%。结论:血清 CRP 和 PCT 能辅助鉴别儿童感 染性发热;二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细菌感染引起发热的诊断的灵敏度(平行诊断试验)和特异度(系列诊断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结合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5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新生儿55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患儿以及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前与恢复期的CRP、PCT和IL-6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CRP、PCT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CRP、PCT和IL-6水平均高于恢复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PCT和CRP三项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生超  朱秀琪  朱莉 《江苏医药》2021,47(10):1054-1056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检测在ICU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IC U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A组(58例)和非细菌感染B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降钙素原(PCT)、CRP和HBP的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PCT、CRP和HB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BM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PCT、CRP和HBP水平高于B组(P<0.05).HBP、PCT、CRP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感染的AUC值分别为0.827、0.823、0.658及0.940,PCT、HBP单独检测诊断细菌感染的AUC值高于CRP(P<0.05),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感染的AUC值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HBP检测在ICU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PCT、CRP及HBP联合检测可增强ICU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