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首见于《黄帝内经》,在其基础上,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不断发展完善,至今仍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深入整理,全面研究其理论思想、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其现代研究的主要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在哮喘病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了治未病思想的具体内涵,介绍了其在哮喘病防护中的应用方式。结果: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对哮喘病患者进行起居调护、心理护理、饮食调护、免疫法护理剂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其康复率。结论: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对哮喘病患者加以防护,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同时还能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思想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自发端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奠定了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中医"治未病"的技术方法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些有利于慢性肺病康复的方法,对预防和治疗慢性肺病,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历来强调对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中医"治未病"思想,强调人们应注重保养身体、培育正气,以求未病前培正避邪以防疾病发生;病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疾病发展传变;愈后用药巩固疗效,或配合食疗以防疾病复发。中医"治未病"思想广泛适用于亚健康人群及慢性病人群。  相似文献   

5.
人类健康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拥有未来的基石。中医学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名言,我们将从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身心的自我调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治未病",如何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6.
脂肪肝属于军队飞行员多发疾病,不加以防治易衍生多种并发症,已严重威胁到飞行员的身体健康,因此要积极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阻止其进一步发展。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预防医学具有一致性,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健康教育、合理饮食、积极运动、调畅情志、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等方法来积极预防和控制飞行员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思想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思想,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其理论在中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肥胖高血压是一个涉及多种病理机制的疾病,它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中医通过其独特的养生理念、辨证论治、针灸等方法,同时结合西药治疗,防病抗病相结合,可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肥胖高血压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通过贯彻“治未病”思想,走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高血压之路,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中医"治未病"防治疾病的思想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介绍了应用"治未病"思想防治原发性肝癌经验,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将该理论在原发性肝癌防治中的指导性进行总结,以飨同道,希望能够在今后临床工作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当前具有显著的年轻化趋势,但目前对颈椎病的防治却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将其预防医学思想与颈椎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在调治颈椎病方面提出:未病先防应普及颈椎病的健康素质教育、采取适当的功能体位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既病防变强调应及时诊治,以防它变;病后康复强调采取适当的干预方法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脂肪肝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脂肪肝健康教育,研究组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研究组脂肪肝发病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功能异常率为6.0%,高血脂率10.0%,肥胖率4.0%,高血压12.0%,与对照组各项检测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脂肪肝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脂肪肝等疾病发病率,提高脂肪肝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浅议中医“治未病”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其具体表现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历代医家都高度重视,主张通过饮食、起居、运动、精神调摄等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即未病先防;病后先安未受邪之地,即既病防变;患病初愈,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即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12.
痔疮是人体肛管皮肤下和直肠末端黏膜下静脉丛迂曲扩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块,其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下面就如何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防治痔病进行阐述,以期减少临床痔病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以来发病率有上涨的趋势,中医"治未病"以"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对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三级预防对其进行分阶段防治,将中医特色融入其中,对于降低发病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逐步上升,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大量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治疗显得迫切而重要。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师,我们有责任发挥中医药特长特色,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探索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提高血脂异常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报》2019,(8):1586-1589
中医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根据体质与中医病证之间的关系,分析体质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做到三级预防。针对患者的病理体质状态,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体质的偏性,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当疾病处于发病的临界状态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当疾病发生后,抓住体质这个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和方法多种多样,在体质可分的基础上,依据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体质偏颇状态,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医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根据体质与中医病证之间的关系,分析体质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做到"三级预防"。针对患者的病理体质状态,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体质的偏性,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当疾病处于发病的临界状态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当疾病发生后,抓住体质这个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和方法多种多样,在体质可分的基础上,依据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体质偏颇状态,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498-499
据调查,近年糖尿病以其极高的发病率及致命的危害性成为国人十大死因之一。面对西医治疗的种种弊端,不妨考虑从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角度进行论治。对于未患人群实施高危防病,对已患人群则要既病防变,将疾病控制并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因此,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老年病的防治.方法采用调摄精神、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固护脾肾之气等措施防治老年病.结论“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结合现代医学理论防治老年病具有重要意义,确能提高老年人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在《金匮要略》中所涉及的范围就有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5个方面。所以,医学有2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从根本意义上讲,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故而医学关注方向也从"已病人群"的"疾病医学"逐渐向‘"未病人群"的"健康医学"扩展,对疾病的策略从"有病求医"向"预防为主"转变,与中医的"治未病"相一致。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的中医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方式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亚健康,《黄帝内经》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对整体护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选取50位自愿参与研究,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的病人,在一般教育后对其进行中医的教育,观察并记录教育前后的差别。结果:进行了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教育后,病人对健康护理的掌握程度更深,对教育内容更加满意。结论:中医"治未病"理念对于护理健康教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教育效率和教育内容都有提升,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