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系统在早产儿低血糖性脑损伤(HBD)中的变化特点及其对早产儿HBD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8例低血糖早产儿,分别于发现低血糖当时、低血糖纠正后7d行aEEG描记,利用aEEG评分系统分析背景波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SWC)、下边界振幅及带宽的变化特点,并与血糖正常早产儿作对照,比较各参数校正后分值.校正后分数越高,提示aEEG异常程度越重.结果 对aEEG各参数进行组间比较,其中低血糖组及对照组、症状性低血糖组和无症状性低血糖组之间校正后SWC及校正后总分,前者均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EEG评分系统可反映早产儿低血糖时脑功能的改变,对早产儿HBD具有预测、评估严重程度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法(NBNA)对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112例患儿早产儿据脑损伤情况分为脑损伤组52例和无损伤组56例。在生后3、7、14、28d和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NBNA评分;并随访至纠正胎龄6个月时测评智力发展水平(BSID)与NBNA的关系。结果脑损伤组在3、7、14、28d的NBNA评分均低于无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NBNA的评分随日龄增长而增加。脑损伤组在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为(34.15±1.4)分明显低于无损伤组的(37.33±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6个月时2组早产儿中NBNA≤35分者智力发育异常率及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率均高于NBNA评分>35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NBNA评分能反映早产儿脑损伤后的变化,可作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早产儿脑损伤评估及神经发育预后的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根据有无脑损伤分为脑损伤组(n=21)和非脑损伤组(n=59)。比较两组aEEG监测评分差异并计算其诊断效能。同时根据aEEG监测结果分为aEEG正常组、aEEG轻度异常组和aEEG重度异常组,比较不同aEEG监测结果组早产儿神经发育差异。结果 脑损伤组aEEG监测图形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宽带及总评分低于非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EEG监测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93.22%;不同aEEG监测结果早产儿神经发育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EEG监测结果异常与早产儿神经发育低下存在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早产儿脑损伤有积极评估价值,对判断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亦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能否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依据.方法 选择新生儿HIE患儿46例为观察对象,分析aEEG异常程度与脐动脉血气pH值和BE值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与Apgar评分及头颅MRI的相关性.结果 ①aEEG用于判断新生儿HIE的敏感性为70.8%,特异性为96.9%,说明aEEG的异常程度与HIE的分度存在有显著的相关性;②aEEG异常程度与脐动脉血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EEG异常程度与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EEG异常程度与生后3~7d内的头颅MRI检查异常程度紧密相关.结论 新生儿HIE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程度与脐动脉血气pH值,Apgar评分及头颅MRI密切相关,可作为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HIE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随访至纠正胎龄12个月,比较两组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情况。结果 胎龄纠正40周时两组早产儿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测情况比较,观察组的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0,P<0.01);胎龄纠正40周时两组早产儿头颅MRI检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7,P>0.05);胎龄纠正至12个月时两组早产儿头颅MRI检查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脑损伤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7,P<0.01)。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神经发育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早产儿远期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晚期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晚期早产儿,所有入选患儿在住院期间均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观察振幅整合脑电图对于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73例晚期早产儿均顺利完成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经分析病例组检出异常者27例(84.38%);其中轻度异常者26例(81.25%)、重度异常者1例(3.13%)。对照组检出异常者5例(12.20%),均为轻度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振幅整合脑电图睡眠觉醒呈周期性变化、原始脑电图图形连续性所占比例(分别为15.62%、9.38%)显著低于未发生脑损伤的早产儿(分别为87.80%、65.85%),差异显著(P<0.05),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方面,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敏感性较强,早期进行脑功能监测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因此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可作为临床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联合血清脑红蛋白对晚期早产儿脑损伤情况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早产儿133例临床资料.收集患儿aEEG、血清脑红蛋白及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检测结果.依据判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脑损伤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损伤早产儿影像学改变与神经发育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脑损伤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9月于某院小儿神经康复科就诊,且在纠正胎龄后1个月~3个月时经外院颅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确定为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根据MRI结果,统计早产儿的脑损伤类型。对脑损伤早产儿实施康复治疗,并对其进行持续24个月的跟踪随访,每隔6个月采用Gesell量表评估其神经发育状况,比较不同脑损伤影像学改变类型早产儿的DQ评分。结果:(1)50例脑损伤早产儿中,有脑白质发育不良18例、脑实质出血3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0例、蛛网膜下腔增宽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多发性脑软化3例;(2)干预前,脑白质发育不良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缺氧缺血性脑病组、蛛网膜下腔增宽组的各维度D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干预后的各维度DQ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P0.05);干预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后,各组在各个维度的DQ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高至低依次排列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组、蛛网膜下腔增宽组、脑白质发育不良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结论:脑损伤早产儿不同的头颅影像学改变其神经发育预后不同,临床上可根据脑损伤早产儿的头颅影像学改变预测其神经发育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对早产儿使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和相应的护理对脑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9月93例早产儿根据家属意愿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早期给予rhEPO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和常规护理。对比纠正胎龄40周时的神经检测(NBNA)情况及纠正胎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异常率。结果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纠正胎龄1个月时ABR异常率差别不明显(P>0.05);纠正胎龄3、6个月时ABR异常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早期使用rhEPO并施以相应护理可有效的防治脑损伤的发生及减轻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45-47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血糖的临床干预阈值。方法早产儿共107例,入院后连续监测血清葡萄糖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6h。根据血糖水平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血糖维持在3.30~6.10mmol/L;Ⅰ组:监测期间至少一次血糖处于2.60~3.29mmol/L;Ⅱ组:至少一次血糖处于2.20~2.59mmol/L;Ⅲ组:至少一次血糖2.20mmol/L。利用a EEG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将相应胎龄及校正胎龄早产儿总分的平均值减去原始分得校正后总分(ATS),以消除不同胎龄及校正胎龄所致差异,该值越大提示脑损伤越重。结果(1)Ⅰ、Ⅱ、Ⅲ组间低血糖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0.03±0.85)分]比较,Ⅱ组[(0.58±0.90)分]和Ⅲ组[(1.08±1.31)分]ATS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0.07±0.87)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的ATS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Ⅲ组的ATS比Ⅱ组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能引起脑功能受损的血糖阈值,即应考虑采取临床干预的血糖阈值是2.6mmol/L,无论是否伴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优甲乐)在防治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早产儿60例。男38例,女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于生后第4天即开始予甲状腺素片治疗。所有患儿随诊至1岁,定期行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及头颅CT、B超等影像学检查,并于纠正胎龄40周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测(NBNA)同时在生后3、6、12个月各进行一次精神运动发育商(DQ)检测。结果①生后3个月、9个月头颅CT检查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好转(P〈0.05);②两组校正胎龄40周时治疗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对两组患儿于生后3、6、12个月进行DQ测定,,治疗组D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甲状腺素可改善早产儿预后,减少或减轻早产儿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60例低血糖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出生60例无脑损伤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aEEG监测结果,并分析aEEG监测结果异常程度与患儿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根据神经评分法(NBNA)评分结果将观察组患儿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较差组,比较两组aEEG监测结果,并分析aEEG监测结果异常程度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aEEG背景活动与连续性评估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较差组aEEG背景活动与连续性评估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EEG背景活动异常程度及连续性异常程度均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P<0.05);且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预后结局负相关(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aEEG监测结果与未发生脑损伤的新生儿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可通过对新生儿进行aEEG监测来评估其低血糖脑损伤的发生风险,同时还能对患儿治疗结局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辅助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的60例早产儿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中的相关内容规范治疗,如每周监测颅脑彩超,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于出生后1周的患儿辅助音乐疗法。治疗1周、2周、3周后,比较2组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周、2周、3周后NBN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2周、3周后增长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音乐疗法辅助治疗早产儿脑损伤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减轻脑损伤,方便实用,且治疗时间越长,临床疗效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联合神经元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NBNA)在胆红素脑病中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胆红素脑病10例纳入脑损伤组,同期将该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无脑损伤新生儿76例纳入非脑损伤组。比较两组中aEEG、NSE、S100B、BAEP及NBNA的变化,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脑损伤组中重度aEEG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脑损伤组的NSE、S100B、BAEP及NBNA的比例也均显著高于非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脑损伤的诊断性能分析显示,aEEG、NSE、S100B、BAEP及NBNA的AUC分别为0.896、0.734、0.720、0.750、0.550。联合5个因素的AUC为0.993,提示诊断价值很好。结论 aEEG联合NSE、S100B、BAEP及NBNA对胆红素脑病的诊断价值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晚期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的数据变化特点,探讨分娩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晚期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收集58例晚期早产儿在出生后72 h内及出生后7 d的aEEG资料,分析带宽、睡眠周期、边界电压及背景活动,对比产前2周内曾应用地塞米松与产前未应用地塞米松的晚期早产儿aEEG数据资料。结果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组纳入30例晚期早产儿,产前未应用地塞米松组纳入28例晚期早产儿,在出生后72 h内aEEG参数比较中,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组患儿活动睡眠期的上边界电压低于未应用组,活动睡眠期及安静睡眠期的下边界电压高于未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后7 d的aEEG参数对比中,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组患儿活动睡眠期及安静睡眠期的下边界电压高于未应用组,安静睡眠期的带宽窄于未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背景活动与睡眠周期的比较中,两组患儿在不同aEEG采集时间段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可使晚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早产儿出院后体格生长的差异。探讨影响早产儿早期体格生长的可能因素。方法在出院后随访的早产儿中,选择资料完整的114例,按出生时胎龄进行分组,比较其校正胎龄约40周、校正月龄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差异。收集可能的影响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早期体格生长的可能因素,再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两比较,校正胎龄40周时,28~30周、30~(+1)~32周组身长与32~(+1)~34周比较,28~30周组头围与32~(+1)~3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1个月龄时,28~30周组体质量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组身长与32~(+1)~3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6个月龄时,32~(+1)~34周身长与34~(+1)~36~(+6)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是早产儿体格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父母文化程度高低可影响早产儿体格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的并发症特点及围生期因素,为提高SGA的诊治措施及降低其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晚期早产儿489例,根据胎龄与出生体重的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SGA组70例,AGA组419例,对孕产妇及其早产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围生期及早产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SGA组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AGA组,而住院天数长于A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早产儿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GA组母亲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过多/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AGA组,而胎膜早破则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GA组早产儿窒息、喂养不耐受、颅内出血、低血糖症及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晚期早产儿中,SGA早产儿出生体重更低,住院天数更长,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GA早产儿,其中低血糖症发生率最显著,发生SGA的围生期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过多/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多胎妊娠。需加强对晚期早产儿中SGA的预防和治疗,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早产儿脑损伤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水平的相关性,为早产儿脑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2014年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早产儿204例,根据胎盘组织病理结果分为宫内感染组104例和非感染组100例,检测两组患儿血清CRP、IL-1β、IL-6、IL-8水平,根据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价早产儿脑损伤结果,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儿aEEG异常率高于非感染组,血清CRP、IL-1β、IL-6、IL-8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均<0.05);感染组脑损伤早产儿的血清CRP、IL-1β、IL-6、IL-8水平均高于无脑损伤早产儿(P均<0.05);宫内感染早产儿脑损伤与血清CRP、IL-1β、IL-6、IL-8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CRP、IL-1β、IL-6、IL-8水平与宫内感染早产儿脑损伤具有相关性,可为早产儿脑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和样本熵的特点,为新生儿临床脑功能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转入新生儿科观察或治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于出生6小时内进行脑功能监测,每次记录至少8小时.所有的aEEG资料进行电压计算,对活动睡眠(AS)和安静睡眠(QS)阶段的aEEG相关指标和样本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随着出生时胎龄的增加,新生儿aEEG成熟的睡眠觉醒周期的出现率呈上升趋势,各胎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出生胎龄的增加,大脑前后半部振幅电压值均呈上升趋势,样本熵值呈下降趋势,各胎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新生儿生后aEEG脑发育特征随出生胎龄的增加,新生儿脑电生理活动逐步发育成熟;aEEG和样本熵能较好地反映新生儿的脑成熟度水平,可联合应用于临床对新生儿脑功能成熟度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宫外生长迟缓早产儿出院后不同的强化营养强度及时间对其生后1~6月龄体质量、身长、头围等体格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宫外生长迟缓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好转出院的宫外生长迟缓早产儿共17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足量强化营养至校正胎龄40周后改半量强化营养至校正月龄6月龄,B组给予足量强化营养至体质量达同校正胎龄平均体质量的第10百分位(P10)后改半量强化营养至体质量达同校正胎龄平均体质量的第25百分位(P25).分别在校正胎龄40周、校正月龄1~6月龄进行体格发育指标测定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A、B两组早产儿在校正月龄6月龄体质量[(7643±359)g、(7452±305)g]、身长[(66.1±1.3)cm、(65.7±1.0)cm]、头围[(42.2±0.7)cm、(42.0±0.6)cm]均达同校正月龄平均体质量、身长、头围的第10百分位(P10)以上;A、B两组早产儿在校正胎龄40周、校正月龄1月的体格发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儿在校正月龄2~6月龄体质量、身长、头围均超过B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严重宫外生长受限(出院时体质量小于同校正胎龄平均体质量的第3百分位)的早产儿,B组在校正胎龄40周、校正月龄1~6月龄体质量、身长、头围略大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量强化营养至校正胎龄40周后改半量强化营养至校正月龄6月龄及足量强化营养至体重达同校正胎龄体重的P10后改半量强化营养至体重达同校正胎龄体重的P25这两种营养策略均能帮助宫外生长迟缓早产儿实现追赶生长,前者较后者总体有优势,但对于严重宫外生长受限的早产儿采用后者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