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患者接受石膏外固定治疗,B组患者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12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B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B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石膏外固定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确切,可加快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泌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钢板固定,给予观察组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2/24)]低于对照组[54.16%(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关节功能,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空心钉和克氏针两种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外髁Ⅱ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50例儿童肱骨外髁Ⅱ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5例,A组患者给予空心钉固定治疗,B组患者给予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为儿童肱骨外髁Ⅱ型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结果:A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优良率为92.0%,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优良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2.0%)明显低于B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钉和克氏针固定在治疗儿童肱骨外髁Ⅱ型骨折的疗效相近,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克氏针固定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空心钉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东莞市塘厦医院收治的7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钢板固定方法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97.14%)高于A组(71.42%),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A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可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对比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过程中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2种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均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其中A组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B组则实施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腕关节功能。结果: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长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案中,外固定支架以及切开内固定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外固定支架不会造成过于严重的术创,可促进患者康复;而切开内固定处理对于关节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获嘉县中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9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优良率为84.91%(45/53),观察组优良率为98.11%(52/53),观察组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98%(9/5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7%(2/5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解剖钢板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减轻机体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7):663-665
目的比较髓外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不同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12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法分为髓外固定组(n=48)和髓内固定组(n=81),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髓外固定组A1、A2、A3型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0%、82.4%、45.6%,A1、A2、A3型骨折治疗优良率逐渐降低(P<0.05);髓外固定组A1、A2、A3型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4.4±4.7、48.6±4.5、46.2±6.3,A1、A2、A3型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逐渐降低(P<0.05)。髓内固定组A1、A2、A3型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4.2%、82.1%、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固定组A1、A2、A3型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0.1±4.2、49.4±5.0、5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1型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髓外固定组A1型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髓内固定组(P<0.05);2组A2型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固定组A3型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髓外固定组(P<0.05)。结论 A1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优先考虑髓外固定,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应首选髓内固定;对于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需根据患者年龄、身体对手术的耐受力、骨骼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8.
蔡穗东  符瑜亮  陆武泽 《海南医学》2016,(18):3044-304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40例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A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8.46%,对照组为93.33%,观察组B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0.91%(30/33),对照组为90.63%(29/3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7.27%(3/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A型和B型骨折患者治疗后的桡骨短缩、尺偏角、掌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型骨折患者的桡骨短缩值为(2.415±0.589) 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866±0.776) mm,尺偏角、掌倾角分别为(12.331±1.553)°、(2.123±7.445)°,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8.423±0.817)°、(6.158±4.7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A、B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相当,但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则明显不及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不同内固定方法在锁骨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5例。A组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MIPPO),B组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术(LCD),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骨折愈合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出血量(45.6±6.3)ml、切口长度(3.4±1.3)cm、骨折愈合时间(11.9±2.1)周均显著低于B组(51.2±6.1)ml、(6.7±1.6)cm、(14.6±2.5)周,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7.14%及骨折愈合有效率94.29%均显著高于B组80.00%、77.1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与LCD治疗效果均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MIPPO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较小、骨折愈合时间短,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有效率更高,患者耐受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卢微波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86-2387
目的观察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内固定克氏针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总优良率(93.33%)较对照组高(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效果较好,能帮助患者进行早期锻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腕关节背伸角、掌倾角和尺偏角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腕关节活动度和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效果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8):76-78+82
目的 分析外固定支架和有限内固定联合治疗在四肢创伤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64例。按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并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8.6±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来说,采取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可有效提升固定效果,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股骨干骨折行髓内外固定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09年4月—2014年4月该院诊治的股骨干骨折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髓外固定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行髓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相关有效性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92.00%高于对照组78.00%,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项治疗相关有效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行髓内固定治疗较髓外固定治疗效果更佳,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0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1例。对照组接受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 a,统计两组治疗优良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4.06%(95/101)]高于对照组[85.15%(86/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且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0月桐柏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四肢关节功能[肘部骨折疗效(Broberg-Morrey)评分、膝关节(HS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恢复情况、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Broberg-Morrey、Harris及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效果显著,可促进四肢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骨折愈合及完全负重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弹性钛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自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小儿长管骨骨折患儿86例,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弹性钛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临床治疗优良率、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优良率(95.35%)高于对照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钛髓内钉内固定可有效减轻小儿长管骨骨折患儿疼痛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儿预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复杂性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该院住院部治疗复杂性Pilon骨折的患者9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性Pilon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研究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52例在2010年4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其中26例实行锁定加压钢板,属于治疗组;另26例实行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属于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疗效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通过观察计算,发现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8.5%(23/26),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65.3%(17/26),且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15.3%(4/26),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57.7%(15/26),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过程中,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相比,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极其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优良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68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足部功能优良率(94.12%)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提高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7):612-614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与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8例,其中36例给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32例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外固定组),对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Baumann角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内固定组患儿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8.9±6.4)min、(53.1±3.4)d,外固定组患儿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2.4±12.8)min、(76.3±5.5)d,内固定组患儿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患儿术毕时、术后3个月时Baumann角分别为(70.9±11.2)°、(68.5±10.2)°,差值为(2.4±1.2)°;外固定组患儿术毕时、术后3月时Baumann角分别为(71.6±10.5)°、(65.4±8.4)°,差值为(6.2±2.0)°;内固定组患儿术后3个月Baumann角变化显著小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患儿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6.1%(31/36)、62.5%(20/32),内固定组患儿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外固定组(χ~2=4.816,P<0.05)。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2/32)、5.6%(2/36),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快、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