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寇海燕  梁莉  苏金花  陶丹丹 《医学综述》2014,20(17):3264-326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武警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并选取同期来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的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门静脉血流量(Qpv)。并且对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对Dpv、Qpv及Vpv的检测,肝硬化组分别为(14.4±1.2)cm、(1123.3±175.5)mL/min、(11.4±1.3)cm/s;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3±1.0)cm、(1023.4±212.6)mL/min、(19.8±3.5)cm/s。肝硬化组的Dpv和Qpv值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Vpv值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Dpv、Qpv及Vpv值结果显示:A级患者分别为(12.4±1.6)cm、(1064.2±200.5)mL/min、(16.8±2.4)cm/s;B级患者分别为(14.6±1.3)cm、(1123.4±211.8)mL/min、(12.4±1.5)cm/s;C级患者分别为(16.3±1.5)cm、(1180.5±221.8)mL/min、(10.5±1.1)cm/s。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Dpv、Qpv均呈正相关(r=6.231,P<0.05),与Dpv、Qpv均呈负相关(r=-2.424,P<0.05)。结论临床中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能够有效地判断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程度,也能够判断肝硬化患者是否发生门静脉高压的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属于无创、操作简单、可重复操作,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探寻HLD肝硬化程度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57例HLD肝硬化患者于空腹静息状态下门静脉内径(Dpv)和脾静脉内径(Ds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血流速度(Vspv),计算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pv),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查,并以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①HLD肝硬化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脾静脉血流量增加,肝功能损害越严重,变化越明显。②门静脉血流量在Child A、B级组比正常人增加,而在ChildC级组比正常人减少。结论 HLD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程度不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不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HLD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状态与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 65例肝硬化患者 (A组 1 3例 ,B组 2 2例 ,C级 30例 )和 2 4例正常人的门静脉内经(Dpv)、门静脉血流速度 (Vpv)、门静脉血流量 (Qpv)、脾静脉内经 (Dsv)、脾静脉血流速度 (Vsv)及脾静脉血流量 (Qsv)。结果 :A ,B ,C级肝硬化患者Dpv,Dsv按A ,B和C顺序逐渐增宽 (P <0 .0 5) ,Vpv ,Vsv逐渐减慢 (P<0 .0 5) ,Qsv及Qsv/Qpv值明显加大 (P <0 .0 1 ) ,Qpv无明显变化 (P >0 .0 5)。结论 :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有助于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储备功能、门静脉高压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对肝硬化患者肝损害及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51例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A、B、C级分别为19、21、11例)和31名正常对照分别用硝酸还原酶及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NO、ET水平;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受试对象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用自动分析生化仪检测受试对象肝功能。结果: 肝硬化各组(Child-PughA、B、C级)血浆中NO、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各组患者血浆中NO、ET水平随肝功能恶化逐渐升高,各级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肝硬化患者血浆中NO/ET较对照组升高(P<0.01);NO/ET在Child-PughA、C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Child-PughB、C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各组的门静脉血流量(PVBF)、脾静脉血流量(SVB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Child-PughC级升高更明显,Child-PughC级与ChildPughA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hild-PughC级与B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浆中NO、ET含量与PVBF、SVBF呈显著正相关,而对照组与上述各递质间无直线相关关系。肝硬化有腹腔积液组患者NO、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无腹腔积液组(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中NO和ET水平可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对肝功能预测有重要意义。NO、ET在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形成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测5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hildA级20例,B级20例,C级10例)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p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sv)、脾静脉血流量(Qsv),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肝硬化患者Dpv、Dsv增宽,Vpv、Vsv减慢,Qsv增加;肝功能损害越严重,变化越明显。结论:CDFI提供的信息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及肝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测定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不同肝功能状态下的血清表达,以探讨其二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最大截面直径(PVD)及血流速度(PVV);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浓度。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按照肝功能Ch ild-Pugh分级,各组血清NO水平依次升高。肝硬化患者PV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VV显著低于对照组,按照肝功能Ch ild-Pugh分级,其中C组内径显著大于A组及B组、PVV显著低于A组及B组,PVD和PVV在A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血清NO水平与PVD呈正相关;与PVV呈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内脏高动力循环和门静脉高阻力状态。NO影响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清NO水平在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国信  郑洁  朱剑芳  张伦理 《广东医学》2007,28(10):1665-166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肤(CG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与肝功能损害和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42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对照组门静脉及脾静脉的直径、流速和血流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浆ET-1和CGRP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浆ET-1和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肝硬化患者分为A,B,C 3组,各组血浆ET-1和CGRP水平依次升高.合并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血浆ET-1和CGRP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腹水者.血浆ET-1和CGRP水平与门静脉和脾静脉的直径以及脾静脉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ET-1及CGRP水平升高反映了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同时在门静脉高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当归对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利用脉冲超声多普勒对26位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服用当归煎剂后,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长期服用当归后(10~12周),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量(Qsv)显著下降(P<0.05~0.01),而门静脉与脾静脉血流速度(Vpv、Vsv),门静脉血流量(Qpv)均无显著变化(P>0.05),当归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粘滞性,降低脾循环亢进而改善门脉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门静脉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对诊断肝硬化的意义。方法 运用CDFI超声检查40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按Puph肝功能分级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脉冲多普勒(PW)可显示血流速度正常、减低或双向血流;血流速度、血流量随着Puph肝功能分级程度严重而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并随着肝硬化严重程度其水平不断上升(P<0.01~0.05);肝硬化组ET-1与NO含量呈正相关(r=0.654,P<0.01);血浆NO含量与门静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及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呈负相关(r=-0.415,r=-0.359,r=-0.433,P<0.05)。结论 门静脉CDFI不仅能诊断肝硬化,而且能判断肝硬化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正常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食管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观察血流流向。结果食管静脉曲张组与无食管静脉曲张组Dpv、Dsv较正常组宽,Vpv、Vsv较正常组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静脉曲张组与无食管静脉曲张组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Dpv、Dsv分别为(1.49±0.10)cm、(0.95±0.53)cm较重度窄低,Vpv、Vsv分别为(13.03±1.26)cm/s、(10.71±1.28)cm/s较重度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血流离肝率为61.29%较对重度组的1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反映脾静脉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在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1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本院体验的1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肝功能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以及研究组中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ALB、CHE、CHO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TBA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Child-PughA级ALB、CHE、CHO及TBA指标均高于Child-Pugh C级(P<0.05).结论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与评估肝硬化进展的有效手段,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目的通过系统测定大鼠肝硬化发展过程中肝细胞凋亡的变化,与常规肝功能测定结果比较,了解上述指标与肝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取Wistar大白鼠90只分为3组,分别为9周组、12周组、15周组,每组30只,采用复合因素(CCl4,乙醇)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另取Wistar大白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作为与实验组相对应的对照组,代之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9周、12周、15周末处理9周组、12周组、15周组大鼠,同期处理相应对照组。血液标本作常规肝功检测;肝组织均作石蜡包埋,连续切片作HE染色、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在大鼠肝硬化发展过程中HE染色显示9周组、12周组、15周组分别符合肝纤维化Ⅲ、Ⅳ期、肝硬化早期,肝细胞凋亡指数(AI)在9周组(7.38±1.71)、12周组(14.81±2.99)、15周组(26.55±7.94)时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①肝细胞凋亡指数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②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对预测肝硬化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脏流入道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62例,依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不同分为A、B、C 3组,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对2组肝动脉血流量(QHA)、搏动指数(PI),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阻力指数(RI)、血流量(QPV)进行测定,并对肝脏流入道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不同肝病肝功能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A、B、C 3组的RI、PI相比较,B组肝硬化患者明显较A组高。肝脏流入道血流动力学改变在A、B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病变患者与健康参照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固有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与肝病变程度呈正相关,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加重而降低,门静脉内径、血流量随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加重逐渐增高。结论肝硬化肝脏整体流入道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有较好的相关性,肝动脉血流的异常改变可为肝硬化诊断提供依据,对肝硬化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志琴 《微创医学》2002,21(2):131-132
目的观察晚期妊娠妇女肝功能指标的改变.方法使用Beckman SYNCHRON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20名晚期妊娠妇女、30名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肝炎的患者及30名正常体检对照人群进行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晚期妊娠妇女肝功能指标中,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碱性磷酸酶(ALP)及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其他肝功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肝炎患者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晚期妊娠时蛋白质及二酶的改变为正常生理现象,而非肝脏疾患所致.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肝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107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临床格拉斯评分(GCS)分型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并以43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颅脑损伤患者在24 h内纤维蛋白原(FIB)和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后轻、中、重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FIB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和重型组肝功能指标AL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AST水平比较与轻型组、中型组AS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肝功能测定对颅脑损伤程度判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