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以白金甘胃汤为基础方,设立3个证型:胆胃郁热或胆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热以肝胆热扰胃府为主,寒则脾胃虚寒水谷运化无权,寒热错杂则在于肝火脾虚共存相互戕害胃府为主。胆胃郁热证以白金甘胃汤加小柴胡汤治疗;脾胃虚寒证则以白金甘胃汤加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寒热错杂证则用白金甘胃汤加乌梅丸治疗。临证可配合腹部"三六按摩"法、"胃肠乐"肚脐贴等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2.
杨帆  林峰 《西部医学》2020,51(5):31-33
目的观察和降息酸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予和降息酸汤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量表、中医症候积分量表评估GERD改善情况,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GAS、MTL水平明显提高(P<0.01),RDQ积分、中医主要症候积分明显降低(P<0.01),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和降息酸汤可能通过上调胃肠GAS、MTL的分泌,从而促进胃肠排空,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 (GERD)是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当反流导致食管粘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RE)。GERD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 ,人群中约 7%~ 15 %有胃食管反流症状[1] ,我国北京、上海在 1996年调查结果 ,GERD的患病率为 5 .77% ,RE为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当归属于中医学之吞酸、吐酸、胆胀、嘈杂、胃脘痛等范畴。认为本病的病位在食管和胃脘,与肝、胆、脾、胃、肺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是胆胃不和,胃失和降,以正虚为本,气郁、食滞、痰瘀、湿热为标。具体可分为胆热犯胃、肝胃不和、痰气郁阻、脾胃湿热、瘀血阻滞、脾胃虚弱、胃阴不足七种证型。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病理性反流是发作频繁或持续,导致了食管炎、食管不适的症状或呼吸道疾病等.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要根据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治疗的经济性来选择治疗方式和药物.儿童大多数病理性反流经保守治疗,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颜殷红 《中外医疗》2011,30(27):24-25
目的 评价以烧心、返流等症状为基础的胃食管反流病问券(RDQ)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门诊GERD患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依据.方法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362例患者进行RDQ调查,得分≥12分者诊断为GERD;同时以胃镜检查和24h食管pH监测其中任何一项阳性作为GERD的诊断标准,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RDQ的诊断价值.结果 依据RDQ评分标准诊断的灵敏度(90.22%),特异度(62.77%),阳性预测值(79.92%),灵敏度较好,特异性较差,易漏诊部分症状不典型的GERD患者.结论 通过RDQ诊断GERD者与通过胃镜或24h食管pH检测诊断GERD者比较,对无警报症状的患者较高的诊断性,以及其具有的长远的研究价值,对临床诊断,特别是基层医院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铁镛 《北京医学》2007,29(12):736-737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和论文铺天盖地.国内有些学者曾指出,GERD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裂孔疝(HH)之间有什么关系和区别?过去的一些疾病是否可用GERD代替?我国有极丰富的临床资源,完全有条件对上述问题进行切磋、讨论及研究,提出我们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张文书 《中外医疗》2009,28(29):66-66
本文全面阐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根据医嘱给予黏膜保护药、制酸药或硝苯地平等药.使患者认识到情绪也是诱发因素之一,保持好的心态也是治疗的关键.鼓励病人有效地咳嗽,清除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反复、耐心地向病人讲解各种特殊检查及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慢性症状和(或)组织损伤.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酸.GERD为一种多发病,近年我国学者对北京和上海城乡5000例问卷调查显示,伴有反流症状者分别为10.19%和7.76%,推测GERD 的患病率为5.77%.而国外对GERD患病率的报道不一,一般患病率为7%~15%,也有高达20%以上的.GERD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越来越多地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功能障碍导致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所致。GERD的发病率高,在西方国家约有20%~40%的成人常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其中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患病率亦达7%~15%。我国对部分地区成人调查资料统计,GERD的患病率为5.77%,RE为1.97%,但估计实际患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多发病。传统认为GERD的发展过程是:非糜烂性食管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目前这一观点受到挑战。晚近Fass等提出RE、NERD、和BE为GELID发病的3个独立类型,三者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较少发生相互转变。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PPl)的问世,对深入研究GERD的诊断和采取个体化治疗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的疾病,中医治疗有明显的优势,作者通过对有关胃食管反流病文献的总结,从病因病机认识、辨证分型认识、中医治疗等方面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了综述,希望对中医临床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与酸或胆汁相关,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流及刺激症状,可伴有食管外表现。约1/3的GERD有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 E)。根据其内镜下表现,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非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与呼吸系统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文元  穆华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3):1934-1936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s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对食管黏膜刺激或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或食管炎症的综合征。该综合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预测患病率为2.5%-4.7%。  相似文献   

16.
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蠡  林绍贤 《河北医学》2008,14(3):287-289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6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d,莫沙必利5mg,3次/d,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法莫替丁20mg,2次/d,莫沙必利5mg,3次/d,口服,于治疗后2、4、6周观察胃烧心、反流、反酸、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食管炎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4、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86.67%,96.67%,对照组治疗2、4、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63.33%,66.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6周后内镜下A、B、C-D级食管炎治愈率分别达92.86%,84.61%,66.70%,对照组治疗6周后内镜下A、B级食管炎治愈率分别为40.00%,30.77%,C-D级食管炎治愈率为零,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观察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及其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西医对照组各50例,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胃镜下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6个月复发率的比较,治疗组21.7%,对照组55.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呼吸系统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美云  孙晓红 《医学综述》2008,14(23):3531-3533
胃食管反流病可通过反流物激发食管-气道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气道痉挛和食管内反流物吸入气道内,损害支气管肺组织两种机制导致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与胃食管交界处抗反流屏障、食管体部清除功能和上食管括约肌屏障功能降低以及食管外抗反流功能降低等有关。治疗方面主要是以足量质子泵抑制剂抗反流为主,对于抗反流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琨  段丽萍 《医学综述》2008,14(23):3534-353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并且,经典的治疗方法在部分GERD患者中疗效欠佳。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精神心理因素对GERD的影响中。本文将主要从GERD患者精神心理情况的评估,精神心理因素影响GERD患者症状的可能机制以及对GERD患者的转归影响3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当前在精神心理因素与GERD的关系中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12月在该院住院时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的7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联合组,同时选取单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的56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单用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单用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8周后其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能明显提高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