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6):23-26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阿司匹林组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抗凝治疗,联合组接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抗凝治疗,分析两组治疗过程中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过程中,PT、APTT及INR呈升高趋势,FIB及PAR呈下降趋势(P<0.05),入组时及治疗7d时比较,两组间PT、APTT、INR、FIB及PAR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14d及治疗28d时,联合组PT、APTT及INR高于阿司匹林组,FIB及PAR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中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在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凝血及血小板聚集率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3.33%,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IL-6、TNF-α、hs-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6(34.15±3.14)pg/ml、TNF-α(103.23±18.40)pg/ml、hs-CRP(7.53±1.35)mg/L较常规组的(43.71±3.56)pg/ml、(137.88±20.41)pg/ml、(9.54±1.81)mg/L更优,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APTT、PT、Fb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性与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14例,用药后测定血小板功能。根据抗血小板抵抗将其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氯吡格雷抵抗组,阿司匹林敏感组与氯吡格雷敏感组。比较各组血小板参数与凝血指标并分析抗血小板抵抗与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D-二聚体(D-D)、凝血酶凝结时间(TT)]的相关性。结果 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后患者组的PT、APTT、TT均较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D-D、PDW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敏感组与抵抗组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敏感组和抵抗组在TT和PDW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大剂量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1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65例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凝血指标中PT、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IB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复发率与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凝血指标,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与分析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噻氯匹定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术后凝血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栓素B2水平.结果:治疗组术后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与参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术后血栓素B2水平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不会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凝血功能造成影响,利于改善血小板聚集情况、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某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阿司匹林)和研究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各40例,比较治疗效果,如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95%)高于对照组(75%)(P0.05)。治疗前组间NIHSS评分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PT、APTT、PAR、LVEF指标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PAR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APTT、PT比较,差异较小(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7.50%)低于对照组(35%)(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高效且安全,可显著缓解其神经功能,改善其PT、APTT等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9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运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治疗后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6.05±1.02)分,低于对照组的(9.67±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阿托伐他汀钙与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凝血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取活血化瘀方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无效30例,有效16例,痊愈34例,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无效12例,有效18例,痊愈50例,总有效率为85.0%,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FIB、APTT、PT分别为(2.59±0.18)g/L、(31.12±2.64)s、(11.43±1.24)s,观察组的FIB、APTT、PT分别为(1.96±0.13)g/L、(36.26±2.51)s、(15.49±1.31)s,经t检验,观察组的APTT、PT明显高于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方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某院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阿司匹林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67%)显高于对照组(8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ST段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LT、PT、APT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SD、LEVDD指标数据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状况,患者凝血相关指标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建议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伍基优 《海峡药学》2016,(5):133-134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方法 选择并纳入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8例.所有患者行对症处理,独用组辅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合用组辅以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对比两个组别患者总有效率、副作用、治疗前后发作频率、PT、APTT、心电图ST降幅的变化.结果 合用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独用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独用组,经x2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患者治疗后发作频率、PT、APTT、心电图ST降幅均明显优于独用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t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心功能,且可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施金婵  张豪  宋昌军 《贵州医药》2023,(12):1873-1874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运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者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服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聚集率、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出对照组(P<0.05)。服药后,研究组IL-6、TNF-α、IL-18、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服药后,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效果更为理想,不仅能够减轻患者机体的炎性反应,同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应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高于对照组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76±1.35)分低于对照组的(14.73±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FIB、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3.45±1.01)s、(28.01±1.72)s、(2.43±0.21)g/l、(0.31±0.07)mg/l,优于对照组的(12.39±1.02)s、(25.73±1.89)s、(2.80±0.42)g/L、(0.37±0.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对促进患者康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李佳 《中国实用医药》2022,(16):122-124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21±1.75)分低于对照组的(14.88±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合用对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经头颅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服用阿司匹林0.1g,一天一次,观察组服用阿司匹林0.1g加低分子肝素5000单位,皮下注射每12h注射1次,治疗10d。观察用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服药前后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服药前后PT、FIB及PLT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PTT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合用对脑梗死患者APTT有影响,但对其他凝血功能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华法林与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2020年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miR-26、miR-233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043,P=0.04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B、INR高于对照组,PT、TT、APTT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FIB、INR高于治疗前,PT、TT、APTT长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尤瑞克林辅助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山东省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9例。参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尤瑞克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意识状态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 88%高于参照组的77.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意识状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尤瑞克林辅助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好,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具有积极意义,能降低患者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1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3例,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两组完成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胃出血率。结果治疗28 d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A)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G)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并且氯吡格雷组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延长(P<0.05),且氯吡格雷组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氯吡格雷组的胃黏膜出血发生率为4.8%,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的17.5%(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可用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参照组(90例)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90例)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IL-33、IL-8、hs-CRP;心超测定左室重构LVEDd、LVESd、LAD、PWT、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33、IL-8、hs-CRP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33、IL-8、hs-CR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LAD、PWT明显降低(P<0.05),LVEF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参照组(P<0.05),LVEDd、LVESd、LAD、PWT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明显抑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和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分别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患者血清β2-M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入组的91例PAD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随机分成阿司匹林治疗组(29例)、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组(32例)和西洛他唑+阿司匹林治疗组(30例),分别观察治疗4周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组血清TNF-α、hs-CRP和β2-M水平治疗前后降低明显(P〈0.05),下降幅度比较提示氯吡格雷组及西洛他唑组TNF-α、IL-1、IL-6、hs-CRP、β2-M下降幅度显著大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格他唑组TNF-α、β2-M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NF-α、hs-CRP变化与β2-M变化呈正相关(r=0.46,P=0.03;r=0.77,P=0.04),使用3组药物均可缓解PAD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氯吡格雷或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的二联用药治疗具有显著的抗炎疗效,可明显降低体内TNF-α、hs-CRP、β2-M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且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疗效和安全性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新发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组(治疗组),持续治疗21 d,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SS评分,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降低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少,未见严重出血事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