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香丹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AP)临床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胃肠减压、补充电解质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静脉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香丹注射液。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凝血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愈率显著提高(P0.05);肠鸣音、腹痛、腹胀临床症状及血淀粉酶、尿淀粉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生长抑素相比,采用香丹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AP能够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治愈率、减轻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徐冰  赵剡  夏剑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2):206-208,211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检测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延长(P<0.05);研究组PT和TT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INR和APT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IB、PT、APTT、TT和I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高凝状态,纠正休克后期的凝血功能紊乱,以减少休克后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I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三七总皂甙注射液对脓毒症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25例加用三七总皂甙注射液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3和7d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浓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Plt、PT、TT、APTT、FIB和D-D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第7d两组Plt和FIB有明显差异(P0.01,P0.05)。对照组患者的PT、TT和APTT呈延长趋势,观察组患者的PT、TT和APTT无明显延长或有所缩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第7d的PT、TT和APTT明显缩短(P均0.05)。对照组患者的D-D浓度呈略升高趋势,观察组患者的D-D浓度稍升高后即逐渐下降,至治疗后第7d,两组间D-D浓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三七总皂甙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早产儿凝血功能及对出现异常早产儿输入血浆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1日至2016年01月期间我院45例足月儿(对照组)及45例早产儿(观察组),检测记录两组新生儿PT、FIB、TT、APTT、PLT,分析两组新生儿24h内凝血功能状态,并对凝血功能出现异常的早产儿采取输血浆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复查早产儿凝血功能,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PT、TT、APTT、PLT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输血浆后FIB、TT显著高于输血浆前,(P0.05);早产儿输血浆后APTT、PT显著低于输血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输血浆前后PLT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凝血功能低于足月儿,因此临床上应加强重视早产儿凝血功能状态,输血浆能有效改善早产儿预后及提高胎儿存活率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对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00例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单药组,各100例。单药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与利伐沙班治疗,联合组另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房颤发作情况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出血及血栓栓塞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房颤发作频率及发作时的ST段压低程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房颤发作频率及发作时的ST段压低程度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单药组(P0.05);两组疗效等级分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PT、APTT、TT均明显长于治疗前(P0.05),FIB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PT、APTT、TT均明显长于单药组(P0.05),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血栓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明显改善房颤发作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延长血浆PT、APTT、TT,提升FIB水平,并可明显降低血栓栓塞发生率,且未明显增加出血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香丹注射液,对比2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和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 (P <0.05);2组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IgA、IgG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PLT、PT、APTT、FI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明显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PT、APTT、FIB、PLT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以及静脉血血小板记数 (PLT) ,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 :PT、APTT、FIB测定采用COATPONⅣ-Plus血液凝聚仪 ,PLT测定采用SysmexKX -2 1血球记数仪 ,对 97例肝硬化患者和 5 0例健康体检者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浆PT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差异极显著 (P <0 0 0 1) ,APTT两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0 1,FIB两组差异极显著 ( P <0 .0 0 1) ,PLT两组差异极显著 ( P <0 .0 0 1)。结论 :四项指标的检测对于防治肝硬化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采用抽签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术前、后血小板相关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8.62±11.01)min、手术切口(31.26±7.12)mm、出血量(24.10±5.68)m L、住院时间(5.16±3.12)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PT、APTT均较术前降低,D-D、FIB、PLT均较术前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PT(10.79±0.31)s、APTT(28.86±0.61)s,均较对照组降低,D-D(为999.0±551.99)μg/L、FIB为(3.98±0.19)g/L、PLT为(198.09±27.01)×109/L,均较对照组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但术后患者的D-D、FIB水平进一步升高,PT时间显著缩短,易引起术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凝血检验指标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诊治的10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同时期入院体检自愿接收凝血指标检验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检者PT(外源性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TT(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时间)、FIB(纤维蛋白原含量)和INR(国际标准化比值)差异,以此为依据分析凝血指标检验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意义所在。结果观察组PT、APTT、TT及INR水平同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FIB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结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PT、APTT、TT及IN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FIB明显降低,可知凝血指标检验在其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道、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同部位肿瘤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定量检测对照组(40例)、呼吸道肿瘤组(40例)、消化道肿瘤组(40例)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呼吸道肿瘤组PLT、PT、APTT、TT、FIB及D-D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消化道肿瘤组PT、FIB、APTT及D-D含量高于对照组,呼吸道肿瘤组FIB高于消化道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及消化道恶性实体瘤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恶性实体瘤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无关,与肿瘤细胞自身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1.
腹部手术患者凝血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5例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并与50名对照组的凝血指标比较。结果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血浆FIB高于正常对照组,PLT、PT、TT、APT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血浆PLT数量和FIB均显著降低,PT、TT、APTT延长,但FIB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死亡组PLT水平低于生存组,PT、TT、APTT、FIB无明显变化。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常呈高凝状态,术后则可呈现高凝、相对纤溶抑制和低凝,术后PLT降低,PT、TT、APTT延长可作为预测患者死亡的危险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培养凝固酶阳性球菌(金葡菌)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改变.方法 检测37例血培养金葡菌感染患者和41例血培养凝固酶阴性球菌感染患者血浆的PT、APTT、FIB、D-二聚体,并与4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金葡菌组与凝固酶阴性球菌组、健康对照组比较,PT、APTT均延长(P<0.01),D-二聚体浓度升高(P<0.01),FIB含量降低(P<0.01).凝固酶阴性球菌组与健康组比较,APTT、D-二聚体均有显著差异(P<0.01),PT、FIB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培养金葡菌感染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导致PT、APTT明显延长,D-二聚体含量升高,FIB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面积烧伤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影响.方法将烧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应用血必净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PLT PT INR APTT TT FIB 均趋于正常.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烧伤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有显著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73-77
目的 探讨老年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差别。方法 选择2017年4月到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急性阑尾炎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40)和开腹组(n=40),开腹组患者采用开放性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情况指标及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小于开腹组;PLT、PT、APTT、TT在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PLT、PT、APTT、TT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为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T、APTT、TT为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腹腔镜组的PLT、PT、APTT、TT与开腹组的数据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FIB、DD在不同时间点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FIB、DD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DD均为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FIB、DD的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数据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腹腔镜组血栓发生率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阑尾炎患者使用腹腔镜下切除手术可取得显著效果。但腹腔镜下的阑尾切除手术造成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风险较高,需要在围手术期对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真武汤对IgA肾病大鼠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探讨真武汤对IgA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肾炎四味片组(剂量为0.864 g·kg-1·d-1),真武汤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6.8、8.4、4.1 g·kg-1·d-1),每组10只。采用联合应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脂多糖(LPS)+CCl4的方法制备实验性IgA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4周。采用血凝仪测定各组大鼠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R)、5 min聚集率(PAR-5)及解聚率(PDR)。【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APTT均显著缩短,而TT、PTA显著延长,FIB含量及PAR、PAR-5均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真武汤高剂量组对大鼠INR、APTT、TT和FIB均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但对PT、PTA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中、低剂量组对大鼠治疗效果均不明显;真武汤各剂量组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以高剂量组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抑制率可达10.67%。【结论】真武汤可改善IgA肾病大鼠的机体高凝状况,同时增强机体血小板的抗聚功能,提高血小板解聚能力,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甲波尼龙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资料,其中有35例仅采用甲波尼龙+基础支持治疗,记为A组;剩余40例均采用甲波尼龙+基础支持+低分子肝素治疗,将其记为B组。对比2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B组血浆白蛋白高于A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和FIB低于A组(P<0.05),APTT长于A组(P<0.05),PT与A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疗效分布与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甲波尼龙能够显著改善肾功能和部分凝血功能指标,增强疗效,且不会显著增多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肝硬化患者(Child B级30例,Child C级20例)及20例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水平.结果 肝硬化Child B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imer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血浆D-dimer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Child B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Child C级组FIB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与Child B级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B级组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C级组PT、APTT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dimer水平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血浆D-dimer水平可早期了解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亢进的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出血抢救、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清HCV-RNA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82例,健康人群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HCV-RNA含量分为A组(HCV-RNA含量:105IU/ml)、B组(HCV-RNA含量:105~IU/ml)、C组(HCV-RNA含量:106~IU/ml)、D组(HCV-RNA含量:107~IU/ml)。分别检测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四项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HCV-RNA含量。分析PT、APTT、TT、FIB指标在不同血清HCV-RNA含量组中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除FIB值外,不同HCV-RNA含量组之间PT、APTT、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PT=32.91,χ2APTT=25.78,χ2TT=43.14,P均=0.000)。各组PT、APTT、TT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病毒含量≥105IU/ml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FIB值,除了病毒含量≥107IU/ml≥106~107IU/ml组外,其余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随着病人体内HCV-RNA含量的增加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对于HCV-RNA含量≥106IU/ml的病人,应随时监测病人的凝血功能,以防出现严重的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病病情发展各期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而监测患者的肝损伤程度。方法收集312例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0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比值(INR)及纤维蛋白原(FIB)。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指标的差异。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及肝癌患者PT、APTT、TT、INR、MPV及PDW测定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LT、PCT及FIB测定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肝硬化组和肝癌组凝血功能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慢性肝炎组凝血功能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PT)0.05,P_(APTT)0.01,P_(TT)0.01,P_(FIB)0.05,P_(INR)0.05)。肝硬化组的血小板计数及相关参数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PLT)0.01,P_(MPV)0.05,P_(PCT)0.01,P_(PDW)0.01),慢性肝炎组的血小板计数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PLT)0.05,P_(PCT)0.05),肝癌组的血小板计数及相关参数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对诊治肝病、病程发展、肝脏受损程度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动血凝仪测定200例健康人PT、APTT、TT、FIB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T、APTT、TT、FIB正常参考范围,并对各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CA~50自动血凝仪,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试剂盒,按仪器及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据年龄分成四组,每组50例进行测定.结果200例正常人PT、APTT、TT、FIB经正态D检验均呈正态分布(P》0.2),按95%可信区间其正常参考值分别为PT(秒)13.88±3.65;PT(INR)1.23±0.31;APTT(秒)33.78±12.86;TT(秒)16.48±4.72;FIB(g/L)2.96±1.63.经统计学t检验男、女无性别差异(P》0.05),四个组样本均数两两比较,20~40岁组与40~60岁组PT有较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项目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PT、APTT、TT、FIB测定各年龄组有不同程度差异,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正常参考值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