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 (NIPPV)在综合ICU(GICU)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Servo 30 0c ,DragEvita 2两种型号的呼吸机和鼻 (面 )罩 ,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支持通气 (BiPAP)、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 (PEEP)或容量支持通气 (VSV) ,给所选择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NIPPV。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 1h ,6h ,2 4h ,4 8h动脉血气指标、呼吸频率 (RR)、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NIPPV治疗后不同时间的PaO2 及RR均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NIPPV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通气方式 ,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 ,提高抢救成功率 ,可作为机械通气治疗综合ICU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首选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2例,根据患者应用通气方式分为有创机械通气组(对照组)及无创正压通气组(观察组),两组各36例。评估两组通气4 h和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气4 h的Pa O2、Pa CO2和Sa O2分别为(82.77±1.68)mm Hg、(57.80±1.13)%、(77.19±5.46)%,通气24 h分别为(92.48±1.41)mm Hg、(49.85±1.02)mm Hg、(93.83±6.07)%;对照组通气4 h的Pa O2、Pa CO2和Sa O2分别为(91.43±1.92)mm Hg、(52.37±0.81)mm Hg、(81.31±6.68)%,通气24 h分别为(94.55±1.30)mm Hg、(50.34±0.89)mm Hg、(94.02±7.96)%,两组比较通气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气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VAP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19±0.46)d,低于对照组的(21.31±0.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可以有效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47例患者分别视病情所需,采用Bird 6400 ST容量型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康仁38型血气分析仪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对.结果:47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36例无创正压通气成功,患者无明显不适,无通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痊愈出院.11例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通气,其中6例死亡.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而对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疗效效果显著,且无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无创正压通气易于操作,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中重度哮喘的疗效。方法将41例中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给予静脉注射甲泼尼龙,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监测患者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及肺功能PE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二组生理指标及肺功能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且气管插管率和肺炎发生率更低。结论 BiPAP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中重度哮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建议中重度哮喘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尽早加用BiPAP。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上应用日渐广泛,尤其是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其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也一直存在争议。选择合适的患者,把握无创正压通气在各种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指征是无创通气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现就无创正压通气在常见急性呼吸衰竭疾病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38例各种原因引起的A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治疗组(ST组)只给予针对病因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进行标准治疗同时加用NIPPV,面罩连接呼吸机,通气模式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加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前与治疗后1小时、6小时及第2天后每日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并监测生命体征。结果:NIPPV组治疗后1~6小时,PaO2、PaCO2和p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动脉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P<0.05),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P<0.05)。结论:NIPPV能迅速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和生命体征,提高救治成功率,可以作为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553例;其中39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有161例患者未行无创通气.比较治疗前后各项通气指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无创通气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显著改善(P<0.05).并且总的住院时间、死亡率显著低于未行无创通气组(P<0.05).结论 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应尽早实施无创机械通气,能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3例患者治疗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准备,治疗中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并对53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配合,治愈48例,好转5例,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法是直接的、安全的,具有无创性、无痛苦性、效果好的特点,是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安全而有效的手段。治疗前的心理护理,治疗中的密切观察和护理是N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血气指标的变化,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哀竭的疗效。方法将3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8例患者,治疗组20例患者。治疗组除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之外,进行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仅维持常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d后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PaCO2、PaO2、pH)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组HR、PaO2、PaCO2、pH分别为(102±15)次/min、(52.6±7.0)mmHg、(87.4±9.3)mmHg、(7.22±0.02);对照组分别为(98±20)次/min、(53.1±6.9)mmHg、(88.2±7.9)mmHg、(7.21±0.10)。治疗后,治疗组HR、PaO2、PaCO2、pH分别为(78±13)次/min、(90.8±5.9)mmHg、(54.6±8.0)mmHg、(7.42±0.03);对照组分别为(78±13)次/min、(60.6±5.4)mmHg、(70.5±8.9)mmHg、(7.39±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疗效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周宗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4):372-372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指的是不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经鼻/面罩而进行的辅助机械通气。近年来NIPPV用于各种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的治疗逐渐增多并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2月-2004年8月我院ICU运用NIPPV技术治疗32例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一些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各类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两组病情相似的呼吸衰竭患者,其中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者162例(治疗组),未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者7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及成功率、住院天数等。结果:治疗组BiPAP上机前后PaO2、PaCO2、SPO2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对比,PaO2、PaCO2、SPO2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成功撤机并出院者133例,因病情恶化转入有创通气治疗或死亡29例,成功率82%;对照组中最终仅通过常规治疗而成功出院者44例,成功率59%,经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气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3±4天,对照组23±9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疗效,明显降低插管率及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急诊留观病房于2011年8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6例,按是否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后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所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合理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合并呼吸衰竭,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临床上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总结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142例行NPPV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转归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通过观察NPPV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及生理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失败病例的失败原因。结果成功组:pH值、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2、心率、呼吸频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下降;PO2、SaO2显著性升高;失败组:治疗前后pH值呈显著下降趋势,PO2、SaO2治疗后显著性下降,心率、呼吸频率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可优先选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选择适当的患者和上机时间直接关系到治疗成功与否;治疗中严密监护患者生理参数的变化,及时转换为有创通气可增加脱机成功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治疗对策。方法:将91例ARF患者随机分为NIPPV组57例和标准治疗组34例,标准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氧疗,NIPPV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行NIPPV辅助治疗。结果:NIPPV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明显优于标准治疗组。结论: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可降低ARF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避免或减少有创通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1例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和辅助呼吸机动用评分(ARMES)等。结果 NIPPV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6 h后pH、PaO2、SaO2、RR、HR、BP、ARMES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24 h后可明显降低PaCO2(P<0.05)。3例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例5 d后顺利脱机,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河豚鱼中毒所致呼吸衰竭具有可逆性、时间性的特点,NIPPV通过提高PaO2、降低PaCO2,迅速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对于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持续正压通气,观察组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及心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分压上升,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氧分压高,血二氧化碳分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上升,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利于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提升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压力支持水平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及急诊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1例ARF患者,按照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低压力支持组(27例)及高压力支持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高压力支持组接受高压力支持水平NIPPV,低压力支持组接受低压力支持水平NIPPV。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氧分压(PaO_2)和pH值差异;比较3组患者的致死率、气管插管率与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高压力支持组HR、RR和PaCO_2均低于对照组及低压力支持组,PaO_2和pH值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支持组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均低于其他两组,住院时间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支持组治疗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66.7%)和低压力支持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力支持水平NIPPV在ARF急诊治疗中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