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国名老中医崔公让教授治疗臁疮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崔公让教授临床对臁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专方论治方法.结果:崔公让教授认为臁疮的病机以“虚”为本,关键在于“湿”和“瘀”.强调在中医内治的同时应重视外治疗法,自拟赤芍甘草汤和疮疡外洗方用于临床.结论:崔公让教授临床治疗臁疮用药精当,疗效佳.  相似文献   

2.
刘明辨治臁疮从湿热、血瘀、气虚三方面着手,概括为湿热下注型与气虚血瘀型,药用四妙勇安汤或八妙通脉汤加减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丹参通脉汤或补阳还五汤加减以补气活血、化瘀生新。同时佐中药外治法,以四畔理论为指导,通过观察臁疮溃疡皮肤和健康皮肤之间的皮色、皮温、肿势、有无触痛及疼痛等不同表现,判断臁疮的阴阳、虚实,辨治分湿热下注型、瘀血阻络型、气血亏虚夹瘀型,药用公英解毒洗剂、复方黄柏液、全蝎膏及珍珠生肌散等。  相似文献   

3.
分析总结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原则。通过分析古代医家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从气血虚、风邪侵袭、血脉瘀阻、分型辨治等方面分析现代医家辨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益气养血,活血祛风"的治疗法则,应用于临床实践,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辨治方向。  相似文献   

4.
总结王文凤主任医师辨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王文凤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肾,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以脾肾亏虚为其本,湿浊毒瘀内阻为其标,"气虚血瘀"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提出"攻补兼施,分期辨治,内外同治"的辨治思路.发病初期脾肾气虚为甚,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可选肾康宁I方加减治疗.病变中期正气亏损渐甚,邪浊内壅渐重,治疗应以扶正祛邪兼施为治疗原则,采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发病末期脾肾愈亏,而湿浊、毒邪、瘀血阻塞更为突出,治疗应以祛湿降浊、活血化瘀排毒为主,可选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过程中,需注重固护脾肾,脾肾同治,重视"活血泻浊".  相似文献   

5.
臁疮是临床较难治愈的疾病之一,危害患者的健康。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疗法,创口不易愈合导致病情反复。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臁疮取得显著的疗效,臁疮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日久、气滞血瘀、经络痹阻、湿热下注、局部皮肤失于濡养、湿毒侵淫发而为病。中医药治疗主要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内治和外治疗法,尤以外治法多见疗效也最为显著。但因其病程较久疾病的难治愈性,多种治疗方法并用从而更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文章综述了近10年中医药治疗臁疮取得的成果,以期为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总结张剑勇教授治疗痛风的经验。张剑勇教授认为痛风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以脾肝肾亏虚为本,湿热痰瘀互结为标。临床上采用分期分型治疗痛风,痛风急性期大多可辨为湿热蕴结证,辨治时应把握好清热、祛湿、宣通之药的配伍,以祛邪不伤正;痛风缓解期可分为湿热蕴结、痰瘀痹阻、脾虚湿阻、肝肾亏虚4型辨治,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注重调理脾、肝、肾功能。同时,强调应重视舌下络脉望诊的临床诊治意义,并提出活血应贯穿治疗全程,认为痛风与代谢综合征的亚组病症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超重或肥胖、空腹血糖受损或糖尿病等关系密切;此外,张教授还十分重视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痛风。  相似文献   

7.
总结吴光炯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吴光炯教授认为"虚、滞、湿、热、瘀"为本病基本病机,以虚为本,滞、湿、热、瘀为标,其中以"胃热伤气阴、热郁既久而成瘀热"与其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以养气阴、清热活血、畅气机为基本治法,并推崇病证结合,重视心理干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张杰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收集病例,对张杰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理论创新及临床思路进行分析总结,并列举医案验证。[结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方面,张教授认为脾胃亏虚为本,内外合毒为因,胃络瘀阻为标,虚、毒、瘀互结,并独创"肝脾建中、脾阳为本"理论指导临床,主张以肝脾同建、顾护脾阳为主要治法,兼顾解毒化瘀、扶助正气,临证重视舌脉合参,遣方用药遵循经方。所附医案,张教授辨为肝胃气滞、毒瘀互结,治宜肝脾同建、行气宽中、解毒化瘀,以柴平汤、胃痞汤两方加减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结论]张杰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注意肝脾同建、顾护脾阳,兼顾解毒化瘀、扶助正气,临证时重视舌脉,遵循经方,其经验值得临床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入手,认为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病机以"阳微阴弦"为核心,以中焦升降失司、上焦心阳不振、湿饮瘀浊痹阻为要点,具有本虚标实的特征;其辨治应着眼于振上焦心阳、蠲湿饮瘀浊、和中焦升降及缓心脉挛急4个层次。文章浅析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辨治思路,以期对张伯礼教授在该病诊疗中展现出的临证思维有所体悟。  相似文献   

10.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多因脾胃虚弱,加之饮食损伤、外邪犯胃、情志不畅、劳倦过度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失和.病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虚弱、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寒、热、滞、湿、浊毒、痰、瘀、痈多见.中医药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保护胃黏膜,阻止病情发展.名老中医分别从"阴"伏邪"毒"气机"瘀"痈"等辨证论治,为中医辨治萎缩性胃炎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丁樱教授分期辨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分期施治、典型病例等方面对其分期辨治经验进行总结.结果:丁樱教授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机为热、虚、瘀三种,以虚为本,热瘀为标,临床施治多以邪实阶段和正虚阶段分期论治,以银翘散、犀角地黄汤、归脾汤、知柏地黄丸、固本止崩汤、大补阴丸、茜根散等灵活化裁,临床疗效显著.结论:丁樱教授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痰是一种易复发难治性疾病,临床采用中医分期辨治,标本兼顾,气血同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谢晶日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单纯性甲胎蛋白升高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跟随谢晶日教授临证学习和对验案的整理,总结谢师运用中药治疗单纯性甲胎蛋白升高的学术观点和治疗特色,并举典型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谢晶日教授认为单纯性甲胎蛋白升高其病因主要责之于三个方面,即虚、瘀、毒。"虚"指脾虚,包括脾气虚、脾阳虚、胃阴虚;"瘀"责之于肝,包括气郁和血瘀;"毒",即湿毒、热毒、痰毒。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肝、脾,并将其病机概括为"因病致虚,因虚得实,复又因实致病"。治疗当以疏肝健脾、化瘀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临床应用每收良效。所举验案,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结论]谢晶日教授详辨病证,从虚、瘀、毒三方面辨治单纯性甲胎蛋白升高的临床经验,值得总结效法,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总结施维群教授辨治黄疸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以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方法]通过跟随施维群教授临证抄方,整理相关病例资料,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阐述和总结施维群教授治疗黄疸病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以验案举隅。[结果]施维群教授辨治黄疸思维独特,注重疾病本身的致病因素,辨证从脏腑、气血入手,认为黄疸病邪主要在于湿、瘀、热、火、虚,病位涉及肝、胆、脾、肾等脏腑。提出"治湿、治血、扶正"三大治则,以疏导湿热、运脾化浊,消瘀通络、疏肝清热,调治心脾、温补肾阳为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所举医案,予以佐证。[结论]施老师治疗黄疸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独到,其治法变通,用药灵活,在实践中行之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值得深入学习与认真体会。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尚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俞东容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归于风、湿、虚、痰、瘀,治疗上注重分型辨治,以“祛风除湿治病因,补气养血固肾气,攻坚破积治痰瘀”为治疗原则,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吴金玉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整理并分析记录吴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医案,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阐述吴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分析其诊治思路,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 吴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总以本虚标实为主,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在临床治疗中重视顾护脾胃,从脾治肾,同时兼顾补益气阴,而邪实中又以“瘀血”为要,擅用活血化瘀之法。所举医案中医辨病为水肿,属脾肾气虚、瘀血内阻之证,治以健脾益肾、活血祛瘀、益气养阴、标本同治,以后天脾气固补先天肾气,祛除湿浊瘀血,邪去正安,疗效显著。[结论] 吴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疾病,详辨病因病机,标本兼治,治疗上以脾肾亏虚、湿浊瘀血为切入点,据证化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亿平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可以消减尿蛋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其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毒相合为标,治疗上注重健脾益肾、祛瘀化湿之法,所研制七味参地颗粒治疗慢性肾炎,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代红雨教授认为,臁疮患者全身证候与其创面局部表现并非全都处于相同阶段,应整体辨证、局部辨证相结合,内治法侧重于"补虚""化瘀",外治法侧重于拔毒、调节炎症反应.臁疮的本"虚"在于肝肾所主之"筋"的先天功能不足,因此,内治法尤重补肝肾、强筋力.臁疮创周的改变与微循环障碍、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创周与创面的状态有很大相关性,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范永升教授治疗小儿多形性红斑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和收集整理范永升教授治疗小儿多形性红斑的医案,分析范教授对小儿多形性红斑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范教授辨治小儿多形性红斑临床经验,并举案例佐证。[结果]范永升教授认为小儿多形性红斑多以小儿脾气不足、复感外邪所致,病机特点可概括为"虚、热、瘀"。根据感受病邪程度,将本病分为邪犯肺卫、热炽营阴、耗气伤阴等不同阶段,治疗上分别以辛散表邪、宣清郁热,凉血解毒、消瘀散斑,健脾和胃、清气养阴为治则。范教授通过将小儿生理特点与多形性红斑起病转归有机结合的辨治思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范永升教授从"虚、热、瘀"角度分阶段辨治小儿多形性红斑,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王自敏教授分期分型辨治IgA肾病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病案,总结探讨王老治疗IgA肾病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结果] 王老认为,IgA肾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肺密切相关,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者合而为病,并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湿、热、瘀、虚”,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急性发作期分为风热袭肺型、心火亢盛型、湿浊犯脾型和下焦湿热型,慢性持续期分为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亏虚型以及瘀毒阻络型。王老针对不同证型,分别给予银翘散、导赤散、小蓟饮子、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黄芪地黄汤、六君子汤合右归丸、自拟黄槐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王老指出,本病治疗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治则,主张中西医结合,并善用药对精准治疗。所附医案首诊时辨为阴虚火旺型,治以滋阴降火、清热凉血,予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后随证加减,疗效甚佳。[结论] 王老分期分型治疗IgA肾病经验丰富,提出本病核心病机为“湿、热、瘀、虚”,对治疗本病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总结韩明向教授辨治肾性水肿经验,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肺、脾、肾亏虚为本,尤以脾、肾虚损为甚;以湿、浊、瘀为标。瘀血是本病重要的病理因素,贯穿疾病病程始终。治疗应重视补益脾、肾,治水不忘治肺,注重清热除湿,活用经典古方及善用活血化瘀之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