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90例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同伴教育项目,比较两组患者造口护理认知水平、自我护理技能和意识、社会适应性、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造口护理认知水平、自我护理技能和意识、社会适应性、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伴教育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有积极作用,其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增强其自我护理技能和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并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治疗的96例患者,对其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96例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总得分为(109.1±21.87)分,所有患者中31.25%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处于高等水平,66.67%患者处于中等水平,其余2.08%的患者处于低等水平。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所推荐的生活质量水平。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785,P〈0.05)。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临床应努力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任倩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1):55-56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治疗的6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综合性护理较常规护理而言,在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不适感受。 相似文献
5.
结肠造口多用于低位直肠癌及结直肠损伤。结肠造口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技术上已经有了许多改进,治愈率、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改善。然而,排便方式的改变,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受到伤害,对未来生活感到焦虑,而并发症的发生会加剧这种负性反应。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医务人员行结肠造口时面临的问题[1]。现对我院2006年至2010年35例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DOPT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进行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ADOPT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弹性、自护能力、社会心理适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自护能力、社会心理适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ADOPT护理模式可改善其社会心理适应力,提高自我效能,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临床上常采取Miles术式 ,即行腹会阴联合切除 ,腹部永久性人工肛门结肠造口以期达到手术根治和减少复发的目的。由于腹部永久性人工肛门结肠造口改变了粪便的正常排泄途径 ,且不能通过生理反射而控制排便 ,由此给病人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1] 。病人能否接受并配合手术治疗以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康复状态[2 ] ,而病人心理的康复程度又与医护人员所实施的健康教育密切相关。对此我们在制定此类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时 ,将重点放在术前教育和出院健康指导方面。现将我们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永久性膀胱造口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思者的自护能力,以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33例永久性膀胱造口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护理措施。通过心理护理、自护技能培训、自制防湿吸液带的应用,进行有针对性地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都能正确认识永久性膀胱造口的护理问题,能够掌握自护知识和自护技能;自制防湿吸液带简便易行,可有效吸收漏出尿液。结论自我护理技能培训是一种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自制防湿吸液带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济实用宜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83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造口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造口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对造口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护理方法,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按照不同入院时期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负面情绪,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观察与护理,造口护理、肠道训练、饮食指导。结果: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其中做好造口护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奥马哈系统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44例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为研究对象,评估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对病人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的基础上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护理。观察病人出院当天、出院第7天、出院第2周、出院1个月及出院3个月延续护理问题的改善成效,从认知、行为、状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出院第7天与出院当天比较,病人除在心理社会领域中社交方面行为指标和角色改变方面行为、状态方面的差异,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中个人照顾和营养方面状态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第2周与出院第7天比较,病人在心理社会领域中社交方面知识、行为和状况三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中睡眠和休息型态方面行为、状况和营养方面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领域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1个月与出院第2周比较,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个人照顾行为指标和营养状态指标及生理领域行为和状况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与出院1个月比较,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中睡眠和休息型态方面行为和营养方面状态及生理领域消化-水合行为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领域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奥马哈系统能够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延续护理问题提供全面评估,且能够对其延续护理问题提供全面的干预指引,同时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护理能够改善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主要护理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改善、总体健康、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效能现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8年6月—2020年11月收治的96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akkers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并调查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症状群。结果:96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效能中,低效能、中等效能及高效能占比分别为26.04%、56.25%、17.7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胃肠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焦虑、抑郁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效能问卷得分的影响因子,线性回归方程y=86.540+2.018(X1)+4.260(X2)-1.895(X3)-1.884(X4)-2.340(X5)-2.582(X6)。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胃肠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焦虑、抑郁是自护效能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造口灌洗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排便规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韶关市铁路医院就诊的直肠癌根治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采用自然排便法及常规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造口灌洗及干预护理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是否固定、每日排便次数、排便前是否有便意、排便时是否有感觉等指标,研究造口灌洗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排便规律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排便时间固定及每日排便次数为1~3次患者所占比例(71.88%、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便前有便意(78.13%)及排便时有感觉(68.75%)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51.52%、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是否固定、每日排便次数、排便前是否有便意、排便时是否有感觉与排便规律相关(OR=2.675、3.120、3.156、3.279,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QOL评分总分、躯体生理、日常和社会活动、精神状态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QOL评分总分[(115.32±12.36)分]、躯体生理[(18.76±2.71)分]、日常和社会活动[(15.37±2.21)分]、精神状态[(20.19±2.56)分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5.32±11.15)、(15.34±2.30)、(13.18±2.33)、(15.16±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结肠造口灌洗法可使患者达到规律、自控排便,便于患者生活、社交、旅行等日常生活。恢复结肠造口患者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6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估,根据健康问题对病人制订并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心理疏导、手术知识宣教、造口后合理饮食、造口自我护理、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结果患者在心理调适、掌握肠造口护理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效果满意。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促进患者自我护理,帮助患者适应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河南医学研究》2019,(19)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舞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10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延伸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对比干预前后自护能力(ESCA评分)、生活质量(C-COH评分),统计两组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ESCA、C-COH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伸组干预24周后ESCA、C-COH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伸组干预24周后满意度(94.44%)高于常规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能显著增强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影响以及心理护理在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状况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8例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心理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心理护理的效果明显,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肠造口患自我护理能力,恢复回归社会的心理适应性。方法:总结61例肠造口患实施身心整体护理的经验。结果:所有患均能实施自我护理,恢复生活信心。结论:早期全面的造口护理,是提高患自理能力,回归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