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母乳喂养咨询室,对产妇实施产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专业指导效果。方法将158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产后休养地不同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两组均于产后14d、28d接受产后常规访视,干预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母乳喂养咨询室由专业咨询师提供母乳喂养支持,包括电话解答、现场干预及上门指导。评价两组产妇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两组出院前1d纯母乳喂养率均达92.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28d时两组纯母乳喂养率均出现下降,4、6个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6.3%/25.6%、45.0%/2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母乳喂养咨询室可有效帮助产妇提高产后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高危妊娠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20例高危妊娠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BSES)评分、护理满意度;产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率。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B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BSES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1 d、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提高高危妊娠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率,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袋鼠式护理,探讨袋鼠式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母乳喂养及育儿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首次泌乳成功时间、产后6周纯母乳喂养率、产后3 d育儿自我效能及产后6周育儿自我效能。结果实验组产妇首次泌乳时间为(45.80±6.20)h,早于对照组(52.43±11.27)h(P <0.05);实验组产后6周纯母乳喂养率为51.67%,高于于对照组35%(P<0.05);实验组产后3 d及产后6周育儿自我效能为(81.17±7.56)分及(84.05±7.26)分,高于对照组(72.53±7.68)分及(76.22±9.39)分(均P <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可提早剖宫产初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提高产后6周的纯母乳喂养率,增强产妇的育儿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现状,探讨持续性支持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剖宫产术的12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调查其产后母乳喂养率,并将母乳喂养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及出院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持续性支持干预.观察2组产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以及产后焦虑、抑郁情况的差异.结果 120例剖宫产产妇中95例产妇采用了母乳喂养的方式哺乳,母乳喂养率为79倐.16%;观察组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产妇自我效能及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2组产妇上述指标均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P<0.05);2组产妇干预前的焦虑抑郁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2组产妇SAS和SDS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处于中等水平,且通过持续性支持干预可明显提高产妇喂养的自我效能,缓解其产后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同伴指导对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研究。方法选取94例孕28周初产妇,根据孕检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产前仅使用常规产妇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母乳喂养同伴指导。观察并比较2组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试验组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983,P ﹤0.05);试验组产后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母乳喂养同伴指导提升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同时提升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哺乳技能与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产妇,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5)及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哺乳技能与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哺乳技能评分分别为(33.81±2.34)分、(34.51±2.45)分,高于对照组的(31.01±3.13)分、(31.20±4.42)分,产后3d、6周、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32.73%、54.55%、63.64%,高于对照组的20.00%、23.64%、29.09% (P<0.05).结论 对产妇产后加强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对产后纯母乳喂养的认识,掌握哺乳技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17-218
目的观察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临床影响,探讨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产前6~8d住院待产初产妇6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前及产后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及产后新生儿喂养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泌乳时间24~48h、48~72h例数和母乳喂养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应积极施行产前及产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产妇泌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在4~6个月纯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74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试验组,实行产后访视;另取14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未给予产后访视。比较2组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试验组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83.9%(146/174)高于对照组的73.1%(106/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可提高产妇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有利于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不同时期哺乳技能与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138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产妇产后在纯母乳喂养下的系统化护理,69例)和对照组(给予产妇产后常规化护理,69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3d、产后8周、产后3个月的喂养方式和LATCHES母乳喂养技能评分结果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d纯母乳喂养概率(31.62%)、产后8周概率(52.82%)、产后3个月概率(60.28%)、产后3d LATCHES母乳喂养技能评分(29.78±3.06)分、产后8周评分(33.67±2.89)分、产后3个月评分(36.28±2.45)分与对照组产妇产后3d纯母乳喂养概率(20.81%)、产后8周概率(29.84%)、产后3个月概率(28.89%)、产后3d LATCHES母乳喂养技能评分(27.68±3.03)分、产后8周评分(31.68±2.78)分、产后3个月评分(34.57±2.6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的哺乳技能可因系统化护理的干预而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能是产妇产后3d、产后8周和产后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高龄产妇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收治住院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采取延续性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d的泌乳量、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子宫入骨盆时间以及恶露平均消失时间,并采用问卷调查表格评估产妇的产后抑郁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子宫入骨盆时间(7.2±2.5)d、血性恶露消失时间(18.8±8.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9.2±2.5)d,(21.7±5.9)d,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抑郁评分(6.8±1.6)明显低于对照组(9.3±2.4),护理满意度评分(98.2±1.7)明显高于对照组(91.4±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高龄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模式能全面满足产妇产后的健康需求,促进产妇的身体康复,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医疗护理服务的延续性,满足产妇、新生儿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护理在提高母乳喂养及促进产后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后访视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纯母乳喂养率情况;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及性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初次母乳喂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d、14d母乳喂养程度以及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观察组的盆底肌力异常率及膀胱颈角度和旋转角度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12周,观察组的性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访视护理能够提前初次母乳喂养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程度以及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后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产后使用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对提高早期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208初产妇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4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于产后1~3天给予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催乳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乳房肿胀、母乳喂养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4、48、72小时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产后3天内乳房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催乳治疗,可使产妇泌乳的始动时间提前,提高产妇泌乳量,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药实践》2017,(11):861-862
目的:研究分析信息支持伴行为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初产妇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信息支持伴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支持伴行为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有积极影响,可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提高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12月在某院建档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母乳喂养宣教方式进行,包括入院时、产后、出院宣教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实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分别在孕期、产前、产后24h、24~48h及48h进行宣教和指导、出院时宣教并在出院后1周、2周、1月、2月及6月进行回访和干预,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了解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在24h、24~48h及48h纯母乳喂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周、2周、1月、2月及6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宣教和指导,促进乳母乳汁分泌,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对提高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相关乳头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00例产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联合乳房按摩干预,比较2组产妇的乳头VAS疼痛评分、产后3d乳房肿痛程度、首次泌乳时间、产后抑郁情况及产后42天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泌乳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观察组产妇抑郁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采取循证护理联合乳房按摩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母乳喂养相关乳头疼痛、改善产妇的抑郁状态、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146-148
目的研究延续性健康教育护理渗透到出院产妇中的价值。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6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产妇中选出300例,根据出院后的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产妇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健康认知水平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9.33%,且纯母乳喂养率63.33%高于对照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出院42d的健康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出院产妇开展延续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产妇的健康认知水平,主动做好产后的自我保健,减少产褥期并发症发生,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产妇产褥期生理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收治的300例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产妇只接受产后住院期间病房护士的常规母乳喂养知识、喂养技巧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产妇产褥期给予电话随访和家访等措施进行延伸式护理干预促进纯母乳喂养和产妇康复.观察2组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母乳喂养率及生理与心理状态,评价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喂养知识知晓率、技能掌握率和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6周,观察组子宫复旧不良、急性乳腺炎、痔疮、产后便秘、体重超重、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6周,观察组产妇发生抑郁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可促进产科护士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实践活动,有利于产褥期健康知识的普及,从而促进母乳喂养顺利实施,对产妇产褥期生理与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产妇采用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研究其对产妇身体状态和心理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10月在我院生产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和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对两组患者产后6周身体恢复情况、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和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产后身体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对两组患者产后抑郁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抑郁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对两组患者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在喂养知识、喂养技能掌握率,纯母乳喂养率方面,观察组都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减少产后抑郁情况,能够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知识和喂养技能的掌握程度,增加纯母乳喂养的比例,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9.
刘小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77-2678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的方法,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对2010年1~10月期间分娩的产妇1 0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3天泌乳充足率,产后42天纯母乳喂养率,产后4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产后3天泌乳充足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增加,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促进产妇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影响,探索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产前49 d住院的初产妇80例,每40例一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40初产妇采取产前产后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的40例初产妇进行常规孕妇护理。婴儿出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和婴儿的喂养情况,计算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在进行了产前产后干预护理方式后,在分娩后249 d住院的初产妇80例,每40例一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40初产妇采取产前产后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的40例初产妇进行常规孕妇护理。婴儿出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和婴儿的喂养情况,计算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在进行了产前产后干预护理方式后,在分娩后2448 h、4848 h、4872 h时间段内与对照组相比能有效分泌乳汁,且母乳喂养率高达87.5%,有明显的优势。结论用产前产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进行临产期和产后护理,对于缩短初产妇泌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