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策略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ICU住院治疗的意识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共计100例,按随机原则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ICU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ICU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分别为2.0%和8.0%,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气管插管治疗患者给予其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对于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和治疗重症患者的常用技术,是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保证.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de endotracheal extubation,UEX)在临床上又称之为意外拔管,相关学者将UEX定义为[1,2]:患者自行拔出气管插管,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和相关操作时的意外拔管.气管插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可能造成患者气道损伤、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炎、喉头水肿、再插管困难、入住ICU及总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等,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造成患者心肺衰竭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俎振英 《河南医学研究》2022,(22):4194-4198
目的 探讨问题导向式规范化管道护理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气管插管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42例纳入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4例纳入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问题导向式规范化管道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和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拔管前后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pH]。结果 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拔管前后PaCO2、PaO2、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费用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问题导向式规范化管道护理可促进STBI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康复,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144-147,151
目的 调查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自行拔管影响因素,研究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70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52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5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统计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自行拔管影响因素,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自行拔管率与死亡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在对ICU经口气管插管自行拔管单因素影响分析中,患者自行拔管时间、气管插管构建方式、患者拔管方式及患者病情均是影响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自行拔管的单因素。实验组自行拔管率(1.70%)、死亡率(12.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40%、25.3%),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自行拔管影响因素主要为约束不当、患者自行吐管、患者躁动等,临床上应对其实施综合护理,以降低自行拔管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149-152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影响因素,并对相关防范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者792例,按治疗时间和预防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4例于2014年2月~2015年7月行常规护理防范措施,观察组398例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给予优化护理干预。总结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 792例气管插管患者中发生UEX的有28例,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导管固定不牢(7例)、肢体约束不当(4例)、护士操作不当(2例)和患者因意识状态异常或舒适度改变自行拔管(15例);另外,夜晚和不使用镇静剂的UEX发生率(71.43%,64.29%)比白天、使用镇静剂的发生率(28.57%,35.71%)更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导管固定不牢、肢体约束不当、护士操作不当、患者自行拔管、夜间行气管插管、未使用镇静剂为UEX发生的影响因素。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率比较,观察组(1.76%)明显低于对照组(5.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因素主要有导管固定不牢、肢体约束不当、患者自行拔管等,同时夜间、不使用镇静剂时,UEX的发生率更高。对于以上原因,为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规范护理操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相比常规防范措施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是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指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5.4%~15.5%[1]。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患者有可能因过早拔管而终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在预防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儿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ICU患儿在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1例,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6例,发生率为12.50%(6/48),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的风险,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气管插管患者的意外拔管风险及其家属满意度进行管理。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使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4.31%下降至1.78%,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由67.26%提升至90.94%。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同时对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气管切开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ICU住院天数、拔管时间、总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住院天数、拔管时间、总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10%)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0%)低于对照组(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惠  陈以纯 《右江医学》2007,35(2):158-15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将482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1例)和干预组(241例)。对照组按气管插管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针对发生非计划拔管原因给予重点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重症监护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急诊科常见的意外事件,患者自行拔管或出现插管脱落,能损伤气道及加重病情,还会引发心跳、呼吸骤停等不良事件,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探讨急诊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ICU患者病情危重,身上往往带有多条导管,包括气管插管、鼻胃管、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及各类引流管,而且昏迷着居多,无家属陪护,如护理不当极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导致拔管[1].非计划性拔管一旦发生,可能造成患者损伤、住院天数延长、费用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还使重新插管率增加,也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2].护理人员应认真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确保患者置管安全.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将78例呼吸内科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规范护理操作、加强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比较,干预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组效果,干预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非计划性气管内拔管的原因。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重症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防范颅脑损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50例.50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n=25)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25),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理想,能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非计划性拔(脱)管(UEX)~([1])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气管插管意外拔管被认为是ICU中最常见的气道不良事件。UEX的发生,常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引起死亡。只有充分认识其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性,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避免意外拔管的发生。护理工作在预防气管插管患者UEX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7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月—2013年2月入住该科的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减少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明显提高了心脏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ICU 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12 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外科重症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19.
重症监护室(ICU)是救治各种危重症患者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医疗体系,而非计划性拔管在ICU管理中是常见问题之一.特别是气管内插管,更是不容忽视.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病人在计划性拔管之前病人自行拔管或医务人员在处置病人操作过程中意外拔管[1].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可能会造成患者损伤,导致心律失常、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同时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3月期间ICU气管插管且排除精神障碍的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28.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在减少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