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性认知障碍潜在患病率高,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是近年来脑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广泛用于认知方面的研究,功能影像学分析能弥补结构影像学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的主观性较强的不足,所以本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不同分析方法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应用做一综述,旨在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模态功能磁共振(MRI)成像对脑瘫儿童诊治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年间于我院确诊为脑瘫的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颅脑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评估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检查在脑瘫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常规MRI扫描比较,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脑实质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更高(P0.05);DTI对脑内异常信号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MRI(P0.05)。结论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可有效弥补常规MRI序列的不足,有效提高脑出血及其他脑内信号异常检出率,在脑瘫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引发的认知损伤,严重者表现为痴呆。VCI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结构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法等技术,可从形态学、蛋白质结构及脑卒中部位等方面评估脑的微观结构变化与VCI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对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VCI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MCI)是一种由血管因素所导致并达到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可逐渐发展成痴呆。针刺治疗VaMCI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但其作用机制仍有待探索。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技术具有无创、重复性高、资料稳定等优点,在研究脑功能活动和针刺脑效应方面更具优势。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已被用于研究VaMCI和针刺的中枢作用机制。rs-fMRI能够成为一种潜在且适宜的影像学工具,为揭示针刺治疗VaMCI的大脑相关机制提供了客观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4例脑瘫患儿的头颅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4例脑瘫患儿中多模态成像阳性138例,头颅磁共振平扫123例阳性,其中以脑萎缩92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88例多见,扩散加权成像2例阳性,扩散张量成像116例表现为神经纤维束异常阳性。结论磁共振多模态成像中各种成像方法相互补充,对于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病因及病理分析及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T2DM)与认知障碍相关,且使得罹患痴呆的风险增加。尽管研究表明T2DM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潜在危险因素,但大家熟知的只有早期的受影响的神经生物学通路。随着过去几十年神经影像学的飞速发展,相关学者对T2DM如何影响脑部结构和功能改变以及可能导致AD有了深入了解。因此,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脑血流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来综述T2DM、认知障碍和AD的机制及其相互关联,重点是关于磁共振神经影像学如何为临床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为T2DM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诊断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随机选取23例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组)、23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B组)以及23例健康的老年人(对照组),选择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运用ASL技术对上述3组人员的认知功能脑区域的脑血流量进行测量,探讨ASL技术对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A组双侧楔前叶、扣带回等的脑血流灌注下降,双侧额叶、双侧海马等的脑血流灌注升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B组双侧的楔前叶、丘脑等的脑血流灌注下降,双侧额叶、扣带回的脑血流灌注升高(P<0.05);相较于A组,B组右侧颞叶、双侧放射冠的脑血流灌注降低,左侧颞叶、双侧扣带回升高(P<0.05)。结论 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脑功能区域脑血流灌注特点不同,通过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有效鉴别两者差异,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应行  ;陈自谦 《医学综述》2014,(11):2033-2036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的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尸检结果揭示了A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纤维缠结和老年斑的形成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可对AD的结构、功能及代谢情况进行评价,有利于对其早期诊断及病理生理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多模态影像学在A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衡阳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初步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颅多模态磁共振检查资料,以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为检出微出血的标准,对基底节区、丘脑微出血进行分级评价。结果与磁敏感成像序列对比,常规MRI序列、磁共振弥散成像、T2*序列、3D-VISTA序列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基底节区、丘脑脑内微出血的检出的Kappa值分别为0.366,0.521,0.859,0.673,其中T2*序列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出情况一致性较好。结论多模态MRI成像能够有效探寻微出血发生情况,优化多模态MRI成像序列的筛查可以为临床预防、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脑出血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微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初步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颅多模态磁共振检查资料,将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作为检出微出血的标准,评价基底节区、丘脑微出血分级。结果 在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基底节区、丘脑脑内微出血检出的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序列一次性检验(Kappa)值方面,常规加权成像(T1WI) MRI序列为0.366,磁共振弥散成像为0.521,T2*序列为0.859,T2*序列与磁敏感成像序列检出情况有较高的一致性(P <0.05),其余几项一致性相对较差(P> 0.05)。结论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中,符合率、特异度较高,可有效诊断微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