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涛  王中华  李金田  赖乾 《中医学报》2019,34(4):707-710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即人体五脏元气充实,气、血、津液通畅,阴平阳秘,五脏功能和调,从而具有较强的抗邪能力,使外邪不易侵犯人体,人体生理活动正常。《金匮要略》将疾病病机概括为阴阳失调,气滞、水停、血瘀等。阴阳失调伴随疾病的始终。气滞、水停、血瘀可随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先后、轻重的不同。在疾病后期的瘀血阶段,病机复杂,往往阴阳失调,气滞、水停、血瘀同时具备。治法上,在调和阴阳的基础上有气水同治、气血同治、水血同治以及气滞、水停、血瘀三者同治,但归根结底,其目的均意在通畅五脏元真。此为张仲景治病思想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2.
鼓胀病因较多,基本病理是气滞、血瘀、水停腹中.阴虚鼓胀,则是在气、血、水三者的基础上,又夹有阴虚这一病变机制,阴虚、气滞、血瘀、水停四方面相互影响.水湿停聚腹中,气机不畅,形成气滞;血液运行障碍,形成血瘀.气机不畅,瘀血阻滞更影响津液的输布,加重水液停聚.水停日久,阴液亏乏,形成阴虚.水(湿)停聚,更易化热,形成湿热,湿热进一步加重气滞血瘀,阴液更亏,形成虚实错综复杂.初期以邪盛为主,气滞、血瘀、水停、湿热等病邪盘踞腹中;后期则正气亏损,阴津阳气不足,阴阳互损,形成阴阳两虚.阴虚鼓胀以后期为多.治疗以养阴、行气、活血、利水为主.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腹水是常见的中晚期肝癌并发症之一.贺用和主任医师主张肝癌与腹水同治,强调肝癌"内风暗旋、肝风内动"的病机,将肝癌腹水分为气滞湿阻、脾虚湿盛、水热蕴结、血瘀水停、阳虚水泛、阴虚水停6种证型:气滞湿阻证,治以温中健脾,利水化湿,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水热蕴结证,治以清热利湿,攻下逐水,采用茵陈蒿汤或中满分消丸加减;...  相似文献   

4.
高洪春调理气血治疗冠心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洪春教授从事冠心病研究 2 0余年 ,临床经验丰富 ,善从气血论治 ,临床疗效卓著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 ,获益匪浅。现将老师从气血论治冠心病的经验简介如下。1 气血失调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冠心病隶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 ,其病机复杂 ,总属本虚标实。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阻滞心脉 ;虚为阴阳气血亏虚 ,心脉失养。然而 ,高老师将气血失调作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气血是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者关系密切。气能生血、行血、摄血 ,血能生气、载气 ,二者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共同维系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气血冲和 …  相似文献   

5.
《易经》把乾卦列为八卦之首,并附"元亨利贞"卦辞,开启重阳思想之源头;《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张仲景亦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元真之气即为正气,元阳是人体正气之根本。故"易阳通元"法则着眼于当今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发生机理皆为元真不畅,气机失和,气血失调,寒湿痰浊瘀血阻滞,阴邪瘀积成毒,"虚痰瘀毒"互结,五脏失通所致,结合扶阳医学"以火立极"思想,治疗上温阳培元通畅元真,采用易阳艾灸配合桂附萸和汤共奏疗效,以愈顽疾及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6.
"血不利则为水"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是张仲景首次提出从血瘀论治水气病的指导思想,而癌性腹水常常出现在肿瘤患者病情发展的中晚期,属于中医学"鼓胀"等疾病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血不利则为水"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贾英杰教授将癌性腹水的基本病机归纳为阳虚寒凝,瘀水互结,认为阳虚、气滞、血瘀、水湿是疾病病机的关键,临床上常以温阳、行气、活血、利水为治疗的基本法则,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程越  于漫  王彩霞 《中医学报》2021,36(3):482-485
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精微物质的三种表现形式,所谓“一源三岐”.血与水、血与气常相因为病,三者自身的代谢异常,如气滞、痰浊、血瘀又或交互发生,气滞则无力推动血行,血瘀则阻碍气道,气机升降失常则水停为饮(痰).气血津液代谢异常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因素,而气血亏虚为机体本虚致呆的病理基础.因此,理气...  相似文献   

8.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辨证施治过程中,无论是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辨证,抑或从气滞、湿阻、痰凝、血瘀等各种病理因素论治,诸多观点都只是对人体三焦整体气化失司过程中某一发病环节的个别侧重。只有三焦气化功能正常,全身气、血、津、液运行通畅,五脏安和,阴阳匀平,才能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因此,在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时,应考虑到三焦气化在该病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拓宽辨证施治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即"未病",其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是饮食失调、情志不遂、劳逸失度、年老体虚等,导致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出现的诸多不适表现.临证治疗以调理脾胃为其先,补益肾气为其本,疏肝理气为其要,使气血通畅,邪去正复,脏腑阴阳复归健康平衡.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胸痹""痰饮""心水"等范畴,程丑夫教授认为部分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气、血、水三者互结,情志失调是重要原因,血瘀为中心病理环节,水饮内停为必然结果,辨证为气滞血瘀水停证,以调气活血利水为治法,创柴葶丹参饮以治之,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痛""胸痹"范畴,病发于心,但与脏腑亏损,气血阴阳失调有关。沈舒文教授提出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气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从而导致气血津液运行输布障碍,气滞、痰浊、血瘀内生为患。治疗当补虚疗脏损与祛邪通心脉相兼顾,在标本虚实的动态变化中重建脏腑气血阴阳之平衡。  相似文献   

12.
左右半结肠癌存在明显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学、遗传学及病理表征差异,其治疗和预后亦存在明显不同。《内经》有"左血右气"理论,即人体左侧属血,病机多为血虚或血瘀;右侧属气,病机多为气虚或气滞。本文将通过这一理论论述结肠癌变发生的左右侧病机差异,并顺其效应倾斜提出选方建议,以指导结肠癌中医左右分属辨证,进一步适应精准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疏肝化瘀法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瘀血产生阻滞的病机可从多个角度阐述,而肝的疏泄失常是主要病机之一,其病机改变有肝郁气滞之血瘀、肝郁化火动血之血瘀、肝血失调之血瘀等不同,笔者在临床辨证施治时,遵异病同治之原则,抓住肝郁致瘀病机之关键,化瘀从疏肝入手治疗,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精微物质的三种表现形式,所谓"一源三岐"。血与水、血与气常相因为病,三者自身的代谢异常,如气滞、痰浊、血瘀又或交互发生,气滞则无力推动血行,血瘀则阻碍气道,气机升降失常则水停为饮(痰)。气血津液代谢异常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因素,而气血亏虚为机体本虚致呆的病理基础。因此,理气补血常贯穿治疗始终。历代医家亦强调痰与痴呆的关系,故临证应以气液理论为辨证基础,治以开玄府、通气液之法,药如醒脑散、涤痰汤。气虚可致痰致瘀,痰瘀常相间为病,因此应重视痰瘀并治,药如抵当汤、当归芍药散等。  相似文献   

15.
从重症肌无力与阴阳学说、五脏相关学说和经络学说的关系探讨针灸和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理论基础.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病位在脾,亦常累及心肺肝肾,与五脏相关.脏属阴,阴病则要治阳,因此涉及阴阳学说.治阳可用升补脾阳的补中益气汤,再根据五脏虚损加减治之.但少数患者长期服药不愈,则与其经络欠通畅,...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认为妇女产后有特殊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肝、心、脾、肺、肾各脏腑功能的紊乱及气血阴阳的失调均可导致各类产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治疗以调理肝脾肾、养心安神、宣降肺气、补虚化瘀等,现从五脏理论出发对产后病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是"阴平阳秘"达到内外环境的平衡.一旦阴阳失调,人体即发生各种疾病,如人体遇到外界异常气候侵袭,如遇到寒凝,受热煎熬成瘀,或出血、外伤后脉络受损,血不循经成瘀,或气机不畅(气虚、气滞)影响血液运行而致淤;或手术后、产后、月经异常形成气血凝滞-故气血不和乃生病之源.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属中医喘息,水肿,心悸,怔忡,心痹,心水等病证范畴,阴阳两虚,心脉瘀带为其基本病机,虽阴阳俱损,但总以阳虚为主,兼有阴虚,为五脏精气虚衰,功能失调的疑难重症,在脏腑病理上虽为多系统虚损性改变,但病变重点以心肾为主,因虚致瘀是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瘀证的病理特点,气虚血滞,是导致体内水液潴留的始动因素,气血阴阳之虚与瘀血,水饮水实的标本虚实之间,表现为因果错杂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患者微生物生境改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医学中称高血压病为风头眩,认为其发病机制与"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有关,病机根本在于五脏气血阴阳亏虚,尤期是脾、肾亏虚.生境则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一定生态组织层次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统一体的侧面空间,一切疾病都存在正常微生物群的紊乱,即微生态失调.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的情志致病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的变化与键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五志说,五志配五脏,五志的太过与不及都会影响相应脏腑发生疾病;另外由于五脏又配五行,五行相克则脏腑相克,因此一种情志为病不单只引起一脏疾病,而引起几脏同时为病。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寒凝、气滞、血瘀、痰浊是其主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