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肱骨远端后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6例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后外侧入路组和前外侧入路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后外侧入路组采用肱骨远端后外侧入路,前外侧入路组采用前外侧入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桡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前外侧入路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3个月肘关节屈曲及伸直活动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Mayo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后外侧入路组Mayo关节评分高于前外侧入路组(P<0.05),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前外侧入路组(P<0.05);两组患者的桡神经损伤比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效果较好,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桡神经损伤发生率未增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桡神经旷置技术在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及内固定取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7月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桡神经旷置技术治疗的肱骨中下段骨折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22例患者在术中均未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肘关节活动度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对肱骨中下段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桡神经旷置技术可有效避免内固定置入及取出手术过程中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及内固定取出术中避免桡神经医源性损伤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应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架桥、桡神经旷置技术治疗的1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平均获随访12.3个月(10~18个月),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所有患者在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锁定钢板架桥、桡神经原位旷置技术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可有效避免内固定及内固定取出时造成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方入路钢板前置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7年6月采用肱骨前方入路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28例.结果 28例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2.4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2个月.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肩关节功能根据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27例,良l例.肘关节功能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4例,良4例.结论 经前方入路钢板前置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既不影响骨折愈合,又能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司卫兵  秦卫  胡丹 《吉林医学》2013,34(19):3868-3869
目的:评价后侧入路微创治疗肱骨中远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肱骨中远段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骨折,后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肱骨骨折。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予以摄肱骨正侧位X线片以及记录骨折愈合时问、肩关节和肘关节屈伸范围。术后6个月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和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感染、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均骨性愈合。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患侧肩关节UCLA评分与健侧对比,6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05),但肘关节Mayo评分则提示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肱骨干中下段肱骨干骨折可采用MIPO技术治疗。后路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改良后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科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方法治疗12例复杂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折均于6~10个月内愈合.术后12个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0例,良2例.无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的肱骨中下段后入路不同,改良后外侧入路不再劈开肱三头肌腱,使患者术后功能康复加快,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Ⅱ期神经探查术治疗儿童闭合性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12年8月—2018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42例闭合性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儿童,其中8例行Ⅱ期神经探查术,随访9~82个月(平均50.3个月)。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和桡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本组患儿42例,骨折术后1~2个月,X线检查均示骨性愈合,且无并发症。按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3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5.23%。骨折术后2~3个月,根据桡神经功能评定标准,42例患儿中优27例,良7例,差8例,优良率为80.95%。评定为差的8例患儿,行Ⅱ期桡神经探查术,随访6~80个月,结果均为优。 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创伤小、肘关节功能恢复好。骨折术后建议观察3个月,多数患儿桡神经功能恢复好;若桡神经功能仍未恢复者,则行Ⅱ期桡神经探查术,也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肱骨髁间及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预后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肱骨髁间及髁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肘关节功能预后情况。结果骨折愈合率为100%.解剖复位率为77.42%,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5例,良22例,可10例,差5例,优良率为75.81%。年龄、骨折类型、AO分型、合并同侧骨折、神经损伤、手术入路、术后锻炼、术后并发症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效果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优势手、骨折类型、AO分型、合并同侧骨折、神经损伤、手术入路、术后锻炼、术后并发症是影响肘关节功能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AO分型、神经损伤是肘关节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锻炼是肘关节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年龄、AO分型、神经损伤、术后锻炼与肱骨髁间及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预后密切相关,术前应充分评估骨折伤情,谨慎选择入路以减少神经损害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将有助于肘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克氏针结合可吸收缝线尼氏结(NICE结)张力带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收集了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的16例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按照克氏针结合NICE结构建的可吸收缝线张力带进行骨折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8个月,根据改良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后3个月优良率超过93%,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及骨折延迟或畸形愈合等不良并发症发生。因此采用NICE结构建可吸收缝线张力带辅助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骨折可有效达到固定目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侧切口治疗无神经损伤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4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开放复位,采用钢板固定,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邻近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0例随访18~24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不连发生,无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愈合时间4~12个月.结论 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切口及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正确,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防止骨不连发生,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5 例肱骨干骨折,C 臂下微创插入锁定钢板固定,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3~25 个月.结果: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术中出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不连和桡神经损失发生率以及肘关节功能等方面优于传统方法.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不仅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更快地骨性愈合,获得良好的肩肘功能,而且同时具有不显露桡神经和减少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发生风险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于华  苏杰  李红兵 《西部医学》2011,23(8):1538-1539
目的探讨肘外侧切口及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外侧切口及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经3~9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且肘关节功能均在2个月内恢复,35例中优26例,良8例,可1例,差0例。结论采用肘外侧切口及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利于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避免尺神经、桡神经损伤的优点,此外还可以有效防止肘内翻畸形的发生,有效预防血管、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杨炳勋 《中原医刊》2011,(14):89-90
目的介绍双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使用双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71岁,平均39.2岁;右侧20例,左侧17例。根据AO分型,C1型10例,C2型14例,C3型3例。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局部肥胖程度,选择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单纯肱三头肌纵向劈开入路或者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先将肱骨髁间骨折固定成肱骨髁上骨折,然后再复位固定肱骨髁上和肱骨干。使用双锁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后6个月采用Mayo肘功能评分标准结舍X线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Mayo肘功能评分平均89分,优12例,良14例,可1例,无评分差病例。优良率为96.3%。肘关节屈曲范围70°-130°,平均100°;肘关节伸直范围0°~45°,平均30°。术后6个月X线示:骨痂丰富,骨折初步愈合。结论内外侧双锁定重建钢板能为肱骨髁间骨折提供坚固的内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桡骨下段长斜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臂中下段前正中切口入路暴露桡骨下段骨折,予以复位后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塑型后予以固定骨折断端17例,术后随访时记录患侧和健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桡偏尺偏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和力量,随访时拍摄患X线片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患儿肘关节功能.结果17例全部活动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5个月.根据Anderson前臂骨折术后功能评价标准,15例为优,1例良,1例可.结论桡骨下段长斜形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后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塑型后予以固定,其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15.
姜磊  桑飞  宋建宽 《医学综述》2014,(4):758-759
目的观察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涟水县人民医院采用后正中切口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24例肱骨髁间C2、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根据肘关节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2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Cassebaum评分标准:优13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尺骨鹰嘴截骨为肱骨髁间C2、C3型骨折提供满意术野,双锁定接骨板提供足够坚强的稳定性,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方文广 《吉林医学》2014,(8):1676-1677
目的: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时采用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以64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试验组则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以及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肘关节Mayo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非手术方式,相比手术治疗而言,其具有更高的骨折愈合率,且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较短,骨不连以及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宋伟毅  刘忠堂  王兵  彭文标  梅杰  张峦  孙向华 《广东医学》2012,33(10):1431-1433
目的 探讨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在治疗伴有桡神经麻痹的肱骨干中远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治6例伴有桡神经麻痹的肱骨中远段骨折患者,于骨折部位前外侧做小切口,探查桡神经后,经前外侧远近小切口植入窄型动力加压钢板,骨折复位,螺钉固定,记录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桡神经功能恢复时间、肘关节功能活动度.采用Mayo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5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例患者因摔倒出现血肿导致感染.获随访8~22个月,平均(16±2.1)个月;骨折2~3个月愈合,平均(2.7±0.21)个月;桡神经功能恢复时间1~5个月,平均(2.3±0.56)个月;肘关节活动度120~130°,平均(128.3±1.61)°;根据ASES评分标准,肩关节功能为优;Mayo评分标准肘关节功能为优.结论 采用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伴有桡神经麻痹的肱骨中远段骨折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加小切口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行闭合复位穿针加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28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伸直型27例,均为GartlandⅢ型,屈曲型1例。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8例均获随访,随访6个月~1年,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骨折术后再移位、血管损伤及感染。术后肘关节功能优24例,良2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2.9%。并发肘内翻1例,发生率为3.6%。无医源性神经损伤。结论闭合复位穿针加小切口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方法容易掌握,临床效果良好,特别是对GartlandⅢ型骨折多可避免神经损伤及手术切开复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加长型PHILOS锁定板治疗肱骨近端伴同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收治且获得随访的9例长型PHILOS锁定板治疗肱骨近端伴同侧肱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55.4岁(40 ~ 67岁);肱骨近端骨折采用Neer分型,其中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2例;肱骨干骨折采用AO分型,A1型5例,B1型3例,C1型1例.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HSS评分,肘关节功能采用Mayo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平均24个月(14~36月)9例全部达骨性愈合.无桡神经麻痹症状等并发症发生.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88.9%;按肘关节HSS功能评分优8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 加长型PHILOS锁定板治疗肱骨近端伴同侧肱骨干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加长型PHILOS锁定板治疗肱骨近端伴同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收治且获得随访的9例长型PHILOS锁定板治疗肱骨近端伴同侧肱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55.4岁(40~67岁);肱骨近端骨折采用Neer分型,其中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2例;肱骨干骨折采用AO分型,A1型5例,B1型3例,C1型1例。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HSS评分,肘关节功能采用Mayo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平均24个月(14~36月)9例全部达骨性愈合。无桡神经麻痹症状等并发症发生。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88.9%;按肘关节HSS功能评分优8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加长型PHILOS锁定板治疗肱骨近端伴同侧肱骨干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