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筛查阳性反应人群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南宁地区2015-2017年采集的389 51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用两种试剂进行检测,ELISA检测合格标本进行核酸检测(NAT),对无偿献血者性别、献血形式、年龄、民族、教育程度和职业与HCV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9 51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HCV筛查阳性631份,阳性率为0.16%,其中ELISA阳性630份,NAT阳性1份。无偿献血者HCV阳性率与年龄、民族因素无关(P0.05);女性献血者HCV阳性率显著低于男性(P0.01),机采血小板成分血献血者HCV阳性率显著低于全血献血者(P0.01);学历越高,HCV阳性率越低(P0.01);医务人员是献血者已知职业中HCV阳性率最低的献血人群(P0.05)。结论提高女性、高学历、医务人员和既往合格献血人群献血比例,献血前进行HCV快速筛查,加强潜在和固定献血者的健康教育等措施可以降低经输血传播HCV的风险,有利于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SARS流行期和非流行期无偿献血人群中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毒感染 情况,为制定预防输血传播SARS病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偿献血者血 液进行SARS病毒抗体筛查,对SARS病毒抗体阳性样本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一步检测SARS病毒核 酸。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20名SARS病毒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进行电话咨询调查,同时对31名SARS康复献 浆者进行检测,分析相关数据作对照。结果 6120名无偿献血者中,共检测出SARS病毒抗体阳性56例,阳性率为 0.92%,31名SARS康复献浆者中,检测出SARS病毒抗体阳性30例,阳性率为96.77%;SARS流行期和非流行期 无偿献血者SARS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91%和0.92%,56名无偿献血者SARS病毒抗体阳性的平均S/CO值 (2.34)和抗体平均滴度(≤1∶2)均明显低于30名SARS康复献浆者的平均S/CO值(14.8)和抗体平均滴度(≤1∶ 32);56例SARS病毒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均未检测出SARS病毒核酸;20例SARS病毒抗体阳性无偿献 血者的调查显示:献血者身体健康,无SARS患者密切接触史。结论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的低水平 SARS病毒抗体阳性率,是否表明SARS病毒抗体阳性献血者曾经感染过SARS病毒,尚需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现状,更好的制定防控策略,进一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2002-2013年福建省血液中心749 83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进行HIV项目常规检测,对其中HIV抗体确认阳性的95名无偿献血者的流行特征、趋势和献血史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2-2013年福建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HIV抗体确认阳性率从2010年开始阳性率呈现增长趋势始终大于1例/万,2012年和2013年更是高达2.76例/万和2.75例/万;HI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比例为88.4%;年龄分布18-30岁的比例为64.2%;初次献血者和再次献血者比例为2∶1,初次献血者比例为61.1%,再次献血者比例为38.9%;从可能的传播途径上还是性传播为主,比例为84.2%,同性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比例为1∶2;从籍贯上分本省和外省的比例为2∶1;献血地点为街头固定采血点为主,比例为87.4%。结论福建省血液中心的献血人群HIV感染率与我国献血人群HIV感染率持续上升的态势基本一致;HIV感染者以男性,30岁以下的献血者为主;性传播是献血者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再次献血者感染HIV的例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分析十堰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为制订减少经血传播HCV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十堰地区2013-2017年无偿献血者人群HCV抗体(抗-HCV)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测229 460份标本,检测阳性共549份,抗-HCV阳性率为0.24%;不同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组间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十堰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率较低,但仍需加强健康宣传教育,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建立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提高血液检测质量,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5.
何星  黄小明 《疾病监测》2013,28(4):276-279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身体健康状况,为招募低危献血者提供依据及降低血液不合格率,确保临床用血安全,避免因血源性传染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方法 对浙江省金华市2007-2011年近5年无偿献血者集中化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在215 827名献血者中,谷丙转氨酶(ALT)阳性率为1.01%(2475例),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0.63%(1534例),丙肝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率为0.20%(489例),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反应率为0.16%(385例),确认后阳性率为0.012%(26例),梅毒螺旋体抗(抗-TP)阳性率为0.49(1203例)。不同年度间的ALT、HBsAg和抗-HCV阳性率整体上呈先降后升趋势,抗-HIV、抗-TP呈上下波动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ALT不合格是血液不合格的最主要因素,体质指数(BMI)异常的超重和肥胖无偿献血者应加强ALT的筛查,尤其是在高温季节;选用敏感性更高的HBsAg胶体金试纸条,以有效降低HBsAg阳性率;采用金标试剂对TP进行快速筛查,同时不断加强其他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及减少临床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内蒙古额鄂尔多斯地区矿区团体和街头的2个献血者人群,进行布鲁氏菌(简称"布菌")感染筛查,评估布菌对血液安全构成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侧向流动免疫分析(LFIA)、虎红平板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对献血者血浆中的布氏菌抗体进行初筛;随访可疑阳性标本,进行布菌分离培养,并对可疑阳性血液标本再进行ELISA,Western Blot及PCR检测。结果 2018年7月21日-8月23日期间,共检测鄂尔多斯地区献血者血浆标本1255份,其中矿区团体献血者837份,街头献血者418份。结果显示,共计17份血清标本出现至少1种或2种以上方法的布菌抗体检测阳性,占总数的1.35%。经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其中14份血清标本为抗体阳性,占总数1.12%(14/1255),其中矿区抗体阳性率为0.96%(8/837),街头抗体阳性率1.44%(6/418);3份血清标本呈Nested PCR阳性,阳性率为0.24%(3/1255)。结论在布鲁氏菌病流行的地区,感染发生在非职业风险人群中。布鲁氏菌感染的特征是细胞内寄生和持续性菌血症。鄂尔多斯地区献血者人群的布菌抗体阳性率为1.35%,核酸阳性率为0.24%,对血液安全性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结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205 899份。采用两种试剂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双试剂均有反应性则判定为阳性结果。利用血站业务操作穿越软件系统将献血者按年份、献血次数、人口来源、性别、血型、年龄、学历、职业等基本情况进行分类,分别计算其TP抗体阳性例数与阳性率。结果 2017—2021年献血者T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者TP抗体阳性率为0.59%,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的0.01%(P<0.05);本地与外地献血者的TP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和血型的献血者TP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学历和职业的献血者T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云港市无偿献血者TP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但风险依然存在。在无偿献血宣传招募中,还应宣传输血相关疾病的知识,特别要重视高危人群献血前的健康教育和征询。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不断发展固定献血者队伍,提...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血液标本核酸检测(NAT)的结果分析,评价不同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性及核酸检测的必要性,同时针对献血者性别、年龄和职业差异的特点,完善无偿献血宣传和人群筛选策略,保证血液安全。方法对郑州地区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259 329例无偿献血者NAT结果进行分析,并对阳性献血者依据不同性别、年龄及职业进行回顾性统计。结果在259 329例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阴性的献血者中检出144例核酸阳性标本,核酸阳性率为0.056%。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献血者核酸阳性率(0.075%)比女性献血者(0.023%)明显偏高(P0.01);核酸阳性率以36~45岁最高(0.088%),18~25岁最低(0.022%);不同职业人群中以农民的核酸阳性率(0.095%)较高,公务员(0)、医务工作者(0)、学生的核酸阳性率(0.018%)较低。结论实施NAT能更好地保证血液的安全性;学生、公务员及女性血液NAT阳性率较低,应为血站重点招募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2008—2010年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感染情况,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断梅毒经血液传播。方法收集大连市2008—201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经EusA方法两种试荆检测,对不同年份、年龄、性别、献血者检测梅毒抗体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大连市155949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抗体阳性率0.46%,其中男性梅毒抗体阳性率为O.49%略高于女性梅毒抗体阳性。摩0.44%,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年龄段在26。35及36~45的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65%。0.52%高于18~25及45以上两个年龄段的O.40%,0.24%。结论2008.2010年大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梅毒阳性率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确保从低危人群采集血液,并建立固定的无偿的献血者队伍,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无偿献血人群中5项感染性指标的感染状况,保证血液采集充足安全,减少血液浪费。方法对2007~2010年本市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5项感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5项感染性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5.16%,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36%、0.54%、0.55%、0.27%、0.59%,除抗-HIV组(P>0.05)外,ALT、HBsAg、抗-HCV和梅毒抗体各年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献血知识宣传,巩固无偿献血者队伍,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  相似文献   

11.
何佳燕  刘东  杨玉峰  李曦  马妮  李小兴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067-1071,1075
目的分析玉溪市2014-2018年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和血液检测结果,以及二者的关联,为无偿献血招募、临床输血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确保血液安全。方法对2014-2018年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和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χ2检验分析。结果玉溪市2014-2018年无偿献血共计98690人次,献血人次以年均5.64%的比例逐年增长。无偿献血的主要人群结构为:农民和学生(33.39%)、初中和大专(含)以上学历人群(67.71%)、18~35岁人群(42.55%)、男性人群(54.65%);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3.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总不合格率分别为1.83%、0.42%、0.32%、0.27%、0.22%。血液总不合格率在不同的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较低的主要人群结构为:医务人员和学生均<2.40%、大专和本科学历人群均<2.85%、18~25岁人群<2.43%、女性人群<1.97%。结论玉溪市中心血站采用的无偿献血招募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当地宣传招募采集到的人群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比较高,但仍需从科学化的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标准化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和ALT筛查(尤其是男性人群),以及增加抗-TP的确认试验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服务营销理念在无偿献血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宇 《护理学报》2007,14(3):54-56
目的探讨服务营销理念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服务营销的理念引入无偿献血护理工作中,包括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献血全过程护理、献血后回访等方面,创新和优化献血服务。观察应用此理念后2006年1-10月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情况、固定献血者人数以及一次性献血400m1人数,并与2005年同期进行比较,观察服务营销理念应用的效果。结果在无偿献血护理中引入服务营销理念后献血反应发生率由开展前的1.798%下降至0.499%;一次性献血400ml人数占献血者比例由14.878%增加至57.055%;固定献血者比例由3.448%增加到10.7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服务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无偿献血护理工作中,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和降低献血反应的严重程度,并提高一次性献血400ml的人数,稳定和扩大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重庆市江津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达到减少血液报废,净化血液资源,提高血液质量的目的。方法收集江津区2008~2011年13 499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资料,对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检测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 499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4.54%,各年间总的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不合格率依次是1.65%、1.17%、0.34%、0.2%、1.3%,除ALT(P〈0.01)外,HBsAg、抗-HCV、抗-HIV、抗-TP各年间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津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排名依次是ALT、抗-TP、HBsAg、抗-HCV、抗-HIV,其中ALT、HBsAg不合格率呈先降后升趋势,抗-HIV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抗-HCV和抗-TP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阿拉尔市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分析血液检测结果,为献血者招募及血液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07年-2011年无偿献血者职业及文化程度,分析血液检测结果。结果6435名无偿献血者职业分别为干部、工人、农民、学生、个体、技术人员、服务业、军人、未知,各职业所占比例为0.5%、2.6%、4.-%、41.4%、8.0%、4.8%、4.9%、2.5%、31.3%,不合格项目由高到低依次为ALT〉HBsAg〉抗-TP〉抗-HCV〉抗-HIV,各项目占总不合格百分比分别为:1.8%、0.5%、0.4%、0.3%、0.1%。结论高文化程度者、学生和军人群体的阳性率相对较低,可作为低危人群进行重点招募,进-步明确未知人群的软结构,加强献血政策、知识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保证血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固安县献血(浆)者HCV和HBV感染的血清学追踪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85年固安县献浆者中发生丙型肝炎流行。1986年初,调查了该县当年(1985年)献浆村、献浆5年村和基本无献血村的献浆者和献全血者HCV和HBV的感染状况,1990年又追踪观察。结果是1986年和1990年献浆者抗-HCV阳性率分别为64.7%和43.9%。在献浆者中ALT异常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77.5%和81.1%;ALT正常的分别为51.3%和34.3%。献浆者抗-HCV阳性率均高于献全血者和非献血成人。提出在固安县供血单位增加抗-HCV筛选献血者势在必行。另外对91例抗-HCV阳性献浆者第5年又进行了追踪观察,阴转率为30.8%,约有70%的病例转为慢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乐山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无偿献血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达到提高检测质量,减少血液报废,保障输血安全的目的。方法收集乐山市2006~2012年160798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数据,并对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s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5项传染病指标和灰区异常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0798份标本总不合格率为5.77%,不合格率最低为2007年3.66%,最高为2011年8.56%,ALT异常率为3.34%,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分别为0.78%、0.42%、0.15%、0.92%,2012年灰区异常率为0.78%。结论ALT、抗-TP、抗HCV、抗-HIV检测灰区不合格是该血站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前6位的原因。因此,采血前开展ALT快速检测能有效降低检测不合格率;可考虑采血前金标法快速检测抗-TP以降低梅毒阳性率;对检测灰区标本进行双孔复试既可以防止弱阳性标本的漏检,又可以避免偶然因素“花板”造成S/CO值异常导致的血液报废;抗-HIV检测试剂特异性提高,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手工血小板细菌污染的原因,以减少细菌污染手工血小板。方法选择经体检合格的无偿献血者1313例,其中应急献血者663例,自愿无偿献血者650例,将两类人群最初采集的10ml血液分别收集于样品采集袋进行细菌培养;选择体检合格的无偿献血者4224例,采血时弃去和不弃去最初的10ml血液,各制备手工血小板2112袋,每袋血小板均留血样做细菌培养。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和应急献血者采集的最初10ml血液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0和3.0%,弃去和不弃去采血最初10ml血液后制备的手工血小板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0.09%和0.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制品的细菌污染率与献血人群和采血最初采集的10ml血液密切相关,加强无偿献血者选择,做好采血前皮肤清洁消毒工作,并去除最初采集的小部分血液能有效地降低手工血小板细菌污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1~2013年重庆市血液中心的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及变化趋势,为扩大并稳定献血人群以及献血招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3年重庆市血液中心献血者电子档案信息及献血者健康征询表登记信息,统计分析2011~2013年重庆市血液中心献血者人群分布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学历,以及再次献血率及不合格率。结果 2011~2013年重庆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人群以30岁以下年龄为主,男性多于女性。2011~2013年初次献血者不合格率分别为6.01%、6.23%、5.46%,再次献血者不合格率分别为2.97%、4.42%、2.46%,初次献血者不合格率高于再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2~2013年学生献血比例为18.78%、19.51%。结论近3年重庆市无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稳定,再次献血者合格率高于初次献血者,应加大对初次献血合格者的再次招募,以便发展为固定献血者,减少血源浪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谷丙转氨酶的快速检测对献血者采血前进行初筛的意义.方法 采用干式化学法对献血者进行初筛,同时用生化分析仪复查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 500例献血者中,初筛组(5 000例)采血后谷丙转氨酶复检阳性率为0.1%,未初筛组(2 500例)复检阳性率4.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同时采用2种方法检测的22例标本,将其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采用快速检测谷丙转氨酶,可大大降低采血后谷丙转氨酶的不合格率,且节约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20.
25 692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效降低无偿献血报废率,减少血液浪费,组织低危人群献血,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对深圳市龙岗区血站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25 692例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检测.结果 25 692例无偿献血者血液中不合格总数是1 594例,总不合格率为6.20%,5项指标不合格率分别是谷丙转氨酶增高843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347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276例,梅毒202例,抗艾滋病毒抗体阳性2例.结论 通过引导高危人群自检,并主动退出献血和采用较好的实验方法可以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