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正常人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的差别,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XA,骨密度仪)测量右侧髋部与左侧下颌角的骨矿物密度,结果:老年原发性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与老年正常人相比具有较低的下颌角骨密度。结论:骨质疏松症可导致下颌骨骨密度降低;下颌骨骨密度降低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身骨质疏松症的状况,用这种骨密度仪测量下颌角的骨密度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所测结果能反映了下颌骨的骨密度变  相似文献   

2.
7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骨质疏松症发病情况.方法:采用DPX-IQ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70例年龄60~90岁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56例同年龄非糖尿病老年男性(对照组)的骨密度,比较两组各部位骨密度的差异及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在Ward三角及股骨颈,糖尿病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腰椎及股骨大转子,糖尿病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对照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在股骨颈及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明显下降,但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并不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采用QDR4500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以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最佳测量部位及指标。结果表明:骨密度比骨矿含量及骨表面积更能反映绝经后骨量减少的情况;腰椎骨密度比前臂骨密度,全身脊椎骨密度及股骨上段骨密度更能反映绝经后骨量减少的情况;腰3,4侧位中点(感兴趣区)骨密度受绝经年限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后下颌骨骨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对下颌骨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维甲酸灌胃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以诱发下颌骨骨丢失,通过下颌骨骨密度测量;血中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下颌骨解剖形态观察以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等方法,观测维甲酸诱导的模型对下颌骨骨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颌骨磨牙段骨密度降低;解剖显微镜下可见,大鼠下颌角下缘和下颌孔上缘有骨膜下骨吸收区存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下颌骨骨小梁平均宽度变窄,骨小梁平均间隔宽度明显增大。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结论:灌服维甲酸后,颌骨出现了疏松化改变,表明该模型用于研究下颌骨骨丢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观察无牙颌患者剩余牙槽嵴丰满组与非丰满组间下颌骨和髋部骨密度的差别,探讨导类重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危险因素,方法:将60岁以上男性和绝绝经后女性无牙颌患者依赖下颌剩余牙槽嵴吸收程度分为丰满组和非丰满组;采用双能经X线吸收法,测量全部研究对象右侧髓部与左侧下颌角的骨密度;在同性别组内对比丰满组和非丰满组间下颌角和髓部骨密度的差别。结果非丰满组下颌角和髓部骨密度显著低于丰满组和有牙颌对照组;丰满组部骨密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钙素(sOC)、降钙素(CT)、睾酮(T)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等钙调节激素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及其相互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本院114例老年男性患者血清中的sOC、CT、T及PTH水平,同时行骨密度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患者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加,不同年龄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15.23%.22.18%,33.75%)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sOC、CT、T逐渐减少,PTH逐渐增加(P〈0.05)。结论:年龄增长、钙调节激素变化是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检测钙调节激素水平,对预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高危状态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QDRA4500A对绝经后骨丢失最佳测量部位与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QDR4500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以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最佳测量部位及指标,结果表明,骨密度比骨矿含量及骨表面积更能反映绝缘后骨量减少的情况,腰椎骨密度比前臂骨密度,全身脊椎管密度及股骨上段骨密度更有反映经经后骨量减少的情况,腰3,4侧位中点(感兴趣区)骨密度受绝经年限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偏侧咀嚼是否导致对侧下颌骨骨密度降低。方法:随机选择有偏侧咀嚼习惯的,年龄10~60岁受试者20名,测量下颌角的骨密度、面部对称性测量,应运图像分析系统对两侧图像进行计算。结果:A、偏侧咀嚼与对侧下颌骨骨密度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越来越大。B、偏侧咀嚼与对侧面部对称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而且年龄越大差异越大。结论:偏侧咀嚼会导致对侧下颌骨骨密度降低。偏侧咀嚼人群应纠正偏侧咀嚼,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口腔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无牙颌患者剩余牙槽嵴丰满组与非丰满组间下颌骨和髋部骨密度的差别;探讨导致严重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危险因素。方法:将6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无牙颌患者依据下颌剩余牙槽嵴吸收程度分为丰满组和非丰满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全部研究对象右侧髋部与左侧下颌角的骨密度;在同性别组内对比丰满组和非丰满组间下颌角和髋部骨密度的差别。结果:非丰满组下颌角和髋部骨密度显著低于丰满组和有牙颌对照组;丰满组髋部骨密度与有牙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下颌角骨密度则显著低于有牙颌对照组。结论:严重剩余牙槽嵴吸收患者可能具有全身和局部骨密度降低的危险背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激素睾酮的水平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的^125I-血清睾酮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38例老年男性睾酮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与下降组,之后采用美国DPL10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前臂桡尺骨骨密度,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睾酮正常组18例骨密度均值为0.8027,睾酮降低组20例骨密度均值为0.6203,两组间判别具有显性。结论:雄性激素的减少是老年男性骨密度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不同垂直面型与下颌骨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骨密度吸收仪测量3 组不同垂直面型(高角组、正常组和低角组) 样本的下颌骨骨密度。结果:面部基本对称的个体其下颌骨左右两侧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分布基本对称,3 个不同垂直面型组之间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下颌骨骨密度与颅面垂直形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双能骨密度吸收测量仪为下颌骨骨密度的定量测定提供了精确、简便而实用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髁突横断骨折对幼年小型猪下颌骨骨密度及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2头,造成左侧髁突横断骨折模型,在术后6月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生物力学方法检测下颌骨。结果:髁突横断骨折后引起下颌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轻度下降,但与健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幼年小型猪髁突横断骨折对下颌骨骨矿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带血管游离复合髂骨瓣修复一侧下颌骨缺损对颜面美学形态的影响。方法:应用带血管蒂的游离复合髂骨瓣同期修复一侧下颌骨缺损11例。通过远期随访观察下颌活动的形态美学特点。结果:11例再造下颌骨全部成活,经远期随访观察,颌面基本对称者7例,下颌角轻度向下外方突出者2例,患侧比健侧丰满者2例。所有患者He关系和语音功能良好,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X线片检查无骨吸收和复发病例,下颌小范围活动时,无美学的形态异常,但当大张口时下颌均轻度偏向患侧,这与一侧下颌骨切除后升、降颌肌群的平衡和关节形态的改变有关。结论:带血管游离复合髂骨瓣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较好供骨,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市社区老年人群体重指数(BMI)与骨质疏松症(OP)发病的关系,为本地区OP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美国Norland公司生.产的XR-600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80例老年人正位腰椎和左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对各个因素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绝经年龄、吸烟与骨密度呈负相关,BMI、服用钙剂、服用维生素D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且年龄、BMI差异最为显著;180例受试者中,体质量过低、正常、超重三者OP发生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97,P〈0.01)。结论本地区老年人群OP发病率与目前BMI呈负相关,老年人要合理适当地饮食,保持正常体质量,有效地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体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直接测量评定体成分的分布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3名20岁~50岁的成人,用DPXL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分析体成分及其分布。结果:DXA测量的体重与体重计所测体重呈显著线性相关(r=099,P<001)。体重、全身体脂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0岁以后,体脂分布的向心化趋势加快,女性体脂百分比大于男性,性别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DXA能直接测量体成分,具有简单、快速、安全等优点。本研究为国内首次应用DXA直接证实:全身体脂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越加向心化分布,女性的体脂百分比大于男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头影测量方法研究狗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及其稳定性。方法 :4只成年狗双侧下颌骨截断后经 7d间歇期 ,以 1m m/次、1次 /d的速度牵引 10 d,共延长 10 m m后固定。分别于牵张结束、固定 2、4、8周后行 X片检查及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牵张后固定 2周 ,两侧骨断端边缘模糊不清 ,牵张区仍为低密度影。牵张后固定 4周 ,两侧骨断端间透射影缩小 ,边界不清 ,牵张区密度明显升高 ,但仍表现为片状透光影 ,密度从两侧向中间逐渐增高。至固定 8周时接近正常骨组织密度 ,下颌骨长度在牵张结束后与 2、4、8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牵张成骨可形成新的骨组织 ,对保持被延长的下颌骨长度的相对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瑞平 《广西医学》2003,25(12):2379-2381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 (BMD)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IGF- 1 )及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测定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 ,随机筛选出 4 4例骨质疏松患者和 5 0例无骨质疏松患者 ,分别测定其 IGF- 1、血雌二醇 (E2 )、睾酮 (T)、空腹血糖 (FBS)、空腹胰岛素 (FINS)等值 ,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 :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 IGF- 1及 T水平比无骨质疏松的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明显降低 (P<0 .0 5 ) ;IGF- 1与第二、三腰椎 BMD呈正相关 (P<0 .0 5 ) ;T与第二、三腰椎 ,Ward’s区 ,前臂远端的 BMD呈正相关 (P<0 .0 5 ) ;IGF- 1与 T呈正相关 (P<0 .0 5 )。结论 :IGF- 1是一个骨生成的强刺激因子 ,其与 T在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人骨质疏松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Facial contouring surgery has become a focus ofcosmetic surgery in recent years with a growing num-ber of such patients. Mandibular angle is an impor-tant anatomical structure in deciding the width of thelower face. Mandibular angle protrusion, often c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